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為什麼上海的路那麼多用山東地名
擴展閱讀
廣州宏仁怎麼樣 2025-01-19 10:03:55
3月福州哪裡好看 2025-01-19 10:03:51

為什麼上海的路那麼多用山東地名

發布時間: 2022-11-08 03:09:27

❶ 地理答啦: 為什麼上海 青島 天津的街道以全國各省市縣名稱命名

在看中國城市地圖時,你會發現有些城市的街道是以全國各省市縣的名稱命名的,特別是在上海、青島、天津這幾個城市的老城區,這種街道命名特別集中,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近代以來,這些城市都曾經被西方列強侵佔和殖民的歷史,有「上青天」之稱的上海、青島、天津三大沿海工業城市更是列強侵略和奴役的重點對象。比如:抗戰勝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區是各列強的租界;青島曾於1898年至1914年淪為德國殖民地,後來又被日本侵略者佔領。在被帝國主義統治過程中,這些城市的地名都由外國人命名,比如上海的霞飛路、青島的柏林路等等。我國政府收回這些城市的主權後,為了擺脫殖民烙印,彰顯我國人民才是城市的主人,便使用全國各地的地名來取代原來的「洋路名」。


首先說上海

在抗戰勝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區是各列強的租界,地名都按各自規則命名,主要是外國人的人名命名,如著名的「霞飛路」、「極司菲爾路」之類。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收回列強租界,那些帶有殖民地色彩的道路名無疑要改掉,因此採用了以全國省市縣地名命名全市道路名的方式。而且不同區域的道路命名是大致與這些市縣在全國的位置是對應的,如東北部的楊浦區街道名大都以東北地名命名,西南部的長寧徐匯區街道名大都以西南地區地名命名。市中心區一些南北向道路則命名了各省的名稱。少數街道是按原來固有地名命名的,如徐家匯路、楊樹浦路、七浦路、肇嘉浜路等。還有就是今天豫園、文廟一帶,中華路、人民路圍合的部分是以前的上海縣城,不屬於租界范圍,裡面的道路命名都是有歷史的如文廟路、尚文路、舊校場路等。還有部分道路是按當時國民政府要人名命名的,如淮海路1945年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為林森路,1950年被改為淮海路,紀念的是淮海戰役的勝利。 建國後重新命名了一些道路,如人民路這種地名有很明顯的時代標志。開發浦東時,大都以山東地名命名道路,主要一是山東在華東,二是原來命名的道路山東地名較少。


再說青島

清朝末年,青島地區在被德國佔領之後,開始了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所以青島第一批路名是德國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親王街」(今廣西路)、「漢堡街」(今河南路)。民國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佔領了青島,於是青島的路名也穿上了「和服」。如「佐賀町」(今廣西路)、「萬年町」(今江蘇路)、「舞鶴町」(今太平路)、「靜崗町」(今中山路南段)等等。青島現在的命名體系是1922年青島回歸祖國之後形成的,於是就形成了以「江蘇」、「湖南」、「北京」、「廣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縣名為一體的命名方式。另外,還有許多地方是以別稱來命名的,如「芝罘」就是「煙台」、「滋陽」即「兗州」、「蘭山」就是「臨沂」。


最後是天津

天津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原因就是它曾被迫開辟九國租界。租界沿海河兩岸瓜分,海河西岸北起閘口街,南至小劉庄,依次為日、法、英、美、德租界;海河東岸北起獅子林大街,南至小孫庄,依次為奧、意、俄、比租界。而天津曾經的很多「洋路名」就形成於那段帶有侵略性的特殊時期。比如英國租界區以英國女皇維多利亞命名中街(今解放北路,營口道至開封道),法國租界區以官職命名的杜總領事路(今和平路,錦州道至營口道)等。1945年日本投降後,取消了日偽政府時期和各國租界時期遺留下來的帶侵華色彩和殖民色彩的路名、地名,對海河西岸的原日法租界和英德租界,按照中國版圖的大體走向,按南北向為「路」,以省名命名;東西向為「道」,以市縣名命名的規則統一命名。這次大規模地重新命名,在日、法、英、德租界以牆子河一線為橫線,牆子河以北道路的路名主要為北方地名,牆子河以南道路的路名主要為南方地名(但洛陽道、鄭州道為例外),縱穿牆子河的道路(如河北路、山西路、河北路等)例外。熟悉中國版圖各省市方位的人,基本可以找到以這些省市道路名在天津的對應的位置。例如對原法租界河日租界的道路重新命名,南北向的包括黑龍江路、吉林路、遼寧路、山東路、山西路、河北路、河南路等,東西向的包括哈爾濱道、長春道、四平道、沈陽道、鞍山道、赤峰道、承德道等,都是東北或華北地區的省市地名。再如對原德租界的道路重新命名,如江蘇路、江西路、福建路、台灣路、廣東路;徐州道、蚌埠道、徽州道、紹興道、蘇州道、寧波道瓊州道等,都是華東或華南地區的省市地名。

❷ 上海為什麼喜歡用其它省市來命名道路這裡面是有什麼歷史故事

我因為工作的原因去過很多城市,也走過很多城市的道路,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海的各種省市名的道路,比如南京路等。為什麼上海那麼多道路會用省市名來命名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查閱了一番上海的 歷史 資料,並將自己的看法通過此文分享給大家。

1、 英國制定規則

1840年,腐朽的大清帝國被英國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道光帝被迫與英國議和並簽訂《南京條約》,條約中規定上海為通商口岸。英國隨後又利用清朝統治者的無知,誘使清王朝簽了《虎門條約》,條約中規定英國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土地、造房子,還可以永久居住,俗稱"租界"。

1845年,英國方面根據條約要求清政府在上海劃定租界。緊接著,清朝就和英國達成了《上海土地章程》,明確了面積為 八百三十畝 的租界。其他列強在英國的帶頭作用下也紛紛要求清朝在上海劃租界,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法租界和公共租界, 公共租界是從英、美兩國租界合並而來。

租界說得好聽是租,實際是西方列強為了殖民中國而弄出來的一個個橋頭堡。列強們把租界打造成獨立王國,僱傭廉價的勞動力為租界服務,讓租界的土地迅速得到開發,其中包含很多道路,要致富,先修路,一樣適用於租界。當租界的人口多了起來後,交通的管理就需要一些措施了。

公共租界的英國官員們因此制定《上海街道命名備忘錄》,將之前略顯雜亂的道路名稱進行統一規劃,南北方向的道路全部以清朝各省之名來命名,東西方向就以各大小城市之名來命名。當時公共租界里,美國人一向聽英國人的,所以這套關於公共租界道路的命名規則迅速落地。

2、 規則的背後

同樣是租界,法國在法租界的道路上多以宗教和名人來命名,諸如:霞飛路、杜神父路等。英國卻把清朝的省市拿來命名道路,要說裡面沒有小九九,誰會信?英國是率先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實力強橫。清朝康乾盛世還沒過去多久,英國就一手戰艦,一手外交,從清朝身上挖走了大量的真金白銀,並且將自己的影響力延伸到清朝內陸。

不管是法國還是俄國,論在清朝的收獲和影響力都不如英國。 那麼英國會為了彰顯自己在清朝各省市的"尊榮",就想著把租界內的道路用這些省市來命名。

另外,比起上海原來用的路名,英國認為他們制定的命名規則會顯得更為有序,更能讓人一目瞭然,對於道路本身的日常管理肯定會有一定的補益作用。最後,租界內的英國人通過這些道路的名字就可以對清朝的行政區劃形成初步的認識,進而促進他們對這些行政區的地理、人文等情況建立概念。

打個比方,一個剛到清朝,謀求發展的英國人,在接觸到這些路名的時候,肯定會對相關省市產生疑問,例如南京路的南京是在哪裡?南京好不好?這就形成了一種 活地圖的效應 。對於英國來說,如果每個新來的英國人都能盡快了解這些省市,那麼英國對清朝的殖民發展肯定會更快!

1、 民國的考慮

按道理來說清朝滅亡後,列強們的很多特權也應該被收回,但是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無論是直系、皖系,還是奉系,都想爭取列強的支持,所以清朝和列強們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都繼續發揮著效力,上海公共租界也因此繼續按英國人的規則來給道路命名。

然而上海本地人內心裡卻一直都接受不了洋人的這套規矩,但是他們又無力影響租界當局的決定,所以他們只能在私下裡保留著自己以往的叫法,比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會稱南京路為南京路,而是用南京路原來的名稱—大馬路,還有九江路,他們會稱之為二馬路,漢口路,他們會稱之為三馬路等等。

南京國民政府在接管上海後,對於租界的列強特權也是不敢輕動,但是為了突顯其對上海的主權,就沒有在自己的控制區內推行公共租界的那種道路命名方式,而是自己弄了一套方案。

當時國民政府計劃在上海構建出一套"民國風"路網,所有相關道路的分別以"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和"府"字來組詞命名,比如中華路、國賓路等。然後再按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來進行分區。然而在淞滬會戰後,日本佔領了上海。 日本效仿英國的做法,在上海全境推行道路的省市命名法,導致上海很多街道都被冠上了省市之名。

2、 新中國的考慮

日本投降之後,英美等勢力又重返上海,國民政府不敢搞太多的大動作,就是在少部分的道路上換了一種命名方式,比如人名等。一直到上海被解放,上海才算真正有了新氣象,租界被取締,英美等國在上海的特權也都被收回。

新中國成立後,並沒有完全廢除上海道路的省市名,而是選擇性的保留了一些。畢竟很多道路的省市名都使用了很長的時間,雖然有不少上海本地人堅持著舊稱呼,但是省市名在 社會 各界的使用頻率還是很高。如果陡然全部改名的話,肯定會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

自從清朝末年以來,戰亂不斷,很多其它省市的人避亂到了上海,他們大多會選擇在用自己老家的省市命名的道路附近聚居,以求老鄉之間能有個照應,由此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人文環境,能夠很好的彰顯大上海的"大",也能體現大上海的氣象萬千。

另外,大上海作為新中國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以各省市名來命名道路, 能打造出一種舉國同興的理念,加深上海和各省市之間的聯系,加強上海市民和各省市人民之間的 情感 聯系, 所以新中國才會繼續推廣這種道路命名規則,比如將原來法租界的霞飛路改名為淮海中路等。

綜上所述,上海目前以省市名命名道路是始於英國,經由日本大力推行後,再由新中國優化出的結果。以省市名來命名道路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新中國在肅清帝國主義遺留的時候沒有一桿子打死,無疑是正確的,其它好處暫且不說,單單警醒世人的作用就很好,比如圓明園遺址。

上海目前南北向的主幹道命名多以省名為主,東西向主幹道多以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為主,主幹道之外的道路現在已經發展到區縣一級,這是因為省市名已經無法滿足上海道路的發展需求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還會按區來分省市,比如徐匯區內的道路多以廣西下轄的地市、區縣來命名。上海的這種道路命名方法其實也有在很多城市出現,比如廣州、武漢等,但是 能夠有如此濃厚的 歷史 底蘊和規模效應的,僅有"大上海"!

參考文獻:

《上海史》

《上海通志》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

❸ 為什麼浦東路名多為山東地名

據可靠消息,當年建設浦東的時候都是山東組織的人去的,而且以一個地方的人類聚,所以為了尊重這些用汗水換來浦東今天的建設者,所以路名都以當時建設者家鄉的名字來命名的,因為我們這兒都是這種說法,我知道在浦東有條五蓮路,當時也是不知道為何以大上海的浦東會有條五蓮路,聽家鄉人這么說的,我認為這點很可信.

浦東新區五蓮路.西與浦東大道相交,東與巨峰路相交,先是東西向後轉為南北向.

❹ 為什麼浦東的大部分路名都是山東地名

因為浦東在上海東面就像山東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以此的例子還有楊浦:東北的地名 長寧:貴州、新疆

❺ 上海街道的名稱為什麼很多都是其他地方的地名

在抗戰勝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區是各列強的租界,地名都按各自規則命名,主要是外國人的人名命名,如著名的「霞飛路」、「極司菲爾路」之類。國民政府只好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在租界外的今天的五角場一帶規劃「上海新都市」,以五角場為中心,建設放射狀路網,放射線道路以「政」字為字首命名,如政法路、政修路等,放射網道路以「國」字頭命名,如國定路、國權路等。但這個「新都市計劃」因抗戰等原因被擱置,只留下一些殘缺不全的道路網。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收回列強租界,上海全城歸於一統,那些帶有殖民地色彩的道路名無疑要改掉,因此採用了以全國省市縣地名命名全市道路名的方式。而且不同區域的道路命名是大致與這些市縣在全國的位置是對應的,如東北部的楊浦區街道名大都以東北地名命名,西南部的長寧徐匯區街道名大都以西南地區地名命名。市中心區一些南北向道路則命名了各省的名稱。
少數街道是按原來固有地名命名的,如徐家匯路、楊樹浦路、七浦路、肇嘉浜路等。還有就是今天豫園、文廟一帶,中華路、人民路圍合的部分是以前的上海縣城,不屬於租界范圍,裡面的道路命名都是有歷史的如文廟路、尚文路、舊校場路等。
還有部分道路是按當時國民政府要人名命名的,如淮海路1945年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為林森路,1950年被改為淮海路,紀念的是淮海戰役的勝利。
建國後重新命名了一些道路,如人民路這種地名有很明顯的時代標志。
開發浦東時,大都以山東地名命名道路,主要一是山東在華東,二是原來命名的道路山東地名較少。

❻ 為什麼上海很多路用的名字都是外地的區域名或城市名

這是當時的國民政府對道路命名的一種方案為基礎制定的,沒有特別的指向,主要道路多採用主要的省市名。

這些路名,解放後變動也不大。

解放後,新政權要對上海的路名要進行改置,後來的大量全國地名路名就是這樣出現了,當然也保留了一些原有的路名.--如中華路就是原有的路名.

一般而言,上海道路的地名是與全國的省份的各大體方位大致相同,如我國的東北省份在東北方向,反映在上海的地名上也在上海的東北方向。松花江路,鞍山路等,在楊浦區--在上海的東北區。

還有上海地名的命名規則是,縱向(南北走向)是省的名稱,橫向(東西走向)則是省以下的市、地區、縣的名稱,如南京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延安路等是橫向;而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福建路,浙江路,貴州路,廣西路,西藏路等--縱向。當然也有特例,如廣東路它是省名的路,但它卻是橫向。

這規則在後來的運用上,基本上是這樣的,可能特例會比較多。如成都路它是縱向的,但按規則它應該用在橫向的路名上。

上海的街道名稱的命名,有如下幾種來由:

一、來自租界影響。

英租界開辟之初,路名隨意而取。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為整頓租界內路名各持所見。最後雙方妥協,決定用中國省名和城市分別命名南北向和東西向的馬路。1862年5月5日,英國領事麥華陀發布了《上海馬路命名備忘錄》,制定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稱命名,東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稱命名的原則。第一批命名了19條馬路,租界的執行官們為了紀念《南京條約》給他們帶來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為南京路,原來的領事館路則被命名為中國首都的名字:北京路。

但上海人一度拒絕外國人定下的這些路名,把南京路叫大馬路,而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則被依次喚做二、三、四、五馬路,後又把較短的北海路叫做六馬路。直到1949年後,才統一接受外國人定的上述路名。

其中有一個例外。廣東路是東西向,卻取了省名。因為當初起名時都用英文,這條路改為「CantanRoad」,此詞在早期中外交往中既可理解為「廣東路」,也可理解為「廣州路」。初命名時本意是「廣州路」,中國人則譯成了「廣東路」。

二、辛亥革命的產物。

上海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區,市政建設也深受其影響。1912年修築道路時則命名了漢中路、滿洲路(今晉元路)、蒙古路、新疆路和西藏路。取意於中華民族是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國家。原「總統路」改為「共和路」,南川虹路沿蘇洲河一段改為「光復路」,東段改為「國慶路」,新閘橋改為「大統路」。

三、民族資本興旺時期的產物。

民國初期,上海的民族資本發展很快,又較多地聚集在閘北地區,為了表達振興中華、民族昌盛的願望,則把新辟道路命名為中心路、永興路、中華新路、鴻興路、華盛路、華昌路、民立路、民德路等等。

四、「大上海計劃」的產物。

現在上海五角廠和江灣一帶的路多以「民」、「國」兩字當頭。因為民國時期有一個「大上海計劃」,在道路建設上規劃以五角廠為中心,成放射狀向四周修建五條主幹道,各幹道間有支路相通。其中凡與淞滬路、黃興路平行的,均用「民」和「國」字為路名第一字,如:民慶路、民約路、民彝路、民壯路、民府路、國和路、國京路、國濟路等;凡與翔殷路平行的,用「政」和「府」取路名第一字,如:政紀路、政法路、政本路、政熙路等。後因日本人入侵上海,「大上海計劃」停止了,「府」字頭的路一條也未修成。

五、國民黨市政府的少量調整和更改。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把「復興」、「建國」、「中正」等名用於路名:為了紀念民國功臣,還以「林森」、「其美」、「英士」等人名命名了一些道路。

六、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年,政府僅對少數道路名稱作了更改,仍沿用以約定俗成的地名命名的准則。

1979年,上海建立了市和區縣兩級地名管理機構,進行了地名普查和命名工作,作了很大的修改。主要是隨著市政建設的發展,把原來的一些路取消了,又增加了一些新路;同時,由於浦東新區和其他開發區的建設,新增加了幾百個居民區,道路數量迅速增加。這些道路都以有新時代氣息的名稱命名。

綜觀上海地名命名歷史,可見四條經驗:1、尊重城市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讓地名成為各時期的鮮明紀念;2、尊重「洋人」的參與,不完全否定外國人留下的地名;3、以約定俗成的地名命名為主,也不排斥適當用一些人名做地名;4、改革時期一定要有體現改革精神的新地名。

隨著上海城市的不斷發展,市區面積擴大速度驚人。路名需求更加豐富,相應的規則就只能以一個大概的原則而行。這個原則就是盡量以國內的地名為路名,而且被命名的地區在全國的位置應該大致相當於這條路在上海的位置,同時不影響原有的主要道路。這也許是一種表達舉國融融、四海一家的方式,並附帶削弱上海人的本位意識。只是,在這份表達欲過於強烈時,地名應有的地域色彩也會剝離。東西向馬路以城市命名,南北向馬路以省份命名,遂使得南京路、延安路或福建路、山東路雲雲,不見得比紐約第五大街或第十六大街更具個性。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上海市區邊緣出現了地區路名集群這樣一個有趣狀況,同省的地名在地圖上被集中在一起。西南角上出現「欽州路」、「柳州路」等(分別都是廣西地名),東北角則出現「鞍山路」、「雙陽路」(東北地名),正北方則有「呼瑪路」、「呼蘭路」(黑龍江地名)。

事實上這一規則在上海沿用時間很長,但是隨著城區范圍的擴大該規律一直在起作用,同時新的命名又要考慮到不影響原有路名,因此有些地區在地圖上離得很近,而在上海又離得很遠,出現了多個東北集群等有趣狀況。最典型的就是虹口區的赤峰路、多倫路等原上海市區的東北角,現在基本處於應該叫「上海路」或者「連雲港路」的位置,非常有趣。

有安徽的好事者以此為據向上海市圖書館提問:為什麼在上海沒有一條安徽路呢?振振有詞的。

這個問題讓上海圖書館的同志有些為難,我的主觀臆測是,在有可能命名「安徽路」的地方,一直沒有出現一條需要命名的馬路。要知道考證為什麼沒有「安徽路」,比考證為什麼有條路叫「安徽路」更難。

實際上,起名字總是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沒有哪條馬路是生來就一定要叫某個名字不可的,而用來命名馬路的省名,也不是只缺了安徽一個。

浦東開發後最受益的當屬陸家嘴一帶(陸家嘴相傳為三國時東吳大將陸遜的原籍所在),一些並不出名,經濟也不很發達的山東地名成了上海出現頻率極高的詞彙,比如博山、乳山等。

1990年代以後的發展突然讓人們發現路名原來可以是一種無形財富。上海市地名辦的負責人說,上海本沒有寧夏路,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動申請命名的,寧夏的廣夏集團、寧夏枸杞等著名品牌企業和特色產品也就順理成章的進駐了寧夏路,為在上海市場大展手腳打開突破口。

在雲南開遠市的要求下,又有了開遠路。市地名辦的人士說,現在一套嶄新的路名命名辦法正在實施之中。一些路名開始披上炫目的時代色彩:如世紀大道、五洲大道等;而張江高科技園區出現了一批李時珍路、牛頓路等科學家的紀念路,似乎標志著這個地區的高科技含量。

路名無言,卻幾乎是我們政治、社會生活演變過程的顯示卡。而任何一項試圖窮盡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難免成為美麗的愚蠢。地名標識出一個個個體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車站,不管我們曾作過逗留還是呼嘯而過,我們都已進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纏結之中。

❼ 為什麼上海的道路都是以中國其它地方名來命名的

這是當時的國民政府對道路命名的一種方案為基礎制定的,沒有特別的指向,主要道路多採用主要的省市名。 這些路名,解放後變動也不大。 解放後,新政權要對上海的路名要進行改置,後來的大量全國地名路名就是這樣出現了,當然也保留了一些原有的路名.--如中華路就是原有的路名. 一般而言,上海道路的地名是與全國的省份的各大體方位大致相同,如我國的東北省份在東北方向,反映在上海的地名上也在上海的東北方向。松花江路,鞍山路等,在楊浦區--在上海的東北區。 還有上海地名的命名規則是,縱向(南北走向)是省的名稱,橫向(東西走向)則是省以下的市、地區、縣的名稱,如南京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延安路等是橫向;而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福建路,浙江路,貴州路,廣西路,西藏路等--縱向。當然也有特例,如廣東路它是省名的路,但它卻是橫向。 這規則在後來的運用上,基本上是這樣的,可能特例會比較多。如成都路它是縱向的,但按規則它應該用在橫向的路名上。 上海:路名解讀城市 □本報駐滬記者沈穎攝影李江松 「私人記憶檔案」 一個熟悉的地名往往構成記憶的大海,而地名像珊瑚礁保存一個錯綜的秘密,在人和地名之間有一份默契。 有些說來還不無諷刺。周澤雄在他的上海回憶錄里寫道:「然我的初戀得以在花溪路展開算得一個好兆頭,但正是在凱旋路,我陷入了愛情的滑鐵盧。還有一次,當我自以為已經優哉游哉地把愛情從武寧路牽扯到富民路,繼而又從市中心的襄陽公園大踏步地拓展到僻遠的臨江公園時,在一條大名叫『團結』的路上,我和她又差點雞飛蛋打。」 地名是有其象徵意味的,但這份意味不可能得到人民幣那樣的共同流通和集體接受,亦即不可能是字面上的那種,它屬於你,而你或許又無從向他人道及。 仇女士家在四川路邊的一座小洋房,雖然是與六戶人家合住。畢業於著名的復興中學,在四川北路頂端。這條路上的每一寸瀝青和水泥都見證了她20歲以前的青春,用她的話說:「這條街上每一爿店鋪裡面的每一個櫃台賣什麼,我都知道。」 但是她的領地發生了巨大變化。每一次仇女士回娘家到四川路來轉轉,都會發現變化的東西。說到這里時她的眼角不住向上翹動,彷彿是一個王後在說後花園里,那個粗心的園丁沒有按照她的意思修剪,結果「弄得一塌糊塗」。 她曾經是這條路當之無愧的主人,至少是主人之一。而她的丈夫周先生則不是。他出生於四川路不遠的海拉爾路。兩條路之間還有一條路,名叫四平路。在人口密集的虹口區,四平路一度是一個分界,它的東面是海拉爾路等地的棚戶區,以蘇北人為主,以西是四川北路、歐陽路等廣東人的後裔。在1949年以後上海相對封閉的日子裡,四平路兩側是兩個街區,也是兩個階級,周先生為了打通這兩個街區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過年前周先生回到海拉爾路,看到自己愛之恨之的棚戶區已經被推倒。這里成了新的住宅小區,均價達到7000元一平米。他說他感覺「一下子被嗆住了」,只能把車停好悠悠地抽了很長時間的煙。 每個人都擁有一個關於地名的私人檔案袋,各種地名都已被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分別歸檔。 敲入城市的歷史密碼 而對於一座城市,地名就像一套密碼,你只有了解這座城市的全部底蘊,才有可能一一破譯。 上海的城區不斷擴大的過程,就是路名規律變化的過程。最早的上海城區局限於現在黃浦區南部還被稱為南市(以前這里是單獨的南市區)的一個部分。聚集了一批「尚文路」、「蓬路」、「望雲路」等一批並不規整的路名和以當地大姓為命名的很多弄堂,「翁家弄」、「吳家弄」等。也許當年的上海太小了,人口也不多,路名混雜不至於讓人迷路。 隨著上海的變化,馬路在被拓寬、延長和對接,這些路名也正在逐漸消失。但這個地區作為上海核心的時間是最長的,有好幾百年———對於年輕的上海來說,這個數字和史前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1840年以後,南市北面的一條小河「洋涇浜」開始引人注目,這條普通的小河成了英租界南緣的界河,同時也成了兩種社會制度的界河,「東方」和「西方」的界河。其兩岸也成了標準的華洋混居地,於是一系列不中不洋的詞彙被冠名為「洋涇浜英語」。 由於迅速膨脹的人口,租界之間的頻繁往來,濱河被填平造路。取何路名,一番爭論,最後成了以英王命名、以法文拼寫的中國大馬路:愛麗詩路。上海解放後更名延安路,革命聖地之路。改革開放之後,這里又建高架路,延安路高架橋。由一條河,變成一條馬路,又變成一條空中通衢大道,這不僅是一條路的歷史,而且是映照著城市成長的城市發展史。 「一直到今天,要是只用一個詞彙來概括上海,『洋涇浜』可能還是最合適的稱謂,雖然這條小河已經不復存在近一個世紀了。」研究上海歷史的老先生說。 上海若沒有淮海路,上海人將失卻很多精緻和布爾喬亞式的生活熱情,這條最初由法國人籌劃的大街,最早在1901年時叫「寶昌路」,寶昌本是法租界公董局的一位董事,一位「愛法國,也愛中國」的法國佬。他在法租界連續當了17年公董局董事,管理法租界的市政建設。1914年改為霞飛路。早在1885年,這個年輕的法國工兵士官乘船到上海遊玩,除了法國的孩子們對其頗感興趣以外,無人理會。但當歐洲大戰爆發,霞飛在戰場上屢建功勞,榮升法國東路軍總司令後,法租界公董局的先生們立即想起這位霞飛將軍曾經來過上海,尤其是瑪納之戰,霞飛力挽狂瀾,拯救了法國的危亡,法租界董事局的官員們欣喜若狂,立即決定從1914年開始將上海最繁盛的寶昌路改名為「霞飛路」。「霞飛路」叫了35年,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淮海戰役的勝利,這條路改為淮海路。租界全部收回,霞飛路才改名為淮海中路。淮海路全長約6公里,現分為淮海東路、淮海中路、淮海西路。 這是一條繁華而又高雅的大街,一條堪與巴黎的香榭麗舍、紐約的第五大道、東京的銀座、新加坡的烏節路媲美的大街。尤其在行人稀少的晚上,讀過幾部法國小說的姑娘會自我感覺特好地把高跟鞋踩得跪響。 江灣五角場,它在國民政府時期一度倒是有希望成為上海的政治中心,所有東西走向的路都是以「政」字開頭:政通路、政立路、政民路等等,而所有南北向的路都以「國」字開頭:國定路、國和路、國順路等等。還有一條小路的名字竟叫「國庠路」,這個「庠」字被用作路的名稱,怕是全國鮮見。 結果,1949年之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它一直成為上海的西伯利亞,在疏離中感受流放。 以路的名義生長 隨著上海城市的不斷發展,市區面積擴大速度驚人。路名需求更加豐富,相應的規則就只能以一個大概的原則而行。這個原則就是盡量以國內的地名為路名,而且被命名的地區在全國的位置應該大致相當於這條路在上海的位置,同時不影響原有的主要道路。這也許是一種表達舉國融融、四海一家的方式,並附帶削弱上海人的本位意識。只是,在這份表達欲過於強烈時,地名應有的地域色彩也會剝離。東西向馬路以城市命名,南北向馬路以省份命名,遂使得南京路、延安路或福建路、山東路雲雲,不見得比紐約第五大街或第十六大街更具個性。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上海市區邊緣出現了地區路名集群這樣一個有趣狀況,同省的地名在地圖上被集中在一起。西南角上出現「欽州路」、「柳州路」等(分別都是廣西地名),東北角則出現「鞍山路」、「雙陽路」(東北地名),正北方則有「呼瑪路」、「呼蘭路」(黑龍江地名)。 事實上這一規則在上海沿用時間很長,但是隨著城區范圍的擴大該規律一直在起作用,同時新的命名又要考慮到不影響原有路名,因此有些地區在地圖上離得很近,而在上海又離得很遠,出現了多個東北集群等有趣狀況。最典型的就是虹口區的赤峰路、多倫路等原上海市區的東北角,現在基本處於應該叫「上海路」或者「連雲港路」的位置,非常有趣。 有安徽的好事者以此為據向上海市圖書館提問:為什麼在上海沒有一條安徽路呢?振振有詞的。 這個問題讓上海圖書館的同志有些為難,我的主觀臆測是,在有可能命名「安徽路」的地方,一直沒有出現一條需要命名的馬路。要知道考證為什麼沒有「安徽路」,比考證為什麼有條路叫「安徽路」更難。 實際上,起名字總是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沒有哪條馬路是生來就一定要叫某個名字不可的,而用來命名馬路的省名,也不是只缺了安徽一個。 浦東開發後最受益的當屬陸家嘴一帶(陸家嘴相傳為三國時東吳大將陸遜的原籍所在),一些並不出名,經濟也不很發達的山東地名成了上海出現頻率極高的詞彙,比如博山、乳山等。 1990年代以後的發展突然讓人們發現路名原來可以是一種無形財富。上海市地名辦的負責人說,上海本沒有寧夏路,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動申請命名的,寧夏的廣夏集團、寧夏枸杞等著名品牌企業和特色產品也就順理成章的進駐了寧夏路,為在上海市場大展手腳打開突破口。 在雲南開遠市的要求下,又有了開遠路。市地名辦的人士說,現在一套嶄新的路名命名辦法正在實施之中。一些路名開始披上炫目的時代色彩:如世紀大道、五洲大道等;而張江高科技園區出現了一批李時珍路、牛頓路等科學家的紀念路,似乎標志著這個地區的高科技含量。 路名無言,卻幾乎是我們政治、社會生活演變過程的顯示卡。而任何一項試圖窮盡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難免成為美麗的愚蠢。 地名標識出一個個個體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車站,不管我們曾作過逗留還是呼嘯而過,我們都已進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纏結之中。

滿意請採納

❽ 為什麼上海的好多路都用地名命名呢

因為解放後,新的政權要對上海的路名進行修改,然後就大量的出現了全國各地的地名都出現在了上海。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因為名族統一,顯得團結,名族融合全國統一。

❾ 為什麼浦東新區的道路要以山東的城市名稱來命名

上海不僅有用山東城市命名的路,也有其他省份和城市命名的路。
在浦西,特別是黃浦區那一塊,南北方向的路是省份的名字命名,東西向的是城市的名字命名。例如從外灘往西,南北向的路依次是,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山東路,山西路,福建路,湖北路,浙江路,廣西路,貴州路,雲南路,西藏路。從蘇州河南邊往南,東西向的路有南蘇州路,新閘路(不是城市,和蘇州河閘有關),北京路,天津路,寧波路,南京路,九江路,福州路,廣東路(就這條路不合規律),延安路。
不僅浦東有山東城市命名的城市,浦西也有,比如濟南路,青島路,曲阜路等都在浦西。

❿ 為什麼上海有很多路是以其他城市或地區命名的

在抗戰勝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區是各列強的租界,地名都按各自規則命名,主要是外國人的人名命名,如著名的「霞飛路」「極司菲爾路」之類。

國民政府只好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在租界外的今天的五角場一帶規劃「上海新都市」以五角場為中心,建設放射狀路網,放射線道路以「政」字為字首命名,如政法路、政修路等,放射網道路以「國」字頭命名,如國定路、國權路等。但這個「新都市計劃」因抗戰等原因被擱置,只留下一些殘缺不全的道路網。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收回列強租界,上海全城歸於一統,那些帶有殖民地色彩的道路名無疑要改掉,因此採用了以全國省市縣地名命名全市道路名的方式。

而且不同區域的道路命名是大致與這些市縣在全國的位置是對應的,如東北部的楊浦區街道名大都以東北地名命名,西南部的長寧徐匯區街道名大都以西南地區地名命名。

市中心區一些南北向道路則命名了各省的名稱。

少數街道是按原來固有地名命名的,如徐家匯路,楊樹浦路,七浦路,肇嘉浜路等。

還有就是今天豫園,文廟一帶,中華路,人民路圍合的部分是以前的上海縣城,不屬於租界范圍,裡面的道路命名都是有歷史的如文廟路、尚文路、舊校場路等。

還有部分道路是按當時國民政府要人名命名的,如淮海路1945年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為林森路,1950年被改為淮海路,紀念的是淮海戰役的勝利。

建國後重新命名了一些道路,如人民路這種地名有很明顯的時代標志。

開發浦東時,大都以山東地名命名道路,主要一是山東在華東,二是原來命名的道路山東地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