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民國早期上海的問題
一:以牛皮為主的沙發,樣式跟現在差不多。
二:白天,樣子跟現在中國大陸的公交車差不多,有軌電車,上面連著電線,電線通到哪就走到哪。
三:男人嘛,有穿長衫,穿西服,或者下身穿西褲,上身穿白襯衣,外面套上風衣;女人嘛,穿旗袍,或洋裝,貂皮大襖。
四:徐家匯大教堂位於浦西路158號(徐家匯東方商廈往南走100米左右就到了,准確點在在漕溪路上不要過南丹路哦 ),就位於民國時期的法租界;典型建築有震旦大學,廣慈醫院顧家宅公園(又稱法國公園);教堂除了徐家匯教堂外還有法租界的第一座教堂洋涇浜聖若瑟堂。
五:網址http://ke..com/view/138201.htm
補充問題回答:位於上海市成都北路7弄30號
② 民國時期的上海有瑞芳齋嗎,如果沒有那個時期上海賣點心的地方叫什麼
沒有。
民國時期上海著名的糕點老字型大小有:冠生園、喬家柵、功德林(清真)等
③ 上海著名小吃街在哪裡
雲南南路:最老牌的美食街
推薦美食:阿寶炸豬排、大壺春生煎、阿叔奶茶(原阿姨奶茶)、小紹興白斬雞、金陵鹽水鴨、洪長興羊肉火鍋、燕雲樓烤鴨、五芳齋粽子、鮮得來排骨年糕、德大西菜社牛排
龍華寺-網路 靜安寺-網路
④ 最地道的上海早餐,全都藏在老舊的弄堂里
✍️ 編 輯 / 子琪 出 品 / 自由氣質
我喜歡深夜的酒,但更愛清晨的粥。
總有一種味道,足以把你從睡夢中喚醒,或是熟悉,或是陌生。那是清晨的一粥一飯,卻總讓人想起家鄉的一磚一瓦,一時間,彷彿空氣中、陽光里都充滿了家鄉的味道……
咕嘟夜食2019特別企劃·早城故食,帶你領略日出之食的煙火人間……
提到「魔都」上海,你會想到什麼?
我會想到兩個詞: 精緻、獨立 。它們不僅用來形容上海這座城市,也用來形容在上海生活的人。
作為一座現代化大都市,上海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很多人對它的期許,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它也吸引著無數的年輕人。
但身在上海,打拚也好、學習也好,最終也不過一日三餐,一屋一床而已。了解一座城市,先從它的早餐開始,上海的早餐都有什麼呢?
上海人的講究
上網搜一下關於上海的早餐,提到最多的是上海小籠包。其中一位網友的話讓我記憶猶新:
「說起阿拉上海的早餐,還是小籠包米道嗲的不得了,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的精緻,就是味蕾上玲瓏的享受。」
不知道為何,只看到上面那段話,我的腦海里就有了畫面: 一位穿著旗袍的上海女人,用吳儂軟語的上海話,說著小籠包的吃法和味道。
或許不了解的人會覺得這樣的吃法比較作:不就是吃個包子嗎?還輕輕提,慢慢移,事兒可真多。可對於上海人來說,這其實已經是習慣了,它是深入骨髓的講究,是對細節的追求,對小籠包的尊重。
上海的小籠包餡料非常豐富,其基本都為鮮肉,是「肉食動物」的最愛。不過小籠包作為全國聞名的早餐,如何分辨什麼才是正宗的上海小籠包呢?
「 吃小籠包的時候可以看一眼湯汁兒,上海小籠為白湯,吃出紅湯的均為外地湯包。而吃出略微加醬油的,大多為肉餡的存放時間過長,不太新鮮了。 」一位上海的朋友告訴我。
上海小籠確實出名,但它卻並不能完全代表上海的早餐,上海的傳統早點還得是「四大金剛」。
上海「四大金剛」
對於地道的上海人來說,他們的一天是從吃點心開始的。而他們早上吃的點心就是上海的傳統早餐: 四大金剛 。
四大金剛在上海早餐界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隨著上海的快速發展,外來 美食 的大量湧入,可它們不僅沒有被淘汰掉,反而愈發的歷久彌新。
△上海四大金剛+上海小籠包,看著就好誘人啊
栥飯、大餅、油條、豆漿,就是上海的四大金剛, 這些食物不算華麗,也不算精緻,但卻是上海人最愛的早餐。尤其是豆漿,更是上海早餐界的主力軍,不過比起甜豆漿,上海人更鍾愛咸豆漿。
往原味豆漿裡面放入蝦皮、紫菜、榨菜,再往上滴幾滴辣油,看起來賞心悅目,喝起來爽口無比,是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咸豆漿、甜豆漿、原味豆漿
作為豆漿的靈魂伴侶,油條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泡在甜豆漿或者是原味豆漿裡面,油條保留了自身的香味;就著咸豆漿一起喝,油條又有了中和榨菜鹹味的作用。
當然,油條配不同口味的豆漿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吃法也讓它更讓人慾罷不能。
泡在豆漿里,油條有豆子的清香,脆中還帶著一些軟;一口豆漿一口油條,他們在口中融合,那感覺簡直了。簡單的早餐吃出來不一樣的感覺,也是一種幸福,能給人帶來幸福感的還有另外「兩大金剛」,粢飯團和大餅。
粢飯團有點中國式壽司的感覺,糯米蒸熟裹油條包捏而成,可以往裡面加一些肉鬆或者榨菜,油條吃起來脆脆的,糯米吃起來軟軟的,別具風味。
上海大餅雖源出蘇北,但基本已被上海本土化,上海大餅的面團不用發酵粉發面,是用老酵面將面團捂上十幾小時左右才揉面團,十分的講究。
比起原味的大餅,甜大餅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尤其是紅糖的大餅。輕輕咬一口大餅,裡面甜甜的紅糖芯兒從餅裡面流出來,簡直是甜到心裡了。
△需要注意的是,吃紅糖大餅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因為剛出鍋的大餅,裡面的紅糖會燙嘴
除了小籠包、四大金剛之外,生煎、蔥油餅也是上海比較經典的早餐。
上海的突破與守舊
對於日新月異的上海來說,豆漿油條這些傳統早餐,總感覺少了點現代的感覺,不太符合上海 時尚 潮流之都的稱號。
的確,有人愛吃中式朴實的油條包子,自然也有偏愛西式的咖啡麵包。尤其是在上海,在這么一座快速發展的城市,愛吃西式早餐的人數不勝數,西式早餐店也隨處可見。
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店,點一杯咖啡和一份三明治,是很多上海白領的選擇,既方便快速,又能獨自享受屬於一個人的早餐時光。
心情好的時候還能拍張好看的照片發朋友圈,分享一下自己小資情調,雖然儀式感是夠了,但咖啡三明治總歸沒有豆漿油條來的實在,來的有溫度。
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高樓大廈只是工作的地方,咖啡只是偶爾的消遣,弄堂和出租屋才是生活,豆漿油條才是讓心和胃變暖的早餐。
年輕人有小資的情調,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對早餐花樣的要求更多,上年紀的人則與年輕人截然不同,他們習慣 吃弄堂口的早餐,彷彿去吃一次就能回到年輕時。
大清早拿著一口鋁鍋,去弄堂口排隊打豆漿,買油條,是很多上海人的童年記憶,也是現在每天清晨上海弄堂里正在發生著的事情。
從牙牙學語的孩子到滿頭銀發的老人,胡同里的故事一直在更新,他們對傳統早餐的喜歡也在與日遞增和不斷延續。
經濟的高速發展, 美食 種類日漸繁多,早餐也讓人挑花了眼,但是對於熱愛生活的上海人來講,最愛的還是最傳統的「四大金剛」和遠近聞名的上海小籠。
網上有很多人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四大金剛「在上海即將成為傳說,傳統的美味早就消失殆盡的時候,我們真的想讓他們去上海的弄堂看看。
△上海的很多弄堂雖然已經拆遷了,但是仍有很多弄堂存在,去那裡看看一看,你還會發現有炸油條的早餐店
從上海人的身上我學到了一點,那就是不論城市的變化有多大,該保留的東西不能丟。
傳統的食物可以有頑強的生命力,簡單的早餐也可以吃出「使命感」,上海早餐的身上,正應了那句「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文中部分配圖源自網路)
—END—
豆汁兒:北京人的標配,外地人的眼淚
放下對「熱乾麵」的執念,才能抵達武漢過早的最高境界!
片兒川:杭州早餐的半壁江山
客官!在看一下唄~
⑤ 上海灘老字型大小有哪些 經營什麼
"德興館" 是海幫菜的發祥地,創於清光緒4年(1878年)。"德興館" 的 著名菜餚"蝦子大烏參"被譽為"天下第一參",其烏參油光發亮,酥爛味美,一時間便成為風靡滬上的佳餚。(還有燜蹄面,小籠包,八寶辣醬很有名)
「杏花樓」創建於清代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廣東人「勝仔」開的甜品店,到如今頗具規模,享譽申城的粵菜名家。(杏花樓月餅很好吃,還很大,哈哈,青團也好吃)
老正興是我國飲食行業中久負盛名的老字型大小飯店,它清代起源於上海,約創建於同治年間。三十年代,南京夫子廟一帶餐館紛雜,打「老正興」字型大小的就有三家。
老半齋是上海有名的老字型大小,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開業,原設於漢口路湖北路口,民國初年遷至漢口路浙江路口,由開設銀行的幾位揚州人創辦,原名半齋總會,後改為半齋菜館,因對門又開了一家新半齋菜館,於是又改名為「老半齋酒樓」,以經營鎮揚風味菜為特色,主要名菜有水晶餚肉,煮干絲,白汁回魚,清蒸刀魚,清燉蟹粉獅子頭等。
哈爾濱食品廠(淮海中路店)在上海市淮海中路603號,靠近成都南路(用鼻子可以找到,呵呵),始創於1936年,國營糕點店,過去以俄羅斯傳統點心為特色,特色糕點有:蝴蝶酥、杏仁排、花生排、巧克力拉花曲奇、杏桃排等,一走到商店,就聞到香味。
1936年,綠楊邨酒家開門迎客,曾是上海灘做淮揚菜的頭塊牌子,一時風光無兩。
80年代,綠楊邨順應時代開出外賣部,專供價廉物美的特色淮揚點心,開辟了一片美味新天地。老牌上海西點凱司令,就是在色戒中王佳芝和易先生約會的那家咖啡館。栗子蛋糕絕對稱得上是凱司令的當家花旦,實實在在的栗蓉外面裱著厚厚的鮮奶。
光明村大酒家是淮海路上的老字型大小名店。一樓的外賣窗口供應各式自製的點心、糕團與熟菜、鹵味,常年都排著長隊;二樓主要供應各種中式傳統小吃點心;三樓與四樓主要供應各類家常炒菜。餐廳包房中西風格各異,透明的玻璃房子,環境整潔、典雅。以特色壽筵、書法婚宴、書法助興為文化服務特色,辦喜宴時,主桌會鋪上大紅桌布,配上不同的餐具。服務方面有個亮點——他們的老闆和一個搭檔會一起來祝壽,並當場寫一幅字送給壽星,滿特別的!該店自2000年到現在已有多位百歲以上老人在該村祝賀,每桌還贈送字畫一幅。特色服務:有最低消費,是老字型大小,訂座服務,可以刷卡,不能自帶酒水,有停車位,提供在線菜單,有包廂,有下午茶,提供早餐,有送餐,有酒精飲料。(必吃鮮肉月餅)
老大昌(上海打浦路店)以生產麵包,西點,月餅而聞名,是一家有著八十七年悠久歷史的老字型大小國有品牌企業,被上海市政府列為市,區老字型大小品牌發展規劃。(必吃哈斗)
王家沙初創於1945年,因該地段名「王家厙」,且滬語中「沙」與「厙」同音,遂取名王家沙。老字型大小的王家沙點心在滬上享有美譽。(必吃蟹粉湯圓)
盛興點心店在順昌路上開了八十多年了,絕對可以稱得上魔都的老字型大小。(必吃湯圓餛飩)
上海靜安麵包房有限公司1985年9月成立,是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資經營的法式麵包房,為錦江國際集團旗下成員企業。(法式長棍麵包走起)
1986年,中英合作的紅寶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必吃奶油小方)
杜六房的前身始創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第一家熟食店開設在重慶北路114號。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公私合營,劃入靜安區副食品公司。(油爆蝦和醬汁肉走起,熏魚醬鴨)
太多了,你可以看下帖子,還有圖的。正宗!經典!上海最正宗的23家老字型大小!
⑥ 上海四大金剛的早餐是什麼
上海四大金剛的早餐是:豆漿、油條、大餅、粢飯團(糕)。
一、大餅。
作為四大金剛的老大——大餅,可見它的地位有多重要。大餅分為咸大餅,和甜大餅,長的是鹹的,圓的是甜的。它可以和油條包裹在一起吃,也可以沖在豆漿里吃,又或者是包在粢飯糕里吃。這些都是常見的吃法,深受老上海人的喜歡。
⑦ 老上海人吃的傳統早餐有哪些上海人的飲食習慣是怎樣的
茶葉蛋,豆漿,油條,包子,煎餃,餛飩;上海人的飲食習慣是比較偏咸口的,他們比較喜歡吃鹽分比較多的食物,他們比較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比較注重營養均衡和營養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