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打仗時期上海最窮吃什麼
擴展閱讀
怎麼落戶上海最容易 2024-12-22 20:30:57
北京工資多少要交稅 2024-12-22 19:52:55
廈門附近哪裡好玩又便宜 2024-12-22 19:46:38

打仗時期上海最窮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13 10:07:47

㈠ 上海1945年窮的時候可以吃的起大閘蟹嗎

上海1945年窮的時候當然可以吃得起大閘蟹。在海邊捕魚的人們,對撈上來的大螃蟹也是不屑一吃。

㈡ 關於抗日時期的上海。

1937年11月12日,國軍從上海撤守。上海市長俞鴻鈞發表告市民書,沉痛宣告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淪陷。次日,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上海同胞書。因此上海淪陷的日子視為1937年11月12日。整一個月後,首都南京失守。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國民政府宣布由湯恩伯率第三方面軍接收滬寧地區。1945年9月12日,在上海舉行了受降儀式。上海正式光復。

(2)打仗時期上海最窮吃什麼擴展閱讀:

上海是國共再度合作的基地第二次國共合作就是1930年代中期日本將大舉侵略中國的時候,共產黨和國民黨開始談判,停止內戰。

畢竟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應該怎樣一致對外。這個談判是從1935年開始,其中一個重要的地點就在上海,中國共產黨的代表是解放後陳毅市長的助手潘漢年,他跟張沖、陳立夫等國民黨代表談判,談了很長時間。

南京西路有一個滄州飯店,在這里,潘漢年把周恩來的親筆信交給了陳立夫,然後正式起草國共兩黨抗日救國協定草案,就是要合作。西安事變爆發以後,宋美齡、宋子文趕到上海來找潘漢年,希望刀下留人,後來蔣介石被和平釋放了。

上海是中國抗戰的重要戰場,上海爆發了兩次抗戰。簡單地先回顧一下「一·二八」,「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佔領了東北,而且這個仗幾乎沒怎麼打。那時日本方面要在上海搞點事,他們就派來了一個女間諜川島芳子。

川島芳子是清朝的格格,父親肅親王不甘心清朝的滅亡,希望通過日本的支持復辟,便自己把女兒過繼給了日本浪人川島浪速。這個川島芳子既是侵華戰爭的加害人同時也是一個受害者,因為她的養父經常強暴她,有苦難言,她變成了一個軍國主義的工具,所以她後來乾脆不穿女性服裝了。

川島芳子在上海製造了事故,事故的地點在今天的雙陽路,她命令日本浪人穿上中國工人的服裝後襲擊了5個敲著木魚經過的和尚,這5個和尚被打死了1個,2個受傷。日本總領事館馬上就說上海市民打死了日本和尚,增兵上海。1932年的1月28日,日軍向上海守軍十九路軍發動進攻。

十九路軍在蔡廷鍇率領下奮勇抵抗。後來國民政府派了第五軍援助十九路軍,十九路軍拚死抵抗。日本又派來陸軍,最後增加到5萬人。中國兩支軍隊也是5萬人。上海人民很支持,聽說十九路軍三個月沒有發餉,就捐款1000萬法幣。中國軍隊打仗很勇敢,但是彈葯越來越少,國民政府再也沒有派援軍過來,所以到3月3日這個仗就不再打下去,最後英美調停,結果5月5日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中國軍隊撤出上海。

日本的陸軍回去了,但日本的海軍還在上海,而且日本的海軍在今天的四川北路121號建了一個堡壘,就是陸戰隊司令部,最近在放的《生死地——1937淞滬抗戰實錄》,我個人感覺是紀錄片當中拍得最好的。

第二次淞滬抗戰叫「八一三抗戰」。1937年8月11日開始,中國的主力87、88師到了上海,然後步行到閘北。8月13日,在今天的橫浜路天通庵車站邊上一支日本陸戰隊巡邏隊向閘北進發,中國的保安隊已經堆壘了沙包不準他們過來,日軍就開槍了。

當晚蔣介石命令第九集團軍司令張治中第二天主動進攻,因此8月14日開始我方就主動攻擊。從楊樹浦一直到日本的沙場我們全面攻擊,一攻擊日本就收縮防線。我們總體上打得不錯,但傷亡慘重。

8月23日戰役進入了第二個階段,登陸與反登陸,一直打到9月11日。在上海作戰的時候,日本內閣馬上組成了上海派遣軍,23日凌晨趕到吳淞口開始登陸。這個時候蔣介石派了第十八軍,軍長是陳誠,就在吳淞、寶山一直到川沙口、羅店。但是長江邊沒有什麼阻擋的地形,日本的艦炮打過來傷亡很重,但是中國軍隊也沒有後退。

盡管我方往後撤,但淞滬戰線還是比較穩定,11月5日日本又派四個師團來到上海,其中第十軍三個師團在金山衛登陸,第十六師團在瀏河口登陸,11月12日上海失守。

當時日本叫囂三個月佔領中國,但結果三個月才剛剛佔領上海。這次戰役至少消滅敵人4萬多人,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令世界輿論刮目相看,也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鬥志。會戰為我方的工廠、大學、政府機構後撤贏得了時間。

蔣介石當時主動在上海抗戰逼著日本不斷增援,把華北、東北、日本國內的日軍調過來,最後上海變成了它主攻的方向。我方是順長江逐漸往西後撤,日軍在後追擊。從上海退到南京,南京守不住退到武漢,武漢還是守不住退到了宜昌,宜昌還是沒守住但是最終守住了三峽,所以我們保有了西南抗日的後方,持久抗戰堅持下來,這也是淞滬抗戰的重要意義。

㈢ 民國時期百姓吃什麼

民國時期人們的主食和現在類似,就是米飯、麵食和糕點。和現在一樣,民國時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飯,北方人的主食是麵食。民國時期上海人的主食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糕點,上海的糕點最初只有小圓子、小餛飩和米松糕等,後來隨著民國時期很多外地人到了上海,各式各樣不同風味的糕點開始在上海流行。其中蘇州糕團最先到了上海,蘇州糕團的最初經營者是南京東路的五芳齋糕團店,這家店的工作人員都來自蘇州。因為這家糕點店第一個在上海經營湯團、赤豆糕、黃松糕等四季糕團,很快名揚上海,四季糕團也成了民國時期上海人最喜歡的糕點,成為當時上海人過節、結婚或是壽慶的必備糕點。之後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糕點界占據一席之地的有揚州翡翠燒麥、淮陽湯包、黃橋燒餅、廣東雲吞等等,加上上海當時本地有的生煎饅頭、排骨年糕、春卷等,民國時期的上海已經有上千種糕點。這些糕點當時有被人們熟知的,幾乎大街小巷人人都知道的攤子或是店鋪,例如南翔饅頭,最早起源於上海嘉定縣的南翔鎮,因為南翔饅頭的形態小巧玲瓏,皮薄呈現半透明狀,裡面的餡料選材仔細,調味講究,蒸熟後飽滿且內含鹵汁,味道鮮美,早就在南翔縣小有名氣。南翔縣的吳某在民國初期來到上海的城隍廟開了長興饅頭店,專門經營這種南翔饅頭,幾十年裡一直受到民國上海人的青睞。民國時期山東濟南的百姓常吃的是饅頭,當時叫饃饃,是當時濟南人常吃的主食。還有鍋餅、單餅、面條、煎餅、素餡餃子等,當時濟南百姓每年農歷六月六吃炒麵,夏天吃炒谷,用小米炒後吃。民國時期廣西平樂人吃的正餐是以油粘米飯為主食,還佐以腐乳、酸菜等。

㈣ 古代行軍打仗都要做到糧草先行,那麼他們吃的是什麼

都知道行軍打仗是特別艱辛的所以對於吃的肯定也不會好到哪兒去,一般他們帶的都是一些比較容易帶的。最主要的就有粟米,燒餅和一些肉脯之類的。對於吃的他們基本上也沒什麼講究的只要能填飽肚子也就可以了。在戰爭年代幾乎士兵都是熬出來的,只有當他們都順利回朝擺慶功宴的時候才會有機會吃到一餐比較好的。但是事實上他們是不缺肉的,雖然他們吃的大多是干糧但至少他們還是能吃飽的。

對於糧草的問題,在行軍打仗當中是很關鍵的,有時候打到了一半突然斷了糧草,這個時候必定會引起軍心霍亂。敵人也會利用這點來大做文章,當然也會讓將士的士氣減弱,導致對戰時失利。所以糧草是非常重要的。

㈤ 上海人60或70年代吃什麼菜

和現在吃的差不多,只是沒有現在的品種多,像毛豆、雪裡蕻、雞毛菜、茄子、油菜、黃瓜、西紅柿什麼的,肉蛋較少,因為那時供給制,很多東西要憑票供應。

㈥ 抗日時期上海工人一個月多少錢

最勤勞但是受到剝削最嚴重的工人階級了,他們每個月的工資差不多在3塊錢左右,摺合當時的物價水平,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大概有300元左右的樣子,每個月辛辛苦苦的幹活,到頭只有300元,所以他們養家糊口都不是很容易。如果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一個家庭要達到小康水平,需要每年有180元可以自由支配,按照工人的年薪,一年只有36元,遠遠低於一個小康家庭的標准,所以工人是最窮的。

㈦ 抗戰時期的上海租界生活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八月十三日,日本侵略上海,直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十五日日皇下昭投降為止,這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最近碰到一本書,《抗戰時代生活史》,作者是陳存仁,一位良醫,抗戰八年期間,他都生活在上海租界,記錄了當時的所見所聞。

因為陳存仁先生的醫生身份,認識的人三教九流都有,因此也得以窺見各階層的生活狀態。

很慶幸自己出生在和平年代,實在難以想像,如果是自己生活在那個年代,會以什麼狀態活下去,會去積極救國還是努力求生,還是忍受不了苦悶而只求速死。

書中描寫了當時上海租界市民的生活狀態,倒是比我簡陋的想像要豐富很多。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十月三十一日,八百壯士奉命撤出四行倉庫,到了南翔防線部署完成之後,上海四周都被日軍侵佔了,只有公共租界兩塊地方幸獲獨存,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島」。

小部分人認為會長期抗戰下去,租界雖能相安一時,但防不勝防,所以無數與黨、政、軍有關的人,都不聲不響地溜走了。

另外凡是沒有錢又怕禍及自身的,也都逃出去了,前後也有二三十萬。

一般與黨、政、軍無關的市民,絕大多數還是留在上海,許多人認為租界的防範還是可靠,而且既與黨、政、軍無關,更沒有逃難的必要。

在這種心理之下,上海租界還是有四百萬的人口。

加上又不斷有戰區的老百姓逃來租界,租界的人口直線上升,已遠遠不止四百萬了。

這些人,各行各業都有,籠統的分一下,可分為富人和窮人。

富人有三種:

第一種是,本來在上海就有錢的人,因為戰爭爆發,地價飛升,房租高漲,他們便越來越有錢。這些人很多同時也是商人。

第二種是經營各式小生意的人,這些人多是貧苦人家出身。

書中有兩段相關的描述:

第三種是屬於政界的,所謂沐猴而冠的人物。也就是很多漢奸們。

窮人就是一般無錢無貨無業的人。

前方戰事越是激烈,後方這些人,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兩種人的生活各趨極端。

手頭有貨物的人,居奇不賣,天天以小量抬高價格出售,所以這班人的生活,由於賺錢容易,闊綽至及,日日豪宴、夜夜笙歌,當時孤島上所有的游樂宴飲場所,倒是越來越豪華。

為了緩解生活的苦悶,大家不免去尋找刺激,娛樂場所的生意利市百倍,最顯著的就是舞廳。

本來租界上的舞廳不過十多家,到了這時,好似雨後春筍一般平添了幾十家,不但晚間有晚舞,下午有茶舞,中午有餐舞,最奇怪的是有幾家舞場還舉辦了「晨舞」,竟然一清早就有人在這些舞廳開始蓬嚓嚓地跳起舞來。

除此之外,餐飲業、電影業、話劇等行業,也是空前的火爆。

當時有兩句話是這樣說的「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和「前方抗戰,後方跳舞」,

說的就是當時上海租界有錢人的生活描述。

窮人就沒這么多娛樂了,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到後面因為裁縫貴,又沒有國外的衣料來源,連衣服也穿不起。

為了保暖,只有在別人身上打主意,就在冷僻的里弄間,剝取別人的衣裳據為己有。

吃不起飯的人,淪為街頭乞丐,不向人伸手要錢,只等在各式各樣的食物攤檔旁邊,見到人家買大餅油條或白飯饅頭,便動手搶,搶到了就往嘴裡一塞。

富人們吃喝玩樂不在話下,穿衣服自然也不遜色,拚命出高價搜羅新西裝,一套套換之不休,價格奇貴,也毫不在乎。

當然,還有一種消遣方式,是富人窮人通吃的,那就是抽大煙。

當時癮君子泛濫到什麼程度呢?

看書中這段描述:

以上內容只是書中的小部分,還有很多精彩部分,沒有一一呈現出來,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看。

雖說只是上海租界一角的生活狀態,但也足以一葉而知秋了。

看完忍不住在心裡默念,和平真好,和平萬歲。

㈧ 戰爭之中什麼物資最短缺哪些有專門的交易市場

這個得看是多大規模的戰爭,我們可以把戰爭規模大致區分為以下三種:

一、如果是小規模邊境沖突,可能會引起部分生活物資價格上漲,普通人要做的是適當儲備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避免局勢變化引發物價上漲影響正常生活。同時正常工作,多關注新聞,了解沖突進程,有沒有戰爭擴大化的可能。

二、如果是全面沖突,那普通人所需要做的是在戰爭暴發初期第一、把手頭所有能出手資產盡量換成黃金、外幣等硬通貨。第二、固定資產證明、存款股票等票據找安全地方收藏,畢竟現代滅國的戰爭基本沒有,戰後這些都可作為財產證明,。第三、囤積桶裝水、瓶裝水及凈水物資,如凈水片、明礬、漂白粉、過濾器等。第四、糧食,在可能的情況下囤積糧食越多越好,條件可以的情況下放到陰涼、乾燥通風處,糧食最好是以易儲存的罐頭、植物油、方便麵、壓縮餅干、干魚、干肉等為主,存儲糧食按日期貼上標簽,按保質時間長短食用。第五、葯品,各類日常消炎葯、抗生素、感冒葯、止血葯綳帶等。第六、手電筒、蠟燭、電池、收音機、工具箱等一些日常生活物資。第七、皮卡或SUV等越野性能較強的車輛,汽油、柴油等。第八、熟記附近防空設施地址,各類防空設施標志,在遇到空襲及時躲避。

其他:所有囤積物資盡量存放在山區或農村,現代戰爭以城市攻防戰為主,越是重要的城市成為戰區的可能性越大,遠離經濟、政治中心城市,能跑多偏跑多偏。平時沒事盡量減少活動量,降低熱量消耗,盡早開始食物配給,多從各類渠道了解戰爭進程,這個時候收音機等各類信息收集工具會起到較大作用。

三、核戰

首先,盡量避開大城市,因為大城市是核打擊的重要目標,特別是沿海城市。盡量避免呆在沿海低海拔地區。近海大當量核暴引發地震的海嘯,可以摧毀很多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區。

普通核暴並不足以引發這樣的大海嘯,但如果是在海溝里依次引爆若干枚大當量核彈,那麼就能造成數百米高的超級巨浪。不要在低海拔的地下掩體避難,因為這種掩體一旦泡到水下,將很難逃生。

其次,需要准備一些必須的生存工具,比如,有著東方瑞士軍刀之稱的工兵鏟,鋸,鏟,挖,砍,切,剪,刨等等,還可以用來自衛無所不能。如果你有幸避過了頭一輪核打擊,不要急著逃亡。因為大范圍的核打擊可能已經摧毀了原來的交通體系,而且核暴初期的輻射會很強,應該先就近找一個臨時避難所。基本要求是:必須有厚牆,頂棚水泥厚度需要超過半米,也就是說不能住頂樓,最好里頂樓有幾層間隔。實在找不到合適地方就用工兵鏟挖地洞住幾天,或者用可以擋輻射的東西搭個小窩住幾天,還有盡量找能隔絕灰塵的地方,因為核爆後灰塵大都有輻射。

一旦遭到核打擊,說明當局已經對事態失控,秩序將會崩潰,你需要小心其它倖存者,但不能因為過度謹慎而放棄與其他人接觸,因此你需要獲得一定的自衛能力,又不宜表現過強烈,可以裝備便攜隱蔽的防衛戰術筆和英軍特種兵專用的卡片刀,隱蔽性高,一擊制敵能防身。

同時,應盡量拉攏對你印象較好的人,這一點很重要。在躲過核打擊初期的幾天後,你必須想辦法弄到食物和干凈的飲用水。不要將死掉的動物作為食物,粘上塵土的水果也不能吃。

核打擊後一個星期,城市已經不再適宜生存,很多死掉的動物屍體將會腐爛,很容易引發瘟疫,因此你需要離開城市。交通工具可以因具體情況決定,不推薦汽車,優先選擇自行車,因為這樣更方便。盡量往人口較少的山上逃,但不要選擇荒山。

有條件的找摩托車或者越野車往高原地區遷徙,尋找那些沒有被波及的山區小平原住幾年,躲避戰亂。

如果全球出現核冬天,請盡量收集食物和衣物被褥,最重要是可飲用的干凈水,求生的四處奔波中隨時能喝上干凈水是個大難題,最好准備一個單兵野外凈水器,野戰凈水器無懼任何化工、生物甚至核污染,是軍方專為核生化戰爭而研發的三防凈水裝置,採用先進的軍工科技,過濾對人體有害化學物質、核輻射顆粒和各種細菌病菌,可提供源源不斷的干凈水。

核戰爭可能會延續半年到一年,大致會有三波。初期的核打擊將會以重要目標和大城市為主。第二波會綿延到萬人以上的城鎮 。第三波才會到核海嘯。各大國的國力,足以在戰時製造出五萬枚以上的核彈。

盡管如此,很多人仍然有機會逃生,但很多倖存者可能會得嚴重的輻射病。當核戰逐漸平息後,中國估計仍會有三億人活著,但此時並沒有足夠的糧食,很多人將面臨餓死。天氣越來越冷,核冬天逐漸來臨,防寒成為頭等大事。

盡管此時輻射可能還比較厲害,但已經不足以直接殺死你,盡量不要讓皮膚暴露在外,最好准備戶外運動服裝包裹好身體,比如鯊魚皮軟殼沖鋒衣,防水防風耐磨,可防止和輻射塵接觸。

核冬天的周期難以預估,也許只有一個月,也許能夠延續千年,因此在躲避數年後,倖存者可能要為食物發愁,向南方遷徙是必須的,靠海的地方或許能找到食物。核冬天不會在大規模核戰後立刻到來,可能會有半個月到一個月的過渡時間,這段時間除了作準備外,還必須尋找好配偶,否則很容易因為孤獨悲觀而自殺

㈨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衣食住行用的變化

衣:鴉片戰爭後西方服飾湧入中國食:通商口岸開始出現西餐,之後擴大入內地住:租界附近出現西式建築 西風東漸與晚清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國人的衣食住行變化為個案研究 [摘 要] 在中國近代史上,國人在接受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其社會生活方式也出現了西俗化的傾向。探析近代中國人的衣食住行變化,可以深入了解晚清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的西俗化現象及其規律。[ 關鍵詞] 社會生活方式;衣食住行;西俗化; 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開始被納入 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之中。 由於中西方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形成了西學東漸局面。在這一過程當中,「隨著條約口岸的開放」,西方人的社會生活方式作為西方文化的附生物也漸次傳入中國,國人開始接受這些「新的生活方式』)並由此在中國形成了「西俗東漸」的現象,晚清時期的城市華人社會生活方式開始了西俗化。 當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並不完全等同於先進。但是它作為在近代工業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畢竟在實質和內涵上比在農業社會文明和封建專制基礎上形成的社會生活方式要先進許多,因為「西方近現代民俗作為現代化的伴生物,比之中國傳統習俗更能適應現代社會」)。雖然西方社會生活方式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挫折和阻礙,但是,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方式還是不可避免地開始了西化的過程。 衣食住行,是反映一個民族或國家社會生活方式最為直接的窗口。而中國人生活方式西俗化的歷程也是首先從這里開始的。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服飾被認為是禮制大防,它的變化常常與更改正朔聯系在一起,足見其重要性。 在最初,中國人認為短衣窄袖的「夷服太覺不類」。但是,曾經崇尚寬袍大袖的國人很快就認識到西式服裝簡潔、靈活、方便的特點。 中國最早接受西式服裝的當屬廣東沿海地區和開放口岸的一些買辦和經常同洋人有生意往來的商人,他們最早模仿洋人們的穿著打扮。 一直到19世紀90年代以前,還只是少數獵奇者和洋務買辦們穿著西式服裝,這些人還被大眾視為叛逆。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時,隨著西方民主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和西方生活方式在中國認同程度的日益加深,國內剪辮易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有人力主改穿西服,提出:「視西人之遍身結束,舉止生硬者,反覺文明。」【在戊戌變法中倡導「與歐美同俗』,的康有為也主張改穿西服,並把西服附會成中國古代的服制:「夫西服未文,然衣制嚴肅,領袖潔白,衣長後社,乃孔子三統之一;大冠似箕,為漢世士夫之遺,革窟為楚靈王之制,短衣為齊桓之服。)資產階級革命派更是把改穿西服視為「可振工藝,可善外交,可以強兵,可以強種』, 的靈丹妙葯。這雖然體現了「全盤西化的盲目J陛」,卻也說明了當時人們對西式服裝已經有了一定的認可。20世紀初年,西式服裝開始廣為流 行,不僅一些大城市中的學生制服日漸洋化,就連一些窮鄉僻壤也不能免俗。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廣西梧州中學的學生就被允許「披洋衣揖孔孟」。 在近代,女式服裝的西化比男式更早。在鴉片戰爭前後,江南各省就流行「夷船』,舶來的女性衣飾,主要以花邊絲縷之類為主,俗稱為「鬼子欄桿」,女子服飾的西化也由此開始。1859年,剛到香港的英國人吟-411就「看到很多中國姑娘的天足上穿著歐式鞋,頭上包著鮮艷的曼徹斯特式的頭巾,作手帕形,對角折疊,在頗下打了一個結子,兩角整整齊齊的向兩邊伸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作為外套的西服開始日漸在城市居民之間流行,而且洋式襯衫、絨衣、針織衫、西褲、紗襪、膠鞋、皮鞋等也被國人日漸接受,人們服飾的西化程度得到了不斷的提高。 由於西方生活方式的影響,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在近代也出現了西俗化的傾向。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迫開埠,外國侵略者根據不平等條約,在通商口岸建立了租界。隨著大批外國僑民向租界的日漸湧入,西餐開始進入了中國。最初,西餐館在中國被稱為番菜館。番菜館最早出現在廣東,19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在這些城市也日漸出現了一些番菜館。 最初,番菜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僑居中國的外國人。上海的番菜館最早集中在虹口路、徐家匯一帶,這里為外國人聚居地;在北京,《北京條約》規定西方國家的使領館集中在東民一帶,所以番菜館也主要集中在這里。有的番菜館甚至還請使館的廚師掌廚。 在飲食習慣和飲食風格上,中西方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中餐喜好將雞、鴨、魚、肉與蔬菜一起烹飪,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東方人偏重於綜合思維的體現,而西餐是將各種蔬菜肉類分而烹制,則是西方人注重理性分析的反映。在進食方式上,西方人實行分餐制,中國則為合餐制,這也是中國人傳統的家庭觀念使然。 而中西方人在飲食構成上,則又是各有千秋。正如《黃帝內經·素問》所說的那樣: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俗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幾千年來,除了西北畜牧業較發達的少數民族的飲食以肉食和乳酪為主外,大部分中國人的飲食一直保持著這一結構。而西方人則完全相反,他們主要以麵包、肉食和奶類為主食。 由於中西方飲食習慣的差異,西餐最初在中國受到的是冷遇。同文館譯員張德彝第一次登上由天津駛往上海的洋人輪船時,才第一次嘗到西餐。但是他認為:「蓋英國飯撰,與中國迥異,味非素嗜,食難下咽,甜辣苦酸,調合成撰,牛羊肉皆切成大塊,熟者黑而焦,生者腥而硬。雞鴨不煮而烤,魚蝦味辣且酸,一嗅即吐。」以至於同船的國人一聽到開飯的鈴聲「便大吐不止』。可見,當時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吃西餐無異於「茹毛飲血』,一般。與此同時,仍有一些中國人懷著對西餐的新奇感而趨之若鶩去品嘗西餐。但是社會主流仍對西餐懷有排斥心理。 直到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這一情況才有所改變。這是因為隨著中西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人對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因而對西餐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認為「西人飲食最不苟,常以養身為主」,一些西餐館也出現了「華人兼亦往食焉」)的現象。該書成於1876年,可見,在當時抑或之前,就已經陸續有華人去西餐館就餐了。及至後來,竟然發展到「裙屐少年,往往異味爭嘗,津津樂道』。當然,這里有很大成份為獵奇者的行為。到了19世紀90年代,「向時華人鮮過問者」的西餐則出現了「裙屐少年,巨腹大賈,往往攜姬摯眷,異味爭嘗」的局面。由於西IN"人各一餚,餚各一色」,「分曹據席,,用餐方式極為文明,使當時不少的文人也成為了番菜館中的常客,孫寶暄就對上海四馬路上的一品香番菜館情有獨鍾,甚至於還在那裡款待過康有為。隨著人們崇洋心理的日漸強化,上番菜館就餐遂成為了中上階層講排場的一種方式。「光宣之交,滿清貴族,群學時髦,相率奔走於六國飯店」、「昌飯店、長安飯店,皆西式大餐矣甚至於就連光緒的老師翁同於床在宴請俄國使臣的時候也是准備了「西賓館洋菜……洋人來指摩,一切皆洋式』, 可見,去番菜館吃西餐在此時已經成為了官場之中的一種時尚。當時不僅官場如此,甚至就連下層百姓也對西餐是好感有加,一些外國人抓住這些人的心理,便開設簡易的番菜館,如上海四馬路胡家宅有一家日本番菜館,每客大菜只需五角錢,還備有咖啡、水果,不過質量實在是難以恭維,盡管如此,這類小餐館還是門庭若市。 隨著西餐的日漸普及,一些具有西方風味的食品也走進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事實上,西式食品很早就進入了中國。1853年,英國商人在上海開設的老德記葯房就開始生產冰激凌、汽水等西式食品,主要供應對象為在上海的西方人。咸豐八年(1858),英人埃凡在上海創辦了埃凡饅頭店,開始生產麵包和糖果。5年後,他在上海開設埃凡洋行,生產啤酒。此後,又有咖啡、奶茶、香檳、冰棒、冰激凌、餅干、蛋糕、罐頭以及葡萄酒、白蘭地等相繼傳入中國。西人隨之又在中國開設了多家工廠生產這些產品。 最初,這些食品的消費群體也是主要面向西方人。不過,隨著西方生活方式的日漸被接受,這些食品方便的食用方式和其亦為美味的優點很快顯示出來。正因為如此,西式食品在中國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的喜歡,並成為人們餐桌之物和待客極品。在有些文士家中,甚至還以「西洋名酒』,以饗朋友雅集【。隨著西式食品在中國的大受歡迎,以華人為主的西式食品生產廠家也日漸多了起來。最終,在中國人的飲食形式上出現了中西並舉的局面。 在居室建築上,中國人受西方人的影響更為顯著。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築結構一般為木骨泥牆,主構架則全為木結構,這是中國建築獨有的特點,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但是木結構的建築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易於發生火災、承重力差,不宜向高層發展等。最初,中國人對洋式建築的認識只是「夷人好治宅,重樓疊居,多至三層,綉闊綠窗,望如金碧』。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迫開埠,西方人在跑馬圈地的同時,也把西式建築帶到了中國。最初的西式建築只能說是神似。因為這些建築的設計者大多是外國商人或傳教士,施工者也只是沒有造洋房經驗的本地泥水匠。最早在中國出現的洋房一般為周邊作拱券式迴廊的磚木結構建築,這一模式最初是由歐洲傳入印度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因而被稱為「殖民 式」

㈩ 為何戰爭年代。吃上口白面饅頭,非常困難

那你把蒸饅頭學會了,就不會問這無知的問題了!白面是麥子磨出來的,要經過幾道籮篩過篩,要把麵粉發酵,要有水鹼綜合(那時可沒有酵母粉的,小盆友)。還要有面板或者檯面、屜、屜子、屜布。懂了沒有?

別說是戰爭年代了,就是在七十年代中後期和八十年代中期,能吃上白面饅頭,在我們這里的農村都是一種奢望!

因為都忙於打仗,兵荒馬亂,沒有發展經濟。

窮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