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傳真工具什麼時進入上海
擴展閱讀
深圳掃黃電話是多少 2024-12-27 15:53:14
廈門哪裡有gtr專賣店 2024-12-27 15:38:34

傳真工具什麼時進入上海

發布時間: 2023-01-16 22:29:54

1. 誰給我詳細地介紹一下新中國成立至今通訊工具發生的變化

(1)60_70年代:中國的「文革」時期。
使用的通訊工具主要為「固定電話」。
當時世界進入工業時代,在歐洲,電話早已成為大眾的通訊工具,而中國在「大折騰」中,經濟走向「崩潰的邊緣」。
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固定電話的按裝率極低,不但居民家中不可能有電話,就是安裝在街道"公用電話「也很少。——當時馬季的相聲《打電話》就是反映了這個現實。
農村的通訊更是落後,所謂的村村同電話,其實是在「做夢」。
其他更落後的「電報」,仍在中國內地大量運用。

(2)80年代——90年代,改革開放後,中國進入了世界。
先是「固定電話」的大量安裝,然後是「隨呼機」的大量出現和使用,中國對新式的「通訊工具」的引進和生產飛速發展。
「隨呼機」的發展僅用大約5年,馬上被「手機」取代。
當時的手機又稱「大哥大」在80年代香港電影中多見。進入大陸後,先是「大款」用來「擺闊」的,因為最初又粗又苯的一台要幾萬元。

(3)現在——「固定電話」城市家家都有。農村的安裝率也逐年提高。
「手機」成為必須用品,農民工也用它同老闆聯系。
中國成為「通訊」普及的最大國家。

2. 什麼時候開始有傳真機的

傳真技術早在19世紀40年代就已經誕生,比電話發明還要早三十年。它是由一位名叫亞歷山大.貝恩的英國發明家於1843年發明的。但是,傳真通信是在電信領域里發展比較緩慢的技術,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逐漸成熟起來,60年代後得到了迅速發展。近十幾年來,它已經成為使用最為廣泛的通信工具之一。 鍾擺的啟示 傳真技術的起源說來很奇怪,它不是有意探索新的通信手段的結果,而是從研究電鍾派生出來的。1842年,蘇格蘭人亞歷山大.貝恩研究製作一項用電控制的鍾擺結構,目的是要構成若干個鍾互連起來同步的鍾,就像現在的母子鍾那樣的主從系統。他在研製的過程中,敏銳地注意到一種現象,就是這個時鍾系統里的每一個鍾的鍾擺在任何瞬間都在同一個相對的位置上。 這個現象使發明家想到,如果能利用主擺使它在行程中通過由電接觸點組成的圖形或字元,那麼這個圖形或字元就會同時在遠距主擺的一個或幾個地點復制出來。根據這個設想,他在鍾擺上加上一個掃描針,起著電刷的作用;另外加一個時鍾推動的一塊「信息板」,板上有要傳送的圖形或字元,它們是電接觸點組成的;在接收端「信息板」上鋪著一張電敏紙,當指針在紙上掃描時,如果指地中有電流脈沖,紙面上就出現一個黑點。發送端的鍾擺擺動時,指針觸及信息板上的接點時,就發出一個脈沖。信息板在時鍾的驅動下,緩慢地向上移動,使指針一行一行地在信息板上掃描,把信息板上的圖形變成電脈沖傳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的信息板也在時鍾的驅動下緩慢移動,這樣就在電敏紙上留下圖形,形成了與發送端一樣的圖形。這是一種原始的電化學紀錄方式的傳真機。 滾筒式傳真機 1850年,又有一位英國的發明家,名叫弗.貝克卡爾,他把傳真機的結構作很大的改進,他採用「滾筒和絲桿」裝置代替了時鍾和鍾擺的結構。這種改進的結構,工作狀況有點像車床,滾筒作快速旋轉,傳真發送的圖稿卷在滾筒上隨之轉動。而掃描針則沿著絲桿緩慢地順著滾筒的軸向前進,對滾筒表面上的圖形進行螺旋式的掃描。這種滾筒式的傳真機一直被延用了一百多年。 1865年,一位名叫阿巴卡捷的伊朗人根據貝恩和貝克卡爾提出的傳真機原理和結構,自己研製出了可以實際應用的傳真機,並且帶著他的傳真機到法國巴黎、里昂和馬賽等城市進行了傳真通信的實驗。 相片傳真機的發明 人們對新聞照片和攝影圖片的傳送的要求是很廣泛的。許多科學家都曾致力於相片傳真機的研究。1907年11月8日,法國的一位發明家——愛德華.貝蘭在眾目暌暌之下表演了他的研製成果——相片傳真。愛德華.貝蘭(1876—1963)是在法國攝影協會大樓里工作的人員,他所在的法國攝影協會大樓下正好是法國電信線路從巴黎——里昂——波爾多——巴黎的起始點和終點。這為貝蘭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貝蘭的潛心研究,獲得了電信部門的允許, 同意他在夜間利用這條通信線路做實驗。貝蘭在大樓的地下室里廢寢忘食地研究和試驗了三年的時間,終於製成了相片傳真機。 愛德華.貝蘭並不滿足於自己所取得的初步成功,繼續進行傳真機方面的研究。1913年,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用於新聞采訪的手提式傳真機。1914年,法國的一家報紙首先刊登了通過傳真機傳送的新聞照片。 相片傳真把指針接觸式的掃描改變成光電掃描,不僅使傳真的質量大大提高,而且光電掃描和照相感光製版配合,使相片傳真得以實現。 1925年,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的貝爾研究所研製出高質量的相片傳真機。1926年正式開放了橫貫美國大陸的有線相片傳真業務,同年還與英國開放了橫跨大西洋的無線相片傳真業務。此後,歐美各國和日本等國相繼都開放了相片傳真業務,從此相片傳真被廣泛用於新聞通訊社傳送新聞照片,隨後擴展到軍事、公安醫療等部門,用來傳送軍事照片、地圖、罪犯照片、指紋、X光照片等。 彩色傳真機 最早彩色傳真記錄的圖片刊登在《貝爾系統技術報導》1925年4月的卷首插圖上。這幅圖片實際上是用濾色鏡按紅、綠、藍順序三種顏色分三次獨立傳送的,然後再重疊合成。後來有人用同樣的基本技術,採取了一些自動化的操作,研製成能復制彩色圖片的傳真設備。1945年8月,在波茨坦會議上,杜魯門、斯大林和艾德禮的彩色照片成功地從歐洲通過無線電傳到華盛頓。但是仍未能用於開放彩色傳真業務。直到80年代中期,彩色傳真機才逐漸發展到了可以實用化的程度。 傳真通信業務的大發展 1968年,美國率先在公用電話網上開放傳真業務,世界各國也隨之相繼利用電話網開放傳真通信業務。使原本局限於在專用電路上應用的傳真機的數量猛增,應用的范圍迅速擴大。尤其是用於傳送手寫、列印或印刷的書信、文件、表格、圖形等的文件傳真機,使用最為普通,發展也最快。原國際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電話網上使用的文件傳真機進行了分類,它們是: 一類機(G1) 在話路上傳送一頁A4幅面(210mm×296mm)文件約6分鍾時間; 二類機(G2) 在話路上傳送一頁A4幅面文件,約需3分鍾; 三類機(G3) 在話路上傳送一頁A4幅面文件,約需1分鍾; 四類機(G4) 高速文件傳真機,傳送一頁A4幅面文件,只需3秒鍾。 在70年代以前,主要是使用一類機,70年代曾經使用二類機,80年代開始推廣使用三類機,它的性能、功能不斷完善,已逐漸成為傳真通信中主要機種。四類機的使用尚不普遍。 最近十多年來,傳真通信的發展更為迅速,目前已成為發展最快的非話電信業務之一。

3. 傳真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

傳真是1929年進入中國的。1929年5月,國民政府交通部商請法國長途電話公司派技術人員在上海和南京兩地電話局安裝法國培林傳真機作試驗。同年7月15日,上海電話局與南京電話局利用長途電話線開通上海至南京的真跡電報電路,7月28日起試辦真跡傳真電報業務,正式向公眾開放。

傳真技術早在19世紀40年代就已經誕生,比電話發明還要早三十年。它是由一位名叫亞歷山大·貝恩的英國發明家於1843年發明的。但是,傳真通信是在電信領域里發展比較緩慢的技術,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逐漸成熟起來,60年代後得到了迅速發展。近十幾年來,它已經成為使用最為廣泛的通信工具之一。

一些高檔傳真機可以將文件及多家接收方的電話號碼存儲,然後自動依次撥通分組內的電話號碼(多個地址),分別發送,不用用戶一個一個地撥號碼發送,節省了大量的撥號時間,提高了辦公效率,發送的結果情況(是否發送成功)可以列印出來。也叫「廣播發送」和「多站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