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孽海花怎麼樣
擴展閱讀
深圳廚房防水公司哪個好 2024-11-16 16:24:50
廈門島內電子城怎麼走 2024-11-16 16:08:38

上海孽海花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1-29 14:56:37

A. 孽海花內容梗概的介紹

本書講同治年間,蘇州名流陸如、潘勝芝、錢唐卿等在雅聚園談論國運科舉,品評人物。顧肇廷、何珏齋在梁聘珠家為陸如餞行,邀眾人回去赴宴。新科狀元金雯青受薛淑雲邀請也來聚會。席間眾人議論風土,都講西洋學問,雯青茫然無措、暗暗慚愧。時光如水,雯青、陸如經過了端陽,結伴回蘇州。唐卿、珏齋、公坊相約而來,飲酒敘談。雯青舊識京師名妓傅珍珠,後嫁給龔章班為妾。孝琪的父親與明善的福晉西林春有私情,事發後被毒死,孝琪懷恨在心,投靠英國領事,據說火燒圓明因就是他的主意。後來孝琪落魄潦倒。過了兩年,陸如也中狀元。公坊考了兩次未中。雯青為他捐了個禮部郎中。 雯青大考中名列一等,不久做了江西學政。公坊也中了進士,但他知道自己不是官場中人物,也南歸過逍遙自在的生活。江西巡撫達興是個紈絝官僚,他拉攏雯青,雯青顧及同僚面子,勉強敷衍。一日達興請雯青觀苗女繩上歌舞,雯青大飽耳目之福。到了秋天,雯青華船游覽江景,遇到祝寶廷。寶廷做浙江學政,因與船女的風流韻事成為話柄,不久革職,正好攜船女北歸,兩人不免暢飲一番。雯青忽聞母親病逝,急忙問鄉奔喪。一年後清明節,勝芝、效亭等邀請雯青出外散心,同僚次芳引來花榜狀元傅彩雲。兩人一見傾心。自此,雯青無日不來彩雲的大郎巷。 光陰如梭,雯青滿了服,回到京城。恰好朝廷選派雯青出使德、俄等國。雯青回鄉,擇吉日將彩雲娶過門。到了德國,雯青覲見了德皇,不想彩雲也要覲見。逢德皇身體不適,赴俄的日子便耽擱了。彩雲有興,跳舞聚會遊玩得很快樂。就在彩雲見德皇的第二天,俄國畫家畢葉來找雯青,向他出售一張中俄界圖。雯青為整理國界,也為自己的《元史補正》找確實證據,便出八百英鎊買下。雯青等人乘火車赴俄國,覲見沙皇,便寫了一封信,連同交界圖,讓黃翻譯帶回國,交給唐卿,再由庄小燕呈送總理衙門。寶青開始專心做《元史補正》,一天彩雲在陽台上唱起艷曲,頓時使館門口的擠滿了人,都來聽中國公使夫人的雅調。彩雲見人群中有柏林見到的日耳曼少年,陸軍裝束,豐彩奪人,頓時心盪神搖,不想頭簪掉落,正好被這青年拾得。自此.彩雲和這位瓦德西中尉頻頻幽會。不久,雯青任滿,清廷派許澄接任。雯青離開俄國,經柏林乘船回國。彩雲在俄國未能和瓦德西道別.悶悶不樂,船主質克常逗她開心,於是彩雲即質克明來暗去,又弄出許多風流韻事。 雯青回京後便大病一場。一日唐卿來訪,說雯青所呈獻的地圖將國土錯劃歸了俄國七八百里,被御史參奏,皇上震怒。唐卿為雯青地圖事件找潘、龔兩尚書調解。雯青又寫信給薛淑雲、許祝雲,求他們在英、俄兩政府間交涉。清廷又派工部楊誼前往帕米爾勘察國界。依靠英國的壓力,中俄重新判定國界,地圖事件於是平息。雯青與小燕不和,小燕常借事譏笑雯青。 一日回家,偶聞彩雲與孫二兒的風流韻事,氣得昏倒,竟然一病不起。 時值中日爭端。不久兩邊開戰,清軍兵敗,海軍也在大東構海戰中遭慘敗。唐卿升總理衙門大臣,國勢日衰,他寢食不安。何珏齋來電請求率湘軍對日作戰。珏齋訓練二十營鄉勇,開赴關外。不料日軍長驅直入,旅順等地先後陷落,劉公島之戰,大清艦隊全軍覆滅。何珏齋全然不顧儒將的體面,棄甲丟兵,敗退石家莊。朝廷與日本和談,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賠償白銀。 傅彩雲不辭而去,改名曹夢蘭,在上海燕慶里掛牌。這時革命黨人陳千秋准備起事,孫波在改組青年會為興中會,因為走漏消息,起義失敗。

B. 孽海花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兩本書什麼意思

《孽海花》《老殘游記》《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被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全書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他為父親奔喪開始,到經商失敗結束。通過「九死一生」二十年間的遭遇和見聞,廣泛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滿清末年的黑暗現實。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清末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是吳趼人的代表作。它最初連載於1903年~1905年《新小說》雜志上面,1906年起由上海廣智書局出版分冊的單行本(每本12回,直到1910年才出齊,共108回)。全書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他為父親奔喪開始,到經商失敗結束。《怪現狀》通過「九死一生」二十年間的遭遇和見聞,廣泛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清朝末年的黑暗現實。書中自我介紹說:「只因我出來應世的二十年中,回頭想來,所遇見的只有三種東西:第一種是蟲蛇鼠蟻,第二種是豺狼虎豹,第三種是魑魅魍魎。
在中國小說史上,《孽海花》是一部當之無愧的文學名著。它的出版,曾於20世紀初期的文壇引起轟動,在不長的時間里,先後再版10餘次,「行銷10萬部左右,獨創記錄」(范煙橋《孽海花側記》)。專家的評論亦頗為熱烈,著名小說研究專家蔣瑞藻在《小說枝談》中,轉引《負暄瑣語》的評論說:「近年新撰小說風起雲涌,無慮千百種,固自不乏佳構。而才情縱逸,寓意深遠者,以《孽海花》為巨擘。」一代古文大師、著名外國文學翻譯家林琴南,對之推崇備至,「嘆為奇絕」。魯迅對此書亦多有褒揚。然而,不同的聲音亦復有所聞:胡適以為:「《孽海花》一書……但可居第二流」。一部小說不僅引起一般讀者的廣泛興趣,以至一版再版,並且招來諸多文化名人評頭品足,這確乎是一件極有趣的現象。我們今天的讀者,盡可以放開自己的眼光去鑒賞,去評判。為了有助於朋友們閱讀,不妨對作者的經歷,成書的過程,以及小說諸般特徵略作評介如下:
作者曾樸,初字太朴,後改字孟朴,筆名東亞病夫,病夫國之病夫等。江蘇常熟人。生於1872年,卒於1935年。他生活的年代,恰是中國社會充滿了動盪與變革的時代。而曾樸又是一個生性敏感、熱心國事之人,因此而隨時代大潮的激盪而沉浮。他19歲即考中秀才,次年中舉,可謂少年得志,名震鄉里。轉年即赴京應試,卻因試卷墨污而名落孫山。隨即捐官內閣中書,留京供職。越2年,爆發了甲午海戰,中國一敗塗地,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來,國人震驚。曾樸懷抱憂國憂民之志,難耐內閣中書的閑散空曠,立志進入外交界,以實現「為國宣勞」的人生理想。為此,而入同文館學習法文。至1896年,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招考章京,曾樸雖以「異才」而聞名京師,卻因不為內閣衙門保舉而不得應試資格。其壯志難酬,悲憤至極,拂袖出京而去。次年,至上海創辦實業,適逢譚嗣同、林旭等維新志士聚集滬上,謀劃變法革新。曾樸為之所動,與譚、林諸君朝夕相聚,籌謀新政。1898年,應康有為、梁啟超相召,譚、林等北上京師。曾樸則因父親喪葬瑣事尚未料理清楚而滯留滬上。不久,戊戌變法失敗,譚、林諸君殉難。曾樸聞訊不勝驚恐,迅即由瀘返鄉。鄉居期間,與開明士紳丁祖蔭、徐念慈、張鴻等人,倡導新式教育,雖遭頑固勢力百般阻撓,但最終還是沖決各種阻力,創辦了常熟第一所小學。又自辦日文講習班,聘日籍教師任課。1903年再赴上海,經營繭絲業,因受外絲傾銷的沖擊,折本而罷。次年,轉入出版業,創辦「小說林社」,出版中外小說。1907年又創辦《小說林》月刊。1908年因資金周轉不靈,出版社被迫關閉。即在曾樸從事出版業的同時,亦未曾中斷政治活動,他曾參加張謇、孟昭常等人為中心的預備立憲公會,積極倡導君主立憲制。到1909年,清政府已處四面楚歌的境地,曾樸卻應大官僚端方之聘,進入兩江總督衙門,做了幕僚。次年,又因端方保薦,以候補知府身份,先後在杭州、寧波任職。辛亥革命後,被選為江蘇省議員,又歷任官產處處長、財政廳廳長、政務廳廳長等職。直至國民革命軍北伐至江蘇,才終止了官場生涯。1927年重操舊業,創辦「真善美」書店,並出版發行《真善美》雜志。至1931年,復以資金不能流轉而歇業。隨即由瀘返鄉,4年後結束了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歷程。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終其一生,始終熱衷於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著述達數10種之多,而尤以《孽海花》蜚聲中外,藝術魅力歷久而不衰。

C. 孽海花的創作歷程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江蘇》本
1903年金松岑應東京的江蘇留日學生辦的《江蘇》雜志之約,寫了《孽海花》前六回,其中第一、第二回刊登於《江蘇》第八期上,作者署聯所,即金松岑的筆名。1904年3月, 金氏在《愛自由者撰譯書廣告中》中,將《孽海花》標以「政治小說」,並介紹說:「此書述賽金花一生歷史,而內容包含中俄交涉,帕米爾界約事件,俄國虛無黨事件,東三省寧件,最近上海革命事件,東京義勇隊事件,廣西事件,日俄交涉事件,以至今俄國復據東三省止,又含無數掌故,學理,軼事,遺聞。精彩煥發,趣味濃深。現已付印,即日出書。」可見此書是以揭露帝俄侵略野心為主題,僅擬寫至 1903年為止。 這即《孽海花》還戶初的計劃。實際上金著《孽海花》並未成書出版。
光緒帝三十一年(1905年)小說林本
1904年8月, 曾樸創辦小說林書社於上海。金松岑即將所作《孽海花》前六回交給曾樸,二人共同商定了六十回目,曾樸手擬了一份《孽海花》人物名單,計一百一十名,分為「舊學時代」、「甲午時代」、「政變時代」、「庚子時代」、「革新時代」、「海外運動」六個階段計劃全面反映晚清社會。隨即曾樸對前六回進行了修改,並續寫下去,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一氣呵成了二十回,分成兩編(每編五卷十回),於乙巳(1905年)正月和八月由日本東京翔鸞社印刷、小說林社發行。三十二開本,鉛印。此書兩冊封一均以海水浪花島嶼為背景,中間橫書「孽海花」三字。封二中央書「孽海花」三個大字,右上端標以「歷史小說」,左下側書「亞蘭女史題」,均堅行書寫。卷首有賽金舀±半身照片,題「狀元夫人曹夢蘭(又名賽金花)像」。每卷卷首均題「愛自由者起發,東亞病夫編述」,每卷卷末均有插圖。第一回結尾列有全編六十回的回目。此書今上海圖書館有藏本。1907年《小說林》雜志創刊後,曾樸又續寫了五回,連載於該刊第一期(21回,22回)、第二期(23回、24回)、第四期(25回),以後中輟。19I6年強作解人曾將二十一回至二十四回編為三編,並與佚名的《孽海花人名索隱表》、強作解人的《孽海花人物故事考證》八則及《續考》十一則合刊,由上海擁百書局排印,上海望雲山房發行。曾樸此時創作的二十五回,至今未見有合刊的單行本行世。阿英在《晚清文學叢鈔·小說二卷》中僅收了一至九回(中華書局1960年版)、魏紹昌在《孽海花資料》(增訂本)中僅收了第一至六回及第二十五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均非全壁。
真美善本
1927年曾樸由政壇重返文壇,在上海創辦了真美善書店和《真美善》雜志,開始了《孽海花》的修改與續寫工作。這一年,曾樸對前二十五回進行了修訂,特別對其中的一至六回和二十五回作了較大的變動,如刪去首回所列的六十回回目;刪去反對科舉制度、反對封建專制君主、以及陳千秋主張用「霹靂手段」推翻清廷的激烈言論;刪去第二十五回兩則反映下層人民抗日衛國要求的故事;將四、五兩回有關興中會的革命活動下移至第二十九回;添進了龔自珍與太清西林春、龔孝琪與褚愛林、曹公坊與李霞芬、劉永福與花哥等艷情故事。1928年1 月真美善書店出版了修訂本第一、二編二十回。此書每編一冊,每冊各五卷十回,封面有自由女神像,中間豎寫書名,題署「東亞病夫著」,第一編卷首有作者《修改後要說的幾句話》一文作為代序,兩編每回均有辰伯所作插圖一至三幅不等。今上海圖書館有藏本。曾樸修訂、續寫的二十一回至三十五回,先連載於《真美善》雜志上,由一卷一期至五卷六期,斷斷續續刊登了三年多(1927年11月—1930年4月)。1935年1月真美善書店將二十一回至三十回作為第三編出版, 同時又將一至三編十五卷三十回合為一冊印行,這就是通行的三十回本初制本。此書上海圖書館有藏本。今所見1941年上海真美善書店重刻本、1944年上海真美善書店三刻本、1940年成都孫次舟敘錄本、1955年北京寶文堂本、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本、1957年台北世界書局本,都是根據真美善初刊本三十回重印的。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印行了《孽海花》增訂本,除真美善本三十回外,並附錄了三十一回至三十五回及《孽海花人物索隱表》(劉文昭增訂)。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此又重印了增訂本三十五回。
續本
《孽海花》的續作有兩種,一是陸士諤的《新孽海花》。此書銜接小說林本《孽海花》一至二十回,自二十一回「背履歷庫丁蒙廷辱,通苞苴妃子受官笞」起,至六十二回「專制國終攖專制禍,自由神還放自由花」止,回目完全襲用曾樸、金松岑所訂的六十回回目,1912年9月由上海大聲圖書局出版,共四冊, 後因涉訟毀版。此書與原作殊不稱。二是燕谷老人(張鴻)的《續孽海花》。張鴻系曾樸同鄉摯友,受曾樸之託而作續書。此書銜接真美善本《孽海花》一至三十回,由三十一回續寫至六十回,仍以賽金花為線索,主要描繪了清末戊戌變法和庚於事變兩大歷史事件,文字生動,是一部較好的續作。此書於1943年由真美善書店出版,翌年再版過一次,1982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的校訂本。

D. 孽海花的角色介紹

金汮,字雯青,是同治五年的狀元,娶紅極一時的名妓傅彩雲為妾。故事起源於金雯青途經上海,在一品香宴集上面對那些學貫中西的新潮人物深感觸動。此後他任清政府使節,踏上德國薩克森號輪船,在柏林、聖彼得堡,反而由於舊時代知識分子的約束使他的茫然無措,每日杜門謝客,蟄居書室。這位攀上中國科名高峰的狀元,最終被其愛妾活活氣死。
金雯青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文人形象,在他身上, 具備一般舊文人的優點和劣習,詩詞文賦無所不通,也有「蕊宮榜首」的艷遇。然而金雯青使他一出場便面臨尷尬處境:置身於充斥著西洋文化的上海,金雯青作為舊時文人茫然無措。馮桂芬的引導及自身的窘迫經歷使金雯青真意識到需要改變自己適應時代的變化。然而金雯青只是隨波逐流者, 他並沒有救國危亡的自覺意識,他的接受新學多少帶有幾分投機的性質, 更多地出於明哲保身的意味,所以難逃悲劇收場面的結局。。
金雯青的自相矛盾性格是晚清文人和知識分子在新舊交替時期心理裂變的結果。他在兩性關繫上的態度和際遇充分表現了其在新舊觀念沖突下的矛盾。他既嚮往不同於舊觀念的兩情相悅、彼此相惜的愛情,又抵擋不了情色的誘惑。他既視女子為玩物,又心甘情願被女子戲弄欺騙,並因此走向萬劫不復。金雯青無論是在官場上還是情場上,都成敗北者。 傅彩雲以清末民初紅極一時的名妓賽金花為模特。她出身卑微,淪落風塵,成為姑蘇城中艷名大噪的花魁。她與雯青一見如故,從此寵擅專房。後隨雯青遠赴歐西各國,儼然命婦,又兼能操外語,出入宮廷和社交場合,贏得「放誕美人」的芳名。狀元郎金雯青對地位卑賤的傅彩雲可謂一見鍾情。而在傅彩雲不停給金雯青帶綠帽子,還給氣急攻心的金雯青一頓搶白之後,金雯青竟然無言以對「心裡熱一陣冷一陣,面上紅一回白一回」。
當金雯青對受對新舊思想困擾的時候,傅彩雲卻能毫無拘謹地展示和放縱自己,發揮自己潛能,表現了膽識和自信。傅彩雲對金雯青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金雯青即使被傅彩雲玩弄於股掌之中,仍將後者視為精神的支柱,不肯放棄,甚至枉送了自己的性命。傅彩雲對於金雯青的死雖也因哀生悔,覺得對不起金雯青,但「日月一天天的走,悲痛也一點一點的減」,終覺「不守節,去自由,在她是天經地義的辦法,不必遲疑的」。
在短暫的傷痛之後,又恢復「愛熱鬧,尋快活的壞脾氣」。對比金雯青的迂腐和無能,在仍然是以男權為中心的封建社會末期,傅彩雲這個形象的意義並不全在「譴責」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人」的意識的覺醒。 《孽海花》借鑒了《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時弊」的諷刺手法,以寫實筆法評說事件、權衡人物。即使對威毅伯(影射李鴻章)這樣的人物,亦絕非一概罵倒,既寫他在甲午海戰中負有「因循坐誤」的歷史責任,又不是把失敗的全部責任統統歸咎於他,西太後挪用「一國命脈所系」的海軍經費,威毅伯又如之奈何呢?既寫他害怕開戰的膽怯心理,又寫他的知己知彼、老成持重。既寫他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因而遭到國人唾罵,又從深層次寫出簽約的根源在於國家的貧弱。在作者筆下,威毅伯不是一個被簡單化、臉譜化了的人物,而是一個具有歷史真實感的藝術形象。

E. 孽海花的點評鑒賞

《孽海花》批判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昏聵無能、封建士大夫的醉生夢死以及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表現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要求和思想,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另外,小說著重表現了晚清高級知識分子在「由舊到新」這一歷史「大轉關」時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態,反映了同光時代各種思想文化的沖突與嬗變,反映了它的文化意義。
從雅聚園的描寫中,可表現出同治時期一般讀書士子的精神風貌,國家已岌岌,而他們對此卻麻木不仁,對世界大勢幾乎是一無所知。然而,時代變化促使讀書士子階層發生分化,某些通達之士亦注重經史百家的學問,對西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就在第2回敘及金雯青在上海小住。洋務派馮桂芬來訪,為主人公闡明時代變遷以及學習西學的重要性,一番話直令狀元郎茅塞頓開。隨後,金雯青又應邀赴一品香會客,席間聽薛淑雲(影射薛福成)、王子度(影射黃遵憲)等人「議論風生,都是說著西國政治學藝」,想道:「我雖中個狀元。。。從今看來,那科名鼎甲是靠不住的,總要學些西法,識些洋務,派入總理衙門當一個差,才能夠有出息哩!」由此意味深長的心理剖白,可見在上海這等開放的城市,學西法、識洋務在知識界已成為時尚。到18回有關「談瀛會」的描敘,就十分清晰地表現了這一思想文化變遷的足跡。從第2回寫金雯青衣錦還鄉、途經上海聆聽薛淑雲、王子度的洋務高論,到18回敘及金雯青由俄返國途經上海參加「談瀛會」,其間經歷了20餘年的時間,這期間思想文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思想開始在社會傳播,同時,從洋務派中亦分化出一批具有變法思想的改良派。「談瀛會」上,依然是薛淑雲、王子度一班人,而其政治見解較20年前大有進步。「談瀛會」的中心話題是:「吾今自強之道,究以何者為先?」圍繞此論題,各抒高見。或以為力爭外交權為急務;或以為當以練兵為首要;或以為發展經濟為基礎;而最具說服力的論辯,則是以為必以政體變革為第一。而此論實際上最終成為諸名士的共識。毫無疑問,它屬於改良主義的新思潮。
此外作者也刻畫了一批思想激進的知識分子,他們以為清朝政府已經腐敗透頂,以和平的方式去變革政體不過是幻想,最終難以付諸實踐。第29回敘及革命派領袖人物楊雲衢(影射楊鴻飛)的演講辭,從而明確揭示了革命派政治主張的本質內容:「現在的中國少不得革命的了!。。。現在的革命,要組織我黃帝子孫民族共和的政府。」很顯然,這種以「推翻專制,建立共和」為核心的政治主張。但是,在小說所描寫的那個特定時代,革命派思潮尚未風靡社會。第29回敘及革命中堅人物陳千秋隻身赴滬,結果卻令他大為失望。偌大一個上海,竟難覓知音。即使「大家推崇的維新外交家王子度,也只是主張廢科舉,興學堂;眾人驚詫的改制新教王唐猷輝(影射康有為),不過說到開國會,定憲法。都是扶牆摸壁的政論,沒一個揮戈回日的奇才」。陳千秋的憂憤,既表達了對維新派切中肯棨的批判,又反映了革命派思想尚缺乏知音的時代特徵。革命派思潮風行於世,那是戊戌變法失敗之後的事情。
《孽海花》成書於資產階級革命走向高漲的年代,其昂揚的愛國精神和激進的革命傾向,發聾振聵。首回「惡風潮陸沉奴隸國」,體現了作家深切的危機意識,「十八省早已都不保了」的疾呼,在20世紀初葉敲起了警鍾。作家的批判筆鋒集中指向封建專制政體,甚至借書中人物之口,闡揚了石破天驚的革命主張:「從前的革命,撲了專制政府,又添一個專制政府;現在的革命,要組織我黃帝子孫民族共和的政府。」(第四回)書中還勾勒了英氣勃勃的革命黨人孫汶、陳千秋、史堅如等的形象,其思想之激進,實出於晚清一般譴責小說之上。 《孽海花》是一部歷史小說。不同於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歷史演義小說,它具有近代意義的新概念。它不同於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歷史演義小說」,即歷史的通俗化;而這里所說的歷史小說,是具有近代意義的新概念。其基本特徵是:「把奇妙和真實」結合在一起,塑造「個人與社會歷史命運更緊密結合的人物」,表現歷史的本質和趨向,最終「把小說提高到歷史哲學的地位」(引號為盧卡契言論)。應該說,《孽海花》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境界,堪稱具有近代意義的歷史小說。這自然與作者對法國文學特別是對大仲馬、雨果的歷史小說具有頗為精到的研究不無關系。
作家著眼於19世紀後半中國的「文化的推移」、「政治的變動」(曾樸《修改後要說的幾句話》),首先,它具有歷史小說的厚重內涵,從中法、中日之戰,清流黨的鋒銳,公羊學的勃起,到帝、後的失和,改良派與革命派的活躍,還有柏林、聖彼得堡的風雲,歷史洪波巨流都留下了投影。其次,《孽海花》的諷刺筆墨亦擅勝場。作家多擷取一些有趣的瑣聞軼事,舉凡宮闈秘聞,科場鬧劇,官吏貪墨,士林麻木等,初無過甚貶詞,卻能挖掘出其中荒唐、古怪、畸形的喜劇因素。再次,小說著重表現的則是中國文化心態的沖突與嬗替,從沉湎過去的自我封閉轉為迎受歐風美雨這一冰泮流澌的巨變。
同時小說著重表現的則是中國文化心態的沖突與嬗替,從沉湎過去的自我封閉轉為迎受歐風美雨這一冰泮流澌的巨變。故事開篇蘇州雅聚園茶話,顯示了咸、同年間人們對於科名的沉醉,留下了文化封閉心態的印跡。而在繁華總匯的上海,馮桂芬對新科狀元金雯青的一席話,卻透露了物換星移的信息。小說著力渲染上海味蒓園的談瀛勝會,通過風發泉涌的席間議論,幾乎囊括了晚清向西方尋求真理的人們所提出的各種主張,表現了中國一代先哲奮進自強的追求。 《孽海花》的藝術結構的脈絡是網狀的,而非如傳統歷史小說採用順序鏈條式的。魯迅稱許《孽海花》:「結構工巧,文采斐然。」(《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八篇)作家於小說結構尤為慘淡經營。
從敘事角度看,它吸取了近代小說的結構技巧,採用多個敘事角度。首先,小說的主線從表面上看的主線就是狀元金溝和名妓傅彩雲之間的悲歡離合故事。實際上,這對男女主人公都只是線索人物,充當「參與情節敘事者」的角色。同時以金溝和傅彩雲作為主要視角,仍是有缺陷的,因為他們作為參與者所見所知不免有局限性。因此,《孽海花》作者採用了多視角的敘事結構。如第一回楔子中「愛自由者」是故事述說者, 「東亞病夫」是記者。在小說中次採用了故敘說人(說書人)的直接介入。如此一方面理清線索,另一方面調整故事與讀者的距離,讓讀者感到其實,小說能容納更多的史實和較聞,間斷也造成情節的波瀾起伏,前伏後應,顯出結構的緊密。 魯迅稱許《孽海花》:「結構工巧,文采斐然。」(《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八篇)《孽海花》是一部瑰瑋縟麗的作品,文筆娟好,詞采華披,寫景狀物,明麗如畫。作家於小說結構尤為慘淡經營,提出「珠花」式的結構藝術。從蘇州閶門外彩燈船上雯青與彩雲邂逅,至於水逝雲飛的最後結局,圍繞男女主人公命運這一中心主幹,把許多本是散漫的故事結成枝葉扶疏的整體布局,並以蟠曲迴旋之筆,精心設計了幾次高潮。當然,《孽海花》中也有一些雜蕪枝蔓的筆墨,失之縱逸。
《負暄絮語》說「」新撰小說,風起雲涌,無慮千百種,因自不乏佳構。而才情縱逸,寓意深遠者,以《孽海花》為巨擘。
胡亂對此書評價不高,以為:「《孽海花》一書但可居第二流」。

F. 求《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老殘游記》簡介 加分,,,在線等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趼人(1866-1910)著,計108回。這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它通過主人公九死一生從奔父喪開始,至其經商失敗為止所耳聞目睹的近200個小故事,勾畫出中法戰爭後至20世紀初的20多年間晚清社會出現的種種怪現狀,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范圍比《官場現形記》更為廣闊,除官場外,還涉及商場、洋場、科場,兼及醫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狀況、道德面貌、社會風尚以及世態人情都頗為深刻,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可以幫助讀者透視晚清社會和封建制度行將滅亡、無可挽救的歷史命運。

《老殘游記》 劉鶚(1857-1909)著,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煉生,共20回。劉鶚本是一位企業家、學問家,並不是職業作家,但其文學家之名卻遠勝企業家和學問家。這部小說是他晚年所寫的帶有自傳性質的未竟作品。小說以一個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鐵英)為主人公,敘寫其在中國北方游歷期間的見聞和活動,對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官吏的殘暴昏庸,百姓的貧困交迫等等,都有所暴露,尤其著重地對那些名為「清官」,實為酷吏的虐民行為進行了有力抨擊,作者借《老殘游記》表達自己對社會、國家危亡現實的強烈憂患意識。

《孽海花》 曾樸(1872-1935)著,35回。《孽海花》是一部既具有譴責小說、又具有歷史小說,還具有政治小說特點的長篇小說。小說寫金汮(字雯青)中狀元後在蘇州納名妓傅彩雲為妾;後奉命出使俄、德、奧、荷等國,帶傅彩雲同往;歸國後,金雯青病死北京,傅彩雲離開金家,赴上海重操舊業,改名曹夢蘭;後又到天津為妓,稱賽金花。小說以金雯青和傅彩雲的故事為主線,生動地描寫了從同治至光緒30多年間的歷史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社會的變遷,暴露了統治者的腐朽沒落,批判了封建的科舉制度,諷刺了那些達官名士,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態;同時也熱情地歌頌了馮子材、劉永福等抗戰英雄和孫中山等民主革命黨人的革命活動,表達了作者反對封建專制,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愛國救亡的思想。小說中所寫之人物,無不有所影射。

G. 孽海花作者和作品梗概

《孽海花》作者介紹
原著「愛自由者起發,東亞病夫編述」。愛自由者即金天翮(1874—1947年),原名懋基,字松岑,號壯游,又名金一,後名天翮、天羽,號鶴望,筆名麒麟、愛自由者、天放樓主人。江蘇吳江人。1903年在上海參加愛國學社,鼓吹資產階級革命,並應《江蘇》雜志約請,寫了《孽海花》前六回,後交曾樸修改和續寫。他翻譯的俄國虛無黨史《自由血》,以及《女界鍾》《三十三年之落花夢》等,在清朝末年都很有影響。著有《天放樓詩文集》及小說論文《論寫情小說於新社會之關系》等。
東亞病夫是曾樸的筆名。曾樸(1872—1935年),字孟朴,又字小木、籀齋,號銘珊,江蘇常熟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1891年去北京,與名士李文田、文廷式、江標、洪鈞等人來往,研究元史及西北地理。1892年中舉,捐官為中書舍人,對朝野掌故、時政得失都有所了解。甲午中日戰爭後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影響,進同文館學法文。1896年應試總理衙門受到打擊,激起對清政府的不滿,赴上海另尋出路,與譚嗣同、唐才常、林旭等人結識,接受了資產階級改良派的一些主張,並以深通法國文學的陳季同為師,致力於法國文學的閱讀和研究。1904年開設小說林書社,1907年創辦《小說林》雜志,從事小說的編輯和發行工作,並親自創作小說和翻譯法國文學作品,《孽海花》的前二十五回就是在這時寫成的。1908年曾樸參加了江浙一帶由張謇等人組織的立憲派活動。1909年充當了兩江總督端方的幕僚。辛亥革命後,做過江蘇省議員、財政廳長、政務廳長。1927年退居上海,開真美善書店,辦《真美善》雜志,翻譯和評述了大量法國文學作品,特別是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作品。他還創作了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魯男子》第一部《戀》,並著手《孽海花》的修改和續寫,直到1930年完成第三十五回為止。以後因體弱多病,無力再接續下去,1935年病逝於常熟。他的著作,除兩部小說外,還有詩詞、戲劇、日記、譯述等。

主要內容:
《孽海花》內容繁富,時間跨度大,如何從總體上把握它的本質特徵?作者對其創作意圖的剖白,對我們頗有啟發。《修改後要說的幾句話》曾雲:「這書主幹的意義,只為我看著這30年,是我中國由舊到新的一個大轉關,一方面文化的推移,一方面政治的變動,可驚可喜的現象,都在這時期內飛也似的進行。我就想把這些現象,合攏了它的側影或遠景和相連系的一些細節事,收攝在我筆頭的攝影機上,叫它自然地一幕一幕地展現,印象上不啻目擊了大事的全景一般。」由是觀之,作者試圖在這部小說里容納30年歷史的本質內容,並表現出它的發展趨勢。質而言之,就是要把《孽海花》寫成一部歷史小說。而所謂歷史小說,已經不同於我國傳統意義上的「歷史演義小說」,歷史演義小說,即歷史的通俗化;而這里所說的歷史小說,是具有近代意義的新概念。其基本特徵是:「把奇妙和真實」結合在一起,塑造「個人與社會歷史命運更緊密結合的人物」,表現歷史的本質和趨向,最終「把小說提高到歷史哲學的地位」(引號為盧卡契言論)。應該說,《孽海花》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境界,堪稱具有近代意義的歷史小說。這自然與作者對法國文學特別是對大仲馬、雨果的歷史小說具有頗為精到的研究不無關系。
《孽海花》所表現的30年歷史內容,亦即同治中期至光緒後期這一特定歷史階段政治和文化的變遷史。

H. 《孽海花》講述的什麼內容

小說第一回以孽海中的奴樂島隱喻中國,此島從古不與別國交通,約莫十九世紀中段,島的四周忽然起了怪風大潮,把島根岌岌搖動,誰知一般國民,還是醉生夢死,到了一千九百零四年,平白地天崩地塌,那島直沉向孽海中去。此時上海來了個愛自由者,想要探聽奴樂島的實在消息,卻不知從何處問起,恍惚間,忽見一所小空屋裡供著一盆極嬌艷的奇花化成一絕代美人,那美人叫住愛自由者,將一卷紙鄭重違與他,他展開一看,卻是一段新鮮有趣的歷史。愛自由者寫了一段,就找他的朋友東亞病夫,叫他發布那一段新奇歷史。遂成了《孽海花》這部小說。

I. 孽海花不完整的

是啊,還有《老殘游記》也一樣不完整,遺憾的。

J. 孽梅花的介紹

你搞錯了吧~!是「孽海花」吧
曾樸,筆名東亞病夫,清末小說家。著有《孽梅花》。《孽海花》和上述三部小說即《官場現行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合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孽海花

[中國] 曾樸

【人物提要】
金 汮——字雯青,蘇州人。同治五年狀元,翰林院侍講, 曾奉旨出使德意志、俄羅斯等國,任滿歸國後任職總署,因錯印中俄交界圖,為人彈劾,憂郁而死。
傅彩雲——蘇州名妓,後為雯青納為小妾,並作為公使夫 人隨雯青出使德、俄等國。她聰明伶俐,風流放盪。雯青死後,與金家脫離關系,改名曹夢蘭,成為上海掛牌交際花。
錢唐卿——名端敏,雯青結義兄弟,曾為翰林侍讀,後為陝、甘學政。任工部侍郎、官至總理衙門大臣。
陸奉如——名仁祥。同治甲戌年間狀元,為東閣大學士,雯青摯友。
何珏齋——名太真,雯青結義兄弟,人清流黨,督辦北洋事宜,曾出使朝鮮,參加過與日本的談判。後為湘撫,督湘軍出關與日本作戰,兵敗被罷官。
庄侖樵——名佑培,清流黨主要人物,翰林院侍講學士,後會辦福建海疆事宜,馬尾海戰中被法將孤拔打敗,朝廷將其革職充發黑龍江,為威毅伯贖回,以女許之,留在幕中。
庄小燕——名煥英,佐雜出身,深通西學屢次出洋,官至侍郎。為人奸詐貪婪,崇洋媚外。因事與雯青產生隔閡,以中俄交界圖事陷害寶青。
薛淑雲——名輔仁。官左都副御史,曾出使英、法等國。
祝寶廷——自稱滿洲名士,清流黨成員。任浙江學政時聞侖樵兵敗革職。回京後過佯狂生活,感風寒而亡。
匡次芳——名朝鳳,雯青衙門同僚,隨雯青出使德、俄國為參贊。
曹公坊——名以表,寶青結義兄弟,含英社重要成員,以文章名噪京師,而科場屢屢受挫。
聞韻高——名鼎儒,中書考試取為第一,做太史,為宮中金、寶二妃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