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但以理如何
擴展閱讀
西塘怎麼坐車回上海 2024-11-15 19:51:26
福州伊爾潔乾洗店在哪裡 2024-11-15 19:39:34

上海但以理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2-15 07:55:56

① 黃乃裳的早期經歷

同治八年(1869年),黃乃裳母親去世,他一度哀傷成疾。這一年,黃乃裳考進為美以美年議會會員,派主福州東街福音堂傳教。1871年起,隨許揚美牧師在古田、尤溪、沙縣、順昌、洋口、延平等地傳教。1873年夏,黃乃裳與元配謝氏結婚,謝氏是侯官五都謝必福的長女,畢業於公理會保福山中女學校。是年秋,被推舉為美以美年議會書記,並連續5年擔任該職。
1871年,黃乃裳被保靈牧師(Rev. S. L. Baldwin)聘為文案,此後翻譯《美以美會綱例》,作《拜日學之庇哩亞問答》百餘冊,主辦《郇山使者》月報數十冊,同時也幫助薛承恩牧師翻譯《天文圖說》、《聖經圖說》和《衛斯理傳》,幫助武吉林牧師翻譯《丁大理傳》、《哥林多注》等書籍,並在業余從事用福州語翻譯舊約但以理書的工作。
黃乃裳力倡建立福音、培元、英華3個教會書院。光緒七年(1881年),福州初設英華書院,面對教會中一部分傳教士的反對,黃乃裳和英華校長武林吉等人力挺在英華、福音、培元三校傳授英文和科學,並與二弟黃乃英等人參與授課。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黃海海戰中,黃乃裳的三弟,擔任致遠艦副管帶的黃乃模與鄧世昌一起殉國。黃乃裳深慨國家內憂外患,政治腐敗,社會墮落,於是棄八股而從新學。他在北京結交了康有為,並參與了公車上書運動。1896年,在福州創辦了福建最早的報紙《福報》,鼓吹維新。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入京會試,被選為拔貢。八次上書要求維新。戊戌變法開始以後,結交六君子,並向李鴻章、翁同和講述新學,與丁韙良、劉海瀾討論變法維新。變法失敗之後,遭清政府通緝,乘船赴上海避難,旋即回閩。 第一批移民
1900年9月,黃乃裳與永福人力昌抵閩開始招工。黃在閩清、古田、閩侯等地招到五百餘人,而力昌在永福只招到數人。1900年12月23日,幫辦力昌與陳觀斗先行率領第一批移民91人由福州乘「豐美」號船動身前往詩巫。這91人都來自閩清、古田,男女老幼皆有,而且來自士農工商醫等各行各業。8日後船抵新加坡。翌年1月12日才接著前往詩巫,其間有部分人離開,因而1901年2月20日抵達詩巫新珠山的第一批福州籍移民一共為72人。
第二批移民
1901年2月7日,黃乃裳親自帶領第二批535名福州籍移民由福州起航,經廈門來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移民誤信謠傳以為被「賣豬仔」,一度發生騷亂。黃乃裳矢誠誓言,並得美以美教會林稱美牧師前來安撫,騷動才得平息。1901年3月5日,移民們乘船離開新加坡,經古晉入拉讓江口,3月16日,船中的古田籍移民在黃師來(王士來)登陸,閩清籍移民前往詩巫登陸。
第三批移民
1902年1月,黃乃裳在閩侯、閩清、永泰、古田、屏南、福清等縣邑招到五百餘農工。黃乃裳租用一艘美國商船,率移民於1902年5月24日由福州啟程,經香港直達古晉,6月7日到達詩巫。至此黃乃裳召集的一共1118名福州墾荒者全部抵達,其中基督徒佔到了三分之二。
墾場經營
黃乃裳將詩巫命名為「新福州」。為了經營墾場,黃乃裳前後兩次共向拉者借貸4萬元,建6間亞答厝於新珠山,作為農工的住處。新珠山早期名為「船溪買拉」(Sungei Merah),馬來語意即紅水河,因其水呈紅褐色。黃乃裳更其地名為新厝安(馬來語:Sean),期望此地能順利開墾安家。
黃乃裳分給每個農工5英畝地來種植。初來乍到的福州人不習慣當地的氣候,多有染病,且要去摸索新的耕作技術,生活十分艱苦。
為方便民眾,黃乃裳在詩巫埠江邊建立店鋪,名為「新福州墾場公司」(也叫「新福州總公司」),僅出售米鹽糖布和咸魚等,以福州農工為主顧。因墾場經營困難,黃乃裳在新珠山、上坡、下坡、黃師來、南村等各墾場收十分之一的捐來維持經營。在詩巫期間,黃乃裳倡建五所教堂,一所小學校。
1903年元宵,福州族群與後來遷入的廣府族群在舞龍舞獅活動中發生械鬥,經黃乃裳與廣東僑領鄧恭叔等排解才得平息。此後為避免械鬥,拉者令福州人往拉讓江詩巫以下發展,廣府人往詩巫以上發展。這種劃分規定直到1941年才被打破。 1904年6月,在開墾詩巫4年之後,黃乃裳將墾場的管理工作託付給美國牧師富雅各(Rev. James Mathews Hoover),悄然回國。
關於黃乃裳回國的原因,據他自己說,是因墾務已成,自己身體又欠佳,且欲回國參與革命事宜。而美以美教會的傳記中僅僅提到是因為受孫中山感召而欲回國宣傳革命。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墾場的經營不力,黃乃裳債務加重,向移民收捐來維持墾場運轉,引起拉者政府的不滿,最終迫使黃乃裳離開。劉子政在他的書中提到了當時墾區流傳著黃乃裳只抽古田人的捐而不收閩清人的捐等謠言;並且黃乃裳虧欠古田人劉鼎臣葯店錢款,被劉鼎臣控訴於拉者政府,導致拉者要求他或是償清債務,或是取消捐稅並離開砂拉越;另外一點就是拉者擔心黃乃裳的勢力過大,影響他的統治。而中國福州的地方誌中將黃歸國的原因歸結為因黃乃裳拒絕在墾區賣鴉片、開賭場而觸怒沙撈越政府,被當局驅逐。
黃乃裳離開後,富雅各牧師繼續帶領福州移民墾殖,並引種橡膠,使得詩巫的經濟逐步繁榮起來。 光緒二十六年(1904年)7月,黃乃裳在經新加坡抵上海回國,在上海會見了旅滬閩籍學生以及宋教仁、蔡元培、馬相伯等人。1905年受聘主辦廈門《福建日日新聞》,因美國吞並菲律賓後嚴格限制閩人移民菲律賓,黃乃裳在報紙中抨擊了美國政府,導致報紙被罰停刊,復刊後更名為《福建日報》。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6月,黃乃裳在新加坡會見了孫中山並加入同盟會,此後他在國內外各地宣傳革命,抨擊康梁的保皇說。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參與策劃了潮州黃岡起義,同年回到故鄉閩清創辦教育和實業。 出獄後,黃乃裳致力於在閩清開鑿福斗圳用於農業灌溉,工程於1919年2月完工。1916年,他在福州創辦伸報。
1920年12月1日,孫中山在廣州重組軍政府,為福建軍閥李厚基所不容的黃乃裳離開福建,應邀出任元帥府高等顧問。1921年6月,因身體原因返閩休假。在福建期間,先後被林森和薩鎮冰聘為福建省長公署高等顧問。
1924年7月,黃乃裳因肝病回閩清休養。同年9月22日病逝於閩清城關梅城鎮。

② 但以理書南方王和北方王指誰懷著安息曰會·

但11:5,南方的王必強盛;他將帥中必有一個比他更強盛,執掌權柄,他的權柄甚大。
這里出現了南方王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一世 Soter 323-285),和北方王塞硫古王朝(塞硫古一世 Nicator 312-280,他的繼承人是安提克一世 AntiochusⅠSoter 280-261),北方王更強。
[這句話是緊接著上文說的,前半句簡單說到南方的王,後半句是指北方的王,都是亞歷山大的將帥之一。]
但11:6,過些年後,他們必互相連合,南方王的女兒必就了北方王來立約,但這女子幫助之力存立不住,王和他所倚靠之力也不能存立,這女子和引導她來的,並生她的,以及當時扶助她的,都必交與死地。
這里說北方王敘利亞和南方王埃及,他們相互連合,簽訂和平條約。埃及托勒密二世(Philadelphus 285-246)將他的女兒白莉絲(Berenice)嫁給北方王安提克二世(色奧斯 261-246),以此締結合平條約,所以北方王和南方王之間暫時有了一段和平時期。這安提克二世與他的原配夫人(勞底嘉)離了婚,並將她的兒子從家譜中抹除,就和埃及的公主結了婚,從而這兩國之間有了暫時的和平。但是聖經說這樣的和平沒能維持長久。
聖經接下來說什麼呢?後來當南方王托勒密二世的勢力削弱並死去之後,北方王安提克二世就與埃及的公主離婚,並將他以前的原配夫人又領回來,這不就是過去的歷史嗎?過了不久,這原配夫人就報復她的丈夫,毒死了曾將自己離棄的安提克二世,並且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王位(塞硫古二世加利尼基246-227)。
但11:7-8,但這女子的本家必另生一子繼續王位,他必率領軍隊進入北方王的保障,攻擊他們,而且得勝;並將他們的神像和鑄成的偶像,與金銀的寶器掠到埃及去。數年之內,他不去攻擊北方的王。
在埃及的白莉絲的哥哥(托勒密三世 Euergetes 246-221),為了抱他妹妹的死仇,率軍來進攻北方王,得勝了。也就是南方王埃及贏了北方王敘利亞,並將許多金銀財寶掠到埃及,將許多銀像、金像都帶到埃及。
但11:9-11,北方的王必入南方王的國,卻要仍回本地。北方王的二子必動干戈,招聚許多軍兵,這軍兵前去,如洪水泛濫,又必再去爭戰,直到南方王的保障。南方王必發烈怒,出來與北方王爭戰,擺列大軍,北方王的軍兵必交付他手。
之後敘利亞國雖然不斷地反攻,但是最終都不能得勝。[塞硫古二世之子塞硫古三世(227-223)、安提克三世(223-187)先後與埃及作戰,但是托勒密四世(Philopator 221-203)打敗了敘利亞。]
但11:12,他的眾軍高傲,他的心也必自高,他雖使數萬人仆倒,卻不得常勝。
「他」指的就是埃及王,他打敗了北方王之後,心高氣傲;也說到他將會逼迫猶太人,屠殺他們,因為他們不敬拜埃及的偶像;他雖使數萬人撲倒,卻不得常勝。
但11:13-14,北方王必回來擺列大軍,比先前的更多,滿了所定的年數,他必率領大軍,帶極多的軍裝來。那時,必有許多人起來攻擊南方王。並且你本國的強暴人必興起,要應驗那異象,他們卻要敗亡。
[後來,當托勒密五世(Epiphanes 203-181)登位時,安提克三世又預備了大軍去攻擊埃及。但是羅馬人擊敗了他,敘利亞王朝大大衰落了。羅馬吞並了敘利亞之後,又開始攻擊埃及。]這段反復爭戰的歷史,聖經里記錄得比較簡略,只是將歷史發展的綱要說了出來。
在南、北方王反復爭戰的歷史中,夾在兩者中間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他們受盡了苦難。[巴勒斯坦在擺脫敘利亞或埃及的統治之後,在被羅馬佔領之前,因馬加比領導的猶太人起義,有了一段相對獨立的時期。這就是14節後半句的內容。]
以上所講的是,瑪代波斯之後是希臘;希臘又如何分裂為兩個王朝,分裂為北方王和南方王;在南、北方王的爭戰中,埃及又如何得勝。之後,有羅馬帝國,敘利亞被羅馬吞並,成了附屬於羅馬的國家。所以,接下來開始了羅馬和埃及交戰的歷史。
羅馬與埃及
北方王敘利亞被羅馬所制服,從而羅馬成了北方王。[公元前168年,羅馬軍隊在皮德納(Pydna)之役中擊敗了馬其頓王之後,羅馬的權勢便堅固地建立起來了。]從15節開始,就介紹了羅馬帝國的興起。這段預言早已事先對世界未來的歷史作了啟示。
但11:15-16,北方王必來築壘,攻取堅固城,南方的軍兵必站立不住,就是選擇的精兵也無力站住。來攻擊他的必任意而行,無人在北方王面前站立得住。他必站在那榮美之地,用手施行毀滅。
這里記錄了羅馬通過龐培將軍曾一度征服和逼迫猶大國的情形(公元前63年)。[這里的「榮美之地」在舊約時代是指巴勒斯坦地。]
17節到24節向我們所展現的是羅馬作為一個帝國是如何日益強盛起來的情形。北方王曾是敘利亞,後來羅馬成為北方王。羅馬掌握了猶太之後,接下來聖經記錄羅馬和南方王的埃及如何進行爭戰的詳細情形。然後講述了教皇權如何興起並代替異教羅馬北方王的位置。
但11:17,他必定意用全國之力而來,立公正的約,照約而行,將自己的女兒給南方王為妻,想要敗壞他,這計卻不得成就,與自己毫無益處。
[這節經文的中文翻譯有誤,照strongs譯本的表達,直譯過來,是這樣的:
Also He will set his face to go in with the strength of whole his kingdom, and upright ones with him. So he will do. And the daughter of women he will give to him to destroy it. But not she will stand, nor for him be. [strongs]
他必定意用全國之力來到(埃及),並且正直人隨著他。他要如此行。而(埃及)要把那女人的女兒給他,以破壞這事。但是她既不能站立,也不會屬他。]
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是非常驚人的話語,這里簡短地預言了[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里奧帕特拉(Cleopatra公元前69-30年)與羅馬統帥之間的瓜葛。建立羅馬國的朱立斯凱撒(Julius Caesar)征服了東方的敘利亞,又去進攻埃及。
這時埃及的托勒密十二世已經死了(公元前51年),在他死的時候,將國家交給他的兒子和克里奧帕特拉公主,讓他們共同執政。但是克里奧帕特拉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想方設法要獨掌大權,使克里奧帕特拉很生氣。[公元前48年,她被逐,逃往敘利亞。]
正在這時羅馬將軍凱撒進攻到埃及,他看到埃及處在嚴重的內亂狀態,於是他就去緩解內亂,不叫他們紛爭,進行征服埃及的工作。這時克里奧帕特拉看到凱撒將軍,心中就有了一計,「如果我和這將軍聯合,就能成為統治埃及的人」,她有了這樣的計謀。這是非常有名的故事。
於是在某天晚上,她吩咐手下一個力氣大的僕人,把她放入一個箱子里,然後這僕人將這箱子扛在肩上,來到凱撒的房子,並放下箱子說:「我們送來了一份禮物給你。」在沒有人的時候,克里奧帕特拉就從這箱子里出來了。凱撒被她的妖艷與口才完全迷住了。這樣克里奧帕特拉就與凱撒結交,暗暗地掌控了凱撒的心。[她在羅馬統帥凱撒支持下重新執政,成為埃及唯一的女王。後來怎樣呢?她又與羅馬將軍安東尼結婚,]她試圖用自己的美貌征服羅馬,但是在這里聖經簡短的預言說她還是要失敗。是不是很有趣呢?
但11:18-19,其後,他必轉回奪取了許多海島。但有一大帥,除掉他令人受的羞辱,並且使這羞辱歸他本身。他就必轉向本地的保障,卻要絆跌仆倒,歸於無有。
之後,這里又說羅馬會征服非洲的許多海島,這在歷史中也的確清楚地應驗了。凱撒要回到他的國家,回去之後將會怎麼樣呢?凱撒回去之後成為了獨裁者,但是很快就被M.J.布魯圖為首的陰謀分子刺殺而亡(公元前44年),他便「絆跌仆倒,歸於無有」。
朱立斯凱撒死後,屋大維與安東尼形成爭雄之勢。[公元前40年,安東尼獲得羅馬東部行省統治權,公元前37年與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結婚,宣稱將羅馬東部一些領土贈給女王和她的兒子,公元前32年元老院向其宣戰。]公元前31年,安東尼與埃及女王在亞克興海戰中敗於屋大維,逃回埃及。次年,因絕望自殺。據說克里奧帕特拉也相繼自殺,有人說她被毒蛇所咬而死。在這世界上權勢、美貌都要過去,惟獨遵守上帝旨意的人將永遠活著,這是我們從歷史中可以看到的!
但11:20,那時,必有一人興起接續他為王,使橫征暴斂的人通行國中的榮美地。這王不多日就必滅亡,卻不因忿怒,也不因爭戰。
[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亞克興海戰中打敗安東尼與埃及女王,埃及被並入羅馬版圖,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
羅馬從此進入帝國時代。]
這里說到接替凱撒的人要興起,是指奧古斯都皇帝(屋大維 -公元14年),他制定了向全國徵收稅金的制度。這時,馬利亞和約瑟為報名上冊而回到伯利恆,也就在那裡耶穌誕生了,不正是在奧古斯都的時代嗎?
但11:21,必有一個卑鄙的人興起接續為王,人未曾將國的尊榮給他,他卻趁人坦然無備的時候,用諂媚的話得國。
這一個卑鄙的人興起,是提庇留皇帝(公元14-37年)。奧古斯都曾想法設法不讓提庇留繼承王位,因為他為人卑鄙。但是最終他還是接續了王位。
但11:22,必有無數的軍兵勢如洪水,在他面前沖沒敗壞,同盟的君也必如此。
這里預言了「同盟的君」也受羅馬皇帝之害,那麼這「同盟的君」是誰呢?英語的表達是the prince of the covenant,也就是「盟約之君」、「立約的君」,這是指耶穌基督。耶穌當時也被羅馬勢力所迫,被釘在羅馬的鐵釘之下。
但11:23-24,與那君結盟之後,他必行詭詐,因為他必上來以微小的軍成為強盛。趁人坦然無備的時候,他必來到國中極肥美之地,行他列祖和他列祖之祖所未曾行的,將擄物、掠物和財寶散給眾人,又要設計攻打保障,然而這都是暫時的。
23節的中文翻譯有誤,並不是「與那君結盟」,照strongs譯本的表達,直譯過來,是這樣的:And after they join themselves to him, he will practice deceit. [strongs] 在他們和他結合之後,他就行詭詐。
這兩節經文的意思是:羅馬國與很多小國家聯盟而成為強盛的大國;與那些小國家結盟,使他們都歸屬於自己,[在廣大地區相繼設置行省進行統治],從而羅馬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24節說「這都是暫時的」,英語的表達是for a time,也就是一載或一年(但7:25,4:16)。在預言中一年是多少呢?360日,也就是360年。在這里預言了羅馬帝國將強盛360年。
公元前31年的亞克興戰役的得勝成為羅馬帝國的開始,到公元後330年君士坦丁皇帝遷都為止,西羅馬帝國強盛了360年,之後開始衰落。聖經預言說它將統治「一載」,按照聖經預言的解釋也就是360年,這就是它的「定期」,這預言如實地成就了。
羅馬的內戰和遷都
[從15節到24節,講到了羅馬帝國進行征服並建立起來的過程,最後也預言了它360年的統治時期。在奧古斯都皇帝、提庇留皇帝之後,直到公元117年,圖拉真使帝國的疆域達到最大規模。之後進入帝國歷史的後期,出現全面危機,政局陷入混亂。284-305年,戴克里先取得了帝國政權,他殘酷鎮壓起義,迫害基督教徒,對外積極作戰,暫時強化了統治。他退位後,帝國又陷入紛爭之中。]
但11:25-29,他必奮勇向前,率領大軍攻擊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極大極強的軍兵與他爭戰,卻站立不住,因為有人設計謀害南方王。吃王膳的,必敗壞他,他的軍隊必被沖沒,而且被殺的甚多。至於這二王,他們心懷惡計,同席說謊,計謀卻不成就,因為到了定期,事就了結。北方王必帶許多財寶回往本國,他的心反對聖約,任意而行,回到本地。到了定期,他必返回,來到南方,後一次卻不如前一次,
[305年君士坦丁的父親成為帝國西部的皇帝,父親死後,他在不列顛由軍隊擁立為王。為了利用基督教鞏固統治,君士坦丁於313年與東部的統治者李錫尼共同頒布了「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使基督教逐漸成為帝國的重要支柱。324年,君士坦丁反過來大敗李錫尼,重新統一帝國。325年他在尼西亞主持召開基督教主教會議,這次會議標志著帝國政權控制了全國教會。330年他把首都由羅馬遷到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
北方王和南方王,首先是塞硫古王朝與托勒密王朝,即敘利亞和埃及;然後,羅馬征服了敘利亞,北方王易位為羅馬,南方王仍是埃及;接著,羅馬打敗埃及,在羅馬帝國的後期,北方王和南方王的爭戰變成了帝國的內戰。
25-29節這段預言和君士坦丁的時期和事件息息相關,以從羅馬遷都君士坦丁堡結束,「因為到了定期」。28節,北方王「回往本國」「回到本地」是指君士坦丁遷都到君士坦丁堡。
29節「到了定期,他必返回,來到南方,後一次卻不如前一次」,後半句的中文翻譯有誤,英文是「but it shall not be as the former, or as the latter」,應該是:到了定期,他必返回,來到南方,但是結果既不像前者也不像後者。這是什麼意思呢?從羅馬遷都以後,一方面形成了東羅馬帝國,另一方面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沒落,教皇權興起掌權;遷都以後形成的東羅馬,既不像以前的羅馬帝國,也不像隨後的教皇羅馬。聖經的預言多麼確切啊!]
從異教羅馬到教皇羅馬
但11:30,因為基提戰船必來攻擊他,他就喪膽而回,又要惱恨聖約,任意而行,他必回來聯絡背棄聖約的人。
「基提戰船必來攻擊他」,於是開始了西羅馬的沒落;蠻族不斷攻打他,羅馬帝國就要滅亡了。
這里說「又要惱恨聖約,任意而行」,28節也說到「他的心反對聖約,任意而行」,聖約指的是主的約,上帝的真理,上帝的誡命。[二百年來,異教羅馬一直迫害新興的基督教,後來君士坦丁表面上定基督教為國教,實質上通過政治與教會的聯合、教會與異教的聯合,「反對聖約,任意而行」。]
「他必回來聯絡背棄聖約的人」,也就是說他們看中和聯絡的是羅馬教會里的領袖們——他們不遵循上帝的話語,不遵守上帝的誡命,不按照真正的基督教精神而行,與政治妥協,貪愛錢財和權力。結果,背道的羅馬教,在羅馬帝國遭到攻擊的時候,趁機承襲了羅馬帝國的首都、權力和異教體系。
但11:31,他必興兵,這兵必褻瀆聖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獻的燔祭,設立那行毀壞可憎的。
羅馬的軍隊站在了羅馬教這一邊,還有皈依天主教的法國國王克洛維斯的勢力,都一同來幫助羅馬教,確立了教皇權的勢力,「設立那行毀壞可憎的」。但以理不斷證明這「行毀壞可憎的」就是小角的勢力教皇權。
30節和31節所說的就是從異教羅馬到教皇羅馬的過程。羅馬帝國在受到攻擊的時候,就去聯絡背道的羅馬教,使教皇漸漸得勢,並將他立為可以處決各種異端的首腦,為全世界基督教會的領袖,最終教皇權承襲了羅馬帝國的首都、權力和異教。
北方王和南方王之間的爭戰,先是敘利亞和埃及國的爭戰,接下來異教羅馬興起,按照預言的順序,又有教皇羅馬的興起。這一段內容想要告訴我們歷史發展的一個路線,從瑪代波斯的大利烏王和古列王開始,各個國家和王朝如何相繼出現,如何演進,直到教皇羅馬如何興起,他會怎樣對上帝的百姓施行逼迫,怎樣踐踏聖所和上帝的律法,怎樣實行毀滅。
在第7章和第8章中已經說到了這個小角的勢力,而在這里更詳細地說明在歷史發展的脈絡中,這小角的勢力教皇權是如何興起和出現的。先是異教羅馬,接著要出現的是教皇羅馬,第11章就是圍繞這一焦點來記錄的。
中世紀的教皇權
但11:32,作惡違背聖約的人,他必用巧言勾引;惟獨認識上帝的子民必剛強行事。
這里所說的是教皇權的作為,和8章24-25節的話「能用雙關的詐語……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毀滅多人」很相似;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依然有不屈從於教皇權的威脅,而忠於上帝的真子民,也就是說,這里暗示了宗教改革運動將要興起。
但11:33,民間的智慧人必訓誨多人,然而他們多日必倒在刀下,或被火燒,或被擄掠搶奪。
在教皇權的逼迫下,有多少忠於真理的人倒在刀下,或被火焚燒,或被擄掠搶奪,數千萬的人殉道。這里所說明的正是教皇權施行逼迫的情景。
但11:34-35,他們仆倒的時候,稍得扶助,卻有許多人用諂媚的話親近他們。智慧人中有些仆倒的,為要熬煉其餘的人,使他們清凈潔白,直到末了,因為到了定期,事就了結。
教皇權施行殘暴的統治,但是這是有「定期」的。教皇權統治了1260年,行盡了逼迫,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他們的得勢是有定期的。我們看到,在第7章和第8章預言的基礎上,這里進行了更詳細的說明。
但11:36,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過所有的神,又用奇異的話攻擊萬神之神。他必行事亨通,直到主的忿怒完畢,因為所定的事必然成就。
這節經文和8章23-25節的話相似,「必有一王興起……事情順利,任意而行……自高自大……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啟示錄第13章裡面也提到了這樣的惡行,但以理書第7章也已經事先預言了,他自高自大,行褻瀆的事,說誇大的話,抵擋上帝,誰呢?羅馬的教皇權!
雖然主讓他任意而行,統治1260年之久,但是最終那定期、那末時必定來到。
但11:37-38,他必不顧他列祖的神,也不顧婦女所羨慕的神,無論何神他都不顧,因為他必自大,高過一切。他倒要敬拜保障的神,用金、銀、寶石和可愛之物敬奉他列祖所不認識的神。
比起上帝的話語,羅馬教皇權更看重什麼呢?國家的勢力、金銀和財寶。比起順從真理,他們更看重什麼呢?權勢的力量、政教聯合的力量、地位、財富、眾人的擁護。
[並且教皇權繼承了異教的體系,披上基督教的外衣。這里所謂「保障的神」,是指異教的偶像和女神崇拜改頭換面,成了天主教的聖母瑪利亞崇拜。]
但11:39,他必靠外邦神的幫助,攻破最堅固的保障。凡承認他的,他必將榮耀加給他們,使他們管轄許多人,又為賄賂分地與他們。
[這節經文的翻譯有問題,根據希伯來原文字義,其大意是:他要在保障的堅固城裡供奉一個外邦神,他要承認它,並給它增添榮耀,以此來支配多人,列國都要有份。
38節說到教皇權要崇拜瑪利亞,用金銀寶石和可愛之物來敬奉,接下來39節繼續說到對這個外邦神的供奉,也就是說,聖母瑪利亞崇拜和瑪利亞顯靈,這樣的事情影響會越來越大。]
綜上所述,從瑪代波斯到希臘;從希臘到四王,亞歷山大死後,希臘帝國分裂為四國;四國後來變成北方王和南方王;之後,羅馬成為北方王,羅馬征服敘利亞、又攻打埃及,成為帝國;在360年當中,西羅馬十分強盛,之後隨著遷都到東部的君士坦丁堡而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羅馬的軍隊和法蘭克王國幫助羅馬教的主教確立了教皇權勢力;羅馬教皇權踐踏真理,逼迫宗教改革家們,極盡迫害之能事;教皇所具有的權能,不是上帝的權能,他們喜好金銀寶石和外邦的神,從而開始了教會墮落的歷史……但以理書第11章就是對這些內容作了十分詳細的描述。

③ 但以理在困境中是如何成長的

不要受到外界的控制!灑脫自然,困境又如何,只是一念之差!
要在逆境中學會堅強,首先要做到樹立堅定的理想,並為之而追求,其次要正確得認識挫折,挫折一方面試人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從而產生緊張,消極,不安,等不良心理,另一方面,它有助於人的成長,磨練人的意志,增長才幹與智慧。再次,要有堅定的毅力與決心,只有有毅力與恆心的人,才能夠從挫折中奮起,並吸取造成挫折的原因,總結教訓,並能夠重新站起來的人才能成功。最後,要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並求助家長和同學,排擠由於挫折產生的不良情緒,及時疏導與排泄。
祝你成功!!!!

④ 如何成為宗教先知

現今正處於艱難時期,得救是極其困難的一件事。得救人數的比率為百萬分之一或者更少……
基督再來之前,沒有離開教會的要急速離開教會;
有家人追隨教會或邪靈的,自己要離家居住;
嚴禁同教會人搭腔說話,嚴禁食用教會人提供的飲食;
在城市裡的,應當出來。在鄉下的,不要進城!(包括縣城)

⑤ 聽到但以理的聲音後又是怎樣贊美神

    「但」書第1章亦可說是全書的楔子、引言,作者將自己的身世、「蒙召」,及神如何思待他,「初到貴境」時堅定的見證,借文字存記下來,勖勉下一輩事奉神的人。
    〖II、歷史背景(1:1,2)〗
    1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將城圍困。2主將猶大王約雅敬,並神殿中器皿的幾分交付他手,他就把這器皿帶到示拿地,收入他神的廟里,放在他神的廟中。
    以色列人多次破壞神的律法,又不遵行神的誡命,不聽從先知的勸諫,所以神的努氣向他們發作,借巴比倫人的手管教他的子民。
    總括說來,以色列人犯了三大罪行:
    (1)破壞了神的律法和與他所立的約(賽24:1-6)
    (2)沒有遵守安息日及安息年(代下36:21;耶34:12-22);
    (3)崇拜偶像(耶7:24-8:3;44:20-23)━━以致神將他們交付在外邦人手中(參王下17:7-23;代下36:11-21)這是應驗多年前借摩西與以色列人立約的誓言(參申30章)。
    那是猶大國第十七任王約雅敬在位的時候,這位王二十五歲登基,作風與先前各祖王一般,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23:36,37),其祖父約西亞本是愛神之君王,在他治理下全國實曾有大復興(王下23:25),只可惜他在主前609年,意圖阻止埃及與亞述余軍結盟反擊巴比倫.(巴比倫於主前612年滅亞述),率軍至伯拉河北的哈蘭,滿以為此舉必使巴比倫歡悅,在兩軍交鋒時,約西亞在疆場陣亡(608B.C.)
    

⑥ 如何解釋但以理書預言

77個七是對恩典猶太國的恩典時期的預言,代表著完全的意思!2300日的預言是從重建耶路撒冷聖城算起的,到1844年秋天復臨運動時期,主要事件是:耶穌在天上開始進行了潔凈聖所的職務,開始了查案審判的事情。詳情:拯救生命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