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上海過年的風俗:
1、放鞭炮。上海人喜歡放一千響、放「高升」、而小朋友則大多放一些「夜明珠」、「飛毛腿」之類的樂趣型的煙花。而以前大都站在陽台上放,「夜明珠」一點燃就往外噴五顏六色的彩彈,小朋友最喜歡,每年過年都有放夜明珠把對面陽台曬的衣服燒了的事故發生,後來就越來越少了。放鞭炮一般集中在零點,還有初五迎財神的零點,總體說來,迎財神的日子要放得比過年多得多。
2、大年三十守歲迎新。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此夜緊接新年,所以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著電視守歲,就是邊說邊笑,邊看中央台的春節晚會。
3、年夜飯的保留菜。和北方吃餃子不同,上海的年夜飯保留菜真的是常變常新。記得最早流行八寶飯,小朋友每年到最後看到這個都想吐。後來又流行水果羹,現在看來,真是超級沒有誠意的一道菜。有一小段時間還流行大王蛇,但後來風頭就過了。
4.准備年貨。千萬不要以為現在吃的東西多了,天天可以吃到,過年就懈怠年貨了。有些年貨是要跑遍城中大小商店去采購的,有些年貨則要自家做准備的。每家都有每家的做法,做出來的味道各不相同,做得最多的是爆魚與蛋餃。
5.在家吃年夜飯、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年夜飯了。以前,人們習慣在自己家吃年夜飯,近幾年,一些家庭嫌做飯麻煩,年前會在飯店預訂年夜飯。但從調查結果來看,八成的人還是遵循傳統,在自己家吃年夜飯。飯店裡的年夜飯很多都是事先做好的,冷冰冰不新鮮。因為要翻檯子,每年都吃得『急吼吼』,這邊還沒吃完,門外已經有第二批的客人來等著了,一年到頭的最後一頓飯搞得大煞風景。
『貳』 大年三十上海人吃什麼
我家萊譜,冷盤:五香牛肉,醬鴨,白切雞,鰻魚干,糟鴨舌,話梅羅卜,海哲皮,糖水藕,蓮子紅棗,熱菜:清蒸鮭魚,清炒蝦仁,醬爆鱔絲,牛氣沖天,本邦扣三絲,龍蝦二吃,,甲魚炒午筍,椒鹽蹄膀,腌篤鮮,干煸四季豆,香菇青菜,酒香草頭,點心:春卷,鹹肉菜飯,再加上水果。
上海人年夜飯吃什麼
上海人吃年夜飯極講究,不僅要味道好,還要討口彩,圖吉利,更深一步講,還要又省鈔票,又扎台型。可以說,看上海人一頓年夜飯的吃法,基本上對上海人,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了解了。
上海人自家吃年夜飯,有一樣東西不會少,就是這個「圓檯面」。儂伐要小看這張圓桌,當年可不是家家都有自備的,而且,它的尺寸大小,都能顯示出這家人的「立升」——請得起多大的排場。
過去,上海的餐飲業沒有現在這樣發達,那時的上海人也節儉,輕易不上餐館,逢啥喜慶,至愛親朋要歡聚一下,都是自家和鄰里一起相幫燒,可以講一張圓檯面,是各家主婦大比手藝的一個大平台。逢年過節,家中一張圓檯面,更滿載著親情溫馨。不論你離家有多遠,有多久,家中那張圓檯面上,永遠為你留著一副碗筷,一個座位。
那麼在上海人的這張圓檯面上,有哪些菜是一定少不了的呢?阿拉就從必做的一道冷盤開始說起:四喜烤麩。
烤麩 是將小麥粉,水洗成麵筋後發酵蒸煮而成,這種看上去有著無數蜂窩孔的食材,常被人誤以為是「豆製品」。烤麩搭配香菇、木耳、花生米,成四喜,醬紅香醇,鮮香入味,口感有糯有脆,夾一筷入口,烤麩的毛孔全部打開,甜咸鮮的醬汁湧出,正是烤麩最感動味蕾的瞬間。
上海人過年講究極多,菜名需討口彩,所謂「烤麩」即是「靠夫」,寓意家裡的男丁,來年取得更高的成就。而冠以「四喜」的名字,有一種說法,認為它源於最早的名字「四鮮烤麩」,上海話「鮮」和「喜」音同,而這個喜字又更能討口彩,所以,有了「四喜烤麩」之稱。
蛋餃 是上海人過年必吃的,年夜飯最後一大鍋的湯里必有蛋餃,取它長得像元寶的好彩頭——這個風俗在張愛玲的《半生緣》里都有提到過。
做蛋餃是個細心的活兒,還特別有儀式感:小時候,每年大年夜下午,爹爹、姆媽就會搬個凳子,坐在煤氣灶前,開上小火,用一個可能一年只用這么一次的鐵勺子來攤蛋皮。除了肉餡,一旁肯定還有熬好的豬油渣,筆者當時的「工作」就是負責拿塊豬油渣,先在鐵勺內抹一下,不必每次都抹,但要抹均勻,每個角落都要吃到油——如果他們攤壞了一張蛋皮,那就會是我的獎勵。
蔥油海蜇皮和皮蛋 ,這兩樣也都是上海人年夜飯檯面上必備的菜色,為啥講必備,上海人過日子「做人家」,海蜇皮的價佃比海蜇頭便宜,所以這道菜又實惠又扎台型。而皮蛋呢,闔家團圓之際,吃點小老酒總免不了的,皮蛋蘸點醬油,過過老酒,最好再來點油爆花生米,一頓年夜飯,即便沒啥大魚大肉,也能有滋有味。
上海本就是移民城市,各地方來的人把自己家的過年風俗帶到了上海,同時,慢慢地融入這座城市的餐飲文化中。有「江北人」鄰居的朋友都知道,過年,他們都會做一個個很大的「揚州獅子頭」,而且和上海人的做法不同,不僅模子結棍,裡面還有花樣經,味道自然是呱呱叫。
「上海寧波人」的年夜飯上,一定不會少了這道菜,鰻鯗。「鰻影高懸,鯗味四溢」,已經成了上海人春節最有味道的寫真。有外婆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鰻鯗只有被西北風吹過,才有獨特的、鮮香交織的味道,不需任何調味,吃之前,上鍋蒸一下,再手撕成條,鮮味渾然天成。
說到魚,如果上海朋友要請儂吃「bao魚」,儂一定要問問清爽,因為,很可能不是鮑魚,而是一道本地名菜, 爆魚、或者叫熏魚 。
上海人年夜飯菜單中,怎會少了熏魚呢?上海人習慣用青魚中段來做熏魚,去頭去尾,片成一公分厚的薄片,入滾油炸透,至金黃出鍋,放入調好的醬油中浸幾秒,待味道吃進魚肉中即可撈出,口味兼具鮮、甜、香、濃、脆。
年夜飯大魚大肉,不是每家人家都有的。但上海人會「做人家」的同時,也好面子;因此,准備一頓年夜飯,通常會提前幾個星期。依然記得,即便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為了准備一頓年夜飯,爹爹、姆媽還會老清老早去小菜場排隊,有的時候,小菜場還要認識人,否則,雞、鴨、魚、肉未必能買到自己稱心的`原料——當年在小菜場里斬肉的,逢年過節,小金庫真是「么克么克」(洋涇浜上海話,意思同「much」)。
龍蝦片當年可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小食。龍蝦片哪能氽(念:teng,上海人不說「油炸」,而是說「油氽」)?上海人會告訴你一個訣竅:「冷油小火」,否則,龍蝦片就會發育不良,發僵忒了。
所以, 氽龍蝦片 是相當費油的,平時家裡難得做一次,闔家團員之際,就不會考慮這些了,尤其是小朋友多的時候。記憶中,口味最好的龍蝦片,還屬原來上海蝦片廠產的「鴿牌」龍蝦片,人家還得過國家銀獎。原廠就在小南門附近,後來銷聲匿跡了,現在即便有,估計也不是原來的口味了——現在人嘴巴也養刁了,不知是否還能拾起過去的味道?
冷盤、正菜吃好,考究點,還有一 砂鍋湯 ,最後,則是點心: 八寶飯和湯圓 。
一整個八寶飯,放在八仙桌正中,蒸得半透明的糯米,晶瑩剔透顆顆飽滿,筷子一戳,豆沙就滿溢出來。一口下肚,頗感油膩的腸胃,在這道甜點的撫慰下,得以安穩地休整。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八寶飯,但似乎只有在上海,八寶飯才做得格外精緻;而上海的老牌八寶飯固然不少,但喬家柵、王家沙、沈大成,怎比得上自家姆媽做出來的入味、入心。
而湯圓呢,上海人過去習慣大年初一一早,第一頓飯一定要吃湯圓,意味新年「圓圓滿滿」,而且要「有湯有水」,寓意「有財有勢」。
說到這些「家事」,總會讓人難免惆悵一把。現在總聽很多人說,年味淡了,過年沒意思了,其實,是大家沒認真過年,沒把年過好么。要尊崇老上海那一代的過年習俗,把過年要做的那些事,那些規矩都做到位,過個年還是很有勁頭的。
上海人,或者上海周邊的江浙人的年夜飯,大體上都至少有幾道經典菜如下:
(1)紅燒肉;(2)本幫熏魚;(3)八寶鴨;(4)油爆河蝦;(5)花雕醉雞;(6)四喜烤麩;(7)鰻鯗;(8)三鮮砂鍋;(9)腌篤鮮;(10)豬油八寶飯。
如果是在上海過年,或者老人是上海人,大概應該能在飯桌上看到二三道上面說的這十款菜吧。如果能見到超過五款,那就肯定是上海人無疑了。
我不是上海人,但我在上海已經生活了超過20年,我老婆是上海人,我岳母生活在浦東,岳父是在奉賢,平常都是我岳母在給我們燒菜,基本上每天都是上海菜[呲牙]
最近已經有十幾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了,一直都是在上海過春節,每次都會和岳父岳母在一起過大年夜。我會燒一些東北菜,或者說是北方菜,岳父岳母會把他們要吃的菜准備出來。
經過了十幾年,我也摸索出來了一些他們喜歡吃的上海菜。比如說烤麩,涼拌海蜇皮,我老婆給我的解釋是,烤麩是寧波菜,很甜,我丈母娘非常喜歡吃,並且上海人理解起來是烤麩就是靠夫,靠著丈夫的意思;海蜇嘛,因為可以下酒,我的岳父比較喜歡吃,所以每年也都會有。
另外一個上海人最喜歡的,也是我最近十幾年,每次年夜飯裡面都要有的一個點心,就是春卷,不管是豆沙餡的春卷,還是白菜香菇肉絲餡的春卷,每年必吃,是在靠近12點的時候,我丈母娘就會把春卷兒提前包好,然後保證在12點鍾之前把春卷炸熟了,然後上桌給我們吃,蘸著醋來吃;北方大年夜是要煮餃子,所以最近這些年我們家過年的時候,晚上11點半之後是先煮餃子,然後再煎春卷,12點鍾之前是要吃兩道點心的[大笑][大笑][大笑]。
主要是歡聚,吃什麼真不重要,現在不像文革,年夜飯才是一年最豐盛的,現在滿腦子是減肥。
大年三十是一大家人或者說是一個家族團聚的日子,是享受收獲和快樂的日子,每個不同的地方過大年三十的風俗和習慣是不同的。就比如,在東北年三十時包各種各樣的餃子。那麼問題來了,上海人大年三十吃什麼呢?做法是什麼呢?
上海人大年三十吃什麼
在本土的上海人中,他們在大年三十吃的是比較精緻的炒菜,比如說龍蝦片、粉絲湯、蔥油海蜇皮、皮蛋等新鮮又美味的食物。接下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些上海的特色 美食 都是如何做的。
首先龍蝦片,這是必不可少的小吃,在除夕的餐桌上,因為需要大量的油來製作,所以這個家庭平時很少製作,在所有的龍蝦片中,味道最好的是原上海蝦片廠生產的「鴿牌」龍蝦片,鮮蝦香氣濃郁,味道鮮美,色澤鮮艷,脆度高,大小朋友都能品嘗。
第二是粉絲湯,粉絲湯要用粉絲,這樣不容易糊,再加些泡菜使得味道鮮美。銀耳,銀白修長,其寓意是寄託思念親人的感情。在湯里放一些肉丸子,叫做團團圓圓。肉丸子里含有的脂肪很少,切碎後加入蔥和姜調味澱粉,按一個方向攪拌成糊狀,然後用勺子挖出,煮入水即可。加幾個金蛋餃,象徵金元寶。祝來年好運,並取得更大的成就。雞蛋餃子用豬油製成,味道芳香,餡料可選用肉質材料。湯中還可以加入蝦(金鉤)和冬筍片,味道更加的好吃。
第三是上海人民年夜飯桌上菜餚必須——蔥油海蜇皮,將買回海蜇浸泡2天,用料酒去腥,然後切成絲浸泡在冷水;最後,把蘿卜切碎,加入少許鹽,稍加腌制,將水擰干,然後將熱油澆在上面,冷卻後與切好海蜇混合在一起。
第四,家人團聚時,無論會喝什麼,總要喝幾口,這時,萬不可少的冷盤是皮蛋,但無論如何,除夕要吃皮蛋,萬不可吃豆腐。琥珀狀的皮蛋,用細繩切開,甚至放盤後,再用醬油和麻油拌一蘸,蘸上些醬油,咬一口,爽口適口,清香不膩,回味悠長。
第五,炒雞(閹雞,特別是幾年前)的價格飆升,肉是非常微妙的脂肪,用鹽腌制後、放入水中熬制,熬制出美味的湯後,你可以把一些黃豆芽放入湯中;當雞煮好後,撈出,把它切成塊後放入一個玻璃瓶子,進行壓制,然後撒上一層鹽,最後倒入盤中。
第六,紅燒魚肚肉飯,將買的生魚切成塊後多用蔥、醬油、糖腌制。腌制完畢後,如果你想煮的話,魚和魚湯的味道會非常的美味。所以說,這道菜叫「年年魚」。老人常說說:活著不能吃完,每年都要有點盈餘。
第七,黃豆芽、雪中紅、胡蘿卜絲、金針花、木耳、香乾、烤皮、青豆,是八珍雜燴蔬菜。主要是黃色的豆芽,其形狀像玉如意,意思是所有最好的,混合蔬菜稱為花像錦,表達了繁榮的願望。
上海人大年三十吃什麼?現在知道了吧,這些美味的小吃是上海人在除夕夜吃的。當然,上海有很多 美食 我沒有寫下來。上海人在農歷年三十吃年夜飯,象徵著他們在新的一年裡興旺發達。所以,上海人在年夜飯上都特別注意精緻,他們所吃的特色菜都特別的美味,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趕緊做起來吧。
吃什麼,現在每天在過年,所以清清爽爽幾個菜就足也。,想起小時候,那才叫過年啊,阿拉姆媽老早就開始准備了,浸好糯米叫我到鄉下去排隊軋粉,早上出去要到傍晚回家,我媽就開始蒸糕,然後呢筍干燒肉逃不掉,那時候條件不好,人肚子里油水少,所以肥肉多,白斬雞,做蛋餃,白切鹹肉,海蜇頭,反正我最歡喜就是小吃糖,壓歲錢,要太妃的軟糖,小菜一般般,我會把軟糖全挑光,就剩硬糖,客人來了就要上瓜子啊,花生啊,當然還有糖,我媽嘴上沒說,心裡犯估,等客人走了 ,窮罵我,好的全吃了。家裡就我一個女兒,哥很大了,不吃糖,我不吃誰吃,這是我阿爸說的 ,哈哈哈,我口袋裡裝著壓歲錢,想著怎麼用買什麼,穿著新棉襖,早就逃遠了。一晃自己快70了,小時候的過年光景歷歷在目。
上海是個移民城市,很多人祖籍都是來自全國各地,以江浙為主,歲月流轉,現在上海人對於祖籍印象不深,成了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也形成了特色的上海習俗,全家人圍圓桌,熱熱鬧鬧吃團圓飯。
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上海的年夜飯菜單!
1、四喜烤麩
四喜烤麩通常將烤麩、金針菜、木耳、花生米洗凈了過油炒,成菜後香香甜甜。
2、如意菜
如意菜是一道菜品,主要食材是豆乾和香菇。
3、龍蝦片
龍蝦片是用鮮魚肉摻澱粉及調味料經蒸熟後冷卻切片,乾燥所得到的製品。
4、松子桂魚
松子桂魚是一道經典名菜,酸甜咸適口,營養豐富。
5、蔥油海蜇皮
蔥油海蜇 爽脆的海蜇需要配上清香的調味料才會好吃。
上海大年三十必備菜呢?說到年,年夜飯是我們最期待的飯,最期待的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一家子的那頓年夜飯。一家人高高興興坐在一起談笑風生,暢飲。一起期待來年的好事。子女希望父母 健康 長壽,父母希望子女工作順利。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
八寶飯
適合全家人享用,象徵團團圓圓,所以最有年味。八寶飯一上桌,四平八穩、八寶匯聚、「渾圓一體」,別有一番隆重,最是傳統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滋味。
白斬雞
年夜飯上總是少不了雞肉的身影,無論冷盆里的白斬雞、醉雞、糟雞……光是一隻雞就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花頭。
紅燒肉
上海寧桌上肯定會有那麼一道紅燒肉,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作為上海傳統本幫菜,最大的特點就是濃油、赤醬、口感甜啦,但是入口不會很膩。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什麼已不重要,平時飲食天天似過年。只是年味兒沒以前濃郁了,中華五千年一些好的文化習俗年青人已淡忘了,如何傳承確實需要提到議事日程上。關鍵是有個小長假可以好好放鬆一下,遺憾這兩年因疫情影響,只能宅在家裡。
『叄』 上海春節吃什麼食物
上海是一個被稱為東方巴黎的魅力城市。是中國的直拍敏鎮轄市之一。也是繁華的地區中心。上海是著名的歷史名城。擁有著悠久的歷史,保存了不少的歷史文化痕跡。本期小編就帶你去看看上海春節吃什麼食物。
血蚶(毛蚶)、黃泥螺、海瓜子,是上海人過年餐桌上常見的貝殼類食物。尤其是血蚶,老上海人每年都會自製南乳血蚶作為冷盤。
另外,鰻魚鯗也是不可少的。雖然如今自己風鰻鯗的人家越來越少,但那咸香的魚肉,蘸著米醋的感覺,讓人想起童年的春節。
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拿型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大部分南方人家習慣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據說元宵象徵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上海人非常喜歡吃毛蚶,用得最多的調料是紅乳腐鹵和薑末拌醋,紅乳腐鹵里要加少許糖,而醋里,則要有少許醬油,味道煞是鮮美。但是前些年因為吃毛蚶而引起甲肝,有關部門明令禁止販賣毛蚶了,讓不少食客唏噓不已。
蔥油海蜇當然要有蔥油,蔥油是用油和蔥熬出來的,熬蔥油時火不能大,大則蔥焦油襲粗黃,熬到蔥干,撩去蔥段,再改用大火燒熱蔥油。另切蔥花撒在蜇頭上,如果蜇頭味淡,可艾薩克少許鹽,然後將蔥油淋上即可。蜇頭還有用老醋浸的,也是名菜,做法相似,只是不用一滴油,全是醋浸而已。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肆』 上海春節習俗有哪些
1、城隍廟,上海人每到過年必定要去城隍廟逛一逛,走一走那裡的九曲橋,看一看市區燈會活動。這一天整座城隍廟都是流光溢彩,燈火通明的。
『伍』 上海人過年有哪些必買年貨
醬油瓜子、香瓜子、南瓜子、碧根果、核桃仁、松子、巴旦木、腰果,這些都是嘮嘮家常,噶三湖的必備食物。
『陸』 上海年夜飯菜單12個菜,上海人過年吃什麼
臨近過年,為了增添過年的氣氛,家家戶戶都在忙碌准備著年貨,不管男女老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每個區域、每個省份准備的年貨不一樣,比如:北方人准備餃子、腌白菜等,那麼上海年夜飯菜單12個菜有什麼,上海人過年吃什麼?
上海是一個發達城市,雖然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但是在飲食方面沒有盯散較大的變動。在過年的時候,上海年夜飯菜單里的12個菜分別是:喜慶東湖八冷碟、松茸花膠走態塵地雞、慢火冷雪花牛肉、紅紅火火脆皮蝦、老壇酸菜漢壽甲魚、豚肉加拿大珍寶蟹、闔家美點八寶飯、東意時令鮮時蔬、游水秘制筍殼魚、古月花雕煲豬手、濃情砂鍋全家福、七彩昆士蘭牛排。都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讓人無不垂涎千尺。
上海人過年時除了吃一些大魚大肉,也會吃一些素菜來解解膩,他們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發豆芽。由於上海商業發達,每個經帆則禪商的人都想發財,於是上海過年的餐桌上就有發豆芽,它的寓意也吉利,吃到發芽的黃豆一路發發發。
上面所描述的只是上海人過年吃的一部分,其實還有不少美食都等著人們去品嘗、去探索,其他地方的美食更是多得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