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天文館的介紹
上海天文館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滴水湖畔,總規劃用地面積5.86公頃,建築外形以引力作用下天體的螺旋運動為形象,選取象徵性的「三體」建築構件,同時可起到大型建築時鍾的作用。
整個天文館總共有4層建築,其中地上3層,地下1層,是上海市政府十三五期間建設的一座重要大型科普場館,將於2021年建成開放。
上海天文館將運用多種高科技展示技術,營造高精度模擬星空和沉浸式宇宙漫遊的場景,還可以通過太陽塔和大型天文望遠鏡對太陽和眾多星體進行實際觀測。
上海天文館即將對公眾開放:
全球建築規模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 計劃於2021年7月17日正式開館,18日起對公眾開放。
今天上海天文館終於揭開神秘面紗,迎來第一批壓力測試觀眾。本周六7月10日將面向社會公眾進行壓力測試。7月9日9:00起,觀眾可以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海天文館」和官方網站進行7月10日壓力測試的網上實名制購票預約,總票數3000張,統一票價1元,一人一票。
隨著上海天文館的正式開放,上海科技館邁入集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天文館「三館合一」的超大型綜合性科學技術博物館集群發展新階段,將充分彰顯上海城市軟實力,推進新時代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天文館
B. 上海天文館的描述
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滴水湖畔,總規劃用地面積5.86公頃,建築外形以引力作用下天體的螺旋運動為形象,選取象徵性的"三體"建築構件,同時可起到大型建築時鍾的作用。整個天文館總共有4層建築,其中地上3層,地下1層,是上海市政府十三五期間建設的一座重要大型科普場館,將於2021年建成開放。 上海天文館將運用多種高科技展示技術,營造高精度模擬星空和沉浸式宇宙漫遊的場景,還可以通過太陽塔和大型天文望遠鏡對太陽和眾多星體進行實際觀測。具有教育、研究、收藏、展示等基本功能,以"塑造全面的宇宙觀"為願景,以"激發人們的好奇心"為使命,將充分應用各種最為先進的展陳技術和豐富的隕石、文物、航天用品的藏品資源,通過精彩的展示體驗和豐富的教育活動,幫助觀眾完整、清晰、准確地建立起對宇宙的總體認識,鼓勵人們感受星空、分享發現、理解宇宙、思索未來。主展區分為"家園"、"宇宙"、"征程"三個緊密相聯的大型展區。"家園"展區從我們久違了的星空開始,以國際上最新、最先進的光學天象儀帶你步入璀璨的星空,於星空的驚嘆之後緊接讓觀眾再度驚嘆於巨大的太陽、地球和月球,帶領觀眾漫步太陽系,穿越銀河系;"宇宙"展區則在世界上首創從時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五個角度全景式地呈現宇宙的奇妙現象,探索天體演化及運行的法則;"征程"展區以史詩般的手筆展現人類探索宇宙的偉大歷程,以及對未來天文發展和航天探索的美好憧憬,啟發觀眾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C. 上海的新地標火了,全球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值得去嗎有什麼看
全球最大天文館,「上海天文館」正式開放!天文館一開放即成為熱門打卡地,上海的新地標!
上海天文館耗資近6億,歷時約4年,全球建築規模最大天文館,建築面積37741㎡,佔地面積58603㎡,相當於8.2個足球場!
擯棄傳統建築的直線結構,全館建築「無直線」,一句話總結就是滿滿的未來科技感,置身其中,感受到的都是科幻。
由於最近上海天文館真的非常火爆,需要提前7天預約,甚至搶票,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備,別大老遠趕過去撲了個空就不好了。如果要退票,要在預約日前一天23:30前操作。門票成人30元,學生15元,1.3米或6歲以下兒童免費。
D. 上海天文館到底有多大
上海天文館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建築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築,以及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台、魔力太陽塔等附屬建築,是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
上海天文館主建築以優美的螺旋形態構成「天體運行軌道」,獨具特色的圓洞天窗、球幕影院和倒轉穹頂這三個圓形元素構成「三體」結構,共同詮釋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
圓洞天窗位於主建築的入口,當太陽光穿過圓洞,會在地面形成光斑,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移動,光斑也將在地面上緩緩移動,起到像日晷一樣的作用。球幕影院的球體外直徑30米,如果把滴水湖比作太陽,球幕影院就是等比例縮小的地球。
倒轉穹頂的碗型設計重造了一個觀天的地平線,「屏蔽」城市的喧囂和周遭的一切,使置身其中的人們得以靜觀天空,思考宇宙,設計師將其稱為「與天對話的地方」。
主建築外的景觀區域還設計了3組螺旋形的綠化帶,從主建築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徵著星系的旋臂,並與外圍的「星空之境」公園自然銜接,和諧地形成了一個以星空為主題的城市綠地公園,充分體現了建築與生態的有機融合。
上海天文館內的文物藏品
在天文類文物方面,上海天文館徵集了總數超過120件/套珍貴的文物藏品。影響世界科學發展的著名科學家如牛頓、第谷、開普勒、伽利略、惠更斯等天文大師的原版著作都將在館內展出。
其中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英文版第一版(1729年)在上海天文館驚艷亮相,書中總結了天體力學和實驗力學的重大發現,提出了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其影響遍及經典自然科學幾乎所有領域。這本書的面世標志著17世紀科學革命的頂點,並為近代工業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
以上內容參考光明網-全球最大!上海天文館7月18日向公眾開放,這15個打卡點不容錯過
E. 上海最大天文館有哪些特別之處
為模擬浩瀚宇宙的天體形態,上海天文館幾乎所有的混凝土和鋼結構都採用不規則形狀:實現了國內首例長36米、跨度61米的鋼結構大懸挑;「懸浮」於混凝土殼體上方的球幕影院,直徑達30米;僅少量點支撐的200多米長旋轉步道和直徑40米的倒轉穹頂,讓觀眾可以拾級而上、仰望星空。
此外,上海天文館以「我們不是在寫一本教科書,我們是在創造一段體驗」為設計理念,全新打造了「家園」「宇宙」「征程」三大主題展區及「中華問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區,還有8K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星聞會客廳、望舒天文台、羲和太陽塔與星空探索營,全景展現宇宙浩瀚圖景,打造多感官探索之旅,幫助觀眾塑造完整的宇宙觀。
上海科技館副館長忻歌告訴記者,全館運用精心設計的環境氛圍、燈光音效和高模擬場景模擬手段,構建沉浸式宇宙空間體驗環境;採用體感互動、數據可視化、AR、VR、生物識別等各類先進的展示手段,集視、聽、觸於一體,充分調動觀眾的情緒和感官,帶領他們在神秘美麗、銘刻心動的時空意境中,獲得全新的宇宙探索體驗。在300餘件展品中,原創比例高達85%,互動展品佔比50%以上。
上海天文館的假如劇場
在宇宙展區,有一個必然會成為網紅打卡點的展示區——假如劇場,50個座位,10分鍾一場,在這里,將上映一場充滿趣味和思辨的電影,觀眾們將跟隨電影主角,去思考宇宙的奧秘。
如果宇宙是一場游戲,你會怎麼玩?電影中,一對父女玩起了「宇宙游戲」,調整宇宙的部分參數,比如光速、引力、暗物質含量,宇宙就會變成截然不同的形態。
忻歌說,別看宇宙廣袤無垠,其實它是一個非常精巧的系統。只要構成現在宇宙的參數有些許變化,它就不是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
事實上,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鏡子》中就有這個改變宇宙參數的「腦洞」,人們通過超弦計算機進行了無數次嘗試後,終於得到了萬有引力常數為1.67乘十的負十一次方,真空光速為每秒29.98萬公里,普朗克常數為6.626,電子電量為1.602乘十的負十九次方庫侖的宇宙,也就是我們生活的地球。
F. 上海全球最大天文館18日開館,如何先睹為快
如果您想先睹為快,可報名參加本周六7月10日舉行的社會公眾壓力測試。7月9日9:00起可以通過官方網站實名制預約壓力測試票,總數3000張,統一票價1元,一人一票。
據悉,全球建築規模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計劃於7月17日正式開館,18日起對公眾開放。上海天文館位於臨港新片區,靠近地鐵16號線滴水湖站,佔地面積約5.8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
該館打造了「家園」「宇宙」「征程」三大主題展區,以及「中華問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區。300餘件展品中,原創比例高達85%,互動展品佔比50%以上。
「三體」結構造型獨特,多角度展現建築之美:
上海天文館主建築以優美的螺旋形態構成「天體運行軌道」,獨具特色的圓洞天窗、球幕影院和倒轉穹頂這三個圓形元素構成「三體」結構,共同詮釋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
圓洞天窗位於主建築的入口,當太陽光穿過圓洞,會在地面形成光斑,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移動,光斑也將在地面上緩緩移動,起到像日晷一樣的作用。球幕影院的球體外直徑30米,如果把滴水湖比作太陽,球幕影院就是等比例縮小的地球。
倒轉穹頂的碗型設計重造了一個觀天的地平線,「屏蔽」城市的喧囂和周遭的一切,使置身其中的人們得以靜觀天空,思考宇宙,設計師將其稱為「與天對話的地方」。
主建築外的景觀區域還設計了3組螺旋形的綠化帶,從主建築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徵著星系的旋臂,並與外圍的「星空之境」公園自然銜接,和諧地形成了一個以星空為主題的城市綠地公園,充分體現了建築與生態的有機融合。
以上內容參考 上海發布-快訊!上海天文館7月17日開館,7月18日起對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