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內地時差劃分
由於我國跨五個時區,所以每個地區都有相應的時間差別。這五個時區分別為: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東九區。
東五區:主要位於新疆西南部、西藏西北部地區。
東六區:主要位於新疆大部分地區、西藏大部分地區、甘肅西部、青海西部。
東七區:主要位於內蒙古西部、寧夏、甘肅東部、陝西、山西西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廣東西部、海南。
東八區:位於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東部、山東、河南東部、安徽、江蘇、上海、湖北東部、湖南東部、廣東東部、江西、浙江、福建、台灣。
東九區:位於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
我國東西時差有四個小時。中國首都北京位於東八區,東八區的標准時就是中國的標准時間。但中國的授時中心卻建在陝西渭北。
北京時間由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台的原子鍾確定,其誤差率每30萬年小於1秒。授時中心以BPM短波和BPL長波發出標准信號,各地的專用授時單位和廣播電視系統以此為基準,校正自己的時鍾後再公開向社會發布時間信息。
(1)上海是哪個時區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大陸共分五個時區:
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為中央子午線。
隴蜀時區:以東經105度為中央子午線。
新藏時區:以東經90度為中央子租悶午線。
昆侖時區:以東經75(82.5)度為中央子午線。
長白時區:以東經漏廳135(127.5)度為中央子午線。
1912年,其時位於南京為中華民國時期中央氣象局,將中國劃分為五個返型隱時區。1919年(民國8年),中央觀象台出版的《中華民國八年歷書》刊登了中國各大城市地理緯度表和所位於的標准時區及其標准時與該城市地方平時的比較表,發表了中國劃分五時區的計劃,同時提出了標准時如何傳遞的授時問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時區在大陸不再採用。但國民政府遷台後,仍維持採用1912年的時區劃分,台灣地區的標准時間繼續稱為「中原標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