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曾經有幾個租界
解放前上海有3個租界,分別是:英租界、美租界、法租界。
1、英租界
上海英租界從1845年11月設立開始,至1943年8月結束,歷時近百年。在近代中國史上,上海的外國租界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美租界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美國領事向蘇松道台要求劃虹口一帶為美國租界。次年,以口頭協定,以蘇州河北岸虹口地段為美租界。
3、法租界
1849年4月6日法國與上海道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上海法租界是法國在舊中國四個租界中面積最大、發展最好的一個租界。法租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發展的頂峰,並在1943年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2. 當年上海的租界有多大
租界分成2個部分,都是從小到大逐步擴大的:
1.
上海公共租界(又名英美租界,含日租界):
最大的時候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平方千米),東面擴展至周家嘴(今平涼路軍工路轉角處);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2.
上海法租界:
1914年法租界擴展至15150畝(約10平方米),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其中著名的地段有霞飛路(淮海中路)、貝當路(衡山路)、福煦路(延安中路、金陵西路)、小東門(城隍廟一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