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男人的典型特點是什麼
1、聽話的家庭婦男
上海男人實實惠惠,堅決跟著老婆的「步調」走到底,旗幟鮮明地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家庭婦男」。這個角色真不好當,要象鳥一樣起得早;要象牛一樣馬力格做家務;要象狗一樣對太太溫柔體貼。
2、穿戴名牌的「扎台型」男人
上海人普遍好面子,上海的男人財不大,氣是不敢粗的;氣不粗,當也不能「短」。有錢的就去大店買正牌,那「囊中羞澀」的自也有他的購物渠道,只要你人還算長的登樣,沒准「淘」來的「名牌」還能唬弄過去。
3、干凈的嬌漢子
上海男人在這個方面經常被北方「大漢」斥為「矯情」,也就是做作的意思。但這一點卻在女人中間非常受歡迎,就算是矯情,也好過整天和脖根耳後有「肥沃土壤」的男人一起出沒。所以,把自己收拾得一塵不染兼香噴噴的男人肯定是上海男人。
4、任勞任怨的「小男人」
逛街,肯幫太太(或女友)拎包;一家子出門,肯抱小囡讓太太坐著;「哄老婆」,肯在每個月僅有的零用錢里卡出一部分買首飾禮物;做孝子,肯將自己辛苦暗藏的私房錢取出一點給老娘。
5、不肯出頭的活絡哥們兒
上海男人不肯出頭,特別不肯「強出頭」。上海男人一定要「留得青山在」,絕不肯把自己當「柴」燒的。上海男人也講「義氣」,卻絕對不會「意氣用事」。上海男人說話「不夠爽氣」,從不見他們像北方的漢子拍胸脯說大話。
Ⅱ 上海人的性格是怎樣的
上海人精明源自商業傳統的熏陶。其實,中國南方商人(如廣東商人、江浙商人等)的精明也是有口皆碑的,但是,作為區域整體人群的文化心理素質,上海人整體上被人們認為精明之至,精明已經成為上海商人人格的組成部分。可以說,上海商人的精明是骨子裡的。
哪怕是20塊的T恤,只要你乾乾凈凈地穿出去就沒人嫌你
主要是看上去像個城市人,文明點,就一切ok。行為舉止與民工有所區別,畢竟是學生嘛,素質應該都蠻高的。
在他們眼裡,不是上海人的都是「外地人」(用上海話說:啊地寧,是貶意)。是外地人也就算了,如果看到有背包的民工或剛到上海來的外地務工人員,他們的眼神里是那種看了都讓他們討厭的感覺。這時候千萬不能碰到他們,要麼就要吵起來的!覺得又不文明、又臟、沒素質。總之在上海人(一大部分,以中年以上為主)眼裡,外地人都是不好的。
Ⅲ 典型的上海人是什麼樣的
上海人普遍自我感覺良好,以自己是上海人為榮,覺得上海就是自己建設起來的,而那些來上海的外地人乃至所有外地人都應該對自己表示感謝。他們覺得上海什麼東西都比外地的好,看不起外地人,即使她做外地人在上海的保姆,她在心底里也是看不起主人的。但是他們倒不是時時刻刻鄙視外地人,通常在他們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才會明顯的爆發。典型例子是一些外地人不習慣擠地鐵,在門口擋住了路時,有些上海人會嘴巴不幹凈,其實他心裡很清楚人多的時候根本沒辦法調整位置。這種時候上海人會特別討厭外地人,好像他們的資源被人搶佔了。同樣的,上海的牌照又是個例子。外地牌同樣交養路費甚至多交了其他費用,但是上高架卻受限制。偶爾有外地牌照違規上高架,那些本地牌照就會說外地人怎麼樣怎麼樣,其實在上海的外地牌照很多都是上海人上的。
引申出來的,是比較狹隘。容不得別人說上海人缺點,覺得說上海人就是在說他本人。典型就像樓上那位被偷車的,全國各地幾乎每家都被偷過,何必強調有些車是外地人偷的呢?憑什麼說人家窮了說你們富,第一人家不見得窮,第二你也不富,第三人家沒說過。
愛慕虛榮,愛攀比,想著各種辦法抓住一切機會來顯示自己比別人好的東西。窮得要死也要往臉上貼金。有的小白領,不怕賊偷,就怕摔跤—所有家當都穿在身上了。
非常精明,善於理財,但是很多時候用在雞毛蒜皮的事上,很多人會花一個小時去查地圖、問人路線以節約一兩塊車錢。人際之間算得更清楚,決不會給人家占什麼便宜。也最好不要欠人家人情,很多人出去約會會AA制,女方會特別堅持。當然有些上海人如果能乘你不注意佔你點便宜,他絕對樂而為之,而且回過頭還笑你傻。
沒氣魄,能指著鼻子對罵兩個小時但是不動手,絕對是全國打架最少的地方,再加上前面講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特點,制止小偷、拔刀相助的事絕少發生,被偷的人會勸跟小偷斗爭的人算了別麻煩了。我親手抓過兩個本地人小偷,旁邊的人有打110報警的,但沒有人上來幫忙,眼睜睜看小偷跑掉了。
之所以說上海人是個心理概念,是因為它是一個變化中的定義。一開始上海人(尤其是住在市區的)看不起所有外地人(包括郊區的上海人),郊區的上海人看不起其他外地人。而郊區的上海人(包括一部分外地人)在上海住上五年之後,他們也會變成心理上的上海人,開始看不起外地人。這是非常有趣的一點。上海人的心理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增強,這給人一種感覺三四十歲以上的人特別給人上海人的感覺,年輕一些的教育好一些,心態還能比較開放。
上海人甚至是一個能同化的概念,很多人在上海生活時間長了之後,會多多少少被同化,自己不一定覺得。在上海住了十年,我意識到自己其實也已經是上海人的一部分了。擁有很多上海人都有的優點和缺點。
Ⅳ 你認為上海男人的性格是什麼
上海男人能吃苦、又耐勞,心思細膩,性格堅韌。對待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對待生活能入廳堂、下得廚房。只是因為此類特點在上海男人身上比較具有普遍性,所以受到全國各地婦女的一致好評。其實,懂得尊重妻子的男人都是漢子。
Ⅳ 上海男人的性格
上海男人他們一般沒用北方爺們的粗獷,性格比較細膩,很細心,很會關心、照顧女人,很精明、很會算賬,很會過日子,對錢會計較一些。比較注重生活品質,比較小資吧。他們更傾向於找上海或江浙地區的溫婉女人為伴,比較小家碧玉型的,生活習慣趨同吧。對待感情就像他們的性格一樣細膩,至於忠誠度,這因人而異的,不太具有地域性。
Ⅵ 上海人的性格是怎麼樣的
上海人的性格特徵
精明:
「太精了!」這是各地生意人對上海商人最普遍的評價。
上海人因為精明,被人稱為「門檻精」。上海人的精明,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既包括謀取個人利益的行為,更包括對個人權益、利益的維護,該得到的,他們一分也不讓。這使得上海人常常為一點點小利益而斤斤計較。在生意場上,上海商人都是行家裡手,既識貨又明理,又敢於和善於據理力爭。上海人的錢不好掙。為此,韓國的一家報刊稱:「上海人都是經濟裏手,……外國人很難從上海人口袋裡掏出錢來。」
上海人精明源自商業傳統的熏陶。其實,中國南方商人(如廣東商人、江浙商人等)的精明也是有口皆碑的,但是,作為區域整體人群的文化心理素質,上海人整體上被人們認為精明之至,精明已經成為上海商人人格的組成部分。可以說,上海商人的精明是骨子裡的。
因為太精明,上海商人做生意很有眼光。但是,由於太精明,上海商人大都十分謹慎小心,他們會注意到太多的細節。在做生意談判之前,他們多半已事先調查了解好了市場行情、談判對手情況等。他們的談判多半是在有了充分的准備之後才進行的。因此,與上海人做生意,常常會因個別小問題爭論不休,時間拖得很長,使人們常會感到跟上海人做生意很累。因此,與其做生意時必須要有充分的耐心。
自信自負:
上海人的自負是眾人皆知的。
上海人的自負感,源自上海在中國首屈一指的地位。在上海,能操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就像獲得今天推行的銀行金卡,將會獲得眾多優惠。這使得上海人以自己的身份為榮,不願離開上海,人稱的「戀滬癖」成為上海人的一種文化心理特徵。
上海人因為自信而生的自負,在生意場上,表現為他們對自己提出的做法堅信不移,認為自己的想法、主張是順應自然,合乎邏輯的,所有的人都應贊同,不願讓步。
勇於競爭,精於商戰:
上海具有商業競爭的傳統。
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市場雖尚不成熟,此時的商業競爭卻十分殘酷。洋商與洋商之間、上海商人與洋商之間、上海商人之間,競爭都十分激烈。其競爭手段、激烈程度都給人以震撼。上海,商家必爭之地,誰能立足上海,誰就意味著擁有財富。上海是鑄造商界精英的大熔爐,在這熔爐里,培養出了一大批商界精英。作為中國現代商業的精英,上海商人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商業手段之繁雜、經營思想之寬闊,令各地商人驚嘆。
中國近代商業精英雲集上海,使他們在大上海各展雄才大略,各占「地盤」,從而使得大上海的商戰十分殘酷。上海商人個個都精於商戰。
進入21世紀,上海的市場經濟已經步入成熟之時,南京路每天客流量達300萬人次,600多家商店比肩而立,各顯風姿。徐家匯、淮海路大型商廈不斷涌現,首尾相接,形成了獨特的「圈狀模式」。許多商家採取的競爭手段更加復雜多樣,廣告戰、價格戰、品牌戰……硝煙彌漫,奇招百出;甚至不免出現非理性競爭,比如過分殺價、相互攻擊謾罵等。但是,作為商家要在上海做生意就必須大膽參與,進行競爭。
目的明確:
經濟利益是惟一原則
受長期的商業傳統影響,上海商人形成了以個人本位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講求實惠,關心個人和家庭生活,在商界則體現只講經濟利益,重利潤的商人風格。
上海在長期的工商業歷史的影響下,實惠哲學成為上海人根深蒂固的觀念。追求實惠的上海人總是會在各種復雜的情況下,迅速找到自己的最大利益所在。在商業活動中,上海人較北方人較少地考慮面子、名聲等非經濟因素,而是明確地將經濟利益放在第一位。
北方人做生意可能考慮的因素還有人情關系、地位差別等,而在上海,商人們卻很少考慮這些。上海人做生意,只把經濟利益做為惟一原則和目的,只考慮賺錢不賺錢,只要有錢賺,幾個互不相識的人可以迅速組成一夥,而一旦經濟利益目的達到或這個團體達不到經濟目的,一夥人就迅速解體。
守法守紀,契約意識強:
長此以往,上海人形成了追求合理化、追求平等與規范的觀念。上海人的這種觀念,使得今天的上海市成為極具理性的城市。上海城市管理的特點之一就是熱衷於建立各種規章制度、辦法措施。如果遇到什麼新情況,上海人的傾向是立即制定管理辦法,而市民也基本服從管理。
守法守紀,遵守秩序是上海人的基本觀念。上海人不做違法的生意,這雖不能說是絕對的,起碼是大多數上海商人的共識。他們是生意場上的「正人君子」,不做「偷雞摸狗」之事,甚至連「擦邊球」都不打。與上海人做生意時,應該遵紀守法,按規矩辦事,否則你就會失去他們的信任和合作。
因為守法守紀,上海人是非常理性的,做事要求有理有據,他們契約意識強,重合同。這源自商業傳統的熏陶。上海現代商業歷史長,尤其是西方數百年商業傳統對上海深刻影響,使得上海人形成了凡事講求公平合理、追求合理的心理素質,因此,他們較為重視合同契約。
上海商人做生意時,認真履行合同,一旦簽訂了合同,如無不可抗拒的外力影響,上海商人大多會嚴格按合同辦事,決不含糊。簽定合同有如下的一些特色:
(1)合同是做生意一般不能少的,簽訂合同是雙方合作的法律依據。
(2)合同簽訂內容全面,表述精確。特別對雙方的責任、義務有清楚的表述。
(3)簽訂合同時,對可能出現的意外盡可能考慮並有相應的對策條文。
(4)講究合同的合法性,認為合同的簽訂必須符合國家、地方(合作雙方所在地)的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不能夠產生因可預見的主客觀原因而使合同不能履行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