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大學真的很不好嗎
LS的意見是某些人對上海大學的偏見。作為一所歷史不算太長的學校(合並之前的歷史不算),上大已經嚴重威脅到很多所謂名校的地位。上大是有上海市政府背景的學校,所以要錢有錢要地有地。學校的硬體和師資力量都是一流的。記得我有個華師大朋友就曾經酸酸的和我說,上大把華師大的好老師都挖走了。
再說地理,上大現在新生都在寶山校區或者延長校區了,這兩個校區的交通都十分便利,對你以後實習很有好處。我在同濟給他們的學生作職業規劃輔導的時候,很多在嘉定的學生每天要花5-6個小時往返實習公司與學校。交大,華師大的新校區也都在閔行,離市中心非常遠
然後說工作,就我個人來說,我們06屆通信工程畢業的學生工作很好找。而且出來以後發現外面能碰到好多上大的學長學姐,他們都會很照顧你。另外就是要留在上海工作的話,上海的院校畢業生有很大優勢。
說說畢業生的素質。我給很多學校的學生做過職業輔導。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內地學校畢業的學生,IQ很高,題目做的很快,但是EQ相對較低,待人處事較差。上海的學生IQ相對沒那麼高,但是EQ很高,溝通能力強,外語熟練,很多學生都掌握了2門外語。這是由於教育理念的差距造成的,上海和北京的教育理念要比內地領先很多。現在企業里真正需要的,有發展空間的不是做研究的人,而要全面,溝通能力強的人。
最後說下上海大學的缺點。上大的學期是仿照的國外三學期制。同時課程安排是選課制,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所以自由度很大,自律性不強的學生很容易放鬆學習。其次上大的歷史太短,所以很多的珍貴資料上大的圖書館沒有原件,當然對學生這點影響可能不大。最後上大對上海本地招生比較多,當然這個比例一直在下降,造成的影響是,理工科成績外地學生一枝獨秀,文科特別是英語成績外地學生慘不忍睹。如果LZ想考到上大,要好好看看英語,特別是口語,當然在上海就業的話,這也是必須的基本功。
至於211,上大能拿到211是由於上大的校長,錢偉長依靠個人影響力拿來的。說實話,上大前幾年比不上其它211的重點大學,主要還是科研能力不行,沒出什麼重大成果,也沒有全國特別牛的專業。但客觀的說,這都是需要歷史積累的,就上大的發展速度來看,這都是遲早的事情。
大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就業,所以LZ如果希望在上海發展的話,最好考到上海的學校。所謂再努力3個月的話,相信所有想考好學校的學生會自己不努力看著你一個人努力超過他們的。所以還是綜合考慮自己的潛力,如果覺得還有潛力可挖的話,再考慮。否則還是以現在的水平衡量比較好。最後再提醒一下LZ,據我所知,上大前幾年在全國招生的成績並不低,不知道LZ是否有過了解。
㈡ 在上海上大學有什麼好處
在上海上大學的好處:
首先,在學業上,相較於其他的地方,在上海讀大學跨校跨國交流機會多。
大學時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而課余活動也很豐厚,不少大學生都希望可以多看看世界,除了好好學習以外,如果能有機會多和一些優秀的人,多見見世面,那可就再好不過了,一般的大學都不太具備這個優勢,但這些上海都可以滿足你,在上海讀大學,參加跨校和跨國交流的機會是很多的,畢竟上海是魔都,吸引到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在世界上也是一線城市,別的地方的學生向來上海,上海的學生也就有機會出去了。
㈢ 上海考生為什麼會選擇上海大學
主要是因為上海的考生考取上海大學的難度太低了,就比如一件東西你很容易得到,你還會覺得珍稀嗎?你還去珍惜嗎?但是上海大學還是一所很不錯的大學,既是211,也位於全國經濟中心上海,所以上海大學的發展還是很有前景的。
上海大學在全國各省的招生分數線比較高,雖然它只是一所211高校,但是上海大學在很多省份的分數線超過了部分985大學。比如在我老家湖北省,上海大學去年分數線是621,超出一本線100分,需要全省38萬考生裡面考進8700名才能進。
在以衡中著稱的河北省,更是需要全省62萬考生裡面考進7000名才能進。河北高考是全國出了門的難,咱們就以河北省為例,看看幾所985高校的錄取分數線。
湖南大學去年在河北分數線也是650,和上海大學相當。東北大學去年在河北的分數線是646,低於上海大學。蘭州大學更不要說了,去年在河北的分數線也低於上海大學。
總之,上海大學雖然只是一所211,但是在分數線方面可以排進所有985高校的中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