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人有什麼
擴展閱讀
廣州游珠江在哪裡上船 2025-02-01 17:45:34
上海什麼閘路 2025-02-01 17:39:45
天津快速升降門有哪些 2025-02-01 17:39:43

上海人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9-08 22:33:45

1. 上海有什麼民風民俗

上海人的風俗習慣
如果你見到一個上海人在早晨用開水沖泡昨日剩下的米飯,並以此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請你不要嘲笑,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上海,「盪馬路」是人們下班後,周末,雙休日以及節假日最流行的休閑方式。走親戚你要記住帶點禮物。你一到,主人會寒暄一番,然後才就坐,一般有人作陪。宴請時主人未入席,請你不要急著動筷,要等主人到位大家才開始進餐。客人未喝完酒,主人不會先吃飯。宴席散後,主人不讓客人收拾碗筷,並且再次上茶,煙,糖果,瓜子等。有客人在,主人不掃地不打罵孩子。客人告辭,主人一定要相送,一般要送出弄堂口,也有送到車站或送上車.

上海民俗
上海地處江南,因此,上海的民俗與江南其他地方有不少相同之處。上海 開埠以後,日漸成為一個江海通津、人煙稠密、華洋雜居、五方雜處的城市 ,又給原有的風俗增添新的內容;上海風俗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除夕和春節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陰歷一年最後一天或這一天的晚上,故又稱" 大年夜",除夕的"除字",願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歲除"。按舊俗臘 月二十三日為灶日,應祭灶君。臘月二十四日為小年,從這天起直到除夕, 家家都要打掃衛生,購置年貨,農村要殺豬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種點心。 腌制各種臘味。另外還要貼年畫。城裡人則往往買些水仙花、臘梅、天竺等 插在瓶中以增添節日氣氛。當夜幕降臨時,合家團聚,吃年夜飯,又叫團圓 飯,席上菜餚一般是十分豐盛的。夜間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觀看電視節 目,名曰"守歲",當新的一年鍾聲敲響時,霎時鞭炮齊鳴,迎接新春。春 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一片喜氣洋洋。農歷正月初一,是我 國傳統的新年,初一拂曉,人們都穿戴整齊的衣冠,依著長幼的輩分,合家 向長輩拜年,平輩間相互拜年。長輩還要給孩子們送紅紙包的壓歲錢,祝賀 他們又增加一歲。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親友拜年,現在通訊發達 了,不少人都利用電話拜年。初五,不少人都買了活鮮鯉魚"接財神"。因 "鯉"和"利"讀音相近,再因從水裡抓出活鯉魚穿絲繩貼紅紙的時候,頭 尾翹起,象大元寶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熱鬧,往寺院進香或逛廟市 者絡繹不絕。商號店鋪在初一到初三都告停業,叫做"封關",有的停業到 初五,這是一年中職工們唯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財神,晚上吃財神酒。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上元節,這天晚上稱元霄。鬧元霄算得是件盛事,一般白天吃 餛飩,晚上吃湯圓。元宵節,在舊上海城內外好幾處鬧市搭起高大燈棚,各 種花燈聚集一起,蔚為壯觀。黃浦江上檣帆林立,船隻桅桿上掛起了燈,遙 望似繁星閃爍。在郊野田間同樣到處掛燈,稱作"望田燈",也是預兆五穀 豐登之意。"耍龍燈"是郊縣一項熱烈的節慶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帶 尤盛,表演時伴以十番鑼鼓,有時數十條龍燈相會表演戲龍珠。婦女們在元 霄還要"走三橋",據說在月色皎潔的晚上走過三座大橋,便可終年除卻百 病。舊上海城內城外,水渠縱橫,橋梁很多,走過三橋是很容易的。而當時 去小東門外走一走陸家石橋的人就格外多的了。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家家裹糯米粽子,或稱角黍,門上都要掛上菖蒲、艾蓬、 蒜頭,意為"避邪"。正午飲雄黃酒。以蒼術、白芷、芸香等葯物煙熏市內 。以雄黃抹在兒童額上,用來祛濕解毒,消除穢氣,意味著安度炎暑,不染 疫癘。當令的食物是粽子、枇杷、黃魚、大蒜。端午節令人最感興趣的是看 龍舟競渡,過去在黃浦江上的龍舟,多數是從南翔、黃渡等處借來的。
中秋節
農歷八月初八,是賞月季節。家家賞月至深夜。人們出遊看月華,稱作" 走月亮"。舊上海很多人喜歡到小東門外陸家石橋觀賞橋下月影盪漾。"石 梁夜月"便是"滬城八景"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東城觀 江潮,也有人到浙江海寧去觀潮。近年來,還有不少人觀看"上海桂花節" 的各種表演。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陽糕,糕上插小彩旗以祀神佛。嘉定 和川沙高橋等地則制松糕,都是應景的食品,又以菊花等釀酒,人們暢飲重 陽酒。這天為應古時桓景登高避災的故事,居民又有登高之舉,松江佘山及 豫園大假山都成為登高勝地。
上海的年夜飯
【上海年夜飯】歲時習俗,農歷除夕俗稱大年夜,這一天全家歡宴,稱"吃年夜飯"。古時過年可從農歷十二月十五日開始,直至除夕,各戶人家擇時做年可先後不一,近代以後才漸集中在除夕。除夕傍晚,家中懸掛出先人遺容(即"畫像",也叫"真"),合家祭拜,然後圍坐歡宴。上海年夜飯菜餚很富特色,除魚肉雞鴨外,還添上炒塌棵菜和糖醋銀絲牙兩樣菜底,另外必備如意菜(黃豆芽)和發芽豆,含有"開發"的意思。這頓飯若有家人遠出,也得添上杯筷,以示團圓無缺。上海人在吃年夜飯時,有諸種忌諱,如不許淘湯。據說淘湯吃飯,來年出遠門辦事要受雨淋,雖為無稽之談,亦寄託了百姓求福消災之意。??

2. 上海有什麼民風民俗

1、除夕

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撞「頭鍾」。玉佛寺一般都是燒頭像的地方,龍華寺是撞頭鍾的地方。

2、上海桃花節

每年3-4月間舉辦,上海人賞桃花的習慣由來已久,南匯是賞花的好地方,上海南匯區多植桃樹,為展示美麗的田園風光和純朴的民風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開的時節,舉辦了上海桃花節,以進一步弘揚桃文化,推動旅遊事業的發展。

3、春節

自初一以後各日,便是親戚朋友往還拜年之期。客來多攜禮品,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又必請吃酒飯。上海人一到過年必定要去城隍廟逛一逛,走一走那裡的九曲橋。到正月初五日,為財神(俗稱「路頭神」)誕辰,各地都有接財神之舉。

4、元宵

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但元宵之盛還在於「燈」,所以又名「燈節」。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寺廟、園林、廣場等公共處所,更是大張燈彩。屆時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外觀燈。城隍廟及西園又是一個活動的中心點。

5、浴佛節

在上海,四月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這天寺廟要拂去佛像身上塵土,誦經禮拜,城內外大的寺院如靜安寺和方浜路的廣福寺都有盛大廟會,廟會期間,山門外百貨畢集,進行土特產品交流。


3. 上海有哪些歷史名人(包括現代)

張聞天,陳雲. 陸機,陸績,黃道婆,陸龜蒙,徐光啟,徐壽,黃炎培,董其昌,王圻,徐渭仁
宋慶齡.劉翔,姚明
徐階(1503~1583年),字子升,號少湖,又號存齋,明松江府華亭縣人。早年即工詩文,善書法。嘉靖二年(1523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後因忤張孚敬,被斥為延平府推官,受此挫折,從此謹事上官。延平多盜,到任後捕劇盜100餘人;清理積案,釋出繫囚,贏得聲譽,升為黃州同知,後又擢為浙江按察僉事,進江西按察副使,並主浙、閩二省學政。皇太子出閣(讀書),擢為國子監祭酒。後又進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朝廷機要大事。曾密疏揭發咸寧侯仇鸞的罪行,且擅寫青詞(一種用來與神溝通的文體,嘉靖帝信神)為嘉靖帝所信任。這時,嚴嵩當政為首輔,和嚴嵩一起在朝十多年,謹慎以待;又善於迎合帝意,故能久安於位。

倭寇蹂躪東南,侵擾松江,力主發兵平亂。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得知帝對嚴嵩父子的不法行為已有所聞,於是就命御史鄒應龍參劾,終於使嚴嵩罷官,其子嚴世蕃謫戍。徐階則取代嚴嵩而為首輔。

嘉靖帝相信方士,服食「金丹」致病。戶部主事海瑞力陳其失。帝怒,要立殺海瑞。徐階力救,海瑞得緩死,囚系獄中。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帝死,徐階草遺詔,立穆宗朱載垕為帝,停止一切齋醮、土木、珠寶、織作,凡因言事而得罪的官員一律赦宥,以收拾人心。因事先未和同列閣臣高拱、郭朴一起商量,二人懷恨於心,唆使御史參劾,迫使徐階於隆慶二年(1568年)致仕回家。

因任宰相多年,為兩朝元老,人都稱為「徐閣老」。借「投獻」為名,大量兼並土地。隆慶三年(1569年),海瑞任應天巡撫,被徐階政敵高拱利用,勒令地方強豪退出多佔土地。險遭殺身之禍,逃至他鄉。

4. 上海人有什麼普通特質

上海男女喜歡干凈整潔無異味,腰板直頭發順,不隨地吐痰不喧嘩,彬彬有禮有距離感。女孩子打扮比較時尚,但不會太張揚的時尚,對皮草不是很感冒,清湯掛面、衣著整潔,不求色彩對比強烈,不求款式新穎,更不以露事業線和大腿為美。正常著裝,局部有一點點設計感就好,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用一些低調的奢侈品,款式都不扎眼,行家看得懂。即使用香奈兒,也要和衣服配,和衣服配的香奈兒或者和衣服很配的手工布包都是非常好的,沒有太大差別,除非是一些特殊場合需要表現一下自己的財力。

5. 上海男人有什麼特點

上海男人聰明,分析力強,講原則。不喜歡糊塗,不願與思路不清者言談,不與不守信諾者交。上海男人靈活、多變,不吃眼前虧,不豪氣,不拚死拼活。不多作豪言壯語,不求過贏,而注重結果。上海男人多計劃行事,喜機巧借力,講究實用,而不感情用。不愛管閑事,不隨波逐流。上海男人「經濟自覺」,不隨便施予,也不白收白取。講給「面子」,講「識相」,講「互相抬舉」,講「識時務者為俊傑」。上海男人愛干凈、愛修飾、愛節儉持家、愛禮貌、愛氣質、愛修養、愛秩序、愛心理規范,因此即便上海男人不開口,有世界地理人文眼光者,也易識易辨。上海男人不喜管「他人事」,自保獨立,顯示出來的謙讓貼現代寬容觀,即容忍中的冷靜。上海男人不喜「侃大山」,喜歡一語中的,會快速的悟和推斷,以具有國際視野和財經知識見解為尊,以有一二門手藝或文化藝術修養為榮。上海男人「崇洋不媚外」,面對生活挑戰,逆處求存,面對商海顯示精明強干、富創造力、頭腦靈活、惜時如金的進取心和物質功利的務實心。上海男人細膩體貼,溫暖關懷、善待女性,講究實惠,承擔家務,並下廚,慣說「怕老婆發財」,以忍耐顧全大局為風度。上海人在家庭中以「柔弱勝剛強」的生活智慧和退讓謀略,換取的是安居才能樂業的空間。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