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話娘娘是啥意思
上海話娘娘是稱呼姑姑的意思。
在上海娘娘的意思,是父親的姐姐或妹妹,北方人稱姑姑,只是這個稱呼是跨輩分的,叫起來的聲調不同,一個是第一聲,另一個是第二聲。
上海話簡介
上海話屬於吳語太湖片,通常稱為上海閑話,是現代吳語方言地區的最有影響力的方言之一。這不僅是因上海的城市地位,更是由上海閑話的歷史形成和特點決定的。
上海位於江東吳地,本地語言為有數千年歷史的古老吳語。吳語一詞自古有之,常見於古詩文中,即指江東一帶方言,上海話是吳語的一種,承載古代江東文化氣息。
要論及上海話的淵源,我們首先應該區別兩個上海方言的概念,因為在上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過兩個上海話。一個是上海本地長期自然發展而來的老上海話,與目前上海城市四周郊區的方言一致。
另一個是從上海開埠以後隨上海城區快速發展及人口遷移而形成的城市新上海話。國內外統稱的上海話,指的都是新上海話。不過要追溯上海話的歷史淵源,還得從上海的建城歷史以及上海開埠以前的上海話說起。
⑵ 上海話土話
娘娘:爸爸的姐姐(姑姑),大姑姑就是大娘娘,小姑姑就是小娘娘
伐頂當改(wa3 di2 dang1 gai3)
數字代表聲調
⑶ 上海話娘娘是什麼意思
娘娘在上海話的讀音和普通話一樣,但聲調有別,第一個娘是高音,第二個是低音。
在以前是有分別的,娘娘指的是父親的姐妹。後來統一簡單化了,有些人把母親的姐妹也成為娘娘了。
望採納~
⑷ 上海人叫姑姑什麼意思
上海人口頭上是怎麼叫的、千萬不要讓它們失傳哦!
長輩篇 爸爸:當面叫「爸爸」,上海話里念平聲。在別人面前,你可以叫「阿拉爺(ya)」,不太正經的可以叫「爺(ya)老頭子」。媽媽:「姆媽」、「媽媽」是上海人普遍的叫法。略不正經的叫法是「老媽」,在別人面前稱「阿拉娘」、「老娘」。結婚後回娘家叫「回娘海頭起」。
爺爺:爺爺(yaya)大大(念dada,不能念)老爹(dia)阿(e)爺(ya)
奶奶:阿奶/嗯奶/親娘/阿娘/娘娘等。
關於爺爺奶奶的叫法,其實上海人中也沒有統一。小儂列出的這些只是比較常見的叫法。ps在上海嘉定,爺爺可以叫大爹,奶奶可以叫親媽。奶奶和媽媽,到底哪個才是親媽呀?知道這個真相後也是驚到小儂了!
外公:外公(ngagong) 外婆:外婆(ngabhu)
曾祖父(爺爺的爸爸):男太太(tata)、太公(tagong)
曾祖母(爺爺的媽媽):太太/女太太(tata)/太婆(tabhu)
如果再往上算一代,那就是高祖和高祖母啦!
婆婆:當面叫「姆媽」,在別人面前稱「阿婆(akbhu)」
公公:當面叫「爸爸」,在別人面前稱「阿公/公阿爹」
岳母:當面叫「姆媽」,在別人面前稱「丈母娘」
岳父:當面叫「爸爸」,在別人面前稱「丈人阿伯」,不正經的叫法是「丈人老頭」。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bakbak)/大伯伯,其妻稱「大媽媽」
爸爸的姐姐:姑母/姑媽/大姑母,其丈夫稱「姑父/姑爹(dia)」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爺(ya)叔」,其妻子稱「嬸嬸/嬸娘」
爸爸的妹妹:娘娘/姑母/姑媽/小姑媽,其丈夫稱「姑夫」
媽媽的哥哥弟弟:娘舅/舅舅,其妻子稱「舅母/舅媽」
媽媽的姐姐妹妹:姨母/姨媽,其丈夫稱「姨夫」
過去,如果家裡同時有好幾個稱謂一樣的長輩,一般就按大小或數字進行區分。如:二嬸嬸、三娘娘、大娘舅、小娘舅,大舅舅、小舅舅,大舅媽、小舅媽、大姨媽(誒……被別人叫大姨媽會不會有點怪怪的感覺)、小姨媽等……
平輩篇
哥哥:哥哥(gugu)/阿哥(egu),他的妻子稱「嫂嫂/阿嫂」
姐姐:姐姐(jiajia)/阿姐,其丈夫稱「姐夫」
弟弟:弟弟/阿弟,其妻子稱「弟新婦」
妹妹:妹妹/阿妹,其丈夫稱「妹夫」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堂兄弟姐妹(堂阿哥,堂阿妹、堂阿姐、堂阿弟)
爸爸的姐妹的孩子和媽媽這邊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兄弟姐妹(表阿哥,表阿妹、表阿姐、表阿弟)
妻子的哥哥:大舅子
妻子的弟弟:小舅子
妻子的妹妹:小姨子
妻子的姐姐:大姨子
丈夫的弟弟:小叔子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了,為什麼平輩之間也有舅、姨、叔這樣的稱謂呢?這就涉及到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了: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通常把自己降低一格來稱呼妻子或丈夫一方的親人。
另外,由於是平輩,如果平時大家關系好,經常走動玩在一起的話,一般不會用那麼正式的稱謂去稱呼對方,而是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相稱。也可以用「小名+稱謂」的方式來叫對方。如小王、麗麗姐姐、軍軍弟弟等。
親家:稱對方為親家公、親家母
小輩篇
兒子:兒(ni)子,唯一的兒子叫獨養兒子,不正經的叫法有小鬼頭,小少爺,小赤佬等,一般直接叫小名。
女兒:囡嗯,愛稱有寶貝囡嗯,乖囡,囡囡等,也可直接叫小名。
兒子的妻子:新婦。未婚妻叫毛腳新婦。當面一般叫小+對方的姓,如小張。
女兒的丈夫:女婿。未婚夫叫毛腳女婿。當面一般叫小+對方的姓。在別人面前也可以戲稱「戇大女婿」。(記得這句話萬萬不可被女婿聽到哦~~)
兒子的小孩:孫子、孫囡
女兒的小孩:外孫、外孫囡
哥哥弟弟的小孩:男孩的叫侄子/阿侄,女孩叫侄囡,一般叫小名
姐姐妹妹的小孩:男孩叫外甥,女孩叫外甥囡,一般叫小名
孫輩的小孩:曾孫/曾孫女
如果你活到五代同堂,那麼還會有玄孫(yhisen)和玄孫女
⑸ 上海話娘娘是什麼意思
上海話「娘娘」是稱呼「姑姑」。上海話爸爸的姐姐稱姑媽,爸爸的妹妹稱娘娘(讀音)。
從上海人稱謂上很容易分清彼此關系,爸爸的媽媽爸爸稱阿娘阿爺(多數人的叫法),媽媽的媽媽爸爸稱外公外婆,爸爸的哥哥弟弟分別叫伯伯,叔叔。爸爸的姐姐妹妹分別叫姑媽娘娘,媽媽的哥哥弟弟都叫舅舅,媽媽的姐姐妹妹分別叫姨媽阿姨。一般只要聽人稱呼,就知道他們的關系了。
上海話稱娘娘有二種解釋,因上海是移民城市,以江浙一帶人居多,浙江藉上虞,紹興一帶的上海人,他們的孫輩稱奶奶為娘娘,在上海娘娘的另一種意思,是父親的姐姐或妹妹,北方人稱姑姑,只是這個稱呼是跨輩分的,叫起來的聲調不同,一個是第一聲,另一個是第二聲。
上海話
上海話是在上海悠久歷史中形成的方言,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上海原來處於吳地並不發達的海灘,上海開埠以後,迅速發展而成為一個國際大都市,五方雜處,中西交匯,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
上海話既傳承了古老的語音、詞語和語法現象,反映了古代江東文化信息,又在開埠後的語言雜交優勢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匯聚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尤其是商業社會的種種精細的詞彙、成語和諺語,各類詞語發展得豐富多彩。
比如發達的商業活動,使大量的商業詞語,如「撬邊」、「賣相」、「套牢」、「推扳貨」等,被引入到上海的日常生活中來。由於思想活躍,還產生了大量的慣用語,如:出風頭、收骨頭、戳壁腳、淘漿糊、七葷八素等。
充滿了海派文化的奇思遐想,使上海話成為了一種非常具有文化表現力的方言。而充分挖掘上海方言這個豐富的寶藏,可以將上海人民的生活細貌、民俗文化和上海社會變遷面貌展現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