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人最討厭什麼
一、上海人最討厭別人吃大蒜。
在上海人眼裡,吃大蒜產生的一股令人難以接受的味道,不僅是對他人的不尊,更是體現一個人自身素質的重要方面。
二、上海人最容不得外地口音。
如果你和上海人交流,最好不要使用家鄉話,那怕你是北京人,如果用一口標準的北京話和上海人交流的話,你會被人瞧不起,甚至在背後嘲諷你一句「巴子」或「鄉下人」。
三、上海人最容不得隨地吐痰。
上海是一座國際大都市,文明程度比較高,大家已經養成不隨地吐痰的良好習慣,如果身邊有人隨地吐痰,會對你產生憎惡的感覺。
四、上海人最容不得打架斗毆。
上海已經越來少有因為關系不和,或者為了一句話,惡語傷人、拔拳相向,打架斗毆的現象。
五、上海人最憎恨講臟話罵娘的人。
上海人與人之間在一起,已經很少聽說有三句話一罵娘,四句話一罵爹的現象了。文明、禮儀是上海人骨子裡的氣質與涵養。
上海人最討厭什麼這個問題有點復雜,但是也可以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第一就是排隊,上海人心裡都有一個遵守排隊秩序,做任何事。都是需要排隊的,比如買早點、銀行取款,地鐵過安檢,乘公交車或者地鐵上下車,還有公交車前門上後門下。參觀自然博物館排隊,去醫院看病,掛號排隊,付費排隊等等。如果看到某人沒有遵守這個秩序,那麼上海人就認為這個人素質不怎麼樣。很多外地人到上海沒有遵守這個秩序。所以很容易鑒別。
第二個就是碰到人與人之問糾紛,上海人喜歡講道理,而外地人喜歡出口打架。很多外地遊客來到上海,一般是看不到上海人打架的。如果你碰巧遇到有人在打架,那基本上可以肯定都是外地人。因為打架雙方都要付出很高昂的成本,打贏者進班房,打輸者進醫院,還要賠上各自的勞動時間和經費以及身體 健康 極大的損壞,上海地區不像其他小地方,是個人稱雄的地方。
第三是吸煙問題,上海老一代人,吸煙的人群還是比較多的,可是年輕人吸煙的基本上很少了。因為上海規定許多公共場所是不準吸煙的,再說吸煙危害人的身體 健康 已經深入人心。如果你在上海過馬路看到年輕人吸煙,基本上可以肯定都是外地人。而這些年輕人往往不顧場合公開吸煙,這是上海人最討厭的,因為上海人不喜歡成為被動吸煙者。
第四,騎助動車、自行車亂穿馬路。上海現在外地人在上海工作的比較多,比如送外賣、做保姆。大多數這些人都是騎助動車或者自行車在上海馬路上穿行,你可以發現有一個特點,穿紅燈的基本上都是這些人。這就是上海人最討厭的地方。穿紅燈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存在著 可預防的危險。
第五,隨地吐痰,隨地亂丟垃圾。這個習慣上海老年人比較多,而外地人更多。如果是一個文明人,那麼一定會討厭這種陋習的。
第六,朋友、同事聚餐,家庭聚餐。都是踐行落後的合餐制。中國先秦時代的人都已經分餐制了。現代人號稱是文明人,都是受過教育的人,但是一起聚餐都還進行合餐制。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傷害使中國人胃癌佔全世界50%以上。現在上海很多文明人家庭已經進行分餐制了,而這一點許多人沒有想都沒有想過,當然是做不到的。
第七,上海人娶媳婦,最討厭媳婦家提出彩禮。因為上海人與上海的人結婚,女方家是不會提出要彩禮的。要彩禮的風俗好像全國各地都有。
……
上海人最討厭的是:外地親戚或者朋友來玩住在家裡,哪怕打地鋪都不願意住酒店,上海人出錢幫他們開好了房都不願意去。還要說上海人不近人情。
我倒想問問外地人為什麼這樣?
這個問題太有意思了,是不是會拉起地方仇恨呢?看到這個問題之後,就想了一下自己身邊的上海人和上海的一些朋友,也思考了一下和他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任何地方都會有一個刻板印象,也就是外地人所覺得的當地人是什麼樣的。這些刻板印象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相傳,來自於電視劇形象的塑造,有些並不是真正的當地的狀況,有些是誇張的或者扭曲的。
整個上海人在外地人的眼裡就是大城市的代表,中產階級的代表,上海人都是有錢人,都是見過大世面的,而且看哪裡人都是鄉下人。覺得自己非常優越,高人一等。
上海的真正崛起也就100多年的時間,能夠從之前的一個小漁村變成現在的世界金融大都市。這都是機遇造成的。比如上海的簡稱叫滬,這個滬以前就是漁民出海捕魚的一個工具,寫作扈。上海最早並沒有什麼存在感,只是一個小漁村,還是以傳統的男耕女織為主。到了明朝末年,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上海就開始成了中國手工業的中心,那個時候開始上海開始嶄露頭角。但是這個資本主義萌芽被扼殺了。等到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開放北京天津上海等為通商口岸,這樣就讓上海過早地接觸了外面的世界,因為有了西方的租借地,所以上海才能夠進入飛速的發展,金融,紡織,交通運輸等行業飛速發展,西方的管理等經驗也迅速的落地上海。因為英法等各國的租界地裡面會有僑民帶來的是先進的,西方的一些生活方式和理念最終會造成中西融合跨越式的發展。
在建國以前,上海在整個國內的工業當中就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說當時的上海要比其他任何地方至少都要快上個幾十年年。等到90年代浦東又非常幸運地成為了試驗田。又是一股新生力量注入到上海人民的血液當中,所以上海一直跑在中國的前面,成為了世界東方耀眼的一顆明珠。那作為上海的本地人一定是非常的驕傲的,這也是為什麼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主要原因。
上海的本地人說實話,除了那些被征地的和拆遷的,基本上也都是很普普通通的。在早年老上海的這一代也都是過過苦日子的,所以比較會精打細算,也比較愛計較一些。而且上海的男人更有小男人的這種思想。我身邊的上海普通市民的朋友,基本上對於子女的教育都是特別的關注的,而且買菜做飯這些事情都能夠手到擒來。
不光是上海,任何地方的城市,發展起來之後都會面對著一個問題,就是農村親戚進城。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這也是很多都市生活劇當中的沖突的主要來源。
因為在城市每一個小的動作都需要牽涉到開銷,農村親戚進城以後,又不好意思去開口要生活費,又要管吃管住,這就增加了一筆很大的開銷。同時在城市裡生活慣,衛生條件和衛生習慣,要稍微的好很多,而在農村卻相對來說要邋遢一點,比如抽煙,吐痰,上廁所等各種衛生的細節,這樣就會造成第二個沖突。
關鍵的沖突的一點就是一般情況大家居住面積都很有限,尤其是在上海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家裡是一個私密的空間,一下子來了一個親戚或者更多的人,這樣不管是男是女,在家裡的私密生活都被打亂了,這樣的話就會有一種領地被侵犯的感覺,那自然就會產生一些心理不舒服的感覺了。尤其是這中間再有一些關繫到婆媳關系的,男方親戚還是女方親戚的,關繫到城裡人在看不起農村人的。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那樣知書達禮,都能夠把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所以這中間就會產生非常多的矛盾。而外地親戚來到城裡,來到上海都會以為自己投親靠友吃她是應該的,住她是應該的,而且既然是城裡人這么有錢也不會在乎這一點,反而變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很少會有農村來的人會覺得這是給對方添麻煩,如果真的這樣覺得的人,基本上都是會直接在外面找房子住,寧可自己苦一點也不會給對方添麻煩的。
再說整個上海在所有的電視劇當中都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上海人給人都是很精緻很有錢的感覺,那既然農村來了一些親戚,當然生活條件上肯定是不如上海啦,一般情況的思維都是我窮我有理,你富你擔當,吃你應該,拿你有理,就是這樣的思維,最終也會造成矛盾的激發。
有句俗話叫升米之恩,斗米之仇。有些東西反而過猶不及。君子之交,還是淡如清水,我不欠你,你也別想欠我。
② 如何一句話惹怒上海人
沒有辦法。一般上海人看外地人都叫鄉下人。就算親戚,也會帶上城市名。比如常熟阿姊,蘇州爺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