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聽說上海鳳凰自行車有上百年的歷史,誰知道它最初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鳳凰展翅 翱翔神州
1958年,上海267家小廠合並,組建成了上海自行車三廠,也就是鳳凰自行車廠的前身。幾季之後,鳳凰牌
鳳凰自行車品牌標志
成了家喻戶曉的自行車名牌,一時供不應求。
成立之初,鳳凰是一支蓬勃發展的生力軍,在全國有限的幾家自行車廠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1993年,鳳凰自行車公司整體改製成為股份有限公司,並於同年在境內公開發行A、B股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一年,鳳凰的年生產量躍過了500萬輛大關,達到523萬輛,同時公司實行「一業為主,多元經營」的經營戰略,除主營自行車外,還開始經營工程塑料、酒店業、國際貿易等產業,形勢一片大好。
就在這輝煌的背後,鳳凰卻停止了向上騰飛的勢頭。據鳳凰股份1999年的年報顯示:1997年至1999年,鳳凰的市場佔有率呈下降態勢,分別下降21.6%、17.4%和14%。在整個市場處於持續增長的時候,鳳凰似乎無法再振翅高飛。
禍起聯營 陷入競爭泥潭
1986年前後,鳳凰開始了以擴張為主要方式的經營。以鳳凰為「龍頭」,江
載重車
蘇、浙江、廣西和新疆等地的43個單位,聯營組成了「鳳凰自行車(集團)公司」,所謂的聯營就如同現在的加盟店,打著鳳凰的旗號「特許經營」,這僅僅只是鬆散聯盟關系,而不是控股公司的概念。
擴張過後,照理來說應該是進行有序管理,然而,鳳凰被「眼前形勢一片大好」的假象所蒙蔽,沒有看到市場經濟正在不斷變化。1989年,由於「聯營」帶動,整個集團共生產鳳凰牌自行車620萬輛,然而僅僅幾季之後,產量就劇降為354萬輛。產量的急轉直下有如當頭棒喝,敲醒了沉醉在產量美夢中的鳳凰領導層。經調查才發現自從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的自行車零部件生產廠及整車廠數量猛增,自行車市場已經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自行車生產進入了一個飽和期。
面對這樣的情況,鳳凰自行車廠做的不是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而是通過逐步收回品牌使用權的方式,想使自己逃離數量競爭。然而,事與願違,經過多年的聯營,那些小型製造商都具備了相當的生產能力,在脫離鳳凰之後,紛紛成立自己的品牌,與鳳凰展開激烈的競爭,同時還把鳳凰拖入了低價競爭的泥潭,使其無暇顧及開發新產品、新市場。新型的自行車一如新裝上市,每時都需要追求不同的新意,引領潮流,沒有更新,就意味著停留在了過去,沒有了前進的沖勁,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與此同時,台資和外資自行車公司抓住這個混亂的局面,打入了大陸市場。1992年,
輕便車
全球自行車生產及行銷最具規模的公司之一台灣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鳳凰合資成立上海巨鳳自行車公司,同時「巨大」還在江蘇崑山獨資設立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捷安特等外來品牌一開始就避開了低價競爭的老路,將產品定位於中高檔,不僅保留了足夠的盈利空間,也擠壓了鳳凰等老品牌的生存空間。單以出口而論,2003年,「巨大」平均出口單價為125美元,而鳳凰平均出口單價僅為40美元左右。
2001年,鳳凰就已經開始生產銷售電動自行車,這原本可以成為鳳凰新興的一次戰略性機遇。但是決策者的領導力不夠使得鳳凰在探索電動自行車生產上畏首畏尾,始終處於一個不溫不火的局面,另外,由於永久牌是電動車的「欽定」生產商,鳳凰也一直未能涉足很深。
新戰場開拓不盡如人意,傳統市場又面臨競爭者的蠶食。身處前有狼後有虎的境地,鳳凰始終未能一飛沖天,打開新局面。如今,鳳凰每年的產量只是徘徊在1990年的水平,但市場地位已今非昔比,人們再提起鳳凰,也只能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輝煌了。
鳳凰涅槃 難獲新生
當鳳凰國內的市場佔有率持續下滑之時,鳳凰並沒有尋求有效的手段去改變這一
賽車
現狀,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國外市場,在每年生產的400多萬輛自行車中,有400萬輛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創下了1.3億美元的外匯收入。2005年7月19日,歐盟對中國自行車徵收反傾銷稅,稅率由30.6%上升到48.5%,對於鳳凰來說,這無疑是一記重拳。
面對企業的集團化,單一的自行車生產業務已無力支撐上市公司的發展,公司內的員工都是公司的老成員,沒有社會新鮮血液的注入,使得公司在改革上沒能有多少新的創舉。2005年底,鳳凰的控股股東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將其所持的13053.9645萬股公司國家股(占總股本的36.92%)無償劃撥給上海市金山區國資委,由國資委負責處理這些資產。金山區國資委有意使鳳凰轉型成為房地產公司,2006年六月,鳳凰建設投資1億元與上海石化城市建設開發公司合資成立了上海金山海洋風情商街開發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公司投資1000萬元設立了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將主營業務自行車、電動車銷售生產裝入這家新公司[2]。
鳳凰的品牌正逐漸邊緣化,金山區國資委在接下去多年將如何進行投資尚是未知之數。
童車
市場是無情的,在經歷了大浪淘沙後,一些曾經家喻戶曉的品牌徹底倒下了,而另一些倒下後卻又站了起來。北方的「飛鴿」、「紅旗」是與「鳳凰」、「永久」同樣馳名的牌子,在沉寂了五六年後,依靠品牌優勢再度起飛。業內人士認為,老品牌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它們的弱點就是與市場銷售脫節,依靠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基礎,殺回市場並非不可能。
『貳』 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
寶冶工程技術企業文化建設堅持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並重的原則:
堅持繼承傳統和開拓創新並舉的原則;
堅持共性文化與個性發展和諧統一的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人本主義原則。
企業精神 —超越自我,創造卓越
企業宗旨 — 立足市場、公平競爭、面向社會、誠實信用
企業價值觀 — 以人為本,人生價值、企業價值、社會價值三統一
企業道德 — 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 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崇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
寶冶工程技術制度文化:
建立精簡高效、權責分明的組織結構制度;
建立公平、 公正的員工獎懲制度;
建立完善、合理的員工培訓制度;
建立共同的遵守、廣泛推行的各類行為規范制度。
寶冶工程技術行為文化:
形成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特魅力的企業經營層文化;形成具有共同行為特點和行為習慣的員工文化;
大力推進企業模範的建設,形成能夠體現和傳播企業價值觀和核心理念載體的模範人物文化。
誠信立企
寶冶工程技術人認為,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更是法制經濟和信用經濟。
寶冶工程技術誠信文化的信條:
1、以誠為本,以信為先。
2、先賣信譽,再賣產品。
3、經營之道在於誠,贏利之道在於信。
4、沒有什麼比行為正當,堅持誠信更能佔領市場。
5、損失金錢,損失無幾;損失信譽,損失至巨。
6、市場競爭固然要講策略、講權謀、講利益,但要誠為基礎,不失信用,不失信譽
7、資產是資源、人才是資源,誠信也是企業的資源
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陽剛認為:
搞好企業文化應以八字文化導向,積極進取,默默奉獻,要有團隊精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學習華為員工勝則舉杯,敗則相救精神;廣大幹部要想員工所想,沖到第一線;營造和諧友好企業氛圍,提高員工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開心工作,快樂生活。
在作風建設中強調要搞好團結;克服小富即安和畏縮情緒,要敢做、敢為、敢幹;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崗位知識;學習月亮天使文章,提倡要說真話,不能報喜不報憂;廉政建設工作,要嚴禁私設小金庫;要有高度執行力,要有高素質,共同努力、共同前進、共同發展。從而營造一個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