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的金山和村在哪裡
擴展閱讀
深圳自助ktv有哪些 2024-12-28 15:32:26
現在上海學車多少錢 2024-12-28 15:07:53

上海的金山和村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4-12-27 22:55:25

Ⅰ 金山在上海的哪裡

金山地區在6000年前即已成陸,東晉時期海岸線遠在今岸線以南的王盤山一帶,據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金山地處濱海平原,古東江、青龍江貫穿南北,既有漁鹽之利,又有航運、灌溉之便,經濟開發較早。春秋時期,不但已有聚落,且有城堡建立。相傳西周康王在金山北麓築金山城,亦名康城或東京城。秦置海鹽縣。南北朝時先後分海鹽東北境置前京、胥浦兩縣,縣治都設在今金山南境。隋代一度並入鹽官縣。幾經分合,到唐天寶十年分海鹽北境、嘉興東境、崑山南境置華亭縣,金山屬華亭。清順治十三年為松江府婁縣地。清雍正四年始置金山縣,縣治設於金山衛城。
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金山地理環境、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隨著杭州灣的形成,金山海岸不斷內坍,風潮海溢頻繁,常使內陸成為斥鹵之地,至清雍正年間才基本穩定,千餘年間海岸後退近20公里,大片平原沃野被吞噬入海,大小金山成為海中島嶼。杭州灣的形成,又使金山成為太湖流域重要的海運港口和軍事要沖。五代以前,大小金山附近為古金山港,福建等地航商,經常在此泊船貿易;五代吳越時,曾在古金山港口築城堡戍守;南宋駐金山水軍,拱衛京都臨安。南宋時,金山淪海以後,海港移至小官鎮旁青龍港,更顯繁榮。明洪武年間在小官鎮置金山衛,統領7個干戶所,轄境東起寶山,西達乍浦,左右策應,綿亘幾百里的沿海地帶,堡墩林立,防務整肅,並有巡海船40艘駐衛,屹然為太湖流域東南之屏障。明成化年間,堵塞青龍港口,加固海塘,增強了對海潮災害和外敵入侵的防禦力量,然太湖東南出海口從此完全封閉,水流北出黃浦,境內河道流速減低,釘螺革生,成為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地區。海思雖有減輕,而南旱北澇則加劇,嚴重威脅到農業生產。金山衛也因失去海港條件而日趨衰落,縣城遂於清乾隆二十四年移治朱涇鎮。
地處海防前哨和蘇、浙、滬邊境的金山人民,在備受封建壓迫和自然災害的同時,又飽經兵燹之苦,明代倭寇的多次騷擾,明末清軍南下時對金山衛的爭奪,清代對太平天國起義的鎮壓,民國初年直皖軍閥混戰,都使金山人民遭受慘重損失。民國26年(1937年),日本侵略軍在金山沿海登陸,直下滬寧,沿途燒殺擄掠,更使金山生靈塗炭,許多村鎮化為廢墟。晚清以來,舊中國政治腐敗,蘇浙地區土匪公然出沒,加之官吏橫征暴斂,地主殘酷剝削,廣大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長期的內憂外患,貧困飢饉,激勵起金山人民的革命斗爭精神。清宣統元年(1909年),高旭等一批進步文人發起組織南社,本縣有40餘人參加。他們以文學為武器,鼓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反對清王朝的專制統治。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李一諤、袁世釗等共產黨人,在本縣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地方組織——中共浦南特別支部(即金山獨支)和楓徑獨立支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金山農民運動蓬勃發展,農民協會和鹽民協會幾乎遍及全縣,聲援北伐的運動搞得熱火朝天。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在江蘇省委巡視員陳雲領導下,組織了農民武裝起義,建立了農民軍和赤衛隊,發動了楓涇暴動和新街暴動,打擊土豪劣紳,震撼了松(江)、金(山)、奉(賢)和平湖等地統治當局。,抗日戰爭時期,本縣淪陷區人民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反清鄉、反掃盪的斗爭,襲擊敵偽據點,伏擊小股敵人,摧毀敵人封鎖線。解放戰爭時期,黨領導的人民武裝策反分化國民黨軍警,攔截輜重船隻,收繳槍枝彈葯,組織工人、學生護廠護校。經過長期艱苦的斗爭,終於迎來了1949年5月13日金山的解放。
解放後,金山開始了歷史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剿匪肅特,建立基層政權,平抑物價,穩定市場,保障了社會和生產秩序;開展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農村生產力;1953年開始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經過近40年的努力,已從單一的農業經濟初步形成農副工全面發展,城鄉一體化的城郊型綜合經濟。 1966年,縣境擴大後(松江縣有200餘平方公裡面積、13萬人口劃入本縣),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為1.64億元。l988年底工農業總產值達18.77億元,比1966年增長10.4倍;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19.7%,上升到87.5%。社會總產值28.83億元。人均國民收入2177元。隨著經濟的增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生機盎然。
1997年4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29號):金山縣與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上海金山實業公司聯合建政,撤銷金山縣,設立金山區,以原金山縣的行政區域為金山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金山衛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