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有沒有很老的教堂
上海現存的老教堂應該有近百座。
年代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明末,即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從南京傳入天主教後由其孫女和外國傳教士潘國光興建的「敬一堂」。
其餘大多是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建築作品,有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中國傳統式等,它們是上海「萬國建築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海曾經作為「多國殖民城市」的歷史見證。
上海老教堂有六座:徐家匯天主教堂、沐恩堂、鴻德堂、若瑟堂、諸聖堂和新天安堂。它們或地處鬧市,或隱匿幽巷;或巍峨高大,或小巧玲瓏;或沿用至今,或荒廢多年。素有「遠東第一大教堂」之稱的徐家匯天主教堂不愧是教堂巨擘,南北對峙的兩座哥特式鍾樓直入雲端,充滿神聖的敬畏。若瑟堂也是哥特風格,所不同的是它採用了單鍾塔式立面,而且屋頂是由四個小尖塔圍繞一個大尖塔組成,當年的設計者或許是在佛教的「金剛寶座塔」上發現了這樣的靈感。沐恩堂為當時非常時髦的美國學院式哥特建築,自由的造型、和諧的尺度似乎更具親近感。諸聖堂貌不驚人,其體量和豪華程度都不能與前三者媲美,但內部布局卻是很正規的巴西利卡式三廊型。鴻德堂則打破了教堂的傳統風格,採用中國古代大屋頂式風格,飛檐翹角,斗拱彩畫,內部裝飾又多用中西合璧的元素,可見當時正處民族主義高漲期,基督教在建築上也著力追求本土化。對早已廢棄不用的新天安堂來說,它的命運就與前面五座教堂截然不同,由於缺乏看管和保護,今年1月24日凌晨突發大火,如今斷壁殘垣的「遺骸」正期待原樣修復,據說是由同濟大學著名的建築史專家羅小未、常青負責設計。
上海還有很多知名的教堂,如徐匯區衡山路53號的國際禮拜堂、黃浦區江西中路20號的聖三一堂、黃浦區董家渡路185號的董家渡天主堂、松江區佘山的聖母大教堂、盧灣區皋蘭路16號的東正教聖尼古拉斯教堂、徐匯區新樂路55號的東正教聖母大堂等。用個不恰當的比喻:一座座教堂就像是一幕幕電影,看教堂就像看電影,可以看場面,可以看細節,當然也可以看劇情:即它們所蘊涵的歷史、文化、宗教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