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三角、珠三角、金三角分別指哪些區域
長三角:傳統意義的長江三角洲北起通揚運河,南抵杭州灣,西至南京,東到海濱,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鄰近海域。面積約為九萬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約7500萬,是一片坦盪的大平原。這里岸線平直,海水黃渾,有一條寬約幾千米到幾十千米的潮間帶淺灘。 這個都市群匯集了產業、金融、貿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實力,對於帶動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連接國內外市場,吸引海外投資,推動產業與技術轉移,參與國際競爭與區域重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義的長江三角洲是我國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鎮江、揚州以東長江泥沙積成的沖積平原,位於江蘇省東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區。長江三角洲頂點在儀征市真州鎮附近,以揚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線為其北界,鎮江、寧鎮山脈、茅山東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灣北岸一線為西界和南界,東止黃海和東海。
按照國務院2008年關於進一步發展長三角的指導意見,正式確定將長三角擴大到兩省一市,即江蘇浙江全省,上海市。這個戰略性規劃兼顧了區域平衡和互補,將蘇北和浙西南納入長三角范圍,在土地、資源、人才等層次上明顯提升了長三角的實力和發展潛力,長三角佔中國經濟總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蘇北和浙西南將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對拉動整個地區經濟增長、促進長三角核心地區產業配置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現如今的長三角包括16+7個市,由原來長三角老16個市加入7個新市,進行了擴容,組成更大的長三角,涵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四個省,
上海市:上海
江蘇省:南京 蘇州 無錫 南通 常州 鎮江 揚州 泰州 鹽城 連雲港(10個)
浙江省:杭州 寧波 紹興 嘉興 湖州 舟山 台州 溫州(8個)
安徽省:合肥 蕪湖 馬鞍山 銅陵(4個)
珠三角: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在廣東省的中南部,在行政轄域上包括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中山、江門、佛山和惠州市的惠城區、惠陽、惠東、博羅,肇慶市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四會
泛珠三角區域范圍是指包括廣東、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等九省(區)以及香港、澳門在內的廣闊區間,稱為「9+2」模式。
金三角:河南省三門峽市、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和陝西省渭南市,共同構成了晉陝豫三省邊緣「黃河金三角區域」的核心,是以山西省運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圈。位於我國中、西部交界地帶,通華北、聯西北、達中原,在全國流通中,可以承東啟西、貫通南北。但是,由於受行政邊界分割的影響,區域統籌協調發展受到制約。在2009年的全國兩會上,河南、山西、陝西三省代表團聯合呼籲:建立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四市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試驗區
另外金三角還可以參考
http://ke..com/view/23698.htm
『貳』 長三角,珠三角,金三角分別指哪些區域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珠江三角洲(Pearl River Delta)既是地理區域,也是經濟區域。位於廣東省中部地區,在明清時期屬廣州府。新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清遠、雲浮、韶關、深圳、東莞、惠州、汕尾、河源、珠海、中山、江門、陽江由9+6融合發展的城扒激凳市所形成的珠江三角洲。
「金三角」的范圍大致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寮國鉛橘的琅南塔省、豐沙里、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
(2)上海金三角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長三角的經濟概況: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以僅佔中國2.1%的國土面積,集中了中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中國最大的經濟圈,綜合實力第一,其經濟總量相當於中國GDP的20%,且年增長率遠高於中國平均水平。長江三角洲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大地區,該地區工業基礎雄厚、商品經濟發達,水陸交通方便,是中國最大的外貿出口基春旅地。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長三角
網路—珠三角
網路—金三角
『叄』 長江三角洲包括哪幾個城市
長江三角洲,這個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由多個繁榮城市構成。據統計,該區域包括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徐州、鎮江、揚州、南通、泰州、淮安、鹽城、連雲港、宿遷、常州、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台州、金華、溫州、麗水、衢州、舟山等總共三十四個城市,其范圍大致與江南文化亞區相當,核心地帶是環太湖地區,即江蘇蘇南和浙江北部分布的區域。
上海作為龍頭,引領江蘇、浙江形成強大的經濟帶,這里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最大的區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國際資本和民間資本在這里迅速積聚,極大地推動了這一地區的繁榮。長江三角洲因其卓越的經濟實力,被譽為中國的「金三角」。
地理上,長江三角洲的頂點位於江蘇省儀征市真州鎮附近,六七千年前的這里曾是三角形港灣,潮汐作用明顯。河流帶來的泥沙堆積形成了南、北兩岸的沙堤,塑造了里下河平原和太湖平原。這片區域河網密集,湖泊眾多,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城市林立,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歷史上,這里曾深受洪澇困擾,但通過水利工程的建設,如今已轉變為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至於礦產資源,江蘇相對豐富,擁有煤炭、石油等,而浙江則以非金屬礦產為主,上海雖然缺乏一次能源,但電力和二次能源生產較為發達,還有潛力開發其他可再生能源如沼氣、風能等。
『肆』 中國金三角是哪三個地區
中國的金三角是指中國東南沿海的三個經濟特區:深圳、上海和廣州。這三個城市被認為是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之一。它們都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批設立的經濟特區,並在經濟發展和改革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下面是對這三個城市的簡要介紹:
1.深圳:
深圳是中國廣東省南部的一個城市,緊鄰香港。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後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也是中國最早的開放城市之一。深圳的經濟發展在中國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譽,其高新技術、製造業和出口業務領域十分發達。
2.上海:
上海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是中國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上海的經濟特點是產業結構比較均衡,擁有發達的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和服務業等多個領域。此外,上海還是中國文化、教育和藝術的中心之一。
3.廣州:
廣州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城市,也是中國廣東省的省會城市。它是中國最早的開放城市之一,其經濟發展主要以出口貿易和製造業為主。廣州還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如中山紀念堂和陳家祠等著名景點。
這三個城市都是中國經濟、科技和文化發展的中心,各具特色,在中國和世界上都擁有重要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