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礦用提升設備的現狀是什麼
機、電、液成套化
從狹義的產品成套來講,提升系統由主機部分、電控部分、電動機 (電動機廠配套) 和閘控部分組成,提升設備各部分的發展不均衡。
(1) 主機部分 目前,國產主機部分 (主軸、捲筒和天輪等) 的產品結構、技術水平、安全可靠性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產品外觀尚有差距,結構細節須優化。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配置過於保守,質量偏大。
(2) 電控系統 與國外技術相比,電控部分差距在加大 (大功率交-直-交系統),影響國內產品的整體競爭力,關鍵技術擺脫不了對進口技術的依賴,市場佔有率在降低。
(3) 電動機 電動機的單機功率、外形尺寸、質量等與國外有較大差距,材料應用偏保守,發熱問題、冷卻技術存有差距。
(4) 閘控系統 閘控部分的原理、結構、配置、可靠性及性能己可與國際上先進的 ABB、西馬格媲美,但起步晚,需加強宣傳,提高市場認可度。
由於關鍵技術特別是電控部分存在的差距,造成提升機產品很難實現機電液一體化,制約了產品產值的提高。目前國產大型提升設備面臨的困境是:大功率電控技術欠缺,不得不依賴進口;配套的國產電動機目前最大單機功率為 6 300 kW (尚未運行),遇到大功率項目時,競爭力不足;智能閘控用戶認可度不高;主機機械部分 (主軸、捲筒和天輪等) 的價格優勢已沒有很大吸引力。對於大型提升設備的采購,用戶往往傾向於進口設備,甚至在項目招標時就指定進口設備。最近大型提升設備的競爭中,ABB 和西瑪格的中標率較高,這對其他公司的後續項目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目前,提升設備的主機系統、電動機、閘控系統和電控部分往往被分離,由不同的廠家供貨,甚至是單獨招標,很少形成完整的機電液成套產品,設計院和業主也推崇這種供貨模式。例如大型提升設備,主機研發由國內廠家生產,閘控系統被指定為進口 ABB或者西瑪格產品,電氣部分是國內另一家電氣廠家供貨,該情況給項目執行和設備維護帶來諸多不便。
從宏觀的產品成套來講,提升設備可以推廣為整個提升系統。由提升設備、提升容器及懸掛裝置、井架、操車及裝卸載設備、鋼絲繩、輔助的設備等(調繩設備、換繩設備等) 組成。目前國外公司瑞典A BB、西瑪格都能夠以工程項目的方式供貨,完成設備選型計算、全套設備及輔機供貨。而目前國內的模式是設計院負責選型計算,設備生產廠負責設計與製造設備,與國外公司相比技術不全面,設備種類不完整。國內的提升機設備,提升容器及懸掛裝置由專業製造廠 (徐州和泰安等) 製造;井架一般由設計院供圖,由安裝單位或煤機廠製造;操車及裝卸載設備由中小型煤機廠製造;鋼絲繩由專業製造廠 (貴州、鞍山和石嘴山) 製造或進口;輔助設備 (調繩設備和換繩設備等) 如小提升機的調繩、換繩設備技術比較成熟,由中小煤機廠製造,大提升機的調繩、換繩設備發展相對滯後,目前僅個別廠家開發有產品。因產品隸屬於不同廠家,沒有形成統一的聯合體,造成一個提升項目由多個設備廠家分別供貨,與進口品牌相比,存在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