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醫保交金怎麼算
擴展閱讀
天津市周三限號嗎謝什麼 2025-02-19 13:18:18

上海醫保交金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5-02-15 01:06:44

❶ 上海五險一金計算

一、上海的「五險一金」:上海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個人繳納部分+單位繳納部分 。上海社保的最低繳費基數=上海月平均工資*60%,最高繳納基數=上海月平均工資*3。
養老保險= 基數×8% +基數×22%,醫療保險= 基數×2% +基數×12%,失業保險= 基數×1% +基數×2%生育保險= 基數×0.5%全由單位負擔,工傷保險= 基數×0.5%全由單位負擔住房公積金= 基數×7% +基數×7%。其中個人出資的是左邊的部分,即基數的8% +2% +1% +7%=18%,其餘右邊的部分由單位出資,其總數為基數的22% +12% +2% +0.5%+0.5%+7%=44%。也就是說扣除五險一金後的工資為:x=工人工資-基數×18%(下面要說到以扣除三保一金後的工資x計算所得稅問題),而單位付出的總資金為:y=工人工資+基數×44%。

二、獎金的計算方法:獎金計入當月工資,累加後按方法2扣稅。年終雙薪也同樣。從上海市政府一推出之初,就一直宣傳持有上海人才類居住證,可以享受上海同等市民待遇。
三、重要提示
持有上海市人才類居住證,用工單位就得為外地來滬的「人才」交納五險一金,可以享受上海市民同等待遇。五險一金中主要是其中的三險一金:養老,醫保,失業,公積金(還有工傷,生育由於比例較小,且個人不交費,這里不累述)。

第一項,養老,現在在職職工養老金交納,單位承擔22%(計入社會統籌),個人承擔8%(計入個人帳戶)。按現有的規定,從2010年1月1日起,在上海參保滿10年,可以在上海辦理退休手續,也可以轉回原戶口所在地辦理退休手續,而轉回部分是你個人交納部分8%+單位為你所交納部分的12%,單位為你繳納的還有10%只能留上海,作為上海的社會統籌。現辦法規定:參保人員跨省就業,除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外,還轉移12%的單位繳費。辦法按照「唯一性」原則,依次確定了相關地區的責任,即:參保人員戶籍所在地與最後參保地一致時,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當戶籍所在地與最後參保地不一致時,如果在最後參保地參保滿10年,則在最後參保地領取待遇;如在最後參保地參保不滿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各地參保都不滿10年,則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這樣有助於消除過去由於地區之間職責不清,個別轉出地和轉入地常有相互推諉的現象。辦法規定,讓每一個繳費滿15年以上的參保人員都能在一個地方領到基本養老金。

第二項,醫保,單位承擔12%,個人交納2%。單位交納的12%部分計入社會統籌,還有一部分加上個人2%記入個人帳戶,這項呢,在上海工作期間還算是實際有用的,但事實上,你這個期間生病的概率應該較小。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就業並參加新就業地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由新就業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通知原就業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轉移手續,不再享受原就業地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建立個人賬戶的,個人賬戶原則上隨其醫療保險關系轉移劃轉,個人賬戶余額(包括個人繳費部分和單位繳費劃入部分)通過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轉移。

參保人員跨統籌地區轉移基本醫療保障關系的,原戶籍所在地或原就業地社會(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應在其辦理中止參保手續時為其出具參保憑證,並保留其參保信息,以備核查。新就業地要做好流入人員的參保信息核查以及登記等工作。

第三項,失業保險單位交納2%,個人承擔1%,按上海目前的居住證制度,你基本是不能享的,交了也白交。因為如果你失業,你就不可能持有居住證,而在上海的人才類居住證中70%以上都是一年期的,而沒有居住證,你就不可能享有失業待遇。

第四項,公積金,單位與個人各交7%,且全部計入個人帳戶,兩者皆歸個人所有,純屬於個人收入,繳存於管理中心,可以轉移,可以用於房貸。只要你想買房就可以100%的享受,這一項是實實在在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