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各區老師工資待遇怎麼樣
閔行區和浦東新區教師待遇是全市最好的。 奉賢金山等部分郊區普遍不是很好, 市區中閘北區普陀區好像也不是很好。
老師又作教師是一種職業,古已有之,指傳授學生知識的人員,有各種教育類型(幼兒老師、小學老師、初中老師、大學老師等);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和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正確知識和指導,有能力的人。相關節日是「教師節」。
在古代舊時,老師多稱為:「師父、夫子、教書先生、學究、講郎等等」。和老師相似的職業有講師、教練、教授、教員、博士等。
2016年,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數為1578.2萬人,其中,普通小學專任教師為578.9萬人,初中階段專任教師為348.8萬人,全國幼兒園專任教師數為223.2萬人,全國特殊教育專任教師數為5.3萬人,全國普通高中專任教師173.3萬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為84.0萬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160.2萬人。
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教學生知識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我們平時雖然稱呼學校里某教師為「某老師」,但這里的「老師」其實是教師這種工作,教書是其基本功能。
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直至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將西學(美式教育)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便開始在《學生操行規范》裡面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但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將「先生」改稱為「老師」,則是從國民政府時代開始,並一直沿用至今。
㈡ 老師的10%的增加部分去哪了
近段時間很多老師都在討論工資改革的事情,好像自己工資是加了,但原來執行的10%的增加部分不見了,感覺是不是又在玩數字游戲。其實可以這樣說,這次工資改革對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是非常有利的,是真正在落實教師的國家公職人員的身份。
一、此次工資改革,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增加是最多的。義務教育教師調整後的崗位工資標准為每月 1675 元至 6665元,薪級工資標准為每月 288 元至 7989 元。對照最新事業單位技崗工資標准,發現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實際所發的工資標准比其他事業單位工資多不止10%。以十三級崗為例,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工資為1510,增加10%後為1671元,比教師的1675還低4元。薪級工資以一級為例,工資標准為260元,提高10%後,也只有286元,比教師的288還低2元。由此可見,義務教育教師增加的工資實際比其他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提高了不此10%了,當然也只多幾元錢。
二、義務教育教師基本工資標准不再執行提高 10%。因為調整後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標准包含原義務教育教師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准提高10%的部分,而且還比提高10%多那麼幾塊錢了。說實話,在這個基本工資上,國家對教師還是非常優待的。但是相對於公務員來說,更多的是各種補貼,如果強化教師國家公務人員身份,不低於公務員的收入,那還是要將車補等各種補貼也落實到位。國家發展離不開教育,國家對義務教育還是非常重視的,2019年期待更多有利於教師和教育的政策出台並落實,讓教師成為有職業尊嚴,有幸福感的職業。
㈢ 當老師工資一般多少
從地區差距上來看,2019年經濟發達的市區和重點扶持地區的教師工資普遍較高,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工資水平則普遍較低。
1、經濟較發達的市區,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廣東、浙江等地的教師工資都走在了全國教師工資的前列,入職工資就能達到6000-7000,隨著教齡的增加和職稱的晉升,工資上萬沒有問題。而且這些地方的老師還有豐富的福利待遇、資金等。
2、一些國家重點扶持的少數民族地區,因自然環境惡劣,這些地方的教師也有較高的工資。
比如西藏、新疆、寧夏等地的教師的入職工資也可以達到5000-7000,一些山區和高原環境惡劣的地區,教師還可以拿到較高的地方性補貼。
3、經濟欠發達地區,如發展較落後的中西部地區、鄉村地區的教師工資,佔90%以上的老師月工資在3000-4000之間。
目前,全國教師工資較低的地區,除了廣大農村教師的工資普遍較低以外,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如河北、湖南、四川、江西、廣西、安徽、河南等地的教師工資同樣較低,大多在編新入職教師的工資只有2000多塊,教齡20年依然評不上一級教師,只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即使評上一級職稱,教師工資也只能多上300元左右,勤勤懇懇一輩子,到退休前也拿不到5000的工資,而能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雖然能拿到5000+的工資,但奈何高級職稱的教師鳳毛麟角,不具代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