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話懂經不出道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北京公交全程多少錢 2025-04-07 12:22:24
廈門市民辦小學都有哪些 2025-04-07 12:22:16
寄件到北京怎麼算 2025-04-07 12:19:24

上海話懂經不出道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5-04-06 13:09:17

❶ 上海話的「老克拉」什麼意思

近代上海方言中把上等級的人或物稱之為「克拉」。如上海方言講:「格傢伙克拉來些」,意即該人道行深且上品;又如「格件衣裳克拉來」, 意即這件衣服做工、樣式、面料等均屬上品。這里所提及的「克拉」是英語「class」的音譯,原義主要指等級、階級,而英語中一般把上層社會稱為「class」。「克拉」一詞在20世紀50年代已很少見與使用,但60年代初,我國因自然災害而出現社會的暫時不穩定,此時舊社會的一些沉渣泛起,一些舊社會的「克拉」者以各種方式宣傳舊社會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黑道中的規矩和作案手法。這些舊社會的「克拉」們年歲都已大了,於是人們把他們稱作「老克拉」。60年代初,「老克拉」是限於40歲以上,對舊社會涉世頗深者的稱呼。「老」在上海方言中有年長的意思,同時又有「狠」的含義,之後「老克拉」又泛指涉世頗深、粗通黑道行情規矩的「老懂經」。6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文革初期,大概因為「老克拉」與舊社會資產階級有關聯而被歸入牛鬼蛇神之列,人們棄之猶恐不及,「老克拉」的稱呼也很少見與使用。但社會上又冒出一個與「老克拉」詞義十分相近的詞——「老的克」。有人認為「的克」是英語「stick」(文明棍)的音譯,是由於舊時紳士常用而得名。也有人認為「老的克」應作「老狄克」,是國家行將進入文革動亂的讖語。60年代中期後,魯迅先生被尊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先驅而地位日顯,誰反對魯迅先生就是反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反革命。1966年,張春橋在上海的地位日漸顯赫,而張春橋曾於30年代化名「狄克」攻擊過魯迅先生,於是在上層社會以及文化界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一部分人希望能證實「狄克」即張春橋而哄張春橋下台,另一部分人則千方百計隱瞞史實以保張春橋,而民間(也只能是部分人)只知道中央和地方都在找一個潛伏在要害部門數十年之久的老奸巨滑——「狄克」,但根本無從知道「狄克」者張春橋也。於是上海俗語中出現「老狄克」一詞以喻精於算計者。

❷ 上海話「yp」是什麼意思

上海原著居民對外地來滬者的代稱,為地域歧視不文明用語。YP是上海話里「洋盤」的漢語拼音縮寫。把YP說成硬碟是誤讀。洋盤本來是外行意思,把它說成外地人是近年網語的說法,上海人口語中原來都把外地人統稱「鄉下人」,這里鄉下人等同於農民,知青上山下鄉後,對農民的歧視弱化了,這里的鄉下人基本就成了外地人的同義詞,比如,上海人自己離開上海去老家,不論老家是城市還是農村,都說「到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