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哪裡招賣珠寶的退休工人
擴展閱讀
杭州戴陳弄學區屬於哪裡 2025-04-16 16:24:20
不了深圳市什麼 2025-04-16 16:23:53

上海哪裡招賣珠寶的退休工人

發布時間: 2025-04-09 18:12:24

1. 心理咨詢師屬於什麼金領藍領

分類: 商業/理財
解析:

我覺得是灰領,你自己看看.....

金領→白領→粉領→灰領→藍領

從位高權重的總經理,到出入豪華商務中心的文職人員,直到操作機械的普通工人,金領、白領、粉領、灰領、藍領,在職場各領 *** 。領子的色彩也詮釋著職業新概念。

一項調查表明,中國職場已改變過去「管理者」和「勞動者」的「二元化」結構,正按照知識層次、職業特點、職務高低、職場地位及薪酬厚薄進行劃分,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職場各階層人員的生存狀態迥異,生活方式不同,工作各有特點,經濟收入懸殊,形成了職場「五領」,即:金領、白領、粉領、灰領、藍領。

「五領」稱謂各領 ***

在中國職場,人們已習慣了用「領子」的顏色來劃分不同的人群,從位高權重的總經理,到出入豪華商務中心的文職人員,直到操作機械的普通工人,金領、白領、粉領、灰領、藍領,在職場各領 *** 。領子的色彩也詮釋著職業新概念。

金領。擁有「金領」這個稱謂,不僅讓人羨慕,也令人敬畏。這一稱呼是社會對這些人的知識結構、公關能力、團隊協調能力、管理經營能力、社會關系資源等綜合素質的認可。金領們是腳踏實地的實幹家,善於獨立解決問題,富於冒險和挑戰未來,渴望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渴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事業領域。在公眾心目中,除董事長、總經理外,注冊會計師、律師、精算師、高級電路工程師、管理咨詢工程師和注冊建築師,當為「最受百姓寵愛的金領職業」。金領的月薪在1萬元以上。

白領。「白領」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因一技之長而被老闆聘用為管理層或做一些文職的事,他們工作上能獨當一面,面對無常的世事顯得更加達觀,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更趨實用。白領們追求生活的多樣化及高質量。目前,白領階層的主體是25—40歲之間的人群。按美國的標准,白領是指年薪在8萬美元從事純粹腦力勞動的人。

粉領。「粉領」是指那些在家工作的自由職業者。她們憑借電腦、電話和傳真與外界聯系。她們多出自「食腦」階層,從事自由撰稿、廣告設計、服裝、珠寶、陶藝及各類工藝品設計、產品營銷、進出口貿易、管理咨詢等工作。她們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尋求個性價值、追求勞資公平、接受市場挑戰是她們共同的特點。因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多為女性,故又稱「粉領麗人」。

灰領。「灰領」是最近出現的一種職場稱謂,一般是高職學校畢業的大專生。他們是既掌握較高的現代科學知識,又具有較高的操作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灰領」原指負責維修電器、機械的技術工人,因為他們經常穿灰色制服工作而得名。如今灰領的范疇已擴大,電子工程師、軟體開發工程師、裝飾設計工程師、繪圖工程師、噴塗電鍍工程師等。「灰領」是一種新型的人才,是一個有獨立的智能結構、職業特徵的人才類型,他們有較高的學歷、豐富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

藍領。「藍領」主要指產業工人,他們靠支付自己的體力來獲取報酬,建築工人、鋼鐵工人、紡織女工、家電製造工人、水電管道維修工、裝修工人、卡車司機等職業是藍領的典型職業。藍領的本質特徵在於具有統一的生產技能和職業規范,具有一定的組織化水平。當前在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中,均存在一定規模的藍領群體。技術工人、推銷員與售貨員、計程車司機與物流運輸工人、保安公司中的保安人員、具有高標准衛生條件約束下的廚藝人員、具備現代農技知識進行機械化作業的農民,等等,也都屬於現代藍領。

金領:讓人崇拜讓人憂

「五花馬,千金裘」,位高權重。金領們每天工作近10個小時,普遍在工作中使用英語,手中握有百萬元的年度預算,每季度至少一次外出旅行……2004年底,央視市場研究通過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4個中國經濟最發達城市、各行各業的數萬家企業取樣調查推測,在中國,高級商務人士總數已經高達34.2萬人。其中12%的高級經理擁有年度預算100萬元以上的權力,其中更有6%的商務人士年度預算權在1000萬元以上。平均而言,他們每人的年度預算權高達195萬元。68%的高級商務人士從事管理工作,職責涉及市場、財務、行政、企劃、銷售等核心領域,同時直接掌握著「白領」們的使用權。個人財富方面,39%的高級商務人士擁有汽車;房屋以私房為主,佔75%;90%的高級商務人士擁有保險,他們更多的擁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分別佔78%和76%。

超負荷,大壓力,透支生命。據調查,金領們工作繁重,甚至出現透支生命的現象,這不能不引起高級商務人士的重視。請看一組令人遺憾而驚心的名單:王均瑤,38歲,均瑤集團的創始人,前董事長;湯君年,56歲,湯臣集團地產巨子;楊邁,54歲,愛立信中國前總裁;胡凱,52歲,大中電器公司前總經理;彭作義,56歲,青島啤酒前總裁……這些曾經領導公司蓬勃向上的領軍人物,都因積勞成疾,壯年早逝。超過11%的高級商務人士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另有19%的人平均每天工作10至12個小時。國內企業家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腸胃消化系統疾病佔30.7%,高血糖以及高血脂佔23.08%,吸煙和飲酒過量佔21.15%,90.6%的企業家處於「過勞」狀態,28.3%的企業家「記憶力下降」,26.4%的企業家「失眠」。超負荷、大壓力的工作,敲響了金領們健康的警鍾。

累,並快樂著。累著,是當代高級商務人士的普遍生存狀態,但他們仍在不懈地奮斗,不懈地追求,生活得充實而且快樂。令人欣喜的是,金領們對自己健康狀況已引起了重視,他們的業餘生活豐富多彩,尤其是體育活動堅持不懈,其中有一半的金領人士每季度進行一次以上的商務旅行。

白領:多少喜歡多少愁

年少不識愁滋味,瀟灑風光。大學畢業後便有了一份舒適安定的工作,出入於高檔消費場所,行走在豪華商務中心和寫字樓之間,這便是如今「白領」們的生活。由於收入較高,白領在生活方面可說是游刃有餘,不少人擁有私家車、自己的房子等等。他們追求生活的多樣化及高質量。目前,白領職業階層的主體是25歲到40歲之間的人群,許多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人生觀定型於改革開放以後。對這些白領來說,高收入的工作機會和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同等重要。白領們喜歡多樣化的生活形式,不斷地尋找新的時尚,通過自己的服飾、住房等來表現自身對生活質量的追求。白領們清閑、舒適的工作和光鮮、靚麗的外表,成了如今剛出校門的本科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們的最愛。

頻跳槽,怕失業,風險叢生。白領們的高消費,必定要有高酬薪的支撐,因此,白領們對高薪追求的慾望與日俱增。於是,在白領階層跳槽的現象習以為常。以IT業青年為例,有63.7%的人換過了工作,他們跳槽的動機是「自己能否發揮個性和能力」,「想擁有一片獨立的天地」。中智上海公司對5000多名在外企工作的雇員進行調查統計,這些雇員都有過離職的經歷。調查結果發現,個人主動提出辭職的比例高達67%,而被公司辭退和合同自然終止的分別只佔12%和11%。白領們工作單一,沒有什麼挑戰性,每天原地踏步,知識一點點被「折舊」,慢慢失去優勢,因而帶來身價貶值,形成了職業危機,白領失業也在所難免。如今職場,白領在選擇薪酬和職業,而職業也在選擇白領,雙向選擇的人才流通市場已經形成。

閑,並拚命著。一項名為「現實與夢想」的調查,通過對30萬份回收的問卷揭示了都市白領的許多行為方式的原因,在體面的私家車和寬敞的住房背後,都市白領們也有很多艱辛:月收入1萬元以上人群中高達34%的人沒有時間鍛煉,而月收入5000元至7000元之間的人群只有14%的人能經常鍛煉。另外,已婚白領中5年後選擇繼續「夫婦二人世界」的比例為22%,身心俱疲的他們不敢輕易要孩子。對待工作,他們幾乎人人奮不顧身,加班是家常便飯,也許晚上回到家時已累得筋疲力盡,但只要在辦公室里,他們永遠不知疲倦為何物。白領有著很強的緊迫感和壓力,他們擔心會被老闆炒魷魚,擔心自己負責的業務沒有進展,擔心別人超過自己,擔心在競爭中處於下風。由於精力和知識的長期透支,白領的充電意識非常強,90%的被訪者認同終身學習的觀念。由於拚命工作,白領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嚴重問題,在接受體檢的12萬名體檢者中,有85%屬於白領階層,他們中89%的人被查出有異常項目,其中亞健康狀態佔69.5%,高血脂佔27.89%,脂肪肝佔26.61%,高血壓佔14.47%,而且上述疾病主要分布在35—50歲這一年齡組。

粉領:著陸現代大都市

濃妝淡抹總相宜,真我風采。「粉領」是近幾年職場中剛出現的群體,以女性為主的自由職業者,是在家裡上班的SOHO族。近年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SOHO」成為追求自由創業女性的嚮往,其比較明顯的特徵是大部分與電腦有關,許多人選擇SOHO是借互聯網經營個人事業,或與兩三好友一起組成虛擬團體,在互聯網上開辟事業。可以說,資訊產業和電腦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帶動了粉領麗人的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職業女性開始厭煩公司里那些死板的規章制度,渴望擺脫復雜的人際關系,她們熱愛自由,強調個性,於是,紛紛選擇了做粉領麗人。粉領麗人把工作帶進家庭,在盡著妻職母責的同時,還可以做到事業蒸蒸日上。據調查,粉領麗人的收入平均趕上或超過白領階層,不少人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

無依賴,少保障,勢單力薄。粉領們雖然生活得無拘無束,但她們是自由職業者,沒有堅強的後盾作為支撐;她們靠著自己的雙手掙錢,沒有公費醫療、養老金、退休金、公積金等「公家福利」,一旦沒有了資金來源,生活便失去了保障;她們都是以家為圓點,以個體的形式「接單」或「待召」(應約辦公),一旦遇到糾紛便顯得勢單力薄。不少粉領麗人感嘆,加入SOHO會面臨許多壓力,因為不是所有的時候都有穩定的收入,閑暇時一個月不開張,忙起來夜以繼日。特別是有些客戶存心壓價,甚至有賴帳行為,粉領一般不會與他們抗爭,更不會走上法庭,她們打腫臉充胖子,顯得很有涵養和風度。粉領們學習新知識絲毫不敢懈怠,她們知道,一旦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落了伍,不談「悠哉游哉」,就連一日三餐都難維持。不懈地學習知識,不斷的更新技能,粉領們一刻也不敢掉以輕心。

甜,並苦澀著。粉領們的生活甜蜜幸福,且充滿了浪漫情調。但是,她們在投身SOHO之前,首先得對自己充滿信心,要有在社會上立足的個人資源,要有單獨挑戰的智力和技能資本,SOHO並非單純的一個人工作狀態,一旦加入SOHO,就會像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一樣,要面臨許多難題。其次,要有平淡從容的心態,對自己的收入有一個充分的估計。如果打不開局面,收入也許比上班族低得多。三是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是做好粉領麗人的基礎。粉領們的工作就像皮筋似的,鬆鬆緊緊,無規律可言,全憑個人的本領。因此,做好一個粉領,需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較佳的心理素質。

灰領:一匹黑馬出江湖

物以稀為貴,身價倍增。灰領是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復合型人才,是當前職場上的緊俏「商品」。一些培養動手能力為主要目標的高職學校的學生分配特別好,許多用人單位到學校「搶」人才,一些專業的畢業生提前兩三個月就被用人單位訂走。上海電機高專的300名畢業生一下子就被大眾、英特爾等要去近1/3。江蘇省蘇州市勞動就業管理部門於2005年1月進行的用工需求情況抽樣調查顯示,472家企業2005年擬新招技能人才9.1萬人。在北京,高級技師崗位與人才的比例是7.3:1,在西安則高達43:1。業內人士認為,以後「白領」、「灰領」、「藍領」的比例將成菱形狀,也就是說「白領」和「藍領」的比例會逐漸減少,「灰領」會越來越壯大,成為社會的主要群體。由於灰領的市場緊俏,帶來了其身價倍增,目前月薪至少在5000—6000元,一些如動漫製作等新興的行業,月薪高達20000元,高於白領。

潛力弱,轉型難,潛伏危機。灰領大多畢業於高級職業學校,在高考中屬於「三檔錄取」學生,文化功底較薄,潛力較弱;走上工作崗位後,大多為操作性工種,當他們陷入事務性、操作性、流水線上的工作時,自身的可替代性就會增強,競爭能力下降,轉型困難。因此,專家對灰領的生存發展支了「三招」:一是職場新人可以灰領職業作為職業生涯的切入口。對大學應屆畢業生或者工作不久的職場「雛鳥」來說,一下子躋身白領階層或許不那麼容易,可以從操作型的工作做起,結合自己所學專業,不斷積累從業經驗。二是灰領人才可謀求轉型。一般來說,操作型員工都可以朝技術研發領域轉型,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升華,技能得到提高,適應能力、競爭能力得到增強。三是「金牌」灰領應當堅守崗位。對於朝陽產業中資歷深厚的「金牌」灰領,不能輕言轉型,要積累豐富的經驗,成為灰領市場上「永久」的搶手人才。

熱,並冷漠著。「灰領」的概念自2003年8月提出以來,一直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被高捧熱追,灰領人才嚴重緊缺、薪酬看好的報道也頻頻見諸報端。職場上,灰領炙手可熱。但是,在這熱的背後卻是冷漠。一是傳統觀念制約。中國人歷來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觀念,因而莘莘學子在高考中追求的是名校高校,而報考高職的人不多。而且大學生們選擇「白領」的眾多,選擇「灰領」的太少。這就形成了人才市場上的怪現象,一方面大學生工作難找,另一方麵灰領人才緊缺。二是用人觀念錯誤。目前,不少企業要麼大量招聘不具備從業資格的人員上崗;要麼寧願招專業不對口的本科生,也不要專業的高職生。三是教育觀念陳舊。當前我國企業的灰領主要是企業自己培養,培養的方法也是師傅帶徒弟,效果很差,現行教育體制注重書本理論,忽視實踐操作,不符合灰領人才的培養要求。即使在高校招生中,也是高校、名校擇優錄取,高職只能做「收容部隊」,在名校、高校錄取後「剩下的人員」中,「矮子裡面選將軍」,這樣就影響了灰領人才的素質。

藍領:弱勢群體在吶喊

全國藍領一片「緊」,資源稀缺。中國藍領群體人口規模正在迅猛壯大,這幾乎是一個無須論證的事實。盡管國有製造業就業人數的下降幅度較大,但非國有製造業所提供的就業崗位增幅明顯。而且電腦、空調、彩電、冰箱、手機等大量新型工業最終產品的涌現,藍領就業的范圍已經從「生產線」延伸到了消費過程的售後服務領域。目前我國的藍領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城市普通工人,二是進城的農民工。正因為藍領的需求量大增,全國大范圍的出現了「民工荒」。專家指出,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國際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重新優化配置和國際間的重新分工,從一定意義上說,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重新配置意味著就業崗位在全球的重新配置,因此,對有限的就業崗位的競爭是全球化競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中藍領就業崗位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

多偏見,遭漠視,弱勢群體。根據2004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一項調查,12年來,珠三角地區民工月工資僅提高了68元,如果把物價等因素考慮進去,實際是負增長。即使是很低的工資,工人們依然不能足額拿到,欠薪的現象已司空見慣。引起勞資沖突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企業剋扣、無故拖欠工人工資;二是勞動合同不完善,企業常常單方面撕毀合同,解僱員工;三是工人工傷之後,無論是醫療費還是賠償費,理賠都難以到位。由此可見,藍領所處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實在太低。為此,藍領們也多處吶喊,甚至 *** 告狀,然而有多少人為藍領講話?又起多大的效果?曾受到 *** 總理關注過的重慶農家女熊德明,2004年底從重慶遠赴浙江溫州,替老鄉討工資,但最終也無功而返。藍領群體的社會貢獻不被尊重,對藍領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念的冷漠,不僅僅是一個藍領群體的問題,而更重要的還是中國國民社會角色與社會形象病態發展的社會問題。

窮,並滿足著。中國的藍領是一個弱勢群體,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貧困而被人漠視,雖有怨言,但咬牙不說;雖有眼淚,但往肚裡流。他們感到滿足的是,縱比,比前些年生活好多了;橫比,比農村種田強多了。容易滿足是廣大藍領的共同特點。藍領的生存狀態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在2005年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為藍領們呼籲,增加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改善他們的生存狀況,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據國家權威部門宣布,中國計劃在2010年前培訓兩億農民工,在上海、黑龍江等至少8個省市發展藍領技術工人群體被放在突出位置,其他很多地區的跟進只是時間問題。重新打造一支滿足中國工業化進程的藍領隊伍,已成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迫切之需。

「領」色變化一步之遙

中國職場「五領」的劃分,並沒有明確的標准和顯著的界限,其變化或許只是一步之遙。

「白領」和「粉領」,攀上「金領」的寶座也僅是機遇和實力問題,經過不懈的努力和拼搏,也並非不能圓「金領」之夢。即使農村走出來的農民工,數年之後成為赫赫「金領」的也大有人在。山東省華仙集團總經理鄭書旺,遼寧省鳳祥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孫鳳祥,廣東省志高空調公司董事長李興浩等,都是由農民步入「金領」階層的。

而「粉領」中,有不少都有從事過「白領」的經歷。「灰領」與「白領」的界限僅僅是工作分工不同,也就是說從辦公室到車間的距離。「灰領」更是「知識藍領」的一部分。加大對「藍領」的培訓力度,壯大「灰領」的隊伍,正是今後人才發展的方向。隨著工業信息化、信息工業化的逐步推進,將來「白領」工作和「灰領」工作也即創意管理與動手操作的分別。

「藍領」來自城市居民和農村中的農民,從事農村機械化作業的農民如今也劃入「藍領」的范疇。「藍領」的隊伍在擴大,藍領與灰領、藍領與無領的轉化僅在瞬間。

如果沒有「金領」,「白領」就沒有了動力;如果沒有「藍領」,「白領」則失去了基礎。所以,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是保持金領、白領、粉領、灰領、藍領等社會角色的良性互動。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更加豐富多彩,才會飛速發展。

----------------------------

又說:

金領→白領→灰領→藍領(藍領內又分為:銳藍、普藍、深藍)

金領:金領階層是社會精英高度集中的階層,他們不一定擁有生產資料所有權,但擁有一個公司最重要的技術和經營權。美國《財富》雜志是這樣評價金領的:他們年齡在25歲至45歲之間,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經營策劃能力、專業技能和一定社會關系資源,年薪在15萬美元到40萬美元之間。據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0個省市對9956戶城市高收入家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金領」高收入階層的月薪大都在1萬元以上,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市場價格在80萬元左右,有一輛進口車或至少有一輛奧迪、桑塔納等檔次的國產轎車。

白領:工作時要求穿西服等正式服裝的階層。寫字樓里的白領最早為人們熟知,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因一技之長而被老闆聘用,懂得把自己打扮得體,工作上能獨擋一面。面對無常的世事顯得更加達觀,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更趨實用。按美國的標准,白領是指年薪在8萬美元、從事純粹腦力勞動的人(美國標准)。

灰領:相對於「白領」和「藍領」而言,白領一般是管理層或者做些文職的事情,而「灰領」既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水平,又具有很嫻熟的技術的工作人員。但是「灰領」也不像一線的藍領,他們的薪資是一般藍領的3-5倍,他們有著比藍領更多的知識和更佳的專業。從事像電子工程師、軟體開發工程師、裝飾設計工程師、繪圖工程師、噴塗電鍍工程師等職業。

藍領:藍領作為與白領相對一族,指從事體力勞動,並被要求穿制服的工人階層。他們靠支付自己的體力來獲取報酬。因此,他們的工資水平不高。據有關統計,藍領的工資通常不高於1000元。普藍和深藍就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但深藍就是指有一定技術的人。銳藍就是中間轉換的階層,有可能象白領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