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社保公積金繳費標准2021
法律分析:自七月份開始,上海市社保繳費基數上限從原來28017元調整為31014元;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從原來4927元調整為5975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㈡ 上海社保調整是從今年幾月開始的
6月。
2022年的上海社保基數、公積金基數調整在6月份已經完成。上海每年的社保基數調整一般是5、6月份,新基數執行期限為當年度的7月1號至下一年度的6月30號,往年的公積金基數調整是需要匯繳完6月份公積金費用後再開始,2022年公積金系統調整進入「一網通」,社保和公積金同時調整,打破了慣例。
一、上海社保每年幾月份開始調整
7月開始調,上海目前社保和公積金都是統一時間調整,都是每年的7月份調廳轎整,過往是社保每年四月調整,公積金每年七月份調整,自從2022年疫情開始社保和公積金都在每年七月份調整,以後也可能會統一在每年二月份進行工資申報,四月份進行調整。
二、上海養老金上調的依據有哪些
根據往年上海養老金上調的歷史來看,通常情況扮汪肆下都會根據以下經濟指標,對養老金最調整。
上海養老金上調的依據一:
上年度上海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這點比較容易理解,根據國家規定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國內每個地區是不一樣的,具體的數額是由每個地區根據去年城鎮居民的收入來制定的。因此,可以看出上海養老金上調後的上下線也會在上年度上海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浮動。
上海養老金上調的依據二:
外來務工人員是的養老金繳費比例。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擁有眾多的外來務工人員,每年調整養老金費用時也必須考慮到這一群體的實際情況,根據相關規定,上海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繳費基數根據規定在本標准執行期內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5%,經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協商一致也可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規定參保繳費。
三、為什麼每年都會社保漲價?
因為社保的基數年年都漲,所以社保費就會漲。
1.養老保險
(1)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20%、個人8%;職業年金繳納比例為單位8%、個人4%。
(2)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18%、個人8%;個體、靈活就業人員繳納比例為20%。
(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全市統一設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個檔次。其中,100元檔次只適用於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的最低選擇。
2.醫療保險
(1)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7%、個人2%(靈活就業人員單位繳費部分由個人承擔);大額醫療救助金每年均為120元,其中單位每人每月6元、個人每人每月4元(靈活就業人員單位繳費部分由個人承擔)。
(2)城鎮居民醫療保險:2016年個人繳費標准為140元。
3.工傷保險
機關事業單位以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按0.2%的比例由單位繳納,職工個人不繳費;市直各類企業分為八個檔次,由企業以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按照0.2—1.9%的比例繳納,個人不繳費。
4.失業保險
事業單位、企業繳費比例為單位1%、個人0.5%。
5.生育保險
企業單位生育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0.5%,職工個人不繳費;機關事業單位生育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0.4%,職工個人不繳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陵橋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五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加強社會保險費的徵收工作。
社會保險費實行統一徵收,實施步驟和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六十條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㈢ 上海社保基數是怎麼算的
上海社保繳費基數如何規定?
2021年7月1日起,上海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調整為31014元/月,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調整為5975元/月。每年社保繳費基數其實都是會有一定的調整,主要是因為上一年度社平均工資會有所調整。一般都是需要按照社平均工資的60%到300%來設定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和上限,所以需要根據情況來確定繳費基數,然後計算每個月的社保費用。
根據規定用人單位要承擔16%養老保險,9.5%醫療保險,1%生育保險,0.26%工傷保險和0.5%失業保險。職工個人也需要承擔8%養老保險,2%醫療保險,0.5%失業保險費用。只要是正常交社保費用,那麼都是需要按照繳費比例來進行費用計算的。
按照最低繳納基數為5975元計算,社保費用是2345.8元,職工個人部分需繳納627.4元。
其中職工個人需要繳納的費用比例分別是:失業保險的0.2%——29.9元,醫療保險的2%——119.5元和養老保險的8%——478元,共計627.4元。
而企業部分需要繳納的費用比例分別是:失業保險的0.5%——29.9元,工傷保險的0.26%——15.3元,醫療保險的9.5%——567.7元,養老保險的16%——956元,生育保險的1%——59.8元,殘保金1.5%——89.7元,共計1718.4元。
㈣ 上海住房公積金每年幾月份調整
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在每年的六月份調整,七月份開始執行。
舉例:自2017年7月1日起,上海市職工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基數由2015年月平均工資調整為2016年月平均工資。
註: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基數調整依據是根據2016年的月平均工資。
(4)上海七月一號社保公積金如何變化擴展閱讀
按照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規定》和《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繳存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經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第57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2018年度上海市調整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比例以及月繳存額上下限的通知》。
《通知》明確,2018年度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比例以及月繳存額上下限自2018年7月1日起開始調整,職工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基數由2016年月平均工資調整為2017年月平均工資。
為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方便和優化單位辦理環節,逐步與社保基數調整時間同步,2018年度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的申報時間從7月提前到4月起,各單位可從2018年4月下旬起登陸上海公積金網的基數調整專欄辦理。
《通知》指出,2019年度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調整從2019年1月至3月申報繳存基數,4月起調整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比例以及月繳存額上下限,請各單位注意提前做好經費和預算安排,與社保明年基數調整工作在時間上同步安排,切實維護繳存職工合法權益。
為落實2018年4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將階段性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政策期限延長至2020年4月30日」的要求,以及住建部執行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的具體措施精神,2018年度職工本人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為各5%至7%,原則上繳存比例為各7%。
企業可以根據滬公積金管委會〔2016〕10號文所列舉的降低繳存比例的情形,選擇各5%或各6%繳存比例,但應當通過集體協商,形成調整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的專項協議,並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大會表決通過,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不再審批。
《通知》強調,各繳存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市公積金中心對選擇降低繳存比例的單位加強事中和事後監管,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18年度住房公積金按職工本人和單位各7%的繳存比例所對應的月繳存額上限為2996元,月繳存額下限為322元。
補充住房公積金按職工本人和單位各5%的繳存比例所對應的月繳存額上限為2140元。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僱用人員、自由職業者的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限為5136元,月繳存額下限為3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