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如何查看
擴展閱讀
福州14路車站經過哪裡 2024-10-05 09:50:14
福州市家政電話在哪裡 2024-10-05 09:50:13

上海如何查看

發布時間: 2022-05-01 00:00:43

Ⅰ 上海醫保卡號怎麼查詢

1、上海市醫保電話查詢
上海市醫保局醫療保險統一查詢電話:(021-962218),內容包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比例查詢,醫保卡余額查詢等。
2、上海市醫保窗口查詢
請攜帶本人有效證件及醫保卡號至上海市醫保中心辦公大廳窗口查詢。
上海市醫療保險局(醫保辦)
1、貫徹執行有關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合本市實際,研究起草本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並組織實施有關法規、規章和政策。
2、負責編制本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責本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
地址:上海市天山路1800號
郵編:200040
電話:021-62748577
咨詢:021-962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三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 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 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可以申請縣 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 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 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 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 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上海如何查詢社保繳費記錄查詢

1、通過網路渠道查詢
如果你只是想要確定一下自己的繳費情況,還有每個月的社保繳費基數、參保情況等,那麼都是可以直接通過網路渠道來進行查詢。其實2021年上海社保查詢很簡單,直接通過上海社保局官網、公眾號、APP等都是可以查詢到參保的具體情況。
2、通過電話渠道查詢
我們也可以直接撥打一下上海社保局的電話,這樣就可以直接根據語音提示,填寫自己的身份證號碼,然後就可以進行個人社保賬戶的查詢。只要是能夠正常交社保費用,都是可以通過社保局電話來查詢自己的繳費信息。
3、通過線下渠道查詢
我們是可以直接攜帶自己的身份證或者是社保卡到社保局大廳來查詢的,這樣2022年上海社保查詢也是很方便的。直接在社保局大廳的自助終端設備上插入自己的社保卡,就可以列印繳費的具體明細。而且也可以通過社保局窗口來查詢繳費記錄。如果有其他方面的手續辦理,也需要到社保局窗口來進行申請的。

Ⅲ 上海社保怎麼查詢自己交了多少年

上海當事人查詢社保繳費具體如下:
1、通過支付平台查詢目前支付平台有和社保合作,可以通過平台社保繳納查詢入口查詢社保記錄;
2、到社保機構查詢,可以攜帶本人真實有效的身份證件去所在地社保局查詢;
3、網上自主查詢,登錄社會保障局官網,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4、拔打社保電話查詢,拔打全國社保統一查詢咨詢電話12333查詢。
社保繳費是指參加各類社保保險並繳納保費的行為。一般情況下特指社會統籌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繳費。社保繳費分為兩部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在我國,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並承擔最終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Ⅳ 上海市的社保怎麼查詢。

一、通過網路渠道查詢

如果你只是想要確定一下自己的繳費情況,還有每個月的社保繳費基數、參保情況等,那麼都是可以直接通過網路渠道來進行查詢。其實2021年上海社保查詢很簡單,我們直接通過上海社保局官網、公眾號、APP等都是可以查詢到參保的具體情況。如果你是通過代繳的方式參保,那麼也可以通過代繳平台來代繳,繳費的情況也都是在APP上查詢到的。

二、通過電話渠道查詢

也可以直接撥打一下上海社保局的電話,這樣就可以直接根據語音提示,填寫自己的身份證號碼,然後就可以進行個人社保賬戶的查詢。只要是能夠正常交社保費用,我們都是可以通過社保局電話來查詢自己的繳費信息。

三、通過線下渠道查詢

可以直接攜帶自己的身份證或者是社保卡到社保局大廳來查詢的,這樣2021年上海社保查詢也是很方便的。直接在社保局大廳的自助終端設備上插入自己的社保卡,就可以列印繳費的具體明細。而且也可以通過社保局窗口來查詢繳費記錄。如果有其他方面的手續辦理,也需要到社保局窗口來進行申請的。

Ⅳ 如何查詢上海社保繳費情況

如果你是需要查詢醫保賬戶的余額,在每次刷卡的時候都是可以直接咨詢,如果有消費小票,除了可以看到本次的消費記錄外,也可以看到醫保卡中的余額。
上海社保卡查詢余額也可以撥打社保局電話查詢,還可以咨詢一下自己現在社保繳費的具體情況。或者是直接通過社保局的官網、公眾號,綁定自己的社保卡之後,余額和消費記錄的情況也都是可以自己查詢到的。

Ⅵ 上海社保怎麼查詢繳費記錄

法律分析:1、社保經辦窗口:用地圖搜索當地社保中心,前往社保中心的經辦窗口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查詢
2、自助終端機查詢:在當地社保中心或者居住的業務辦理大廳找到自助終端機,進入到首頁之後,點擊第一個菜單【參加個人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情況】即可。
3、網路查詢:登錄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找到【網上辦事】,並在左側常用服務查詢處找到【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查詢】並點擊。
進入【上海市社會保險網--個人辦事平台】,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即可登錄。
用戶名是你的身份證號碼,密碼是你在社保中心的自助機上設置的!
登陸成功之後,在上方的菜單中,找到【城保個人繳費】或者是下方的【城保繳費情況】都是可以查詢到明細的,若不顯示,記得申請即可。
城保個人繳費的菜單下,得出的信息,在右下角是可以【列印】。
4、電話查詢:手機撥打12333按照語音提示進行相應的操作。
5、通過手機APP端查詢:在支付寶搜索城市服務,在搜索社保查詢,或是在「隨身辦市民雲」進行查詢。」首頁-更多--社會保障「可相應的查詢社保,公積金等信息
6、銀行查詢;社保卡是和某一家銀行聯名的,你平時可以去這家銀行繳納社保費用,那麼你也可以去這家銀行查詢社保繳納明細,銀行也會有列印明細的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第八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服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個人權益記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等工作。

Ⅶ 上海如何查詢社保公司繳納部分

1、拿著本人的身份證,去社保辦理中心,在機器上直接可以查看
2、如果不會使用,可以讓社保中心工作人員幫忙。
3、還有上海人社APP和網頁查看,但是沒有社保中心的那麼詳細。
4、如果要查2年以外的記錄,可以去更高一級社保中心查看,普通社中心工作人員會告知地址的。

Ⅷ 上海社保卡號怎麼查詢

法律分析:1. 社保中心查詢

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 上網查詢

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 電話咨詢

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