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的速度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深圳買房補貼怎麼申請 2024-09-27 09:14:59
廣州貢茶佔有率是多少 2024-09-27 09:00:57

深圳的速度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7-08 16:44:54

❶ 深圳速度指的是深圳的什麼

1986年落成的當時國內最高建築53層的深圳國貿大廈,創下了3天一層的記錄
這就是深圳速度!

❷ 深圳速度的簡介

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個月期間,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承建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簡稱國貿大廈)時,創下了三天蓋一層樓的速度 在中國建築史上創下了引以為豪的「深圳速度」。深圳國貿大廈建成後,是當時深圳的最高樓,成為深圳地標,而且周邊也因國貿而被稱為國貿商圈。當時深圳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快速進行中,國貿的建設過程經報道後,成為深圳城市建設的一個典型被廣為宣傳。因此「深圳速度」、「三天一層樓」是當時媒體提到深圳常用的詞彙。
不過,深圳國貿大廈建設雖然以快速而著稱,但是卻不是所有的施工單位都能模仿的,在某些地方即便是加長每天的工時都不可能達到。其中有些條件是自然因素,有的地方是不能達到的。比如,深圳由於氣候原因,混凝土的凝固期遠短於中國內地很多城市,而且在施工時候加入了加速凝固的凝固劑,因此混凝土在澆鑄後可以更快凝固,以加蓋上面一層。此外,建設中還使用了多層的樓板模板,不必等下面一層完全完成再將模板撤除而加蓋上面一層,節約了不少時間。
地王大廈是深圳最不容忽略一個標志,它是曾經的亞洲最高,「深圳速度」的最佳代言者。2000年之後,越來越多的內地城市,開始以與深圳相當甚至更快的速度發展。「深圳速度」也就少有人提了。

❸ 深圳速度的演繹

「深圳速度」又演繹出「深圳質量」。「深圳速度」不是建立在高指標、國家大量投資、行政命令、人海戰術等方式的基礎上的,而是積極運用商品經濟內在規律的結果。「深圳速度」是立足市情,求佳不求大、求優不求全、求特不求同、求精不求多,走精品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有一組數據為證:深圳每萬元GDP的能耗僅為0.43噸標准煤,低於世界0.65噸的平均水平,更低於中國1.4噸的平均水平;深圳每萬元工業總產值的耗電量為350千瓦時,比上海低100千瓦時,比北京低70千瓦時,比周邊城市也要低許多;深圳2006年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產生GDP1.5億元,2007年將提高到1.6億元以上;深圳每2平方公里土地上可產生1億元的稅收;深圳在中國第一個實現工業污染全面達標排放;盡管私人小汽車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但道路交通狀況仍維持在一個較為平穩的水平。另外,還有一組數據是:2002年,深圳轄區共實現全口徑稅收800多億元;2003年這一數字已接近千億元。在全部稅收中,上劃中央的比例由1987年的不足40%上升到2001年的近70%,即約700億元。更有統計顯示,深圳已累計上繳中央財政超過3200億元。
前一組數據表明,進入新世紀,深圳進入更高一級的發展平台後,將優先考慮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和諧共進,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性和可持續性。這將和「深圳速度」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高度。隨著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資源節省型轉變,深圳經濟總量的增長和質量、效益的提高逐漸同步,正效應的增長和負效應的削減也日益同步,經濟增長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相對減少。後一組數據表明,深圳在自身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水漲船高的同時,為國家作貢獻的能力正逐年增強。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了深圳經濟發展的高質量與強大活力。兩組數據闡明了「深圳質量」的主要內涵——基於更宏闊的視野、有著更遠大的目標,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既做到「節流」,也做到開源,同時堅持較快的發展速度。不但要與兄弟城市比對國家的貢獻,還要比創新、比效益、比特色、比人居環境和社會人文發展指標。優先考慮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和諧共進,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性和可持續性。不僅要看經濟規模增長了多少,還要看代價有多大,要看正、負效應相抵之後的凈效應。

❹ 深圳速度的含義

「深圳速度」的含義絕不僅僅是一個「快」字。深圳人堅持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行,打破了經濟發展帶來環境惡化的「怪圈」。在加速推進深圳建設過程中,深圳不僅對所上項目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而且制定並頒布環保法規12部,再加上政府有關環境保護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建立和健全,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地方環保法規體系,使水、氣、聲、渣等環保的各方面都處於「硬約束」之下。當深圳在中國首批戴上「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國際「花園城市」等桂冠時,人們對「深圳速度」有了更新的認識:有質量的速度才是有效益的,深圳發展經濟堅持走出了可持續發展道路。

❺ 什麼叫做。深圳速度。

深圳的速度是一種代稱,
指得是功效效率很高!
其由來是模仿「香港速度」
「深圳速度」作為一個形容詞,可以形容很多東西!!!

❻ 「深圳速度」這個詞怎麼來的

是中國大陸形容建設速度非常快的一個詞。這個詞出自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個月期間,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集團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簡稱國貿大廈)時,創下了三天蓋一層樓的速度,這在當時的中國是絕無僅有的。深圳國貿大廈建成後,是當時深圳的最高樓,成為深圳地標,而且周邊也因國貿而被稱為國貿商圈。當時深圳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快速進行中,國貿的建設過程經報道後,成為深圳城市建設的一個典型被廣為宣傳。因此「深圳速度」、「三天一層樓」是當時媒體提到深圳常用的詞彙。 不過,深圳國貿大廈建設雖然以快速而著稱,但是卻不是所有的施工單位都能模仿的,在某些地方即便是加長每天的工時都不可能達到。其中有些條件是自然因素,有的地方是不能達到的。比如,深圳由於氣候原因,混凝土的凝固期遠短於中國內地很多城市,而且在施工時候加入了加速凝固的凝固劑,因此混凝土在澆鑄後可以更快凝固,以加蓋上面一層。此外,建設中還使用了多層的樓板模板,不必等下面一層完全完成再將模板撤除而加蓋上面一層,節約了不少時間。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