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天文台不開車怎麼去
擴展閱讀
上海5天游要多少錢 2024-10-02 22:22:52

深圳天文台不開車怎麼去

發布時間: 2022-07-20 11:44:29

① 深圳西沖天文台可以進去嗎

不可以吧,我在這里那麼久了,沒有去過那裡

② 想知道: 深圳市 西沖天文台 在哪

西沖天文台的具體位置:
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西涌社區的正對面的山上,此山又叫鷹山.你只要一到西沖就能看到的.

③ 誰能告訴我,驪山天文台對外開放嗎具體怎麼走啊想帶孩子去看看,急!謝謝!

對外不開放,自己開車從西山門上,水平好的話,可以到天文台的!不用買門票

④ 有天文台嗎,在哪,普通市民可以去觀測

天文觀測台到高山上才有,市區內有的都是航天監測中心(國家機密)不會在網上或地圖找到。普通市民更不能想去看就看的。 想觀看天文現象自己買望遠鏡,晚上到青秀山廣闊的地方看吧。

⑤ 從深圳火車站到深圳西涌天文台怎麼搭公交

從火車站乘坐 n15路(或 17路), 9站(約20分鍾)在荷花市場站下車,步行90米至怡景站(峰景台)乘H92路快線8站到大鵬站(約40分鍾),再搭M231到西涌4號沙灘下(約50分鍾)。就此公交乘坐完畢,從公交站走路到4號沙灘約30分鍾,再從4號沙灘的天文台山腳往上爬至天文台約40分鍾。全程70公里乘車時間共計約3小時,再加等車時間約4小時。
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開車去1,5小時。
要不乘車至大鵬站時包個車過去,100元左右。

⑥ 紫金山的山頂如何駕車上去

1、可以開車到紫金山山頂的線路只有去紫金山天文台一條路。入口位於植物園路上,可以在地圖上搜索「天文台路」,找到這條路與植物園路的交叉口作為標記點導航。



注意事項:上山坡陡路滑,技術一般或沒有特殊情況,不建議開車上山,現上山纜車也已改造完成投入使用,方便快捷。

(6)深圳天文台不開車怎麼去擴展閱讀:

登山路線

1、櫻駝村——防火崗亭——橫穿紫金山北防火道——沿登山道至山頂

南京地鐵4號線蔣王廟站下車,1號口出站。或乘坐公交6路、11路、68路、69路、118路、311路、313路至「櫻駝村」下車,步行前往登山道口。

2、太平門(龍脖子)——天文台路——天文台——西馬腰——沿登山道至山頂

南京地鐵4號線崗子村站下車,3號口出站。或乘坐公交2路、11路、24路、40路、59路、68路、70路、313路至「太平門」下車;48路、91路、125路、140路、308路至「白馬公園」下車;20路、315路至「紫金山索道」下車,步行前往登山道口。

3、華泰登山道

本條登山路線的公交到達方式與第2條登山路線相同。至紫金山索道後,步行至索道停車場後,再次直走約15分鍾後便可到達華泰登山道入口,沿台階上山。

4、滑道游樂園、水榭路口——中山書院——沿登山道經永慕廬至中馬腰——山頂

南京地鐵2號線下馬坊站下車,2號口出站;或乘坐公交34路至「中山陵停車場」下車;5路、36路、55路、142路、315路至「小衛街」下車,根據景區路牌提示,步行至中山書院可到達登山道口。

5、內環路東入口(馬群北)——范鴻仙墓——東馬腰——中馬腰——山頂

南京地鐵2號線馬群站下車,1號口出站。或乘坐公交141路、309路至「青馬」下車;5路、51路、55路、121路、139路、142路、147路、163路、164路、179路、205路、310路、314路至「鍾山學院」下車,步行前往登山道口。

⑦ 深圳天文台不預約可以走棧道嗎

可以

深圳天文台不預約可以走棧道。深圳天文台旁邊有一條可以下去的棧道,棧道的風景,是打卡最多的地方。如果沒有預約天文台參觀,也是可以走這個棧道的。可以從西涌4號沙灘或者東涌沙灘走過去,大概要走兩個多小時才能到棧道。

深圳天文台是屹立在山丘之上的球狀建築物,則是屬於深圳西涌天文台的其中一個氣象觀測點。由於深圳西涌天文台遠離深圳的鬧市區,再加上這里依山傍海。

尤其是站在深圳西涌天文台的那個氣象觀測點附近,向著周圍相對而言比較空曠的地方遠眺,近處的蔚藍大海,遠處若隱若現的海島,基本上都能盡收眼底。

深圳西涌天文台旅遊攻略

深圳西涌天文台的具體位置是在廣東省深圳市西涌社區西涌海灘4號入口崖頭頂附近。它建於西涌灣東端山頂上,於2010年落成。並且,這里是集天文觀測、氣象觀測、海洋觀測、學術研究、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基地。

總佔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主要是由上山道路和山上建築兩部分組成。由於這里的海水顏色比深圳灣公園、大梅沙、小梅沙更加的清澈蔚藍,再加上這里人少景美,非常適合看海,因此,使得這里一下子成為深圳新晉的網紅打卡地之一。

⑧ 深圳那裡有天文台

深圳沒有天文台天文館與城市國民科學素養水平不匹配

抓緊建個高起點天文基地

本報記者蔡志軍金柱上午9時30分從南澳發回報道今天上午,深圳市氣象局首次特聘專家會議在南澳召開,8位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等國內氣象科
金犢獎大陸初審揭曉 AC-尼爾森互聯網調查
體驗財富之旅贏大獎! 中國時尚品牌網展

學界的院士、教授和知名專家,就我市氣象事業發展和近期規劃建設項目展開評議和討論。其中關於深圳要建高標准天文台和天文館的建議引起高度關注。

遺憾:深圳沒有大型天文台

天文學的普及程度是一個城市國民科學素養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北京、上海、梅州、麗江、台北、香港等城市都已建設有相當規模的天文台。而深圳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個大型天文基地。目前僅有實驗學校等幾所學校建有小型天文台,即將落成投入使用的深圳少年宮建立了天象館。

據了解,十幾二十萬購置一台攜帶型天文望遠鏡,在理想的觀測條件下,一等星也只有逗點大小,拍攝流星雨等天文現象還不及普通的廣角照相機,將其用於天文觀測,效果幾乎為零。稍好點的望遠鏡(可觀測一二等星),不算安裝費用,就要50多萬元,普通的不銹鋼圓頂室也要花費20多萬元,而且設備維護和技術支撐也需要大筆費用。

科學家們提出,深圳應建設用於天文觀測的公共設施,擁有一個集科研、業務、科普、旅遊、藝術欣賞等功能於一體的天文基地。正在建設國際化城市的深圳,高起點建設一個天文基地,將填補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大空白。

建議:高起點建設天文台

據介紹,較高起點的天文台應具有以下基本配置:天文圓頂室、光學天文望遠鏡、太陽射電望遠鏡、天象廳、天象儀、多媒體投影設備等。總投資約在400萬元左右。

市氣象局的項目建議書中稱,建一個直徑10米的圓頂室,用於安裝天文望遠鏡及提供觀測、工作場所;購置MEADE16』』LX200GPS施密特—卡塞格林天文望遠鏡,用於觀測各種天體如月亮、太陽、行星、恆星、彗星、星團、星雲等;購置不受天氣影響可全天候觀測的射電天文望遠鏡,可對太陽的活動進行觀測,監視太陽耀斑的爆發等。

建議書還提出,以天文氣象為主題開辟科技旅遊景觀,如天文區、日晷林、行星館等。日晷是中華民族科技文明的象徵之一,含有非常深刻的科學內涵,必將受到青少年和市民的喜愛。

選址宜在東部海濱

市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曾有10多位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件建立市天文觀測站的建議,提出在蓮花山建立天文觀測站。市氣象局會同市財政局、團市委等單位與人大代表舉行專題會議,認為開展天文科技活動是現代化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建設天文觀測站反映了市民的呼聲,但是建議選址蓮花山不甚合適,應與氣象觀測站點布局、城市旅遊規劃或郊野公園建設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市氣象局在項目建議書中提出,天文觀測與大氣透明度和大氣寧靜度密切相關,在東部半島的海濱,天高雲淡,可為天文愛好者提供較佳的天文觀測條件。根據實地考察和專家分析,大鵬半島的東角區域遠離城區,夜間無城市燈光影響,是深圳目前少數幾個人為影響最小的區域之一,具備向全社會特別是中小學生開放的條件。

天文觀測場

用地面積3600平方米,含四周10米隔離帶。該場地僅用於安裝儀器,60%以上區域將保持自然現狀,沒有建築物。———摘自市氣象局項目建議書

建議中的天文觀測場示意圖

�建議選址大鵬半島的東角區域

⑨ 深圳天文台在哪

位於南澳西沖的市天文觀測系統工程完工,可為大運會提供氣象配套服務
對於很多天文愛好者來說,深圳沒有天文台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記者從市建築工務署了解到,深圳天文觀測系統工程已完工, 深圳人擁有自己的第一個正規天文台,填補市民的遺憾。

位於南澳天文觀測條件良好

記者昨天來到龍崗區南澳街道西沖穿鼻岩,也就是規劃中的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境內,探營剛完工的深圳天文觀測系統工程。市建築工務署工程師介紹,該工程已順利完成施工,並且通過竣工驗收,准備移交使用單位市氣象局。

市天文觀測系統工程佔地面積29763平方米,概算投資2400萬元,由上山道路、山上建築及配套設施組成,周邊青山環抱,綠樹成蔭,天高雲淡,遠離城區夜間無城市燈光影響,可提供較佳的天文觀測條件。園區道路包括一條長2公里左右、寬4米的上山園區道路及1200米左右的石級台階;山上建築包括天文觀測場、天文業務中心及業務值班中心,將配置天文望遠鏡、太陽望遠鏡、光譜儀、太陽輻射觀測系統、射電望遠鏡、網路通訊系統等設備,目前設備正在采購中。

將為大運賽事提供服務

氣象部門透露,該工程是集天文觀測、氣象觀測、海洋觀測、學術研究、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基地,啟用後可以高精度連續監測深圳地區的各種天文氣象,有利於監測深圳地區的各種氣候變化,減緩天氣事件對市民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並且提高深圳城市現代通信、導航、電視傳播、輸電等高科技領域應對災害天氣的能力。

與國家標准站按照國家標准設置的檢測儀器相比,該工程具備多個「自選」動作,包括海洋、陸地、雷電等多類別的監測項目,尤其是在大運會期間,可提供針對賽艇、沙灘排球等多項體育賽事提供不同的氣象資訊,成為大運會氣象配套服務項目。

該工程的建成,將對天文知識在深圳市民中的普及具有重大意義,在滿足專業監測的前提下,將有限度向市民開放,並設網上共享天文台系統,讓市民在網上了解天文觀測情況。

位置:南澳街道西沖穿鼻岩

佔地面積:29763平方米

山上建築物:天文觀測場、天文業務中心和業務值班中心

投資:2400萬元

功能:高精度連續監測深圳各種天文氣象

小貼士

國內主要天文台一覽表

台名 所在地

上海天文台上海市徐家匯

上海市松江縣余山

雲南天文台雲南省昆明市

陝西天文台陝西省臨潼

北京天文台北京沙河工作站

紫金山天文台江蘇省南京市

台北市立天文台 台北市圓山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石華

通 訊 員 梅林

9月2日,華南地區第一個天文台———深圳西涌天文台建成啟用,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周年獻上一份厚禮。這個天文台與國內其他天文台相比有何特色?運行之後有哪些功能?市民是否可以進入參觀?羊城晚報記者在西涌天文台正式開放前先行一探究竟。

樓頂望遠鏡,能自動巡天

8月31日,記者前往西涌天文台。在山下遠遠望上去,一個銀色的球體在太陽下反射著亮光,沿著深圳郊外的西涌穿鼻岩崎嶇的山路爬行20分鍾後,就到了西涌天文台。

同行的深圳市國家氣候觀象台天文觀測部負責人梅林向記者介紹,2004年4月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等11名代表,提交了建立天文觀測站的建議,經政府、專家討論審批後,於2008年11月正式施工。佔地2.97萬平方米的西涌天文台里,既有古代天文儀器的微型模型,也有各種天文知識的科普圖畫,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三樓頂部的60cm光學望遠鏡———拱起的圓頂有一道裂縫,看上去更像一個機器人,而操控這個機器人的則是二樓一台電腦。「這台望遠鏡可以觀測到月球表面的隕石坑。」梅林說。據介紹,這台光學望遠鏡具有自動巡天、優良的成像質量、高精度指向跟蹤、網路控制等高技術性能,空間解析度達到0.25角秒,相當於能夠看清8公里以外的一根頭發,配以高性能CCD能夠探測到19等暗星,比人眼看到的要暗20萬倍。該望遠鏡主要用於開展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的觀測以及太陽系內小行星的搜尋。

國內排第七,照例是圓頂

據梅林介紹,國內天文台很多,但是真正算上規模的也就是六七家,主要有北京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海佘山天文台、雲南天文台、烏魯木齊天文台和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天文台。「從規模上來說,西涌天文台在國內應該排在第七位左右,從設備儀器上來說,西涌天文台60厘米光學望遠鏡,其口徑和觀測能力在國內專業望遠鏡中排名在前十位。」

相比國內的天文台,西涌天文台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業務上。梅林告訴記者:「國內天文台大多是用於天文觀測和研究,而西涌天文台配備光學望遠鏡,將天文和氣象結合起來,不僅能夠滿足天文觀測的需求,而且能夠觀測深圳上空的大氣,對溫室氣體等排放起到檢測作用。」

記者在網上搜尋各地的天文台,發現各地的天文台建築都是圓頂,西涌天文台也不例外,是依傳統還是有科學依據?梅林稱:「天文台並非都是圓頂,也有一些三角形的,但是天文台建在山頂上,面對四面八方的來風,三角形的頂部抗風性能就會差一些,受力也比較少。另外,圓頂的建築在頂部會開一道縫,將天窗打開後便於用望遠鏡觀測,因為圓形是360度的角度,要能觀測到全部的天空就只能用圓形。」

選址有講究,造價不算高

西涌天文台距離市區75公里,沿途山路崎嶇,對於想去參觀的市民來說非常不便。梅林解釋說,選址是經過了專家的實地測量後才定下的。「天文台選址首先是要海拔高,燈光污染少,遠離市區、工業區和高大建築物。天文觀測台周圍的溫度不能太高,溫差不能太大,像市區那種柏油路都能出現水蒸氣的抖動,是不能建天文台的,而穿鼻岩這一帶比較符合建天文台的條件。」

西涌天文台總投資6246萬元,梅林坦言僅天文望遠鏡本身就很昂貴,「以西涌60厘米光學望遠鏡為例,現在造價在150萬元到200萬元之間,而北京天文台LAMOST望遠鏡高達上億元,國外先進的哈勃天文望遠鏡的造價高達25億英鎊」。

除了天文望遠鏡花錢甚多之外,選址也是影響天文台的重要因素,「選在西涌穿鼻岩山頂,位置較偏,造價也高,如果選在市內蓮花山,成本就會低很多,但是不利於天文台的觀測。」梅林告訴記者,世界上公認的三個最佳天文台台址都是設在高山之巔,夏威夷莫納凱亞天文台海拔4206米;智利歐洲南方天文台海拔近3000米;以及大西洋加那利群島的天文台也在海拔2426米高的山頂。相比來說,西涌天文台的造價還是比較低的,為什麼不能增加投入,建設更好的天文台呢?梅林坦言:「再增加投資數十億,和現在的觀測能力也差不多,深圳現有的觀測條件不是增加投資就能提高的。」

氣象是特色,服務大運會

西涌天文台是華南地區第一個天文觀測系統,也是國內首家天文與氣象觀測相結合、實地觀測與網路虛擬觀測相結合的觀象台。建成後的天文觀測基地與海上氣象探測平台將為大運會提供相關氣象信息服務,大運會結束後,天文觀測基地與海上氣象探測平台將作為一個永久性的觀測站投入使用,完成城市氣象、天文、海洋、地質等相關觀測任務。

深圳市氣象局副局長毛夏此前曾介紹說,作為2011年深圳大運會氣象配套服務項目的天文觀測系統工程,由上山道路和山上建築組成。與國家標准站按照國家標准設置的檢測儀器相比,該工程具備多個「自選」動作,包括海洋、陸地、雷電等多類別的監測項目,尤其是在大運會期間,可針對賽艇、沙灘排球等多項體育賽事提供不同的氣象資訊,成為大運會氣象配套服務項目。

記者獲悉,秋冬是進行天文觀測的最佳時節,根據深圳的地理位置,西涌天文台下半年將計劃組織三次天文科普觀測活動,包括木星觀測攝影和雙子座流星雨觀測等。鑒於場地條件有限、位置偏遠,天文台將通過預約,有組織地開展天文科普活動,每次觀測科普活動大約可以接受20-30位左右的市民參加,更多的市民和愛好者可以通過網站分享觀測到的天象。梅林告訴記者:「屆時天文愛好者既可在網上看直播,也可以在電視上接收天文台提供天象視頻拍攝信號源,收看多渠道直播。」

(發自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