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如何得名
擴展閱讀
杭州周轉房位置在哪裡 2025-01-10 15:43:28
廣州男生喜歡什麼女孩 2025-01-10 15:34:17

深圳如何得名

發布時間: 2022-03-30 01:22:16

❶ 深圳市的命名

深圳市,又稱為「鵬城」,位於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國務院批准於1980年8月26日正式設立。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953平方公里,其中,經濟特區面積為395.81平方公里。經過29年的建設和發展,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2008年度排名顯示,深圳位列第二。
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名寶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稱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❷ 深圳的來歷是什麼

深圳名字的由來?

深圳市前身為寶安縣。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因深圳河流經,河溝深浚得名。康熙《寶安縣志》卷3:惠民橋「在深圳河溝深浚,凡遇雨潦潮漲,往來維艱,更有不知深淺,動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巡檢廖膺寵建造石橋,名曰惠民」。俗稱水溝為圳。鎮因深圳河為名。

深圳為什麼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現在的國際化大都市?

1979年一位老人在南方畫了一個圈,他就是永遠值得我們敬佩與緬懷的鄧小平主席,他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領導人,曾多次登上美國《時代》雜志,可以肯定的說,如果沒有他主導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不可能短時間內茁壯成長起來,並且他的經濟特區的確也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策略。

1980年正式確立廣州、深圳、廈門、珠海、汕頭五處為通商口岸。深圳自立門戶,獨立成市。

今天的深圳是一座繁華的城市,是千萬人羨慕並嚮往的地方,想了解深圳的文化與美食,就應該親自去體驗一下。

❸ 深圳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深圳有響亮的別名叫鵬城。中國許多城市有別名。如昆明四季如春,叫春城;濟南泉水繞城,叫泉城;重慶依山而建,叫山城;廣州因有傳說中的五羊含穗降福而叫羊城。而深圳見不到大鵬,叫鵬城是否有點題不對文。那麼,鵬城的說法又從何而來呢?

在去大亞灣的途中,有一座城門,模樣很象北京的德勝門,只是規模小了很多。城牆經風雨侵蝕,一番破敗景象;磚頭上長著一層厚厚的青苔,叫不上名的樹木紮根在磚頭縫中,長得枝繁葉茂,鬱郁蔥蔥。城樓雖不及山海關雄壯,仍古味十足。進入城門,只見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兩旁平房都是磚木結構,鱗次櫛比,露出房檐的椽子都已腐敗,看起來年代已相當久遠。如果稍加修理,門前插上酒旗,掛上招牌,很象北宋開封的一條街,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叫王母,又叫大鵬,這座城就叫鵬城。

鵬城離深圳約有50多公里。是不是有人移花接木,把大亞灣畔鵬城的名字安在深圳的頭上。而另一些人不辯真偽,將錯就錯,反正鵬城的名字很響亮,有氣派,欣然接受。深圳的別名叫鵬城就這樣產生了。深圳自建特區以來,有如大鵬展翅,騰飛而起,舉世矚目。1979年建深圳市,1980年8月,正式宣布在深圳、珠海、汕頭設置「經濟特區」。深圳經過十五年的經濟建設,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不管是對社會主義持同情的人,還是懷偏見的人,都在認同這一點。據有關資料統計,深圳的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居第4位,深圳工業產值達638.15億元,18種產品的產量在全國名列第一。深圳的出口額超過83億美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首次超過上海,名列全國第一。深圳機場通航僅三年,已躋身全國五大繁忙航空港之列。深圳的港口吞吐量超過3000萬噸,躋身全國五大海港之列。深圳新建的住宅總面積超過了大上海解放初期全市的住宅總和。深圳確實是一座充滿生機的城市。其發展前前景難以估量。

深圳緣何叫鵬城?雖然與大鵬灣和鵬城有些聯系,但是主要是深圳創辦特區而崛起,象展翅高飛的大鵬,搏擊風雲,遨遊長空,勇往直前。正是深圳鵬展翅騰飛九萬里,特區借東風扶搖直上九重天。

❹ 深圳為何而得名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深圳又稱鵬城。 何謂「鵬城」? 在深圳東部50多公里開外的南澳鎮,有一處名叫鵬城的地方,城門象北京的德勝門,只是規模小了很多。 城牆經風雨侵蝕,一番破敗景象; 城樓雖不及山海關雄壯,仍古味十足。進入城門,只見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兩旁平房都是磚木結構,鱗次櫛比,露出房檐的椽子都已腐敗,看起來年代已相當久遠。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叫王母,又叫大鵬,這座城就叫鵬城。「鵬城」由此得名。
曾幾何時,有人把這個鵬城的名字安在了深圳的頭上。特別是深圳自建立特區以來,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綜合經濟實力已經位列全國大中城市中的前列,是一座充滿生機,充滿美好發展前景,潛力無限的城市。而深圳的版圖正象展翅高飛的大鵬,搏擊風雲,遨遊長空,勇往直前。所以,鵬城也就名符其實地叫響了。

❺ 深圳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廣州寶安縣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40多年,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有著6000多年的人類開發史和海洋經濟發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悠久的廣府民系和客家移民史。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風景名勝:

深南溢彩橫貫深圳市區中心地段的深南大道是深圳最繁華的道路。東起沿河路口的三九大酒店,西至南頭檢查站,為雙向8車道,兩車道間為寬闊的綠化帶,全長17.2千米。

深南大道沿線集中了深圳建築的精華,集中了深圳最重要的旅遊景區和著名的企業,是國內少有的具有高度現代化特徵的景觀街道,其中平安金融國際中心592.5米為深圳最高建築。

梅沙踏浪大小梅沙海灘位於深圳市大鵬灣畔,大梅沙灣口寬約2000米,小梅沙灣口寬約800米,海沙黃白細膩,平坦柔軟,猶如一彎新月鑲嵌在蒼山碧海之間,人稱「東方夏威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深圳

❻ 深圳的來歷

深圳的歷史:

1、「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

於清朝初年建墟。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2、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

3、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

4、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

5、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

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6、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

7、公元1573年

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8、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9、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

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

10、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11、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

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稱為「深圳生日」。

(6)深圳如何得名擴展閱讀:

深圳的崛起:

在經過29年的建設和發展,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2008年度排名顯示,深圳位列第二。

❼ 中國深圳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深圳———

帶有移民色彩的「墟」

今天的深圳河蜿蜒穿過繁華市區,「深圳」一名,就來源於它,「圳」是指「田邊水溝」,「深圳」就是「深水溝」。

據清代康熙年間所纂《新安縣志》記載,深圳河在歷史上不僅深,而且水流急,每逢下雨便漲起大水,居民來往十分困難,常有人「不知深淺,動遭淹溺」。為此,由負責當地治安的官富巡檢司長官廖膺寵主持,於康熙二十八年,在深圳河上,建造了一座「惠民橋」,此橋以石頭建造,就是今日「人民橋」的前身。

「深圳」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清朝康熙年間,是個小「墟」的名字,也是個哨所的名字,那個時候,僅有10名駐兵。

「墟」,本為鄉村定期的貿易集市,交易完成後人們就會散去,不過在清康熙年間,新安縣內的「墟」已發展為有固定居民的墟市,它們多形成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深圳墟雖不大,卻比較有名。

其實,「深圳」這一名稱,除了帶有地理的痕跡外,還烙印了移民文化的色彩。它是客家移民南遷,帶來的新詞彙。

一般而言,移民遷移到新的地方後,常把舊地名搬來使用,藉此來表達對根的溯源。通常情況下,移民不是照搬原名,而是使用與原居地相同的地名通名。歷史上,嶺南地區部分客家人是從閩北、浙南遷來的,這些地區常見的地名通名中,就有坑、潭、洋、坪、圳等。

在浙江也有一個同名的「深圳」,此外還有浙江麗水的愈岸、永康的圳頭;江西進賢的溫家圳、萍鄉的圳口、何家圳;湖南新寧的圳源垌;廣東大埔的圳頭坑、梅縣的高圳等。這些地名出現的年代,都在宋代以後,是南下的北方人帶來的古漢語,在南方演變成方言後,產生的方言地名。

❽ 「深圳」的由來

考古成就表明,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

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名寶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成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❾ 深圳"百鴿籠」因何得名

應該是從香港傳過來的,幾十年前香港的公屋曾經是用鐵網分隔出來一個一個床位那樣的,空間很小。傳過來之後,廣州人用來形容很小很小的房間。

❿ 深圳市的名字由來

由來:「深圳」一名始自明永樂八年(141O年),因所處環境、河溝(南方人習稱圳或涌)縱橫,故名。清康熙七年( 1668年)在新安縣邊境修築了深圳、鹽田、大梅沙、小梅沙等21座墩台為邊陲哨所,以後逐漸成墟。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深州鎮。

1979年3月撤寶安縣設立深圳市;市政府駐深圳鎮。1979年8月撤深圳鎮,「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來。。1980年正式確立廣州、深圳、廈門、珠海、汕頭五處為通商口岸。深圳自立門戶,獨立成市。

深圳市前身為寶安縣。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因深圳河流經,河溝深浚得名。康熙《寶安縣志》卷3:惠民橋「在深圳河溝深浚,凡遇雨潦潮漲,往來維艱,更有不知深淺,動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巡檢廖膺寵建造石橋,名曰惠民」。俗稱水溝為圳。鎮因深圳河為名。

(10)深圳如何得名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深圳:

秦朝時期,深圳就被列入大秦帝國的版圖中,當時的深圳被稱為「南越部族」,秦始皇也把它歸入了廣東省境內,方便實行郡縣制。

宋朝時期,商品經濟的活躍發展,使南方經濟不斷進步,而當時的深圳正好是海港,自然備受關注,因為水運要靠它。它是南海貿易的重要樞紐。商人都十分關注之地。

元、明代時期,由於經濟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南移,南方的貿易更是不斷飛速發展,由於深圳的海港優勢,地位進一步提高。逐漸被單獨列為一個縣,當地還發展香料產業,由於距海較近,還發展「鹽業」,來增加當地人們的收入。還有當地人們出口珍珠,牟取商業利益。

深圳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其發展速度之快,程度之高,短短30幾年創造了一個「深圳速度」這樣的奇跡,在國內乃至全球都是罕見的,如今已是國內四大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