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深圳為什麼叫鋼琴之都 在哪
你們的成功是這座城市的光榮
--------------------------------------------------------------------------------
2006年11月30日 深圳特區報
市領導親切會見參演「獻給母校的樂章」的李雲迪陳薩和他們的恩師但昭義
你們的成功是這座城市的光榮
【本報訊】(記者馬璇)昨晚,深圳藝術學校校友、兩位由深圳走出的世界著名青年鋼琴家李雲迪和陳薩在深圳大劇院聯袂獻藝,奏響「獻給母校的樂章」音樂會,用曼妙的琴聲為母校獻上20歲生日祝福。音樂會開始前,市長許宗衡,市委副書記李意珍,市政協副主席陳思平在大劇院貴賓廳親切會見了李雲迪、陳薩和他們的恩師但昭義,以及深圳藝術學校負責人一行,對他們所贏得的榮譽表示問候與敬意,並對深圳藝術學校建校2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
「你們的成功是我們城市的光榮!」許宗衡說,他轉達了市委書記李鴻忠對大家的問候,並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全市人民對藝術學校和校友們表示祝賀。他說,你們的成功,不僅是你們老師和父母的驕傲,也是我們這座城市的驕傲。可以說,是這座城市造就了你們,是這座鼓勵創新、追求卓越、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年輕城市,給你們激情,給你們力量。
許宗衡說,你們不要忘記為你們的成長付出巨大心血的老師,不要忘記辛勤養育和教育你們的父母,更不要忘記這座城市和全市人民給你們的厚愛與支持。希望你們始終記住,深圳永遠是你們的家,有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這座城市會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幫助和支持你們。
許宗衡寄望李雲迪、陳薩在今後的藝術生涯中,多宣傳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國家。他說,李雲迪的成名作是肖邦的作品,肖邦作品當中最吸引人、最絢麗的,就是蘊含著對祖國的深切眷戀。希望李雲迪、陳薩通過神奇的手指、藝術表現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希望他們不斷進取,在藝術造詣上向更高台階邁進,讓深圳不斷為他們驕傲。
李意珍說,但昭義老師為深圳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也為深圳廣大教育工作者和藝術教育工作者樹立了榜樣。今後,深圳還將以最好的條件、花最大的精力在教育工作上面,更多地引進和培養像但昭義老師這樣的專家,為人才的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與條件,使深圳教育的辦學水平、辦學質量、辦學規模更上層樓,爭取產生更多的李雲迪、陳薩。
已經從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畢業的李雲迪,目前正在全球舉行大規模巡演活動。他說,這些年無論走到哪裡,都忘不了深圳,「因為,深圳是我的家。」他感謝深圳,讓自己擁有了走向國際舞台的機會。他表示,作為一個傳播古典音樂的中國人,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中華民族文化傳播給全世界。陳薩也表示,人不會忘本,將永遠記住深圳,記住深圳的養育之恩。
但昭義教授說,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那就是「感謝深圳」,是這座城市造就了李雲迪、陳薩,給了他們優越的發展空間。深圳藝術學校校長劉所成現場感謝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對學校的關愛和支持,表示將不負眾望,為深圳培養更多的藝術人才。
在昨晚的音樂會上,李雲迪、陳薩在深圳交響樂團的伴奏下,激情演繹了貝多芬、李斯特、格里格、拉赫瑪尼諾夫的經典曲目,他們的演奏時而熱情奔放,時而抒情柔和,顯示出高超的技巧和對音樂獨特的理解力與表現力,精彩的演奏博得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❷ 哪個城市學鋼琴的人最多
當然是深圳了
深圳十年內要建成「鋼琴之城」
2005年09月11日04:39 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
以鋼琴藝術為優秀品牌以鋼琴文化為鮮明特色
深圳十年內要建成「鋼琴之城」
今年開始籌備創立「深圳國際鋼琴博覽會」並組建深圳藝術學院
建設「鋼琴之城」的目標具體體現在:擁有一批國際知名的鋼琴演奏家;形成水平較高、受眾面廣的鋼琴教育網路;舉辦形式多樣、影響力大的鋼琴賽事;舉辦國內外知名的專業性鋼琴展覽會等
【本報訊】(記者馬璇)記者昨天從有關部門獲悉,作為一項文化發展的長期規劃,深圳已經有重點、有步驟地邁開了「鋼琴之城」的建設步伐——日前出台的《深圳市建設「鋼琴之城」規劃方案(2005-2010)》提出:計劃於2005至2010年搭建起「鋼琴之城」的基礎框架,2010至2020年基本建成「鋼琴之城」。
鋼琴成為深圳的文化品牌
市委、市政府對鋼琴藝術人才培養高度重視,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深圳鋼琴教育水平近年來聞名海內外,鋼琴演奏人才輩出,鋼琴普及率全國領先。
深圳培養出世界級的鋼琴家李雲迪,也涌現出像陳薩、張昊辰、左章等在國際大賽上爭得桂冠的一流鋼琴人才。國內大師級鋼琴教育家和演奏家但昭義、孔祥東、劉詩昆等均在深圳設有鋼琴教學、培訓基地。據統計,深圳現階段已擁有鋼琴93760台,居民中8.2%的家庭有鋼琴;鋼琴教師13077人;學習鋼琴者150677人。
作為「樂器之王」,鋼琴的人均擁有量和鋼琴藝術的普及程度是判斷一個城市藝術與文化水準高下的重要指標。深圳的鋼琴擁有量在全國城市中比較突出,據統計,蛇口的人均鋼琴擁有量超過了全國知名的「鋼琴之島」鼓浪嶼。從廣東來看,全省平均每百戶居民鋼琴擁有量為2.98台,深圳為8.2台,居全省榜首;就全國范圍而言,北京、上海每百戶居民鋼琴擁有量分別為3.23台和3.6台,深圳處於領先地位。
在深圳文化交流日益擴大的過程中,鋼琴藝術逐漸成為深圳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使者,很多國外文化界人士因為鋼琴而記住了深圳。
今年開始的五項主要任務
規劃方案提出,深圳建設「鋼琴之城」的目標是,圍繞2020年基本建成高品位文化城市的總體目標,使深圳形成以鋼琴藝術為優秀品牌,鋼琴文化為鮮明特色的國際知名城市。具體體現在:擁有一批國際知名的鋼琴演奏家;形成水平較高、受眾面廣的鋼琴教育網路;舉辦形式多樣、影響力大的鋼琴賽事;舉辦國內外知名的專業性鋼琴展覽會等。
今年開始,將圍繞五項主要任務開展「鋼琴之城」的建設。一是舉辦大型鋼琴賽事與節慶,塑造深圳高雅藝術品牌。將創辦「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深圳交響樂團和新建成的深圳音樂廳、正在改造的深圳大劇院將為賽事提供良好的演奏場地。同時策劃舉辦「深圳鋼琴音樂節」,包括「深圳中小學青少年業余鋼琴音樂節」、「地區性的專業鋼琴音樂節」和「鋼琴夏令營」等。
二是籌備創立「深圳國際鋼琴博覽會」。博覽會將打造鋼琴展覽、交易與信息平台,以市場整合鋼琴產業資源,以交易促進鋼琴行業發展,以會議匯聚鋼琴藝術信息,努力構建鋼琴產業的展覽、交易與信息平台。
三是組建深圳藝術學院,促進鋼琴高等教育的發展。長遠來看,必須大力發展鋼琴的高等教育,我市將採取民辦公助或政府直接籌辦等方式,在深圳藝術學校的基礎上,整合現有鋼琴教育資源,組建深圳藝術學院(大學),把深圳的鋼琴教育專業做大做強。
四是培養和引進鋼琴人才梯隊。制定人才公開招聘計劃,建立靈活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機制,對高層次人才實行「快車」政策和「客座」政策,到2010年,深圳市的鋼琴專業人才比例,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20%左右;同時注意培養有影響力的鋼琴專業人才,形成梯隊效應。
五是加強對外鋼琴藝術文化交流,每年邀請海內外名師來深講學不少於50人次,邀請著名鋼琴家來深演奏不少於40人次,同時創造條件派遣深圳選手參加國內外各項鋼琴大賽,大力提升深圳鋼琴藝術的國際知名度。
05年的報道,現在已經做了很多很多努力了!
深圳藝術學校也叫肖邦鋼琴學校。
還有著名的鋼琴家李雲迪就是從深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