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最冷是多少度出現在哪一年
深圳位於中國南部,是個海濱城市,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約為22.4℃,最高溫度約為36.6℃,最低溫度約為1.4℃。根據氣象記錄,深圳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冷的溫度為0.2℃,出現在1957年2月11日的寒潮期間。
深圳地形以低山、平緩台地和階地丘陵為主,東南部的大鵬、葵涌主要為低山,中部和西北部主要為丘陵,也有500米以上的低山突起,山間有較大片沖擊平原;西南部的沙井、福永、西鄉等地主要為較大片的平原。深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年平均日照數為2120小時,太陽年輻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夏秋季的台風因受山巒阻擋,直接襲擊深圳市平均每年不到一次。
自1952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深圳已出現17次寒潮,平均約3年一次。最早寒潮出現在1956年1月21日至1月24日。歷史最低氣溫出現在1957年2月11日寒潮期間,錄得0.2℃。2016年1月22夜間至24日,深圳市出現了強降溫,首次記錄到冰粒,最低氣溫普遍在2℃左右,大多數站點創1997年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歷史低值。梧桐山記錄到全市最低氣溫-3.8℃。寒潮影響過程具有降溫劇烈、風力強勁和日平均氣溫低等特點。
㈡ 深圳是屬於丘陵還是平原
丘陵
深圳地形地貌與面積
深圳全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部分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台地;西部為濱海平原。境內最高山峰為梧桐山,海拔943.7米。
經重新勘測,深圳市總面積為1952.84平方公里,略少於原來統計的2020平方公里。其中,深圳經濟網站特區面積為395.81平方公里。
深圳地形面貌
深圳全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土地形態大部分為低山、平緩台地和階地丘陵。西部為濱海平原,平原占陸地面積的22.1%。最高山峰為梧桐山,海拔943.7米。
深圳海岸線長229.96公里,多為優良港口岸線, 6處港灣建有深水港。海域廣闊,水產資源豐富,擁有40多種名貴水產。梧桐山、七娘山、羊台山、大南山等山脈綿延,東部有大小梅沙、大鵬半島郊野森林等黃金海岸線風光,西部有紅樹林、內伶仃島自然保護區及海上田園等景區。
㈢ 深圳最常見的兩種地形是
深圳最常見的兩種地形是低丘陵地、平緩台地。
深圳市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毗鄰香港。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3′至114°38′,北緯22°24′至22°52′之間。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全市面積1997.47平方千米。
深圳全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部分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台地;西部為濱海平原。境內最高山峰為梧桐山,海拔943.7米。
自然資源
深圳耕地總資源2446.7公頃,水果種植面積9946.7公頃,林業用地7.97萬公頃。盛產龍崗雞、南頭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龜桔和龍華方柿等農副產品。
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產。棲息、繁衍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虎紋蛙、蟒蛇、獼猴、大靈貓、金錢豹和穿山甲等;經濟價值較大的兩棲類動物5種、爬行類動物23種、鳥類30種、獸類3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