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資雲狂掀漲停潮!業績慘淡,高管頻繁減持
國資雲板塊強勢崛起:業績低迷遭遇高管減持潮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在推動國有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戰略部署中,為國資雲板塊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一舉措使得銅牛信息和卓朗科技兩大代表性企業股價暴漲,成功上演漲停潮,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技術轉型與區域優勢
銅牛信息與卓朗科技,分別憑借其IDC、雲計算和軟體開發的核心業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數據服務。銅牛信息坐擁北京、天津的地理位置優勢,然而在2022年,卻因業績下滑而陷入虧損的困境。而卓朗科技雖然毛利率相對較高,但在業務轉型及固定資產投入上的成效並不明顯,盈利前景顯得尤為嚴峻。
剝離與轉型挑戰
2017年,天津松江以10.8億巨資收購卓朗科技80%股權,企圖藉此轉型軟體服務。雖然形成了4.65億的商譽,但承諾的三年利潤目標勉強實現。然而,一旦承諾期結束,卓朗科技的業績急劇下滑,2020年虧損1.08億,營業收入也明顯萎縮。
2022年,松江集團剝離房地產業務,將重心轉向卓朗科技,但預期的業績復興並未如期而至。今年前三季度,卓朗科技收入下滑10.26%,毛利率降至34.96%,期間費用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顯示出經營壓力的加劇。
高管減持與風險信號
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高管們的減持行為日益頻繁,顯示出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擔憂。市場對銅牛信息和卓朗科技的業績前景普遍持悲觀態度,投資者應對此保持警惕,謹慎對待投資決策。
總結
盡管國有資本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帶來了一時的股價提振,但銅牛信息和卓朗科技的業績困境和高管減持行為提醒我們,投資決策不能僅憑市場一時的狂熱,務必深入了解企業的基本面和前景。在投資國資雲板塊時,深入分析公司的戰略轉型、財務狀況和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
Ⅱ 深圳被委以重任
深圳被委以重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深化改革:
- 產權制度探索:深圳將探索完善產權制度,依法有效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產權。
- 國資國企改革:支持深圳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
- 外匯管理改革:支持深圳試點深化外匯管理改革,並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上先行先試。
- 跨境金融監管:探索創新跨境金融監管。
推動創新:
- 重大創新載體建設: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慧、網路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葯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
- 數字貨幣與移動支付: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
- 知識產權證券化: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規范有序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
吸引人才:
- 境外人才引進:實行更加開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進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許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國際人才在深圳創辦科技型企業、擔任科研機構法人代表。
- 港澳居民待遇:推進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股市影響:
- 深圳本地股漲停:受利好消息刺激,深圳本地股全面爆發,近70隻相關個股開盤漲停。
- 投資機會:建議關注深圳本地股和創業板的投資機會,可能受益的領域包括科技、交運物流以及金融地產。
區域地位提升:
-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進一步深化,深圳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
- 先行示範區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落地將讓深圳的這種地位和作用得以彰顯。
綜上所述,深圳被委以重任主要體現在深化改革、推動創新、吸引人才、股市影響以及區域地位提升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