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為什麼只幫扶河源
擴展閱讀
廣州始興馬市哪個地方好 2024-10-11 18:04:18
廈門哪裡有招開客車司機 2024-10-11 18:02:50

深圳為什麼只幫扶河源

發布時間: 2022-05-01 12:42:58

① 我最近一年只去過深圳 長沙 和河源這三個地方,為什麼會收到東莞的這種簡訊

我最近一年只去過深圳,唐山和河源這三個地方 為什麼會收到東莞的這種簡訊?我覺得收到簡訊這種的話,應該沒什麼奇怪的 有時候的這些騷擾簡訊,騷擾電話的話,他會來自很多地方,不同的地方的,所以收到這種簡訊的話,應該沒什麼奇怪的

② 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怎麼樣

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更多信息和資訊。

③ 河源在哪是歸深圳管跟什麼地方挨的近

河源在廣東 不歸深圳管 和深圳一樣都是一個地級市

④ 河源很窮嗎

相對於珠三角而言,河源可說是窮了點。河源有五個縣一個區,而五個縣都是貧困縣。
當然,近幾年河源發展極快,經濟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整個源城區都在擴大,東源縣城也即將發展成一個不錯的城區。
加之,杭廣高鐵,贛深高鐵,惠河城軌在不久的將來建成後,又將極大加速河源的發展,屆時河源到珠三角的城市只需4、50分鍾時間。
最後再說一點,深圳、河源將在深圳(河源)產業轉移園內設立深河產業城,即是說深圳很多的產業現在開始向河源轉移。所以說河源窮是窮了點,但不是「很窮」。

⑤ 為什麼外地人都這么喜歡深圳

一般經濟發達的城市憑借優質的社會公共資源和良好的就業機會,會對流動人口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大量的人員會流動到這座城市。像我國的北上廣深,都屬於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擁有大量的外來常住人口。其中深圳就屬於外來人口佔比例非常高的一座城市,因為這座城市中總人口才1190萬,但根據最新數據統計,其中有806萬都是來自外地的「外地人」,所佔比例達到了67%!

你喜歡深圳嗎?

你來深圳是為了什麼呢?

⑥ 同樣計劃單列市,為什麼深圳遙遙領先大連青島

這和地理位置、產業結構、以及國家政策資金等扶植有很大關系。深圳面對香港,是以科技電子、及口岸經濟為主。大連是港口和旅遊業為主,青島多了一些工業。國家前20多年的政策一直對深圳扶植,促使深圳高速發展,超越了青島大連。

⑦ 河源市和深圳市誰的面積大

深圳?1948.69平方公里區

然而,目前的蔓延的三套「深圳」區域調整「方案」的報告中演變而來。調整行政區劃深圳演變為「大,中,小,」三「計劃」:「大計劃」的東莞,惠州等進行分類深圳「節目」是東莞市三鎮(塘廈鳳崗鎮流,在深圳地區的約300平方公里)和整個惠州合並?13613平方公里程序,三鎮,東莞市,惠州市,惠陽市,惠東縣(分別為2982年覆蓋3398平方公里的)在深圳,深圳地區的?8793平方公里,與上海相媲美。

QQ

⑧ 深圳是如何實現脫貧的

當前,深圳對口幫扶涉及9省(自治區、直轄市)。十八大以來,深圳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超過310億元,助推近160萬貧困人口脫貧,尚有9.6萬貧困人口待摘帽,主要集中在廣西百色、河池的六個貧困縣。餘下的脫貧攻堅對象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如何助力脫貧攻堅實現從取得決定性成就邁向奪取全面勝利、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這是深圳眼前的一道考題。
為了以先行示範的標准高質量推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日前,深圳出台了《關於建立健全扶貧工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立了建立健全領導推動、統籌協調、全社會參與、全市場運作、決戰督戰等八項工作機制25項舉措。同時,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開展掛牌督戰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上述《意見》要求,深圳市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關於做好百色市、河池市扶貧協作掛牌督戰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加壓」「加油」。
市委書記、市長負總責 18位市領導掛點督戰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意見》一大亮點是建立健全領導推動機制,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實施市領導掛點指導、充分發揮部門作用三項措施。
深圳實施市領導掛點指導,嚴格執行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市委書記、市長負總責。3月13日,全市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全面啟動市領導掛點指導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政協主席等分別掛點對口幫扶地區市或縣2個以上,每年調研指導1次以上,整合部門、社會等各方資源、力量,推動幫扶工作再加把勁,形成工作聯動。累計有18名市領導牽頭,實現深圳對口幫扶的9省(區、市)有關地區全覆蓋。
《通知》進一步要求,結合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實際情況,落實責任強保障。掛點市領導親自下手抓督戰,今年至少兩次與負責結對區相關負責同志一起研究幫扶工作,6月前到掛點縣實地了解情況、研究對策。市委書記、市長對掛牌督戰負總責,市分管領導對掛牌督戰負綜合協調、推動落實責任,掛點領導是掛牌督戰的直接責任人;各區委書記、區長為結對幫扶縣掛牌督戰的第一責任人,區分管領導是具體責任人。

⑨ 河源和惠州有什麼關系

都是廣東省地級市。河源,深圳,汕尾,東莞,建國之前一直屬於惠州,都是惠州的縣,叫惠州府。1949年建國之後陸續擺脫了惠州,升為地級市。
文化上屬於嶺南文化,位於廣府、客家、閩南的交匯地區,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總體上屬於客家地區。但受廣府影響較大。

⑩ 河源市江東新區的產業基地

【產業】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產業是新區發展的「命脈」。沒有產業,新區就沒有美好的明天。河源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產城融合」是江東新區立區之本,新區起步區建設必須走產城融合發展之路,要在加快建設宜居新城的同時,大力引進高端項目,科學合理布局產業園區,促進人口、產業集聚發展,實現產業發展與宜居城市相得益彰。那麼,如何在這片區域上布局產業之棋?江東新區給出的關鍵詞是:綠色、高端、新興。
詮釋這三個關鍵詞,河源市委書記何忠友指出,江東新區的產業體系設計,要圍繞發揮生態優勢,發展新興製造業和以生態為基礎的高端綠色產業、現代服務業。市長彭建文則指出,要突出江東新區在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中承擔的特殊作用,這個特殊作用就是「綠富雙贏」。
基於這樣的定位,江東新區確定了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即生態優先、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比較優勢原則。其產業發展定位為:嶺南休養旅遊聚集區、廣東低碳製造示範區、粵東北自主創新基地、區域性綠色金融中心。根據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和國家信息中心聯合課題組編制的河源江東新區產業發展規劃,江東新區將打造形成「兩帶、十組團」的產業布局,其中「兩帶」即現代服務業產業帶、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十組團」即中央商務、旅遊健康、物流、文教創意、先進製造、低碳製造等10個現代產業發展組團。
在國家信息中心系統合作處處長劉波看來,河源江東新區可通過打造有吸引力的政策「窪地」,進一步推動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和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入,有望成為對整個粵東北經濟走廊中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最具活力的區域產業增長極。
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經濟師蔡志敏亦認為,河源江東新區按照「生態優先、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原則,以獨特的生態、資源、區位優勢為依託,高起點構建結構優化、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將打造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嶺南休養旅遊集聚區、粵東北自主創新基地和區域性綠色金融中心。
【建設】兩起步區助江東新區起航
2013年11月25日,《廣東省河源江東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3-2030)》獲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標志著河源江東新區正式獲得「出生證」。
江東新區甫一成立,就有了先人一步的優勢。新區毗鄰現有城區,與現在建成區僅一江之隔,市區現已有4座跨東江大橋,今後3年還將貫通3座大橋,形成新區與現有城區、東源縣、市高新區的良好對接、互動與融合。目前,江東新區范圍內已有5平方公里的東江教育城和碧桂園·東江鳳凰城等數個大型成熟住宅社區建成投入使用,3平方公里的臨江工業園熱火朝天建設,現有居住人口12萬,江東新區已經具備較好的開發基礎。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今年,河源市委、市政府將江東新區起步區建設列為中心工作之一,提出集中全市資源和力量,投入40億元資金全力推進兩個起步區的開發建設。兩個起步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一是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設起步區,重點打造商務商貿中心,為產業提供商業、金融、居住等服務;二是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的產業發展起步區,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研發設計等現代高端服務業。
目前,已動工建設的項目有碧桂園二期和碧桂園學校;已完成項目選址正在進行可研論證等前期工作的,有河源市第一中學高中部、方紅變電站、安置小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大道東、東江東路等項目;正在開展前期調研論證還有一大批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起步區范圍土地房屋徵收調查摸底和成本測算工作已完成,江東新區產業起步區正在開展控規編制工作。同時,上報了6個項目作為申報省股權資金的項目,今年力爭獲得省第一批股權式資金約10億元。近期,將全力加快起步區第一期土地房屋的徵收工作;全面啟動和推進起步區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包括「4路2橋」交通建設,3個安置小區,3所學校,污水處理廠及其主管網、變電站等共計20個重大市政道路、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的建設。
中共河源江東新區委員會書記藍岸、江東新區管委會主任賴小衛表示,江東新區正式掛牌成立,吹響號角,接下來就是甩開膀子幹了!
據介紹,江東新區成立後,將通過搭建新區投融資平台、全力爭取上級政策性資金支持、爭取金融機構項目貸款等多途徑籌措新區建設資金,創新新區建設投融資機制,開放更多領域,吸引更多的、成本更低的社會資金,參與新區的開發建設,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充分利用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河源的重大機遇,做好與深圳合作共建和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產業園區建設、創新投融資方式、創新新區管理體制機制這四個方面推進深圳的對口幫扶和合作共建,通過與深圳共建產業園區,承接深圳相關產業,引進優質項目,努力將其打造成深圳相關產業群、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盡快建立起新區自身的產業體系。力爭3年-5年內新區起步區將初現規模、大見成效。
【鏈接·沿革】江東新區的「前世今生」
江東新區范圍含「兩鎮三村(居)」(紫金縣臨江鎮、古竹鎮,源城區源南鎮勝利村、和平村、河紫路居委會)。北連贛閩,南通廣府,自古以來,是東江流域客家地區重要商埠之一。春秋戰國時期,江東新區屬百越地區;南朝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析龍川置河源、新豐二縣,屬廣州南海郡,該區域屬河源縣;南朝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置歸善縣,臨江鎮、古竹鎮范圍為歸善縣,其餘屬河源縣。此後,朝代更迭,明隆慶三年(1569年),臨江、古竹兩鎮隸屬永安縣(今紫金縣)寬得都上江東社、下江東社、苦竹派社,勝利村、和平村與河紫路居委會轄地屬河源縣古雲約。清承明制,為永安縣寬得都江東約、苦竹派約及河源縣古雲約。
1988年3月改屬河源市,兩鎮仍歸紫金;兩村劃歸源城區東埔鎮,1997年屬源城區源南鎮管轄。1995年,東江水運公司改為河紫路居委會,1997年後劃歸源城區源南鎮。2014年5月,河源市設立江東新區,統一管理上述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