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什麼時候發展的
擴展閱讀
天津怎麼叫媽媽 2025-01-24 14:29:38
廈門和長沙房價哪個高 2025-01-24 14:29:35
福州市同城圈在哪裡 2025-01-24 14:23:58

深圳什麼時候發展的

發布時間: 2022-05-03 19:30:05

⑴ 深圳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廣州寶安縣,「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40多年,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有著6000多年的人類開發史和海洋經濟發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悠久的廣府民系和客家移民史。

深圳的廣府人自宋元之交遷入深圳,廣府文化是清朝以前深圳文化的主流文化,也是深圳傳統建築的主要來源,深圳地區現存的傳統建築有相當一部分含有大量來自廣府文化中心地的傳統文化因素。

清初「遷海復界」政策有關,客家人大批量進入深圳,大都是來自今梅州市的梅縣、興寧、五華等縣,帶來了客家傳統文化因素。



深圳風景:

深南溢彩橫貫深圳市區中心地段的深南大道是深圳最繁華的道路。東起沿河路口的三九大酒店,西至南頭檢查站,為雙向8車道,兩車道間為寬闊的綠化帶,全長17.2千米。

深南大道沿線集中了深圳建築的精華,集中了深圳最重要的旅遊景區和著名的企業,是國內少有的具有高度現代化特徵的景觀街道,其中平安金融國際中心592.5米為深圳最高建築。

羊台疊翠位於寶安區的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米,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是深圳河流的重要發源地,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動物出沒其間。

抗日戰爭期間,羊台山游擊隊從日寇佔領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鄒韜奮、何香凝等為首的數百名中外聞名的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並安全轉移、隱蔽到羊台山區,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深圳

⑵ 深圳是哪一年發展起來的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從這一年開始深圳迅速崛起。
深圳毗鄰香港,交通便利,氣候溫和,風景優美,在利用外資發展經濟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根據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區將建成以發展工業為重點的工、商、農、住宅、旅遊等多種行業的綜合性特區。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同時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 深圳市域邊界設有中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
深圳是中國經濟中心城市,經濟總量長期位列中國大陸城市第四位,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⑶ 深圳市是從什麼時候改革開放的.

1979年。
1979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東、福建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並決定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試辦經濟特區,福建省和廣東省成為全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
1979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深圳設龍崗、葵涌、龍華、羅湖、南頭、松崗6個管理區。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
(3)深圳什麼時候發展的擴展閱讀:
經濟特區的發展:
1979年4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後於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加以實施。按其實質,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
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並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
中國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共有7個經濟特區。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霍爾果斯、喀什設立經濟特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改革開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圳

⑷ 深圳的發展歷史

首先說一下,深圳並不是「第一個」經濟特區,而是「第一批」經濟特區,1979年中央同意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央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其次「經濟特區」,就是指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和經濟體制的地區。

深圳市,在經濟發展方面確實領先全國,一方面是政策所致,另一方面深圳是移民城市,不排外,有創新意識,所以造就了深圳的今天。不過,深圳市並不完美,在很多方面還無法稱霸全國,如高等教育方面實力就不強,並沒有一所全國知名高校,畢竟大學不僅僅需要「資金」,還需要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

總之,深圳市取得了偉大成就,見證了改革開放,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⑸ 深圳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深圳是國內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1997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增長14.5%,較廣東省的10.4%增幅和全國的7.9%增幅為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過去5年以平均每年8.7%增長,達到2002年的46,388元民眾幣水準,居國內各城市之首位。

深圳是一個工業和退場門基地,其工業總產值居全廣東省各市首位。2002年,深圳退場門總額佔全國的14.3%,連續10年居全國各市退場門額首位,充分顯現深圳的外向型經濟。事實上,在2002年全中國100大退場門企業中,便有19家位於深圳。

至2002年底,深圳累計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達216億美元,佔全廣東省17.3%,佔全國4.8%。外商直接投資當中,超過九成是工業生產,反映出深圳作為工業基地的優勢。2002年全市工業總產值中,外資企業的產值便佔了78%。深圳還是一個加工貿易的基地,每年加工貿易退場門額佔全市退場門總額達80%以上。

深圳是多種道統工業的生產基地,但自90年代中開始,深圳以發展高新科技工業為經濟建設重點之一。深圳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由1991年的23億民眾幣上升至2002年的1,710億民眾幣。其退場門額佔全國高新技術產品退場門總值23.2%,較其它主要城市為高。

在深圳的高新技術產值中,超過90%屬於電子及通訊設備等相關產品。事實上,電子及通訊設備是深圳的支柱工業之一,佔全市工業總產值57.8%,相等於全國18.6%。跨國公司,如IBM、英特爾、西門子、三星、日立等,均有生產缐於深圳。深圳亦是一個重要的軟體開發基地。2002年中國100大軟體公司中,便有10家位於深圳。

除了工業發展外,深圳近年亦致力提升其物流業的能力與水準,並積極計畫發展為跨國公司采買中心。由於接近生產供貨商、運作成本低,再加上當地與香港的物流配套,將是深圳發展采買中心的優勢。

⑹ 深圳經濟特區是何時成立的

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

深圳毗鄰香港,交通便利,氣候溫和,風景優美,在利用外資發展經濟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根據中央的指示,廣東省深圳特區將建成以發展工業為重點的工、商、農、住宅、旅遊等多種行業的綜合性特區。

2018年1月6日,國務院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6)深圳什麼時候發展的擴展閱讀:

特區發展目標:

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到本世紀中葉,深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⑺ 深圳特區是哪年哪月成立的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深圳特區成立過程:

1979年8月2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次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決定批准,在深圳市境內劃出327.5平方公里(補更調查數據為395.992平方公里)地域設置經濟特區。

198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地域包括今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四個區。

2010年5月31日,中央已經批准了深圳擴大特區版圖的申請。深圳特區范圍延伸至全市,特區總面積將由395平方公里擴容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積的兩倍,並於2010年7月1日起執行。

地域包括今羅湖、福田、南山、鹽田、龍崗、寶安、龍華區,坪山區,光明新區,大鵬新區。

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2018開始全面代管深汕區(地級市許可權)。

深圳地處廣東南部,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接壤。



(7)深圳什麼時候發展的擴展閱讀:

深圳特區歷史沿革:

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成為"深圳生日"。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4年1月24日至26日,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0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二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

1992年鄧小平第二次南巡,視察深圳,並發表了極為重要的談話: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特區姓「社」不姓「資」。

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2018年1月6日,國務院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⑻ 深圳1980-2008年的發展歷史歷程是什麼

深圳經濟特區位於深圳市南部,東起大鵬灣,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脈,南鄰香港,以深圳河為界。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7公里,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實際可開發面積110平方公里。設有全長86公里的特區管理線。

特區范圍包括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和鹽田區。

1980年8月,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利用3000萬元的銀行貸款與部分地方財政,參照"蛇口模式"在羅湖區0.8平方公里的區域興建金融、商業、旅遊住宅設施提供給外商,利用從中賺到的利潤繼續進行工業園區的基礎建設。這種利用銀行貸款"滾雪球"式的發展為珠海、汕頭的起步建設提供了經驗。根據《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包括企業經營自主權、稅收、土地使用、外匯管理、產品銷售、出入境管理等。通過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獨資經營和租賃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資,加速了經濟特區的迅猛發展。自1979年創辦深圳經濟特區,至2002年止,實際利用外資315.18億美元。

其中,1979~1989年10年間,深圳與世界3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客商簽訂協議6890多項,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至1999年20年間,共有6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深投資,累計投資項目2.36萬項,合同外資298.3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0.45億美元。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4479.15億元。

鄧小平為深圳特區題詞199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2000年開始施行的立法法,繼續保留了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同時還授予經濟特區所在市以較大市立法權。隨著深圳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區內、外地方性法規的不一致,造成"一市兩法"現狀,給整個城市發展帶來諸多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