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為什麼是深圳
擴展閱讀
深圳駕駛證怎麼轉到青島 2024-09-25 16:52:23
杭州哪裡有賣老年女裝 2024-09-25 16:29:25

為什麼是深圳

發布時間: 2022-05-19 10:32:36

❶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很久以前,在寶安縣現在東門老街的地方是深圳鎮。由於這里靠近羅湖口岸又有廣九鐵路通過,設立經濟特區的時候就成為首選,後來設立的經濟特區也以深圳為名。

❷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1.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深圳又稱鵬城。 何謂「鵬城」? 在深圳東部50多公里開外的南澳鎮,有一處名叫鵬城的地方,城門象北京的德勝門,只是規模小了很多。 城牆經風雨侵蝕,一番破敗景象; 城樓雖不及山海關雄壯,仍古味十足。進入城門,只見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兩旁平房都是磚木結構,鱗次櫛比,露出房檐的椽子都已腐敗,看起來年代已相當久遠。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叫王母,又叫大鵬,這座城就叫鵬城。「鵬城」由此得名。
曾幾何時,有人把這個鵬城的名字安在了深圳的頭上。特別是深圳自建立特區以來,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綜合經濟實力已經位列全國大中城市中的前列,是一座充滿生機,充滿美好發展前景,潛力無限的城市。而深圳的版圖正象展翅高飛的大鵬,搏擊風雲,遨遊長空,勇往直前。所以,鵬城也就名符其實地叫響了。
2.百越部族
( 史前——公元前214年)考古成就表明,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先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3.秦皇設郡
(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4.東晉建縣
(公元331——1573年)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公元590年(隋開皇十年),廢東官郡,寶安縣改屬南海郡,縣治在今深圳南頭。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縣治遷往東莞,於南頭設屯門軍鎮。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椎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公元1565年,又在南山半島設立了南頭水寨(廣東6大水寨之一),為一龐大的軍事機構,是「虎門之外衛,省會之屏藩」,管轄與牽制范圍東至潮汕,西至上下川,南至大洋。明朝初年,中國艦隊出使南洋,開航前必到深圳赤灣天後廟祭祀禱告。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廣東省東南的政經重鎮,也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5.新安古城
(公元1573——1841年)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明萬曆元年),朝廷取「革故鼎新,轉危為安」之意,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清朝初期,政府實行沿海省份內遷50里的「遷界」之舉。新安縣三分之二土地曾一度納入東莞縣。公元1669年(清康熙八年)復置新安縣,至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再復原界。
6.縣境分割
(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清道光二十四年)7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香港島被英國佔領。公元1860年(清咸豐十年)1月11日,九龍半島因《北京條約》而被迫割讓給英國。公元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4月21日,清政府又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新界租給英國99年。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7.復名寶安
(公元1913年——1979年)公元1913年(民國三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縣治仍在南頭。
8.縣治遷移
(公元1938年——1953年)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9.深圳建市
(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正式將深圳定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建市之初轄深圳、南頭、松崗、龍華、葵涌、龍崗6個區。1979年10月,設立羅湖區。1980年7月,分羅湖區,成立沙頭角區。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建制,轄特區外的1577平方公里。1983年9月至1984年8月,特區內設立羅湖、上步、南頭、沙頭角、蛇口5個管理區。1990年1月,撤銷特區內管理區,設立福田、羅湖和南山3個區。1993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寶安、龍崗兩區。1997年10月,從羅湖區分出鹽田區。2004年成為一個無農村的城市。郵政編碼:518000,區號:0755。

【自然地理】
深圳市位於祖國的南疆。廣東省南部。陸域位置是東經­113°46'~114°37',北緯22°27'~22°52'。東臨大亞灣與惠州市相連,西至珠江­口伶仃洋與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與香港毗鄰,北與東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市總面積2020平方公里。深圳經­濟特區是深圳市的一部分,位於東經­113°52'~114°21',北緯22°27'~22°39'。深圳經­濟特區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西至珠江­口的安樂村,南臨深圳河,北靠梧桐山、羊台山山脈,面積為327.5平方公里,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平均7公里,呈狹長形。
深圳市所轄范圍呈狹長形:東西長,南北窄。其東西向直線距離,自東寶河口至蛇口半島南端為 155.2 km,至大鵬半島最南端為157.2km;其南北向最窄處自北部邊界至沙魚涌海岸的直線距離僅6km。深圳市行政轄區內的土地總面積 1952.84平方千米;2004年全市建成區面積達550多平方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深圳經濟特區(以下或簡稱特區)土地面積327.5平方千米,是除海南省外最大的經濟特區。2004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97.5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65.13萬人,暫住人口432.42萬人)。
深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多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帶是濱海平原。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長35公里。
深圳以平原和台地地形為主,約占總面積的78%。北面和東北面多為山地和丘陵,重巒迭翠,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東部和西部沿海地帶有豐富的海產資源。另有少量台地分布於各區。
深圳市全境屬珠江三角洲,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有三個地貌特徵:南部半島海灣地貌帶位於「大亞灣——大鵬半島——大鵬灣」以及伶汀洋的東部,半島和海灣的海拔絕對高度相差很大,大鵬半島七娘山主峰海拔高達867.4米,大鵬灣水深18——24米,構成槽形海灣、陡峭海岸的地貌特徵;中部為海岸山脈地貌帶,蓮花山系延伸到境內筆架山、梧桐山,呈東北至西南走向,向西南一直到香港的大霧山(海拔959米),逼近海岸,主峰梧桐山(海拔943.7米)是深圳市最高點;北部為丘陵谷地地帶貌,由茅洲河、大破河、觀瀾河、龍舟河等10條河流切割,形成低丘降谷地、階地及台地。

【土地與物產】

深圳市耕地總資源2446.7公頃,水果種植面積9946.7公頃,林業用地7.97萬公頃。盛產龍崗「三黃雞」、南頭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龜桔和龍華方柿等農副產品。棲息、繁衍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虎紋蛙、蟒蛇、獼猴、大靈貓、金錢豹和穿山甲等;經­濟價值較大的兩棲類動物5種、爬行類動物23種、鳥類30種、獸類33種。
1.沙井鮮蚝
沙井蚝是深圳最著名特產。產於珠江口鹹淡水交匯之地,個體肥壯,色澤乳白,肉質嫩美,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含碘量是牛奶和蛋黃的200倍。
2. 南山荔枝
深圳南山荔枝果實肉嫩如水,潔白透明,滑爽無比,汁多而甜,食後餘味無窮。
3.西鄉基圍蝦
產於珠江入海口東側的寶安區西鄉,體形較小,狀如中指,全身透明略帶麻點,蝦皮特薄,肉質非常細嫩,味道鮮美,其蛋白質含量與沙井蚝相媲美。
4.福永烏頭魚
深圳西部合瀾海域鹹淡水交匯處的烏頭魚,肉多,味鮮美。
5.南澳鮑魚
南澳鎮是全國最大規模的陸地養鮑基地之一。鮑魚肉質滑爽脆嫩,營養特別豐富,自古被視珍品。
6.石岩沙梨
沙梨是深圳特色水果之一,以寶山區石岩鎮所產最為著名。體大,多汁,甘甜。
7.龍崗三黃雞
龍崗區龍崗鎮的「三黃雞」體形高大健壯,肉厚實細嫩。

8.坪山金龜桔
龍崗區坪山鎮金龜桔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相傳是湘、贛交界山地的客家人移植於此。果實大而鮮亮、皮易剝裂,肉清香可口。
9.西麗芒果
南山區西麗鎮的芒果產量高,個大果甜。
10.松崗臘鴨
寶安區松崗鎮有大規模養鴨歷史。所產臘鴨外表金黃油亮,肉鬆疏細嫩,食之香氣四溢。
11.公明燒鵝
寶安區公明鎮的燒鵝,因色、香、味俱佳而名揚天下。外表金黃鮮亮,皮脆嫩可口,肉肥而不膩,香味濃郁撲鼻。
12.光明乳鴿
寶山區內原光明華僑農場燒制的招牌菜,製作工藝考究,獨家秘方。以潤、滑、甜、嫩為特點,滋味濃鮮。
13.土產葯材
深圳市葯材資源有150多個品種。

❸ 中國唯一具有創新意義的城市 為什麼是深圳

近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專家教授,幾乎所有的人都推薦深圳,尤其是研究區域經濟的學者,多人都明確認為中國唯一具有創新意義的城市是深圳。
這不是為深圳做廣告。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舉的例子有目共睹,他說,專車服務在上海、北京都已經叫停,但是在深圳,目前並未定義為非法。
這個例子很有代表性。記者曾凌晨1點左右到北京機場,此時地鐵沒有了,部分機場大巴沒了,等了快1個小時才等到計程車,看著「烏泱烏央」快有1公里長的排隊乘客,記者的心都快碎了。北京計程車數量6.6萬輛多年沒有變化,但是互聯網專車不讓用,難道要讓成千上萬的乘客在冬日的寒風中簌簌發抖嗎?
各地政策決策人士都在擔心經濟壓力,殊不知,這些互聯網專車服務之類的革命,就是經濟增長動力,類似的互聯網摧毀一切實體行業的新模式,本質上都是新興產業,但是這可能按照政策層面看都是非法。
沒錯,翻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與往年一個最重大的變化,都在強調新興產業,比如雲計算啊、新能源啊、新材料啊,這些產業各地都發展的話,是否和過去的所謂的高新技術產業,比如煤化工、光伏等產業一樣,面臨過剩而成為夕陽產業呢。
這的確有前車之鑒,比如多年前無錫發展物聯網和光伏產業,當時如日中天,再比如蘇州過去發展筆記本電腦產業笑傲全球,現在工業總產值增長甚微,過去的優勢今天反而成為了累贅。
狼真的來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014年經濟增速最快的重慶,其實這也只是老路,並非無懈可擊。
比如2014年重慶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第一,經濟增速第一,主要靠的是筆記本電腦產業,而這個產業只不過來從蘇州轉移而來。
但是幾年之後,當重慶的農民工成本達到上海、蘇州,或者深圳的水平,同樣面臨產業被淘汰的可能。而重慶另外一個支柱產業——汽車,其實已經即將步入拐點,典型例子是一二線城市都已經開始限購限行。
因此,重慶本質上走的只是梯度開發,依靠低人力成本的優勢。
重慶之前的經濟黑馬,天津、內蒙古也類似。
內蒙古,曾在2000-2007年連續8年經濟增速第一,其中最高的年份,增速達到20%以上。內蒙古鄂爾多斯人均GDP甚至超過了上海和香港,但是這種通過掠奪性開采礦產資源的發展模式,是難以持續的。這只不過是,依賴資源、能源等礦產低成本的模式。
不過,歷史仍在重演,比如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資時仍在給出很多優惠條件,比如零地租或者財稅獎勵補貼等。事實上是,現在即使招來了企業,未必能招得到農民工。原因是,目前幾乎所有的一般製造業領域,其實都是過剩的。
類似的還想靠土地財政,靠房地產投資的模式已經到了盡頭。而就全國而言,過去30年依賴人力、土地等低成本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那種低成本模式,以及破壞環境的發展模式,其實不是什麼模式,因為環境的破壞最後靠居民健康買單,而土地和人力低成本模式,只不過是將農民該得的收入轉到了企業和政府手中而已。
事實上過去的深圳、上海、天津,分別因為國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新世紀因為開發而發展。東部、西部、中部也是因為國家逐步開放,實施梯度開發而受益,本質上並無大體制和制度創新。在2014年的兩會上,某省的官員曾經說,一直以為中央要出類似四萬億的新的刺激政策,結果一直沒出,後來才知道國家不會搞這樣的飲鴆止渴的政策了。
但是房地產過剩了,傳統工業過剩了,基礎設施也有望飽和,居民汽車等消費則受到限制,哪路在哪?本質仍是創新。

為什麼是深圳
有人說浙江杭州成就了阿里,也成就了中國具有原創意義的企業產生,這與其寬松的環境有著莫大的關系。
這一新產業的崛起,實際上也是對現有行業壟斷的打破,對現有制度的突破:在沒有實體注冊的情況下,允許個人可以在網上開店,進行交易,這與個人網上辦學、網上發布信息、發布視頻一樣都是對現行體制的突破。
類似無人機市場,在目前中國低空未放開的情況下,本質上個人使用未經審批都是非法。但是無人機有多大的市場,這其實是繼手機、電腦等大眾消費品之後的新的產業,因為這個產業未來可以做到每台數百元的水平,人人可以用於攝像和娛樂等使用。
中國的手機、電腦、汽車、房地產曾經代替過去的電視、縫紉機等,造就了一代經濟的繁榮。而未來如果加入低空放開等改革,將帶來的是幾百萬億,乃至幾千萬億的市場。
事實上,中國居民養老難,看病難,孩子上學難的問題仍是緣於這些領域不夠開放。如果這些領域放開,將出現巨大的投資空間。同樣,城市的房子可以銷售,農村的房子如果允許購買、農民宅基地允許出租,也將產生很大的市場投資機會。
因此,深圳之所以進入經濟學者的視線,是源自這個城市對創新的保護:深圳舉辦全球創客大會,全世界具有創新的產品,只要能想出來,深圳具有完整的產業鏈,就可以把產品根據設計做出來。這是全球創客願意產品在深圳落地的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深圳沒有985、211大學,也沒國家科研院所,更沒有各種礦產和各種資源,但是反而成功了,那麼擁有8所985高校,被國家定位為全國科技中心的北京,以及在科技投入比較領先的上海、西安、北京、成都,為什麼不能做全球創客中心呢?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這只有一個答案,關鍵是地方對破壞性創新企業,是殺豬還是養豬的態度。
路在腳下。

❹ 深圳特區39周年,當初為何選擇深圳作為特區呢

起初選擇的經濟特區都是在沿海地區,深圳地理位置優勢明顯,因為深圳就在香港的北邊。可以快速的承接,香港八九十年代的製作行業。當時中國內地基礎建設水平相對落後,和香港毗鄰,就僅僅是這一點,就是非常大的天然優勢。

再來看看2009年的一簽多行,深圳戶籍的居民可以申請多次往返香港。深圳居民便利赴港,能夠促進香港相關行業的發展,這給香港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拉動的作用。

香港和深圳相當於兩個村一樣,來回特別的便捷,經濟交流迅速。香港80%的食材進口需要,都是通過深圳進口到香港的。

❺ 為什麼要發展深圳

因為深圳是改革開放先行地,是中央劃定的經濟特區。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地處廣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岸,與香港一水之隔,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接壤。
深圳是國務院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與北京、上海、廣州並稱「北上廣深」。 全市下轄羅湖區、龍崗區、龍華區、福田區、寶安區、南山區、鹽田區、坪山區8個行政區。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同時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深圳市域邊界設有中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也是重要的邊境口岸城市,皇崗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

❻ 為什麼叫深圳市深圳名字的由來有誰知道啊

根據惠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的書籍《惠陽地區助力深圳特區建立史錄》(以下簡稱《史錄》)記載,20世紀70年代末,惠陽地委根據當時中央的有關政策舉措,為充分發揮寶安縣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發展對外經濟合作,首次提出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
這還要從1978年8月22日中共惠陽地委向省委報送的《關於寶安縣改為深圳市的請示報告》說起。其中提出,「寶安這個地方將要建成為外貿基地,深圳將建為旅遊區。為了進一步搞好邊防,根據省委的指示精神,經地委常委討論,我們建議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這個市的建制相當於地區級,即低於地委半級、高於縣半級的建制,仍受地委領導。」這是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現「深圳市」名稱。
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寶安撤縣設市時為何不叫「寶安市」而叫「深圳市」?
原來,在設立深圳市之前,作為地名的深圳還是惠陽地區寶安縣的一個小鎮——深圳鎮。由於與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深圳口岸比寶安縣更知名。
據《史錄》記載,寶安縣在名稱上改為深圳市還是寶安市,當時意見不太統一。惠陽地委和寶安縣委認為,「必須把全縣所轄范圍改為市,名稱叫深圳為好,因為深圳口岸全世界早已聞名,而寶安縣則很少人知道」。省委最終採納了這一建議。
時間回到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寶安縣改為深圳市,以寶安縣的行政區域為深圳市的行政區域。屬中共廣東省委和中共惠陽地委雙重領導。這個文件標志著深圳市正式成立。
隨後的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完成了特區設置的立法程序,標志著深圳經濟特區正式誕生。
《史錄》記載,在廣東省委的大力支持下,當時的惠陽地委為深圳加快縣改市和試辦經濟特區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人財物等各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支持,為深圳特區前期的艱難起步創造了條件。
惠州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黃敏介紹,惠陽地區在深圳建市和設立特區之初,在深圳的建制、人力的支援、資金的支持、土地的徵用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支持,發揮了獨特的歷史作用。
史料顯示,深圳市成立後,為了盡快建成商品出口基地,惠陽地委和惠陽地革委,在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想盡辦法,籌集資金支持深圳建設。以1979年為例,共撥款資金1361.5萬元,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投入出口商品基地。其中,寶安電廠1000萬元,用於電廠三通一平;深圳至東莞電力線路改造100萬元;深圳市水產局165萬元,用於建設養魚蝦基地1萬畝、養蚝基地43萬畝;深圳市水產供銷公司25.6萬元,用於購置進口水產設備和土建工程;深圳港碼頭建設31萬元;其他方面建設共39.9萬元。
為解決深圳當時幹部、技術員等缺乏問題,根據省委的指示,惠陽地委對人員的調動作了充分部署,從惠陽地區各縣抽調,相當部分骨幹人員調入了深圳,成為敢闖敢乾的深圳建設者、「拓荒牛」。

❼ 深圳為什麼取名深圳

考究深圳的地名首先看那個圳字。圳就是水溝。相當於在珠三角地區好多地方用的涌(音沖)字一樣的。深圳二字在一起就是比較深的水溝水叉。然後誕生了深圳河與深圳河和深圳墟取名為深圳。

❽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深圳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名寶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稱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❾ 為什麼說深圳正式成為「深圳人的深圳」

當我們提起深圳這個城市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起當年有一位偉人,就在南方畫了一個圈圈,那個圈圈裡就是深圳。決定開發大城市,促進經濟的發展。所以這里成為了當年重點開發的地方。果不其然,當年的決定是對的。深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正式成為了”深圳人的深圳“。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當代的中國,我們的城市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其實,在城市發生改變的同時,帶著城市裡的人們一起改變。文明的城市帶給人們文明的文化。城市帶給人們溫暖和感動,更重要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和睦友愛。所以深圳成為了深圳人的深圳。

❿ 為什麼深圳被選為我國的第一個 經濟特區

深圳被選為我國的第一個 經濟特區的原因:

1、1977年11月11日,鄧小平在廣東商議在北京召開中央軍事委員會會議的計劃時,有人向他匯報了年輕人試圖越境逃往香港的問題。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冒著生命危險從陸路或水路逃往香港,過去一直以為是安全問題,後來了解到根本原因是在香港容易賺到更多的錢,而深圳和香港隔海相望,貧富差距使然,因此需解決兩地發展不平衡的現狀。

2、當時急需購買外國技術,但外匯短缺,所以急於出口賺取外匯,所以當時定了4個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其中允許廣東全省實行特殊政策,使其能夠採取靈活措施,吸引生產出口商品所必需的外資、技術和管理方式。國家為工廠提供必要的土地、運輸設備、電力和勞動力,提供外國人所需的飯店、餐廳、住房和其他設施。

(10)為什麼是深圳擴展閱讀;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霍爾果斯、喀什設立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