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深圳在古代的時代是什麼地方
1、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因境內有一山名曰寶山,山有寶,得寶者安,故而得名。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寶安縣范圍包括現深圳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東莞市部分地區、番禺縣南部、中山市等地區,這是在深圳地區設立郡、縣級行政機構的開始,也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
2、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 ,在寶安故地建「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
3、1914年,廣東省新安縣因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改回「寶安」縣名。
4、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1)深圳古時候叫什麼擴展閱讀:
深圳原居民民風淳樸,保留了較多的民間習俗。
1、漁民娶親:南澳最具特色的風俗之一。當漁村女子成親之日,新娘被眾多漁家姐妹簇擁前行,身後有鑼鼓樂隊和幾組舞龍舞獅隊載歌載舞,緊隨其後是一名男扮女裝的漁民帶領著一群頭戴漁帽、手操船槳的漁家婦女列隊而行,一路撐槳,迎親到家。
2、女子哭嫁:龍崗客家人很有特色的傳統習俗。隨著時代變遷,龍崗女子哭嫁習俗已不流行。
3、客家圍龍屋: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龍崗羅瑞合村「鶴湖新居」的羅氏、坪山辦事處大萬世居的曾氏、坑梓辦事處龍田世居的黃氏和茂盛世居的何氏,他們歷經幾代修建的大規模圍龍屋,見證了這些家族的興衰 。
4、大盆菜:深圳福田下沙和南頭一帶的習俗。
深圳本土鄉民,大凡遇到中國傳統節日或嫁娶、祝壽、添丁、酬神、宗親祭祖等活動,各方親朋戚友團聚鄉間,圍著大盆菜飲酒慶賀。大盆菜多數以牛腩炆蘿卜角為菜底,往上鋪疊的是菜膽、粉絲、豬肉、竹筍、腐竹、冬菇、鹵鵝、燒鴨、炸魚、白斬雞等,一層一道菜,一菜一道味。
5、媽祖誕慶:每年3月深圳沿海漁民和農民在天後廟舉行的慶祝廟會,祭祀天後,求航海平安、漁業興旺、五穀豐登。在祭祀後還舉行文藝表演和貿易活動,體現了深圳人民對平安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6、坪山打醮:坪山客家人獨特的傳統習俗。每8年一次的打醮(集體祭奠神靈)地點聚在關帝廟前的廣場上,祭典儀式由坪山圩的首腦主持,祭桌上擺滿果脯酒饌,大香爐里插滿檀香,鄉民們在廣場上連續嬉戲七天八夜。由於打醮習俗勞民傷財,於1943年被廢除。
7、涼帽遮羞:大鵬婦女的習俗。其涼帽是用竹條和布料做成的,把竹條分成竹篾,織成圓圈,中間穿孔,竹篾周圍用布條縫掛。其他客家婦女的涼帽是用黑布條縫掛,而大鵬婦女的涼帽用藍士林布條。
❷ 深圳以前怎麼是叫什麼名字
市名
深圳市(英語:Shenzhen City 漢語拼音:Shēnzhèn Shì)。中文別稱「鵬城」,英文簡稱Shenzhen。
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名寶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國三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縣治仍在南頭。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❸ 深圳的別稱是什麼呢
深圳的別稱是鵬城。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廣東省轄地級市,是廣東省副省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國際化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
深圳市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毗鄰香港。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3′至114°38′,北緯22°24′至22°52′之間。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全市面積1997.47平方千米。
深圳被稱之為「鵬城」的原因:
在古代,深圳東部50多公里開外的南澳鎮,有一處名叫鵬城的地方。城門像北京的德勝門, 城牆經風雨侵蝕,兩旁平房都是磚木結構,鱗次櫛比,中間是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古韻十足。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為王母,又叫大鵬,這座城就叫鵬城。「鵬城」由此得名。
❹ 深圳以前叫什麼呢
深圳以前叫寶安縣。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廣州府寶安縣,「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40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1979年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成立深圳市。
深圳古代時的發展歷程
秦朝時期,深圳就被列入大秦帝國的版圖中,當時的深圳被稱為「南越部族」,秦始皇也把它歸入了廣東省境內,方便實行郡縣制。
宋朝時期,商品經濟的活躍發展,使南方經濟不斷進步,而當時的深圳正好是海港,自然備受關注,因為水運要靠它。它是南海貿易的重要樞紐。商人都十分關注之地。
元、明代時期,由於經濟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南移,南方的貿易更是不斷飛速發展,由於深圳的海港優勢,地位進一步提高。逐漸被單獨列為一個縣,當地還發展香料產業,由於距海較近,還發展「鹽業」,來增加當地人們的收入。還有當地人們出口珍珠,牟取商業利益。
以上內容參考:深圳政府在線-深圳概覽
❺ 為什麼深圳又叫鵬城
深圳被稱之為「鵬城」從古至今,兩個說法,而且相吻合。
1、在古代,深圳東部50多公里開外的南澳鎮,有一處名叫鵬城的地方。城門象北京的德勝門, 城牆經風雨侵蝕,兩旁平房都是磚木結構,鱗次櫛比,中間是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古韻十足。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為王母,又叫大鵬,這座城就叫鵬城。「鵬城」由此得名。
2、在如今,「鵬程」寓意鵬程萬里,用來比喻深圳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為之驚訝。特別是深圳自建立特區以來,綜合經濟實力已經位列全國大中城市中的前列,正象展翅高飛的大鵬。所以,「鵬城」這個稱號就越來越聞名了。
(5)深圳古時候叫什麼擴展閱讀;
深圳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從30年前的小漁村發展到現在的國際化大都市,真的是稱得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圳是年輕人的城市,深圳人平均年齡25歲左右,充滿著年輕的氛圍,深圳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來發展,圓自己的夢想。
深圳是一座創業之都,也可以說深圳是全國最佳創業城市,深圳不僅誕生像騰訊,華為這樣有名企業的城市,同時也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深圳依靠香港發展起來的城市,也就是說,沒有香港,就沒有現在的深圳,深圳這座城市給人一種清新、現代化、環境優美的城市。
❻ 廣東深圳古時候叫什麼
這個深圳在古時候就是一個小漁村,它是1979年時任總書記得鄧小平提出1980年8月正式成立的改名稱為深圳特區
❼ 「深圳」以前叫什麼名字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成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❽ 深圳市的名字由來
由來:「深圳」一名始自明永樂八年(141O年),因所處環境、河溝(南方人習稱圳或涌)縱橫,故名。清康熙七年( 1668年)在新安縣邊境修築了深圳、鹽田、大梅沙、小梅沙等21座墩台為邊陲哨所,以後逐漸成墟。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深州鎮。
1979年3月撤寶安縣設立深圳市;市政府駐深圳鎮。1979年8月撤深圳鎮,「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來。。1980年正式確立廣州、深圳、廈門、珠海、汕頭五處為通商口岸。深圳自立門戶,獨立成市。
深圳市前身為寶安縣。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因深圳河流經,河溝深浚得名。康熙《寶安縣志》卷3:惠民橋「在深圳河溝深浚,凡遇雨潦潮漲,往來維艱,更有不知深淺,動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巡檢廖膺寵建造石橋,名曰惠民」。俗稱水溝為圳。鎮因深圳河為名。
(8)深圳古時候叫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深圳:
秦朝時期,深圳就被列入大秦帝國的版圖中,當時的深圳被稱為「南越部族」,秦始皇也把它歸入了廣東省境內,方便實行郡縣制。
宋朝時期,商品經濟的活躍發展,使南方經濟不斷進步,而當時的深圳正好是海港,自然備受關注,因為水運要靠它。它是南海貿易的重要樞紐。商人都十分關注之地。
元、明代時期,由於經濟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南移,南方的貿易更是不斷飛速發展,由於深圳的海港優勢,地位進一步提高。逐漸被單獨列為一個縣,當地還發展香料產業,由於距海較近,還發展「鹽業」,來增加當地人們的收入。還有當地人們出口珍珠,牟取商業利益。
深圳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其發展速度之快,程度之高,短短30幾年創造了一個「深圳速度」這樣的奇跡,在國內乃至全球都是罕見的,如今已是國內四大一線城市。
❾ 深圳歷代以來的稱呼
楚庭: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這里的「百越」人民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民已有來往,特建「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深圳最早的名字
番禹: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美絲秀任命任囂為南海尉並建城(俗稱「任囂城」)《史記》"番禺亦其一都會也。"
深圳:吳國孫權於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在交州東部分設深圳。深圳之名由此開始.,bコセq@nw(伲yx∑bコセuェЫw(伲bコセ
❿ 請問古代的時候,深圳當時叫什麼也就是小地名
深圳在古代叫做鵬城。
深圳,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
深圳地處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與香港一水之隔,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接壤。
全市下轄9個行政區和1個新區,總面積1997.47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302.66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54.70萬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人,城市化率100%。
(10)深圳古時候叫什麼擴展閱讀:
深圳市的特區與非特區之間建有一條全長129.7公里的特區管理線,在進出特區的7條公路的路口分別設有邊防檢查站。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於1980年,它東起大鵬灣北仔角,西到珠江口安樂村,南與香港新界緊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脈,總面積327.5平方千米,包括了羅湖區、福田區和南山區。
是我國除海南省以外最大的經濟特區,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於1980年,是我國除海南省以外最大的經濟特區。
深圳是移民城市,它的人口多數是來自外地,它也是個狹長的城市,東西長81.4公里,南北最窄處卻只有10.8公里。
經重新勘測,深圳市總面積為1952.84平方公里,略少於原來統計的2020平方公里。其中, 深圳經濟特區面積為395.81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已從農村形態轉為大城市郊區形態。盛產荔枝等名果,礦產主要為花崗岩、大理石等建材,金屬礦產可開采量較小,油、氣等能源完全靠外界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