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崛起的契機是什麼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可以做麒麟石碑 2024-11-15 08:54:11
福州旅遊住宿住哪裡 2024-11-15 08:49:23
貴州和北京哪個好 2024-11-15 08:48:22

深圳崛起的契機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30 14:44:52

① 深圳被稱為「一夜崛起之城」崛起的原因是什麼

改革開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中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② 深圳已超越香港,深圳的成功靠的是什麼

深圳已超越香港,我認為深圳的成功靠的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還有深圳人民開放,與時共進的思想


如今深圳正在高速發展,在2018年,深圳GDP就已經超越了香港。我國許多大企業總部都設在深圳,引來了許多人才建設深圳。我相信,深圳特區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③ 深圳的崛起證明了什麼從深圳的崛起說明經濟特區建立的歷史意義

說明改革開放是正確的,行得通。意義:
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實踐,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自誕生之日起,經濟特區就肩負著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先行探路的特殊使命。30年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無論自身發展遇到多大困難,經濟特區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嚴峻挑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為全國其它地區的改革發展提供了鮮活範本,向世人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勃勃生機。
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實踐,充分證明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30年來,從單項改革突破到綜合配套推進,從經濟領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改革,率先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從勇敢開啟對外開放的「窗口」,率先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到大膽「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場和全球資源,改革開放一次次為經濟特區的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經濟特區30年的歷史性巨變,靠的是改革開放;中國現代化航船的破浪前行,仍然離不開改革開放。
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實踐,充分證明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途徑。30年來,經濟特區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深圳GDP年均增速達25.8%,從昔日的邊陲小縣崛起為現代化大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最大說服力所在,也成為中國發展道路和成就的精彩縮影。30年來,從引進外資企業,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再到走自主創新之路;從追求速度的跨越式發展到追求經濟、社會與生態綜合效益的科學發展,一次次發展理念的革新和發展方式的變革,都推動著經濟特區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展現著科學發展的光明前景。

④ 深圳市崛起的區位條件

您好

優勢的區位條件有以下幾點:

1.位於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區,對外聯系緊密,交通便利
2.毗鄰港澳台,容易引進外資

當然還有政策方面的因素啦

⑤ 深圳之所以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麼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鄧小平來廣東考察,看注了深圳的地理優勢,決定在這里建立特區,加上離香港很近,國家的大力支持 ,才有如今的局面

⑥ 深圳的發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能迅速崛起

1979年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深圳之所以能迅速崛起是因為政策的扶持和對面香港的繁榮有關.

⑦ 深圳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1984年2月,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1984年5月設為管理區,仍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

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89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

1990年1月,特區內撤銷羅湖、福田(原上步)、南頭、蛇口、沙頭角5個管理區,成立羅湖、福田、南山三個市轄區。其中沙頭角、羅湖2個管理區合並組建羅湖區。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復,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寶安縣,設立寶安區、龍崗區(1993年元旦實施)。

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1997年10月,國務院批准增設深圳市鹽田區(1998年實施),轄從羅湖區劃入的沙頭角鎮和鹽田、梅沙2個街道。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鹽田區,仍為特區范圍。

2004年6月,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2007年5月,光明新區成立,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地處深圳西部。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為推進以大工業區為中心的東部片區統籌發展,促進深圳市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將原深圳市大工業區和原龍崗區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為坪山新區。

2010年7月,深圳經濟特區范圍延伸到龍崗、寶安。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

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寶安和龍崗新增兩個功能新區,分別為「龍華新區」和「大鵬新區」。

2015年4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正式掛牌啟動。

2016年10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深圳市龍華區和坪山區,以龍華、大浪、民治、觀湖、福城、觀瀾等6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龍華區行政區域;以坪山、坑梓2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坪山區的行政區域。

2017年11月,深圳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8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2018年2月,國務院同意深圳市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2018年5月,國務院批復廣東省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2018年12月,中國共產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工作委員會、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揭牌,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深圳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⑧ 深圳崛起的契機是什麼深圳成為最具綜合競爭力城市的原因有哪些

經濟特區。優良地理位置,政策幫助,

⑨ 為什麼說深圳是一夜崛起的城市從窮到富 當時的深圳是怎麼做到的

一夜崛起之城」 ——深圳經濟特區的城市發展

1980年這里僅是三萬多人的邊陲小鎮,今天她已成為擁有13 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深圳經濟特區,以其罕有的建設速度,被稱為「一夜崛起之城」, 成為中國最令人矚目的新生城市。�

一、城市發展背景

(一) 創辦深圳 經濟特區是實行改革 開放政策的需要�
七十年代末,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探索中國 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對接,1979年3月原寶安縣改為深圳市,7月中央同意廣東省在對外經濟活 動中,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並決定在深圳市劃出一塊地方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 5月中央41號文明確規定深圳正式定為「經濟特區」,8月全國人大批准頒布《廣東省經濟特 區條例》,並批准確定在深圳市總面積2020Km2中劃出327.5Km2的地方,作為深圳經濟 特區,並對外宣布我國決定設置經濟特區,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

(二)特有的地理位置是深圳經濟特區城市發展的優越條件�

深圳毗鄰香港,是香港發展的直接擴展空間,是引進資金、技術裝備和拓展國際市場的最佳受益地區,是珠江三角洲和廣大內陸腹地與香港經濟聯系的陸路必經之地,也是內陸——香港——世界的重要交通樞紐。因此深圳處在以珠江三角洲和廣大內陸腹地作依託、外引內聯、與香港互利互補並走向世界的重要位置。 �

(三)作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的試驗地�

深圳是全國的「特區」,得到了全國的關心和支持,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又是我國進行各項改革的試驗地,率先在經濟貿易、資金融措、土地政策、人才勞力、城市開發和建設管理等方面,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化,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新秩序。成為我國技術、管理、知識、對外政策的窗口,發揮對內對外的輻射作用。�

二、城市發展過程

(一) 城市規劃的不斷修正,以適應迅猛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

(二) 改革開放是城市發展的動力�

1、領導意識轉變,處理好計劃指導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建立健全城市開發與經濟建設的政策法規體系,依法控制與管理城市建設。�
2、 規劃管理簡政放權簡化審批手續,初期採取「一個公章、一支筆 、一次會議」解決問題,
為基本建設的高速發展創造條件。�
3、採用社會化大生產模式, 按「五統一」(規劃、設計、征地、施工、資金)建設要求,綜合開發、配套建設,重視基礎 設施建設,強調「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做到規劃一片,建設一片,投產獲益一片 。�
4、改革建築業,開放建築市場,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均採用招標投標,實行工程總承包和地盤管理,並成立專門監督機構(質量監督檢驗站、基建合同予算審計站)。�
5、土地有償使用、建築產品商品化及房地產業的發展。�

(三)「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 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從附表一《深圳經濟特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部分指標統 計表》中可以看出深圳經濟特區城市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效益。事實證明,深圳經濟特區在 開發建設中目標明確、步驟清晰、規劃合理、政策適當,形成了良好的城市發展基礎。�

三 、城市發展展望�

作為「試驗地」的深圳經濟特區,如此高速度的發展本身也帶來內部的不平衡,現已出現了交通擁塞,水電供應不足,城市安全設施欠缺,住房緊張,基本生活設施不完善,城市管理與維護跟不上等問題,市政府已取很多措施正著力給予解決。
深圳經濟 特區又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已經開展了新一輪城市開發的研究和准備:�

(一)完善城市道路網路,抓緊建設港口,擴建機場、口岸,修建城市地鐵(第一期)、道
路快速系統、高速公路……高標準的綜合交通體系在逐步形成。�

(二)深圳經濟特區總體規劃正在修編,按照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要求和標准,進一步完善投資環境。隨著寶安、龍崗兩區的建立,將促進兩區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著力做好特區、寶安區、龍崗區「三位一體」的大深圳規劃 。�

(三)今後十年的重點發展地區�
1、福田市中心區——處於特區的中心位置,是深圳走向21世紀 ,形成國際性城市的關鍵地區。總佔地面積4.14KM2,規劃居住人口約11萬人,規劃總建設面積1200萬M2,目前正在進行詳細規劃工作。 �
2、 深圳灣 ——是特區地理位置優越、風景優美的地區之一。總佔地面積10.90KM2,需填海
造地面積6KM2,規劃居住人口約15萬人,規劃總建築面積800萬M2,目前正在抓緊進行填海工程的前期工作。
3、 前海填海區——位於南山半島西部。總面積約10KM2,可發展與港口相關的倉儲、工業、
商貿,以及少量配套的生活服務。目前規劃正在進行中。�
結語:�
「 特區」是中國執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政策的產物。是國內政治、經濟體制改革、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途徑的需要;也是國際形勢變化和中國走向世界的需要。�
改革開放政策是「特區」經濟和城市發展的動力,並貫穿全過程。�
·公有制為主導的多元化經濟結構與計劃調控下的市場經濟,是「特區」經濟和城市全面發展、協調的保證;�
·對外的特殊政策措施、經濟科技合作與對內的體制改革、適時政策調整,是 「特區」經濟和城市高速、穩定發展的關鍵;�
·重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是「特區」經濟和城市持續發展的基礎。
·「特區」的經濟和城市發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這對於世界上發展中城市來說,可能並不新鮮也不重要,但對於一個閉關鎖國幾十年的中國來說,要「摸著石頭過河」,確實是非常艱難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試驗地」已推廣,中國的經濟和城市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國際城市發展協會第17次國際會議暨新市鎮經驗會議(香港)1993年9月30日)

⑩ 深圳崛起的有利條件和措施是什麼

深圳所擁有 的三大優勢上。 一是政策優勢。1980 年8 月,深圳正式被中央宣布為經濟特區, 使其成為我國體制的試驗場和引進外國的資金及管理經驗的窗口,從 而享有在全國先行一步的政策優勢。憑著這種政策優勢,深圳在改 革、開放和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率先試驗,贏得了十分寶貴的時間 差。憑著這種優勢,深圳15 年間將77.1 億美元的有了充足的血液和活 力。憑著這種優勢,深圳將國內外兩萬多家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 不同投資主體、不同經營方式的匯集於一身,從而為深圳經濟的崛起 提供了有力的物質基礎。需要指出的是,1992 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 以後,全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的新時期,特區優惠政策開始 普惠全國,這使深圳所擁有的政策優勢逐漸弱化乃至喪失,迫使深圳 苦練內功,從其它方面增創新的優勢,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二是地緣優勢。深圳毗鄰香港,與被譽為東方之珠的香港海面相 連、陸路相接,,互利互惠,促進了兩地的繁榮。1981 年至1994 年, 深港合作辦起近8000 家三資企業和1.1 萬家三來一補企業,其中三資 企業占深圳全市總數的70%。1989 至1992 年,香港在內地進行外埠加 工業廣東省佔94%,其中深圳就佔到43%,這種前店後廠的發展項目 累計達13000 個,實際投入資金約56 億美元,占深圳全部引進外資的 70%。深圳去年達349.83 億美元的年進額中,出口的80%和進口的 70%是通過香港實現的。現在,深圳和香港的這種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 已擴展到旅遊、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環保、海關、治安、邊 境事務等眾多領域,為更深層次的深港銜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 預見,1997 年香港回歸祖國以後,深圳鄰接香港的這一地緣優勢將會 顯得更為重要和突出。 三是人才優勢。深圳在創辦特區之初,不過2 萬,加上寶安縣也 只有20 萬,而至1994 年底,深圳人口達335.51 萬。其中常住人口為 93.97 萬,暫住人口為241.54 萬。可以說,深圳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移民 城市。現在的深圳人來自全國幾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區的城市和調 進深圳工作之外,大多數人是辭掉內地職務到深圳赤手空拳闖天下 的。其中不少人都有一技之長,且一般具有移民所特有的不甘寂寞、 吃苦耐勞、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這種情況學術界一些人曾將其比之 於17、18 世紀全世界之移民於,我們姑且稱之為移民優勢。這些移民 闖進深圳後,基本上是後無退路,前有機遇,只有努力拚搏、奮發競 爭、不斷創新,才能不被淘汰,從而使人的潛能等到充分釋放。移民 優勢還產生觀念優勢,深圳人的時間觀念、價值觀念和效益觀念較 強,既尊重社會主義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則,又以承認具體企業經 濟活動中按資分配的合理性;深圳人的觀念也較為普及,人們積極參 與股市投機。和期貨投機等風險性活動,老闆炒職工、職工炒老闆在 深圳已司空見慣。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全國各地赴深圳求職的 人絡繹不絕。深圳的人才優勢呈現出經久不衰的勢頭。 以上三大優勢可概括為天時、地利、人和,古人謂此三者得其一 者必昌興,何況深圳三者俱兼,此乃深圳崛起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