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又名什麼
擴展閱讀
古北水鎮屬於北京哪裡 2024-10-18 11:47:34
從赤峰到上海多少錢 2024-10-18 11:47:30

天津又名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2-11 16:53:33

㈠ 天津的什麼最有名

你好,這要分類,不同人看法不同:
1、吃的:狗不理
2、民俗:泥人張
3、地理:海河、天津港
4、特區:濱海新區
5、曲藝:相聲
6、風俗:天津話

㈡ 天津都有哪些美稱

1.「津沽」——天津地區號稱「九河下梢,七十二沽」。所謂「七十二沽」,如塘沽、漢沽、葛沽、鹹水沽、丁字沽、大直沽等。其實「七十二」系泛稱,並非確數。天津曾名「直沽」,海河又稱「沽水」,可見「津」與「沽」密不可分,「津沽」並稱,順理成章。

2.「沽上」——天津文人在詩文書畫上常署名地望為「沽上」。津門十景之一:「沽水流霞」,是對海河風光的藝術概括;而「沽上」,就是「海河之濱」的意思。

3.「海門」——指海河入海口的自然地勢,後成天津別稱之一。明代天津八景有「海門月夜」,天後宮匾額題詞亦為「海門津筏」。

4.「津門」——眾水匯聚,逶迤至津,河海會流於此,故名「津門」——這是從自然地理角度的詮釋;海防重鎮,漕運樞紐,護衛京師,故名「津門」——這是從政治軍事角度的註解。明人撰《直沽棹歌》:「雲帆十里下津門,日落朝平不見痕;葦甸茫茫何處泊,一燈明處有漁村。」

5.「三津」——名有兩解:(1)北運河、南運河在三岔河口交匯為海河,是為「三津」;(2)天津衛與天津左衛、天津右衛,三衛合一,故名「三津」。天後宮有「佑衛三津」和「三津福主」的匾額,南門外大街有老地名:「三津磨房同業公會」和「三津胡同」,可見此稱由來已久。

㈢ 天津市有幾個區分別叫什麼

有16個區。截至2019年4月,天津市下轄16個區(濱海新區、和平區、河北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靜海區、寧河區、薊州區),共有124個鎮、3個鄉、118個街道,3680個村委會和1645個居委會。

1、和平區

位於天津市區中部,海河幹流西岸,東起海河,與河東區相望;沿南門外大街、衛津路與南開區接壤,南抵徐州道、馬場道、津河與河西區接壤,北部與河北區以海河、南馬路為界,轄區東西最寬處3.72千米,南北最長處4.2千米,總面積9.98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和平區轄6個街道(64個社區):南市街道、勸業場街道、南營門街道、小白樓街道、五大道街道、新興街道,區政府駐小白樓街道。

2、河東區

是天津市中心城區,是中心城區連接濱海新區的起始點,毗鄰空港、海港,天津站交通樞紐坐落區內。隔海河與和平區、河西區相鄰,向東與東麗區為伴,西、北與河北區相交。

截至2016年,河東區區域面積39.63平方公里(不包括天鐵街道)轄13個街道:大王莊街道、大直沽街道、中山門街道、富民路街道、二號橋街道、春華街道、唐家口街道、向陽樓街道、常州道街道、上杭路街道、東新街道、魯山道街道、天津鐵廠街道。

3、河西區

是天津市的中心區之一,位於市區東南部,因地處海河西岸而得名。河西區境東臨海河與河東區相望,西起衛津南路、衛津河與南開區、西青區交界,南沿雙林農場引水河與津南區毗鄰,北抵徐州道、馬場道、津河與和平區接壤。

截至2013年,河西區轄13個街道辦事處:大營門街道、下瓦房街道、桃園街道、掛甲寺街道、馬場街道、越秀路街道、友誼路街道、天塔街道、尖山街道、陳塘庄街道、柳林街道、東海街道、梅江街道。

4、南開區

位於中國天津市城區西南部,東起海河,與河北區相望;沿榮吉大街、興安路、南馬路至南門外大街、衛津路和衛津南路,分別與和平區、河西區接壤;西、南至密雲路、芥園西道、陳塘庄鐵路支線,與西青區相連;北抵老鐵橋大街、北馬路,沿西馬路至西關大街、牆子河、南運河,與紅橋區毗鄰。

南開區總面積40.42平方公,東西長約3.6公里,南北長約9.2公里。截至2013年,南開區轄12個街道:長虹街道、鼓樓街道、興南街道、廣開街道、萬興街道、學府街道、向陽路街道、嘉陵道街道、王頂堤街道、水上公園街道、體育中心街道、華苑街道。

5、河北區

地處天津市區東北部,境域地理坐標為北緯39°08′,東經117°10′。區界東鄰東麗區,西部與和平區、南開區、紅橋區以海河為界,南與河東區相連,北與北辰區接壤。行政區劃面積27.93平方公里,南北長6.94公里,東西寬7.95公里,行政管轄面積為29.14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6月,河北區轄10個街道:光復道街道、望海樓街道、鴻順里街道、新開河街道、鐵東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寧園街道、王串場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

㈣ 天津古代叫什麼名字啊

歷史上天津用過海津鎮,直沽寨,天津衛這些名字。

天津現在的位置是古代由黃河改道前由泥沙沖積形成的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改道南移,天津海岸線固定。最遲至戰國時期,此處已有先民勞作生息。

西漢時期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隋朝大運河的開通,使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三岔河口」成為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時期在蘆台開辟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唐朝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等物資北運的水陸碼頭。海河曾是宋遼的「界河」,南北為宋、遼分治。

宋朝在海河以南設立許多軍事據點,如南河、沙渦、獨流等,以防遼軍南下。金朝在三岔口設立軍事重鎮「直沽寨」,當時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

元代海漕開通,直沽成為漕運樞紐,為此在大直沽專設了接運廳和臨清萬戶府並修建糧倉,興建天後宮。1316年,在直沽設「海津鎮」,是當時的軍事重鎮和漕運中心。

明朝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同其侄建文帝爭奪皇位,在此渡河南下奪取政權。永樂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正式下詔賜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築城設天津衛。

隨著人口增加商業發展,明廷在天津陸續設官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清朝天津先後改衛為州,升州為府。清朝滅亡以後,民國的時間那段時間里,天津的名稱沒有變化,一直延續「天津」的稱呼。

(4)天津又名什麼擴展閱讀:

從遠古走來的天津,曾是一片退海之地。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黃河,歷史上三次經天津入海,以驚人的造陸能力淤積成天津平原。

至今,在天津的上古林等地還殘存著一些貝殼堤,考古學家說,這是古海岸線的遺跡。天津的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經歷了無數的歷史開合與時代變遷。

天津一名由來,始於中國的明代。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將他的兒子們分封為王,駐守在全國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駐守於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後,傳位給他的長孫朱允炆。朱棣為與朱允炆爭奪皇位,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的「靖難之役」。

1399年,燕王朱棣率軍南下,從天津三岔口渡河襲取滄州,於1402年攻入當時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寶座。

朱棣登基後,對他爭奪天下時經過的三岔河口十分贊賞,認為是塊風水寶地,叫群臣獻名。最後,朱棣選中「天津」二字,意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

不久,朱棣遷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門戶,軍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樂二年,在天津設衛,「衛」是明朝的一種軍事建制,天津共設三衛,駐軍1.6萬多人。於是,人們又把天津叫做天津衛。設衛就要築城,天津作為一個完整意義的城市歷史由此而開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津

㈤ 天津 叫什麼都

哏都是網友對天津一種戲謔的簡稱。「哏」是滑稽有趣的意思。後來衍生成一種相聲術語,指相聲中的笑點。也能用來直接指某個笑話。相聲術語中的包袱是指在前期的表演中埋下好笑的伏筆和進行鋪墊,最後點破笑點使人發笑稱作抖包袱。對口相聲中,兩名相聲演員還依角色不同,而有「捧哏」與「逗哏」之稱。而天津又是相聲的發源地,所以用「哏都」定位天津再貼切不過了。

哏都是網友對天津一種戲謔的簡稱。「哏」是滑稽有趣的意思。後來衍生成一種相聲術語,指相聲中的笑點。也能用來直接指某個笑話。相聲術語中的包袱是指在前期的表演中埋下好笑的伏筆和進行鋪墊,最後點破笑點使人發笑稱作抖包袱。對口相聲中,兩名相聲演員還依角色不同,而有「捧哏」與「逗哏」之稱。而天津又是相聲的發源地,所以用「哏都」定位天津再貼切不過了。

名稱由來
編輯
2012年的大雨,網友們一次次拜服在天津人的樂觀和創造中,「天雖有不測風雲,但是樂子還得咱自己找」,「大雨以後,一秒鍾就變游樂場」,什麼也不能阻擋天津人的樂呵。其他城市的人民,暴雨過後,也就看個「海」,只有天津人能把大雨玩出如此多的花樣。天津人就是哏,路面積水汽車熄火趴車,市民就開著摩托艇逛大街,樂觀情緒面對重重困難。 用天津口音豪邁的說:「下這點雨這都不叫事」。[1]
另外,天津相聲廣播成立六周年,特別推出津味微電影哏都青年。

㈥ 天津四中又名叫什麼

您好!

天津四中又名叫天津市第四中學。

天津市第四中學地處河西區中心位置,毗鄰天津樂園東側,與科技館銀色蒼穹圓頂隔街相望。
是伴隨著新中國誕生而建立的天津市第一所完全中學,市級重點中學、國家級示範校。

以「校風正、學風濃、質量高、有特色」聞名遐邇。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文化立校、科研興校。
讓學生在四中受到最好的教育,讓家長滿意在四中的辦學理念,走出了一條具有四中特色的現代化學校建設之路,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學校佔地76畝,具有一流教學設備條件。

很高興為您解答,
祝您生活愉快!

㈦ 天津以前叫什麼

直沽。

金朝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發展中有史料記載的最早名稱。

元延祐三年(1316),「改直沽為海津鎮」,這里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

(7)天津又名什麼擴展閱讀

天津歷史沿革

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匯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三衛合一,歸並於天津衛。

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衛到公元2016年,天津建城已有612周年。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

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津

參考資料來源:天津人民政府網-歷史沿革

㈧ 天津市有哪些地名

水氣迷漫的天津地名

天津早期的名稱是直沽寨、海津鎮和天津衛。不管地名怎樣演變,「沽」、「海」、「津」三字都是「水」偏旁。全市18個區縣里,有10個區縣名中有帶「水」偏旁的字——河東、河西、河北、津南、塘沽、漢沽、大港、寧河、靜海、武清。

這些水氣迷漫的地名反映了天津地勢低窪、潮濕多水的特點。天津全市共有包括月牙河、西減河、東減河、洪泥河、衛津河等人工河渠在內的大小河流300餘條,坑、塘、窪、淀星羅棋布。這種獨特的地形地貌特點在天津地名中確有典型反映。

天津有七十二沽之說,凡帶「沽」字的村鎮地名,幾乎都坐落在海河水系地區,如塘沽、大沽、漢沽、葛沽、西沽、後沽、大直沽、小直沽、鹹水沽、丁字沽、東泥沽、三叉沽等另外,天津別稱——津沽、沽上;海河又稱沽水,是天津市的風景軸線。沽水流霞已成為令人陶醉的都市景觀了。

除了「沽」之外,以港、泊、窪、淀、溝、塘、灣、灘等為通名的地名亦為多見,如:大港、雙港、官港;楊家泊、團泊窪、青泊窪;賈口窪、唐家窪、衛南窪;南淀、北淮淀、三角淀;陳家溝、九道溝、南清溝;北塘、西雙塘、白塘口;趙家灣、唐家灣、西大灣子;柳灘、大灘等。

如此之多的帶「水」偏旁字的地名,不正是天津低窪多水的地理特點的生動寫照嗎?

不僅如此,以與河流有關的「口」(河口)、「嘴」(河灣)、「圈」(周邊被水圍起的地方)、「堤」(堤岸)、「橋」(橋梁)、「閘」(水閘)、「碼頭」、「渡口」、「水庫」等命名的地名也不少見,如:

口——三岔口、唐家口、北塘口、老河口等。

嘴——陳嘴、蘆嘴、梁家嘴、霍家嘴、吳家嘴等。

圈——上河圈、下河圈、西湖圈、陳家圈、黃家圈等。

堤——王頂堤、西橫堤、千里堤、桃花堤、段堤等。

橋——雙橋、於橋、引河橋、聶公橋、北洋橋等。

閘——耳閘、雙閘、北閘口、二道閘、新港船閘等。

碼頭——萬家碼頭、崔家碼頭、南洋碼頭等。

渡口——大光明渡口、炮台渡口、教場渡口、柳灘渡口、楊莊子渡口等。

水庫——雙港水庫、於橋水庫、鴨淀水庫、永金水庫等。

另外,天津以「台」(高地)、「坨」(土堆)、「頭」(河岸的末梢)等為地名的更為多見,例如:

台——蘆台、侯台、馮台、白台、蘭台、八里台、六里台、李家台、姚家台、沈家台等。

坨——王慶坨、西塘坨、洛里坨、白公坨、田莊坨、青坨子等。

頭——梁頭、東河頭、西堤頭、上河頭、東灘頭等。

「台」「坨」「頭」等字的字形雖不直接從水,但作為地名用字的詞義卻與「水」密切關聯。如此眾多的與水結緣的「台」「坨」「頭」等地名,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天津地勢低窪,人們只能擇高台而居的歷史狀況。 http://www.zj.xinhuanet.com/website/2008-03/17/content_12716843.htm

天津地名考與漕糧有關的地名(上)
http://news.sina.com.cn/c/2003-12-17/00442390241.shtml

㈨ 天津以前叫什麼名字

說起天津舊城,一些老人們又稱其為「算盤城」,據說是因為始建於永樂二年(1404年)的天津城區呈矩形而得名。天津的城牆重修過三次。第一次是在1586年(明萬曆十四年),第二次是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最後一次是雍正皇帝登基三年(1725年)。天津城牆外有城壕環繞著。 現在有的人仍將天津城叫「天津衛」。其實,天津衛來源於明代,當時的天津城屬於軍事城堡的性質。明朝在天津周圍設立了三個衛,即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指揮機關設在城中。其主要功能為築建城垣、戍守衛城、監督保護漕運、修建和保衛糧倉,以及屯田和軍事訓練。明朝遷都北京後,天津成為拱衛首都的門戶。

㈩ 什麼是天津衛 是天津的又一個名字嗎

清代乾隆初年,從漸江來天津的詩人汪沆,寫出描寫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詞(通俗詩),詩中說:「天津名自長陵賜」。長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樂二年,公元1404)給起的名字。當時不是作為地名,而是作為軍事建置而命名的,它就是天津衛。

朱棣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兒子。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為了鞏固朱家的勢力,把中國的土地按塊分封給他的下一代人,叫做「分藩」,中國的每一塊土地,都有他朱家的人「稱王稱霸」管轄。本來,他怕外姓人起來造朱家的反,奪走朱家的皇帝帝位,沒想到朱家親屬內部卻起來爭權奪勢。朱棣當地封在北平(今北京),稱為燕王。他在暗中擴充自己的開裝,加強自己的勢力。朱元璋死的時候,並沒有把皇帝位傳給兒子這一輩,而把皇帝帝位傳給子孫子朱充炆(建文帝)。燕王朱棣野心很大,不滿意自己折侄子當皇帝,就想打倒朱充炆自己當皇帝。朱允炆和他的大臣們也有思想准備,看到這些王爺一個個野心很大,就想辦法削減他們的兵力和權勢,名為「削藩」。燕王棣就帶頭反對當時的建文帝,用武力造反,自己打起旗號名為「靖難」。

朱棣從北京出兵,曾在直沽順利地渡過河攻下滄州(直沽是天津的老名字,傳說渡河點選在今北大關),然後統領大軍攻下南京(明代初年的首都在南京),平定了當時所有的反抗者,燕王朱棣自己當了皇帝。燕王把首都定在現在的北京,北京的故宮就是他逐步建成的。燕王朱棣當了永樂皇帝,想到天津(當時還叫直沽)是一個既通海又通內河的軍事要地,就想派他的軍隊到直沽一邊種地一邊防守。回憶到自己在直沽順利渡河,就建立起天津衛。衛是一外警備小區的意思,每衛5600人。「津」是渡口的意思,永樂皇帝認為這里是「天子的津梁」,即皇帝的渡口,通過這個渡口,眼前就是康莊大道。

現在天津市歷史博物館里還收藏一通《修建三官廟碑》,碑文中說「由此濟渡滄州」,就是指朱棣這一段經歷,也說明天津命名的來由。
參考資料:http://www.huaxia.com/jtzq/tianjin_mltj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