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唯尚一品怎麼樣
擴展閱讀
杭州英語輔導怎麼收費 2024-09-08 08:26:43
廈門大學的自動化怎麼樣 2024-09-08 08:00:34
廈門火車站哪裡寄信 2024-09-08 08:00:26

天津唯尚一品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2-12 00:13:47

Ⅰ 給我唐朝的官職表,要是XX一品的,最好是很情楚的

唐朝官職

正第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職事官。)王。(爵。《武德令》有天策上將,九年省。)

從第一品

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及特進不帶職事官者,朝參祿俸並同職事,仍隸吏部也。)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職事官。)驃騎大將軍、(武散官。)嗣王、郡王、國公。(爵。)

正第二品

特進、(文散官。)輔國大將軍、(武散官。)開國郡公、(爵。《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貞觀十一年加開國之稱也。)上柱國。(勛官。《武德令》有尚書令,龍朔二年省。自是正第二品無職事官。)

從第二品

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揚、幽、潞、陝、靈。)大都護、(單於、安西,已上職事官。)光祿大夫、(文散官。)鎮軍大將軍、(武散官。)開國縣公、(爵。)柱國。(勛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舊班在左相上,《開元令》移在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舊班正四品上,大歷二年升。)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左右英武六軍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自左右衛已下,並為武職事官。)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武德令》,禮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貞觀年改以民部次禮部,兵部次之。則天初又改以戶部次吏部,禮部次之,兵部次之。)太子賓客、(舊兼職無品,《開元前令》定入官品也。)太常卿、宗正卿、(天寶初升入正三品也。)太子詹事、左右散騎常侍、(舊班從三品,廣德年升。)內侍監、(唐初舊制,內侍省無三品官,內侍四員,秩四品。天寶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藝承恩遇,特置內侍監兩員,秩三品,以授之。)中都督、上都護、(已上除八大將軍,並為文職事官。)金紫光祿大夫、(文散官。)冠軍大將軍、(武散官。)懷化大將軍、(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上護軍。(勛官。)

從第三品

御史大夫、(舊班在秘書監九卿下,《開元令》移在上。)秘書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龍武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舊雍、洛長史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也。)五大都督府長史、(舊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大都護府副都護、(舊正四品上,《開元令》加入從三品。)親王傅、(巳上並職事官。諸衛羽林、千牛龍武將軍為武,余並為文。)銀青光祿大夫、(文散官。)開國侯、(爵。)雲麾將軍、(武散官。)歸德將軍、(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護軍。(勛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長史、司馬,九年省也。)

正第四品上階

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舊正四品下階,《開元令》加入上階也。)尚書左丞、(永昌元年進為正三品,如意元年復舊。)吏部侍郎、(武德七年省諸司侍郎,吏部郎中為正四品上。貞觀三年復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復舊為五品下。)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衛、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內率、左右監門率府率、中州刺史、軍器監、(武德初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復置,九年又省,十年復置北都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沖都尉、(《武德令》統軍正四品下,後改為折沖都尉。《垂拱令》始分為上中下府,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職事官。率及折沖為武,余並為文也。)正議大夫、(文散官也。)開國伯、(爵。)忠武將軍、(武散官。)上輕車都尉。(勛官。)

正第四品下階

尚書右丞、(永昌元年進為從三品,如意元年復舊。)諸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左右諭德、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武德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從四品上。《貞觀令》,一切為下州,加入正四品下。自此已上職事官。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也。)通議大夫、(文散官。)壯武將軍。(武散官。)

從第四品上階

秘書少監、八寺少卿、殿中少監、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內率、監門副率、太子親勛翊衛中郎將、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內侍、大都護親王府長史、(已上職事官。府率、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太中大夫、(文散官。)宜威將軍、(武散官。)輕車都尉。(勛官。)

從第四品下階

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上州別駕、(已上職事文官。《武德令》,上州別駕正五品上。二十三年為長史,前上元年,復置別駕,定入從四品也。)中府折沖都尉、(武職事官。)中大夫、(文散官。)明威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從事中郎,九年省。)

正第五品上階

諫議大夫、御史中丞、(《武德令》,從五品上。《貞觀令》,加入正五品上,五年又加入四品。如意元年復舊也。)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贊善大夫、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會昌縣令、(武德元年,敕萬年、長安令為正五上。七年定令,改為從五品。貞觀初復舊也。)親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府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諮議參軍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軍器少監、太史少監、親王府典軍、(已上職事官。郎將、典軍為武,余並為文。《永徽令》,親王典軍從四品下。《垂拱令》改入五品也。)中散大夫、(文散官。)開國子、(爵。)定遠將軍、(武散官。)上騎都尉。(勛官。)

正第五品下階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葯奉御、太子親勛翊衛郎將、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沖都尉、(已上職事官。郎將、折沖為武,余並為文也。)朝議大夫、(文散官。)寧遠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軍諮祭酒,九年省。)

從第五品上階

尚書左右諸司郎中、(《武德令》,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諸司郎中正五品上。貞觀二年,並改為從五品上也。)秘書丞、(《武德令》,正五品上。《永徽令》改也。)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奉御、獻陵昭陵恭陵橋陵八陵令、(《武德》,諸陵令從七品下,永徽二年加獻、昭二陵令,為從五品。已後諸陵並相承依獻、昭二陵也。)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已上職事官。典軍為武,余並為文也。)朝請大夫、(文散官。)開國男、(爵。)游擊將軍、(武散官。)騎都尉。(勛官。舊有太公廟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從五品上,開元二十四年省也。)

從第五品下階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太子典內、(舊正六品上,《開元令》改。)下都督府上州司馬、(《武德令》,上治中正五品下。貞觀初改。)親王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宮苑總監、上牧監、上府果毅都尉、(已上職事官。果毅為武散,余並為文。)駙馬都尉、奉車都尉、(並武散官。駙馬自近代已來,唯尚公主者授之。奉車,有唐已來無其人。)朝散大夫、(文散官。)游擊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主簿、記室、參軍,九年省。《神龍令》有庫谷、斜谷監也。)

正第六品上階

太學博士、(《武德令》,從六品上,貞觀年改。)太子詹事府丞、太子司議郎、太子舍人、中郡長史、(《武德令》,中州別駕從五品上,貞觀年改也。)太子典膳葯藏郎、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德元年敕,雍州諸縣令階從五品上,七年定令改。)親王府掾屬、(《武德令》,從五品下也。)武庫中尚署令、(《武德令》依上署令,從七品下,太極年改武庫令階,開元年改中尚令階。)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鎮軍兵滿二萬人已上司馬、(已上職事官。司階、果毅為武,余並為文也。)親勛翊衛校衛、衛官。朝議郎、(文散官。)昭武校尉、(武散官。)驍騎尉。(勛官。)

正第六品下階

千牛備身左右、(衛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孫起家為之。)太子文學、下州長史、(武德中,下州別駕,正六品,貞觀二十三年,改為長史丞。永淳元年,諸州置別駕官。天寶八載停別駕,下郡置長史。後上元二年,諸州置別駕,不廢下府長史也。)中州司馬、(《武德令》,中州治中,從五品下,《貞觀令》改。)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已上文職事官。)上鎮將、(武職事官。《武德令》,從四品下也。)承議郎、(文散官。)昭武副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諸曹參軍事,九年省也。)

從第六品上階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武德令》,吏部員外郎正六品上,諸司員外郎正六品下。貞觀二年改。)八寺丞、大理司直、國子助教、(《武德令》,從七品上。)城門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武德令》,正七品上。)著作佐郎、(《武德令》,正七品下。)侍御醫、(《武德》、《乾封令》,正七品上。《神龍令》,從六品下。開元改。)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署令、(武德四年進為從五品上,七年定令,復舊也。)下州司馬、(《武德令》,中下州治中,正六品下。)親王文學、主簿、記室、錄事參軍、(《武德令》,親王府文學已上,並正六品下也。)諸州上縣令、(已上文職事官。)諸率府左右司階、(武職事官。)鎮軍兵不滿二萬人司馬、(文職事官。)左右監門校尉、親勛翊衛旅帥、(衛官。)奉議郎、(文散官。)振威校尉、(武散官。)飛騎尉。(勛官。)

從第六品下階

侍御史、(舊從七品上,《垂拱令改》。)少府將作國子監丞、太子內直典設宮門郎、太公廟令、司農寺諸園苑監、沙苑監、下牧監、宮苑總監副、互市監、中牧副監、(已上文職事官。)下府果毅都尉、(武職事官。)親王府校尉、(衛官。)通直郎、(文散官。)振威副尉。(武散官。)

正第七品上階

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尚食尚葯直長、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長史、軍器監丞、諸州中縣令、京兆河南太原府司錄參軍事、大都督大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親王府諸曹參軍、(已上文職事官。《武德令》,親王府功曹、倉曹、戶曹、兵曹參軍事,從五品下;騎曹、鎧曹、田曹、士曹、水曹參軍事等,七品下也。)中鎮將、(武職事官。《武德令》,從五品下。)太子千牛、親勛翊衛隊正副隊正、(已上衛官。)朝請郎、(文散官。)致果校尉、(武散官。)雲騎尉。(勛官。)

正第七品下階

尚衣尚舍尚乘尚輦直長、太子通事舍人、內寺伯、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諸曹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武德令》,別將正五品上,後改為果毅。聖歷三年復置別將。)上府長史、(《武德令》,統軍長史正八品下也。)上鎮副、(《武德令》,從五品下。)下鎮將、(《武德令》,正六品下。)下牧副監、(已上職事官。中候、別將、鎮副、鎮將為武,余並為文也。)宣德郎、(文散官。)致果副尉。(武散官。《武德令》又有天策上將府參軍事,九年省。又有鹽池鹽井鹽、諸王百司問事謁者。)

從第七品上階

殿中侍御史、(《武德》至《乾封令》,並正八品上,垂拱年改。)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武德令》,從八品下也。)門下錄事、中書主書、尚書都事、九寺主簿、太子詹事主簿、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長史、太子侍醫、太子三寺丞、都水監丞、諸州中下縣令、親王府東西閣祭酒、(《武德令》,正六品下。)京縣丞、(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奉先、會昌、太原、晉陽。)下都督府上州錄事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諸曹參軍事、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武德令》,正六品下。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為武,余並為文。)左右監門直長、勛衛、太子親衛、(已上衛官。)朝散郎、(文散官。)翊麾校尉、(武散官。)武騎尉。(勛官。)

從第七品下階

太史丞、(監局同。)御史台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御史台、國子監主簿、舊正八品,《垂拱令》改。)掖庭令、宮闈令、上署令、(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官、左藏令、乘黃、典客、上林、太倉、平準、常平、左尚、右尚、典牧。《武德令》有太廟、諸陵、典農、中尚、都水、常平。其左尚、典牧本中署,右尚本下署,開元初改之也。)諸州下縣令、(天寶五載,一切為中下縣。)諸陵署丞、(永徽二年加秩。舊有太廟署丞,武德為九品,永徽二年加秩,從七品上,開元年省也。)司農寺諸園、(苑副監,《神龍令》有諸副監)宮苑總監丞,下都督府諸曹參軍,太子內坊丞、(舊正八品上開元初改)親王國令、(舊規,流內正九品,太極年改。)公主家令、(舊規,流內正八品,太極年改。)上州諸參軍事、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武德令》,從六品下。)諸屯監、(《武德令》有芳醞監,《神龍令》有漆園監。)諸率府左右中候、鎮軍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中候為武,余並為文也。)太子左右監門直長、親王府旅帥、諸折沖府校尉、(已上衛官。《武德令》,諸府校尉,正六品下也。)宣議郎、(文散官。)翊麾副尉。(武散官。)

正第八品上階

監察御史、(舊從八品上,《垂拱令》改。)協律郎、諸衛羽林龍武軍錄事參軍事、中署令、(鉤盾、右藏、職染、掌治,《武德令》有衣冠署令。)中州錄事參軍事、太醫博士、太子典膳葯藏丞、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舊從八品下,開元初改。)兩京市署丞、上牧監丞、(《武德令》,從八品下,《神龍令》有庫谷、斜谷、太陰伊陽監丞。)鎮軍不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已上文職事官。)翊衛、太子勛衛、親王府執仗執乘親事、(已上衛官。)給事郎、(文散官。)宣節校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典簽,九年省。)

正第八品下階

奚官內仆內府局令、下署令、(太卜、廩犧、珍羞、良醞、掌醢、守宮、武器、車府、司儀、崇玄、導官、中右校、左校、甄官、河渠、弩坊、甲坊。《神龍令》又有干、楫二署令也。)諸衛羽林龍武諸曹參軍事、中州諸司參軍事、親王府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參軍事、(《武德令》,親王府參軍,從七品下,《雍州》行參軍,正八品上。)尚葯局司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丞、太子內直宮門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台郎、(已上文職事官。)諸衛左右司戈、上戍主、(已上武職事官。《武德令》有中鎮長史。)備身、(衛官。)征事郎、(文散官。)宣節副尉。(武散官。)

從第八品上階

左右拾遣、太醫署針博士、四門助教、(《武德令》,以九品上。)左右千牛衛錄事參軍、下州錄事參軍、(《武德令》有中下州諸司參軍事。)諸州上縣丞、中牧監丞、(《武德令》,正八品上。)京縣主簿、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錄事參軍、中都督府上都護府參軍、親王府行參軍、(《武德令》,正八品上。)京兆河南太原大都督府博士、(《武德令》,雍州博士,從八品下。)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丞、(《武德令》有鹽池鹽井監丞,《神龍令》有太和監丞。)保章正、(已上文職事官。)太子翊衛諸府旅帥、(已上衛官。《武德》、《乾封令》,諸府旅帥,正七品下。)承奉郎、(文散官。)禦侮校尉。(武散官。)

從第八品下階

大理評事、律學博士、太醫署丞、醫監、太子左右春坊錄事、左右千牛衛諸曹參軍、內謁者、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諸曹參軍事、太子諸署令、掖庭宮圍局丞、太史都水監主簿、(太史為局則省主簿。)中書門下尚書都省兵吏部考功禮部主事、(舊從九品上,開元二十四年改七司入八品,其省內諸司依舊。)上署丞、(《武德令》有芳醞監丞。)下都督府上州參軍事、中都督府上州博士、諸州中縣丞、諸王府典簽、(《武德令》,正八品下。)京縣尉、親王國大司農、(舊規,流內正第七品,開元初改。)公主家丞、(舊規,流內正第九品,開元初改。)諸屯監丞、上關令、上府兵曹、上鎮倉曹兵曹參軍事、(《武德令》有下鎮長史。)挈壺正、(已上文職事官。)中戌主、上戌副、永府左右司戈、(已上武職事官。)太子備身、親王府隊正、(已上衛官。)承務郎、(文散官。)禦侮副尉。(武散官。)

正第九品上階

校書郎、(《永徽令》加入從八品下,《垂拱令》復舊。)太祝、太子左右內率監門府錄事參軍、太子內方典直、中署丞、典客署掌客、親勛翊衛府羽林兵曹參軍事、岳瀆令、諸津令下牧監丞、(《武德令》,正八品下。《神龍令》有漆園丞,《開元前令》有沙苑丞。)諸州中下丞、中郡博士、(《武德令》,正九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主簿、武庫署監事、(已上並文職事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錄事。其武庫監事,從九品下,太極年改也。)儒林郎、(文散官。)仁勇校尉。(武散官。)

正第九品下階

正字、(《永徽令》改入上階,《垂拱令》復舊。)太子校書、(《永徽令》改入上階、《垂拱令》復舊。)奚官內仆內府局丞、下署丞、尚食局食醫、尚葯局醫佐、尚乘局奉乘司庫司廩、太史局司辰、典廄署主乘、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諸曹參軍事、太子三寺主簿、詹事府錄事、(龍朔年置桂坊錄事,咸亨年省。)太子親勛翊府兵曹參軍事、諸州下縣丞、諸州上縣中縣主簿、中州參軍事、(《武德令》,正九品上。)下州博士、(《武德令》,中下州博士,從九品上,下州博士,從九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尉、上牧主簿、諸宮農圃監丞、中關令、中府兵曹、親王國尉、(舊規,流內正八品,開元初改。《武德令》有親王府鎮事及司閣。)上關丞、(《武德令》有上津尉。)諸衛左右執戟、中鎮兵曹參軍、下戍主、(已上職事官。執戟戍主為武,余並為文。)諸折沖府隊正、(衛官。)登仕郎、(文散官。)仁勇副尉。(武散官。)

從第九品上階

尚書諸司御史台秘書省殿中省主事、奉禮郎、律學助教、太子正字、弘文館校書、太史司歷、太醫署醫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將作監錄事、都督都護府上州錄事市令、宮匹總監主簿、中牧監主簿、(《永徽令》有監漕。)諸州中下縣主簿、上縣中縣尉、下府兵曹、(已上並職事文官。)文林郎、(文散官。)陪戎校尉。(武散官。)

從第九品下階

內侍省主事、國子監親王府錄事、太子左右春坊主事、崇文館校書、書學博士、算學博士、門下典儀、太醫署按摩咒禁博士、太卜署博士、太醫署針助教、太醫署醫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監候、親王國丞、(舊規,流內正第九品,開元初改從正流內。)掖庭局宮教博士、太子諸署丞、太子典食署丞、太子廄牧署典乘、諸監作諸監事計官、太官署監膳、太樂鼓吹署樂正、大理寺獄丞、下州參軍事、(《武德令》,中下州行參軍,正九品,下州參軍,從九品上。)中州下州醫博士、諸州中縣下縣尉、京縣錄事、下牧監主簿、下關令、中關丞、諸衛羽林長上、公主邑司錄事、諸津丞、下鎮兵曹參軍、(《武德令》有諸橋諸堰丞。)諸率府左右執戟、(已上職事官。長上、執戟為武,余並為文。)親王府隊副、諸折沖府隊副、(已上衛官。)將仕郎、(文散官。)陪戎副尉。(武散官。)

Ⅱ 在古代唐朝,從皇上以下文武百官到最小的官員。

正一品:
職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爵 :王
從一品:
職官: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武散官:驃騎大將軍
爵:嗣王、郡王
勛:國公
正二品:
職官:尚書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職,後來此職一直空置)、大行台尚書令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
爵:開國郡公
勛:上柱國
從二品:
職官: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鎮軍大將軍
爵:開國縣公
勛:柱國
正三品:
職官: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六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
文散官:金紫光祿大夫
武散官: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勛:上護軍
從三品:
職官: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左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大匠、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長史、大都護府副都護
文散官:銀青光祿大夫
武散官:雲麾將軍、歸德將軍
爵:開國侯
勛:護軍
正四品上:
職官: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正議大夫
武散官:忠武將軍
爵:開國伯
勛:上輕軍都尉
正四品下:
職官:尚書右丞、尚書中司侍郎、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議大夫
武散官:壯武將軍
從四品上:
職官:秘書少監、、殿中少監、內侍、大都護府/親王府長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將軍
勛:輕車都尉
從四品下:
職官: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別駕、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中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將軍
正五品上:
職官: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縣令、親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典軍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遠將軍
爵:開國子
勛:上騎都尉
正五品下:
職官:太子中舍人、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朝議大夫
武散官:寧遠將軍
視正五品:薩寶
從五品上:
職官:尚書左右司諸司郎中、秘書丞、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
文散官:朝請大夫
武散官:游騎將軍
爵:開國男
勛:騎都尉
從五品下:
職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上牧監、下都督府/上州司馬、駙馬都尉、奉車都尉、宮苑總監、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擊將軍
正六品上:
職官:太學博士、中州長史、親勛翊衛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庫中尚署令、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議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勛:驍騎尉
正六品下:
職官: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下州長史、中州司馬、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上鎮將
文散官:承議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從六品上:
職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大理司直、國子助教、城門郎、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著作佐郎、侍御醫、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令、下州司馬、左右監門校尉、親勛翊衛旅帥、上縣令
文散官:奉議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勛:飛騎尉
從六品下:
職官:侍御史、少府/將作/國子監丞、司農寺諸園苑監、下牧監、宮苑總監副監、互市監、中牧副監、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職官: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軍器監丞、中縣令、親勛翊衛隊正、親勛翊衛副對正、中鎮將
文散官:朝請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勛:雲騎尉
正七品下:
職官:內寺伯、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司史、上鎮副、下鎮將、下牧副監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從七品上:
職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門下省錄事、尚書都事、中書省主書、左右監門直長、都水監丞、中下縣令、京縣丞、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勛衛太子親衛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勛:武騎尉
從七品下:
職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掖庭/宮闈局令、下縣令、太廟諸陵署丞、司農寺諸園苑副監、、宮苑總監丞、公主家令、親王府旅帥、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諸屯監、諸折沖府校尉
文散官:宣義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視從七品:薩寶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職官:監察御史、協律郎、翊衛、大醫署醫博士、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兩京市署丞、上牧監丞、執乘親事
文散官:給事郎
武散官:宣節校尉
正八品下:
職官:奚官/內仆/內府局令、備身、尚葯局司醫、京兆/河南/太原諸縣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台郎、上戍主、諸衛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節副尉
從八品上:
職官:左右拾遺、太醫署針博士、四門助教、左右千牛衛錄事參軍、上縣丞、中牧監丞、京縣主簿、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丞、保章正、諸折沖府旅帥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禦侮校尉
從八品下:
職官:大理評事、律學博士、太醫署丞、左右千牛衛諸曹參軍、內謁者、都水監主簿、中書/門下/尚書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禮部主事、中縣丞、京縣尉、諸屯監丞、上關令、上府兵曹、上挈壺正、中戍主、上戍副、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務郎
武散官:禦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職官:校書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瀆令、諸津令、下牧監丞、中下縣丞、中州博士、武庫署監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職官:正字、奚官/內仆丞、內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廄署主乘、下縣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尉、上牧監主簿、諸宮農圃監丞、中關令、親王國尉、上關丞、諸衛左右執戟、中鎮兵曹參軍、下戍主、諸折沖隊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從九品上:
職官:尚書/御史台/秘書省/殿中省主事、奉禮郎、律學助教、弘文館校書、大史局司歷、太醫署醫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將作監錄事、都督/都護府/上州錄事市令、宮苑總監主簿、上中縣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從九品下:
職官:內侍省主事、國子監錄事、崇文館校書、書學博士、算學博士、門下典儀、太醫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醫署針助教/醫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監候、掖庭局宮教博士、太官署監膳、太樂鼓吹署樂正、大理寺獄丞、中下州醫博士、中下縣尉、下關令、中關丞、諸衛羽林長上、諸津丞、諸折沖府隊副、諸率府左右執戟
文散官:將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諸衛/都水監/羽林軍錄事、尚書/中書/門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謁者、司儀署諸典書、河渠署河堤謁者、太醫署醫針師、內侍省寺人
視流外一等:薩寶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書/殿中/內侍省令史、城門/符寶/夕文館令史、通事令史、尚書/門下/中書省/御史台書令史、太常寺祝史、宮苑總監錄事、典客署典客、親勛翊衛府錄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門/符寶書令史、秘書/殿中/內侍省、御史台書令史、、諸牧園苑監錄事、諸倉監/諸關津錄事、、諸衛羽林軍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書/殿中/內侍省諸局書令史、內侍省內典引、尚葯局太醫署按摩祝禁師、太常寺贊引、太醫署醫工/針工、太卜署卜師諸計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諸衛羽林軍史、門下省主寶/主符、太醫主葯、門下/中書省傳制、太醫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監察史
視流外四等:薩寶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諸署農圃監、諸牧園苑監史、諸都護府史、太官署監膳史、良醞署掌醞、掌醢署主醢、諸典事、親勛翊衛率府史、大理寺獄史
視流外五等:薩寶府史
流外六等:親勛翊衛府史、諸倉關津府史、、太醫署葯園師、諸亭長
流外七等:門下省主節、諸掌固、大史監歷生、天文觀生、諸倉關津史、諸倉計史
流外八等:守宮署掌設
流外九等:國子學/太公廟干、諸輦者
|中書令(正三品)
|中書省-|中書侍郎(正四品上)
| |中書舍人(正五品上)
|
| |侍中(正三品)
天子-|門下省-|黃門侍郎(正四品上)
| |給事中(正五品上)
|
| |左僕射(從二品)
| |左丞(正四品上)
|尚書省-|
|右僕射(從二品)
|右丞(正四品下)
唐中央政府下主要分設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中書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門下負責審議中書之立案,草案,以決定實行與否;尚書省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置尚書(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此為三省六部制.
天子只和中書令共同商議政務,行使立案.立案所定的敕命原稿,在經過門下省同意後,方能交付尚書省實施.中書為天子的權力,而門下則代表貴族的勢力,故中央政府可以說是由貴族出身的大臣所組成的合議政體.官吏的俸給通常分祿米和料錢,此外,並有職分田或防閣以維持侍從仆用人之費用.另外官僚還有一特權,即犯了流刑,徒刑時可以官當來換刑;杖刑,笞刑則可以支付銅錢來贖罪免刑.
令外之官
三省六部制為盛唐前的官僚制度,至安史亂起,社會內部起了大變化,官僚機構亦發生變動,遂產生由天子直屬的令外之官.這種官深入官制中,於是節度使,鹽鐵使,度支使,觀察使等各名目的官職開始出現,漸漸掌握了實權,使原有官職變為有名無實.
這種官職通常採用的屬僚,多為新興的地主階層,與三省六部制中的貴族官僚對立.由中書之強化,門下之衰弱可看出貴族勢力已逐漸減退,門下省已漸為天子代理機構——中書省所容納,貴族官僚至此受到了決定性的打擊.
附加:
唐朝官員每十天休假一天,稱「荀假」。此外,還有各種節令假(如春節假七天)、定省節(三年探望父母一次,共三十五天)、婚假(九天)、喪假(視與死者關系而定時間長短)、病假(最長不超百日,過百日則解職)。官員身體欠佳或年逾七旬可以退休,稱致仕,五品以上官員退休由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官員退休則由尚書省批准。五品以上官員退休享受半俸,有功之臣因皇帝特恩者可獲全俸。
唐代官員根據品級發放俸祿,以九品區分職級,作為發給俸祿的標准。唐代官員有散官與職官之分。散官是一種表示身份地位的等級稱號,沒有實際職掌,相當於我們今天機關里的局級、處級紀檢監察員之類。職官表示實際職守,有職有權。各級官員的品級依正、從、上、下分為九品三十級,而俸祿只依九品正從分為十八級。領取的俸祿包括祿米、俸錢和職分田等。以安史之亂為界線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實行年祿、月俸雙軌制。京官正一品每年給祿米700石,從一品600石,正九品40石,從九品30石。月俸開始時稱俸料,只給銅錢與食料。唐玄宗開元年間,月俸又包括雜用、防閣和庶仆等內容。防閣是一種衛士,相當於今天的警衛員,五品以上的官員才配有防閣;庶仆是一般的傭人,配給六品以下的官員。後期基本上只實行月俸制,但支付時往往付給谷帛等實物。唐代官員的俸錢中不但有生活費,還包括辦公費,總的趨勢是數額不斷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錢高出京官。
唐代官員從政府那裡所得的俸祿包括祿米、土地、俸料三大項。
一、祿米。《新唐書食貨志五》雲:「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遞至從九品為30石,都是每年供給一次,外官無祿。至貞觀初年,中書舍人高季輔建言:「外官卑品貧匱,宜給祿養親。」此後,規定外官比京官低一等給祿,一品以50石為一等,二品三品以30石為一等,四品、五品以20石為一等,六品、七品以5石為一等,八品、九品以2石5斗為一等。若無粟則以鹽代祿。此外,百官在年終考核中得到上考者,可得到獎祿一季或一年。
二、土地。在均田制度下,唐代職事官、散官、封爵、勛官等均可按品級受職分田和永業田。據《新唐書食貨志五》載,一品有職分田12頃,二品10頃,遞至九品2頃,皆給百里內之地。諸州都督、都護、親王府官二品12頃,三品10頃,遞至九品2頃50畝。武官、三衛中郎將、上府折沖都尉六頃,中府五頃五十畝,遞至隊正、隊副80畝。此外,又有永業田,親王100頃,職事官一品60頃,郡王、職事官從一品50頃,國公、職事官從二品35頃,縣公、職事官三品25頃,遞至九品2頃。上柱國30頃,柱國25頃,上護軍20頃,護軍15頃,散官五品以上給同職事官。如果職事官被解免者,則追回田畝,若被除名者,則僅受口分之田,若襲爵者,不另給田畝。這些規定,只是政府的一種限田措施,並不能實授其地。不過,《食貨志五》說:「凡給田而無地者,畝給粟二斗」。但從白居易的《問議百官職田》看,唐代官員從政府那裡所得土地收入主要還是靠職分田。職分田一般按每畝收六升的租率出佃,所謂「依品而授地,計田而出租」。
三、俸料。唐代官員的俸料制是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制定的。所謂俸料,包括月俸、食料、雜用,職事官又有防合或庶仆(一品至五品有防合。一品防合96人;六品至九品有庶仆,六品有庶仆15人)。這套內容復雜的俸料制,至唐玄宗時才合為一項。《新唐書食貨志五》說:「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令百官防合、庶仆俸食雜用以月給之,總稱月俸」。唐代官員的俸料法定額數與實際收入往往差別很大,這在地方官尤其為甚。其俸錢的來源有幾個方面,或以公廨錢充,或以戶稅充,或以青苗錢充等等。
隋唐五代的官員,按規定到了七十歲是要退休的,稱之為「致仕」。官員請求致仕叫做「乞骸骨」。如果不滿七十但疾病纏身者,也可提前要求退休。反之,若精力充沛,體魄健壯者,雖年過七十也可繼續留任。五品以上官員退休,本人應直接上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退休者,則只要尚書省按規定統一辦理即可。致仕之後,若有特殊需要,也可再度出仕。
官員致仕時可享受一定的待遇,據《唐會要致仕官》說,有的可以加官一級,有的只是換了一個官名而品秩並未改變(致仕後,例晉一級,至宋代才成為制度)。在經濟待遇方面,五品以上者致仕,終生可以享受半俸,特例可給全俸。六品以下者,舊制前四年給半俸,天寶時令給至終身。此外,三品以上致仕者還享受朔望聽朝參,其班列在本品現任官之上,以表尊崇。這些制度和規定對於鼓勵官員退休是有一定作用的。
唐朝貨幣的基本單位:
1貫:1000文(開元通寶)
1兩白銀=1貫
1兩黃金大約等於8-10兩白銀。
真正通用的貨幣是文、貫、白銀。黃金很少使用。政府計價是以貫為單位的。
當時的物價:一把上等陌刀的價格大約1000多文。

Ⅲ 唯尚一品慕斯店天津有幾家店,詳細地址

你說的是這個嗎 mna1688

Ⅳ 走向共和 為什麼送李鴻章丫鬟

片中的李鴻章無疑是被著力塑造的人物,不同於以往的賣國賊形象的是,這里的李鴻章是一個講求實干,精於世故,老成謀國,苦苦支撐國事的偏於正面的形象:他為北洋水師的軍費與朝中以翁同龢為代表的不解時艱、唯尚空談的清流派爭斗;耍了手腕,但顧全大局去爭取本來敵視他的南洋大臣張之洞;視滿朝的非議詆毀如過耳雲煙;馬關和談時盡其所能與日本人周旋(看過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他甚至把自己在日本被刺後治療所需的醫葯費都當作籌碼,他與伊藤博文討價還價那一段拍得最為震撼,當然,也最讓每個國人痛苦);戊戌變法時聰明地自保赴歐考察而不參與帝後之爭;義和團運動時一言看破慈禧意圖而聯合張之洞不奉上命,力求東南自保以為國家保存實力;但在簽訂辛丑條約這種找罵不討好的差事找上頭時又走向前台與列強周旋(劇中在正式簽字時李鴻章攔住了一起主持議和的慶親王,而只簽上了自己的名字。說:王爺還年輕,這種要背千古罵名的事還是由我這老朽擔當了吧。)。

在我看來,劇中的李鴻章是一個智者,他處在那種歷史條件之下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苦心維持時局;他也是一個有著高明手段的政治家,在外交、內政、經濟、軍事、管理等各方面都顯示出自己的天才;而且,他還是一個實幹家,他洞悉官場的一切潛規則,並不把事情簡單化地劃分為正確的或錯誤的,而是看到自己要達到的效果後使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去做:所以他雖然不喜歡還是去結交李蓮英,在朝廷的諭旨與自己的判斷沖突是相信自己的判斷但又不正面對抗諭令,最後的事實卻總是證明他是對的。


在這部劇中,不僅是李鴻章,慈禧太後和袁世凱也並不是我們以前想像中的那樣昏聵,無能。須知他們能從布衣爬到極高的地位必然會有相當的才能,慈禧對義和團的看法是:「你以為我看不出他們那種刀槍不入是騙人的?可那一條條漢子是真的,用好了他們就能對我有利」;而袁世凱在管理按辛丑條約規定不準中國軍隊設防的天津時居然想起引進警察制度,讓原以為可以在天津橫行無忌的列強必須收斂自己的行徑。當那一隊留著長辮,卻配備著標準的近代警察裝備的士兵跑步入場時,那兩個洋人的對話很能說明問題:

「那幫簽條約的怎麼會這么笨,這么重要的一條都沒想到。」
「不是他們太笨,而是袁世凱太狡猾了」

看過張岱的《西湖夢尋》(抑或是《陶庵夢憶》?不好意思記不清了)的朋友應該記得里邊有一段提到賈似道指揮救火的場景,張岱的評價就是:賈雖是奸相,但他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這一段可以與我上文提到的袁世凱的事對照著看一下。

總結:走向共和最大的貢獻是更新了國人久已被禁錮的歷史觀和思維方式,構造的人物擺脫了過去臉譜化,程式化,正邪一看即知的窠臼,使歷史人物比較豐滿的呈現於觀眾面前,還歷史以真實,是難得的佳作。某位朋友在標簽中將這部電視劇稱為「中國電視劇之最」,我認為直至現在為止,它配得上這個贊美。

Ⅳ 晉城市唯尚一品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晉城市唯尚一品商貿有限公司是2010-06-2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城區新市西街1367號二層。

晉城市唯尚一品商貿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0500556591336D,企業法人張志敏,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晉城市唯尚一品商貿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化妝品、日用百貨、洗滌用品、健身器材、服裝、鞋帽、眼鏡、辦公用品、文體用品、五金交電、消殺用品、保健用品、農副產品銷售;醫療器械經營;食品經營;養生保健服務;理發及美容服務;會議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晉城市唯尚一品商貿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Ⅵ 能幫忙把一品到九品的官職大概列一下嗎

唐朝官職

正第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職事官。)王。(爵。《武德令》有天策上將,九年省。)

從第一品

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及特進不帶職事官者,朝參祿俸並同職事,仍隸吏部也。)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職事官。)驃騎大將軍、(武散官。)嗣王、郡王、國公。(爵。)

正第二品

特進、(文散官。)輔國大將軍、(武散官。)開國郡公、(爵。《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貞觀十一年加開國之稱也。)上柱國。(勛官。《武德令》有尚書令,龍朔二年省。自是正第二品無職事官。)

從第二品

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揚、幽、潞、陝、靈。)大都護、(單於、安西,已上職事官。)光祿大夫、(文散官。)鎮軍大將軍、(武散官。)開國縣公、(爵。)柱國。(勛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舊班在左相上,《開元令》移在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舊班正四品上,大歷二年升。)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左右英武六軍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自左右衛已下,並為武職事官。)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武德令》,禮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貞觀年改以民部次禮部,兵部次之。則天初又改以戶部次吏部,禮部次之,兵部次之。)太子賓客、(舊兼職無品,《開元前令》定入官品也。)太常卿、宗正卿、(天寶初升入正三品也。)太子詹事、左右散騎常侍、(舊班從三品,廣德年升。)內侍監、(唐初舊制,內侍省無三品官,內侍四員,秩四品。天寶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藝承恩遇,特置內侍監兩員,秩三品,以授之。)中都督、上都護、(已上除八大將軍,並為文職事官。)金紫光祿大夫、(文散官。)冠軍大將軍、(武散官。)懷化大將軍、(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上護軍。(勛官。)

從第三品

御史大夫、(舊班在秘書監九卿下,《開元令》移在上。)秘書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龍武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舊雍、洛長史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也。)五大都督府長史、(舊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大都護府副都護、(舊正四品上,《開元令》加入從三品。)親王傅、(巳上並職事官。諸衛羽林、千牛龍武將軍為武,余並為文。)銀青光祿大夫、(文散官。)開國侯、(爵。)雲麾將軍、(武散官。)歸德將軍、(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護軍。(勛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長史、司馬,九年省也。)

正第四品上階

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舊正四品下階,《開元令》加入上階也。)尚書左丞、(永昌元年進為正三品,如意元年復舊。)吏部侍郎、(武德七年省諸司侍郎,吏部郎中為正四品上。貞觀三年復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復舊為五品下。)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衛、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內率、左右監門率府率、中州刺史、軍器監、(武德初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復置,九年又省,十年復置北都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沖都尉、(《武德令》統軍正四品下,後改為折沖都尉。《垂拱令》始分為上中下府,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職事官。率及折沖為武,余並為文也。)正議大夫、(文散官也。)開國伯、(爵。)忠武將軍、(武散官。)上輕車都尉。(勛官。)

正第四品下階

尚書右丞、(永昌元年進為從三品,如意元年復舊。)諸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左右諭德、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武德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從四品上。《貞觀令》,一切為下州,加入正四品下。自此已上職事官。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也。)通議大夫、(文散官。)壯武將軍。(武散官。)

從第四品上階

秘書少監、八寺少卿、殿中少監、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內率、監門副率、太子親勛翊衛中郎將、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內侍、大都護親王府長史、(已上職事官。府率、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太中大夫、(文散官。)宜威將軍、(武散官。)輕車都尉。(勛官。)

從第四品下階

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上州別駕、(已上職事文官。《武德令》,上州別駕正五品上。二十三年為長史,前上元年,復置別駕,定入從四品也。)中府折沖都尉、(武職事官。)中大夫、(文散官。)明威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從事中郎,九年省。)

正第五品上階

諫議大夫、御史中丞、(《武德令》,從五品上。《貞觀令》,加入正五品上,五年又加入四品。如意元年復舊也。)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贊善大夫、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會昌縣令、(武德元年,敕萬年、長安令為正五上。七年定令,改為從五品。貞觀初復舊也。)親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府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諮議參軍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軍器少監、太史少監、親王府典軍、(已上職事官。郎將、典軍為武,余並為文。《永徽令》,親王典軍從四品下。《垂拱令》改入五品也。)中散大夫、(文散官。)開國子、(爵。)定遠將軍、(武散官。)上騎都尉。(勛官。)

正第五品下階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葯奉御、太子親勛翊衛郎將、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沖都尉、(已上職事官。郎將、折沖為武,余並為文也。)朝議大夫、(文散官。)寧遠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軍諮祭酒,九年省。)

從第五品上階

尚書左右諸司郎中、(《武德令》,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諸司郎中正五品上。貞觀二年,並改為從五品上也。)秘書丞、(《武德令》,正五品上。《永徽令》改也。)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奉御、獻陵昭陵恭陵橋陵八陵令、(《武德》,諸陵令從七品下,永徽二年加獻、昭二陵令,為從五品。已後諸陵並相承依獻、昭二陵也。)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已上職事官。典軍為武,余並為文也。)朝請大夫、(文散官。)開國男、(爵。)游擊將軍、(武散官。)騎都尉。(勛官。舊有太公廟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從五品上,開元二十四年省也。)

從第五品下階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太子典內、(舊正六品上,《開元令》改。)下都督府上州司馬、(《武德令》,上治中正五品下。貞觀初改。)親王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宮苑總監、上牧監、上府果毅都尉、(已上職事官。果毅為武散,余並為文。)駙馬都尉、奉車都尉、(並武散官。駙馬自近代已來,唯尚公主者授之。奉車,有唐已來無其人。)朝散大夫、(文散官。)游擊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主簿、記室、參軍,九年省。《神龍令》有庫谷、斜谷監也。)

正第六品上階

太學博士、(《武德令》,從六品上,貞觀年改。)太子詹事府丞、太子司議郎、太子舍人、中郡長史、(《武德令》,中州別駕從五品上,貞觀年改也。)太子典膳葯藏郎、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德元年敕,雍州諸縣令階從五品上,七年定令改。)親王府掾屬、(《武德令》,從五品下也。)武庫中尚署令、(《武德令》依上署令,從七品下,太極年改武庫令階,開元年改中尚令階。)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鎮軍兵滿二萬人已上司馬、(已上職事官。司階、果毅為武,余並為文也。)親勛翊衛校衛、衛官。朝議郎、(文散官。)昭武校尉、(武散官。)驍騎尉。(勛官。)

正第六品下階

千牛備身左右、(衛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孫起家為之。)太子文學、下州長史、(武德中,下州別駕,正六品,貞觀二十三年,改為長史丞。永淳元年,諸州置別駕官。天寶八載停別駕,下郡置長史。後上元二年,諸州置別駕,不廢下府長史也。)中州司馬、(《武德令》,中州治中,從五品下,《貞觀令》改。)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已上文職事官。)上鎮將、(武職事官。《武德令》,從四品下也。)承議郎、(文散官。)昭武副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諸曹參軍事,九年省也。)

從第六品上階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武德令》,吏部員外郎正六品上,諸司員外郎正六品下。貞觀二年改。)八寺丞、大理司直、國子助教、(《武德令》,從七品上。)城門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武德令》,正七品上。)著作佐郎、(《武德令》,正七品下。)侍御醫、(《武德》、《乾封令》,正七品上。《神龍令》,從六品下。開元改。)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署令、(武德四年進為從五品上,七年定令,復舊也。)下州司馬、(《武德令》,中下州治中,正六品下。)親王文學、主簿、記室、錄事參軍、(《武德令》,親王府文學已上,並正六品下也。)諸州上縣令、(已上文職事官。)諸率府左右司階、(武職事官。)鎮軍兵不滿二萬人司馬、(文職事官。)左右監門校尉、親勛翊衛旅帥、(衛官。)奉議郎、(文散官。)振威校尉、(武散官。)飛騎尉。(勛官。)

從第六品下階

侍御史、(舊從七品上,《垂拱令改》。)少府將作國子監丞、太子內直典設宮門郎、太公廟令、司農寺諸園苑監、沙苑監、下牧監、宮苑總監副、互市監、中牧副監、(已上文職事官。)下府果毅都尉、(武職事官。)親王府校尉、(衛官。)通直郎、(文散官。)振威副尉。(武散官。)

正第七品上階

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尚食尚葯直長、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長史、軍器監丞、諸州中縣令、京兆河南太原府司錄參軍事、大都督大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親王府諸曹參軍、(已上文職事官。《武德令》,親王府功曹、倉曹、戶曹、兵曹參軍事,從五品下;騎曹、鎧曹、田曹、士曹、水曹參軍事等,七品下也。)中鎮將、(武職事官。《武德令》,從五品下。)太子千牛、親勛翊衛隊正副隊正、(已上衛官。)朝請郎、(文散官。)致果校尉、(武散官。)雲騎尉。(勛官。)

正第七品下階

尚衣尚舍尚乘尚輦直長、太子通事舍人、內寺伯、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諸曹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武德令》,別將正五品上,後改為果毅。聖歷三年復置別將。)上府長史、(《武德令》,統軍長史正八品下也。)上鎮副、(《武德令》,從五品下。)下鎮將、(《武德令》,正六品下。)下牧副監、(已上職事官。中候、別將、鎮副、鎮將為武,余並為文也。)宣德郎、(文散官。)致果副尉。(武散官。《武德令》又有天策上將府參軍事,九年省。又有鹽池鹽井鹽、諸王百司問事謁者。)

從第七品上階

殿中侍御史、(《武德》至《乾封令》,並正八品上,垂拱年改。)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武德令》,從八品下也。)門下錄事、中書主書、尚書都事、九寺主簿、太子詹事主簿、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長史、太子侍醫、太子三寺丞、都水監丞、諸州中下縣令、親王府東西閣祭酒、(《武德令》,正六品下。)京縣丞、(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奉先、會昌、太原、晉陽。)下都督府上州錄事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諸曹參軍事、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武德令》,正六品下。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為武,余並為文。)左右監門直長、勛衛、太子親衛、(已上衛官。)朝散郎、(文散官。)翊麾校尉、(武散官。)武騎尉。(勛官。)

從第七品下階

太史丞、(監局同。)御史台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御史台、國子監主簿、舊正八品,《垂拱令》改。)掖庭令、宮闈令、上署令、(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官、左藏令、乘黃、典客、上林、太倉、平準、常平、左尚、右尚、典牧。《武德令》有太廟、諸陵、典農、中尚、都水、常平。其左尚、典牧本中署,右尚本下署,開元初改之也。)諸州下縣令、(天寶五載,一切為中下縣。)諸陵署丞、(永徽二年加秩。舊有太廟署丞,武德為九品,永徽二年加秩,從七品上,開元年省也。)司農寺諸園、(苑副監,《神龍令》有諸副監)宮苑總監丞,下都督府諸曹參軍,太子內坊丞、(舊正八品上開元初改)親王國令、(舊規,流內正九品,太極年改。)公主家令、(舊規,流內正八品,太極年改。)上州諸參軍事、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武德令》,從六品下。)諸屯監、(《武德令》有芳醞監,《神龍令》有漆園監。)諸率府左右中候、鎮軍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中候為武,余並為文也。)太子左右監門直長、親王府旅帥、諸折沖府校尉、(已上衛官。《武德令》,諸府校尉,正六品下也。)宣議郎、(文散官。)翊麾副尉。(武散官。)

正第八品上階

監察御史、(舊從八品上,《垂拱令》改。)協律郎、諸衛羽林龍武軍錄事參軍事、中署令、(鉤盾、右藏、職染、掌治,《武德令》有衣冠署令。)中州錄事參軍事、太醫博士、太子典膳葯藏丞、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舊從八品下,開元初改。)兩京市署丞、上牧監丞、(《武德令》,從八品下,《神龍令》有庫谷、斜谷、太陰伊陽監丞。)鎮軍不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已上文職事官。)翊衛、太子勛衛、親王府執仗執乘親事、(已上衛官。)給事郎、(文散官。)宣節校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典簽,九年省。)

正第八品下階

奚官內仆內府局令、下署令、(太卜、廩犧、珍羞、良醞、掌醢、守宮、武器、車府、司儀、崇玄、導官、中右校、左校、甄官、河渠、弩坊、甲坊。《神龍令》又有干、楫二署令也。)諸衛羽林龍武諸曹參軍事、中州諸司參軍事、親王府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參軍事、(《武德令》,親王府參軍,從七品下,《雍州》行參軍,正八品上。)尚葯局司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丞、太子內直宮門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台郎、(已上文職事官。)諸衛左右司戈、上戍主、(已上武職事官。《武德令》有中鎮長史。)備身、(衛官。)征事郎、(文散官。)宣節副尉。(武散官。)

從第八品上階

左右拾遣、太醫署針博士、四門助教、(《武德令》,以九品上。)左右千牛衛錄事參軍、下州錄事參軍、(《武德令》有中下州諸司參軍事。)諸州上縣丞、中牧監丞、(《武德令》,正八品上。)京縣主簿、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錄事參軍、中都督府上都護府參軍、親王府行參軍、(《武德令》,正八品上。)京兆河南太原大都督府博士、(《武德令》,雍州博士,從八品下。)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丞、(《武德令》有鹽池鹽井監丞,《神龍令》有太和監丞。)保章正、(已上文職事官。)太子翊衛諸府旅帥、(已上衛官。《武德》、《乾封令》,諸府旅帥,正七品下。)承奉郎、(文散官。)禦侮校尉。(武散官。)

從第八品下階

大理評事、律學博士、太醫署丞、醫監、太子左右春坊錄事、左右千牛衛諸曹參軍、內謁者、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諸曹參軍事、太子諸署令、掖庭宮圍局丞、太史都水監主簿、(太史為局則省主簿。)中書門下尚書都省兵吏部考功禮部主事、(舊從九品上,開元二十四年改七司入八品,其省內諸司依舊。)上署丞、(《武德令》有芳醞監丞。)下都督府上州參軍事、中都督府上州博士、諸州中縣丞、諸王府典簽、(《武德令》,正八品下。)京縣尉、親王國大司農、(舊規,流內正第七品,開元初改。)公主家丞、(舊規,流內正第九品,開元初改。)諸屯監丞、上關令、上府兵曹、上鎮倉曹兵曹參軍事、(《武德令》有下鎮長史。)挈壺正、(已上文職事官。)中戌主、上戌副、永府左右司戈、(已上武職事官。)太子備身、親王府隊正、(已上衛官。)承務郎、(文散官。)禦侮副尉。(武散官。)

正第九品上階

校書郎、(《永徽令》加入從八品下,《垂拱令》復舊。)太祝、太子左右內率監門府錄事參軍、太子內方典直、中署丞、典客署掌客、親勛翊衛府羽林兵曹參軍事、岳瀆令、諸津令下牧監丞、(《武德令》,正八品下。《神龍令》有漆園丞,《開元前令》有沙苑丞。)諸州中下丞、中郡博士、(《武德令》,正九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主簿、武庫署監事、(已上並文職事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錄事。其武庫監事,從九品下,太極年改也。)儒林郎、(文散官。)仁勇校尉。(武散官。)

正第九品下階

正字、(《永徽令》改入上階,《垂拱令》復舊。)太子校書、(《永徽令》改入上階、《垂拱令》復舊。)奚官內仆內府局丞、下署丞、尚食局食醫、尚葯局醫佐、尚乘局奉乘司庫司廩、太史局司辰、典廄署主乘、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諸曹參軍事、太子三寺主簿、詹事府錄事、(龍朔年置桂坊錄事,咸亨年省。)太子親勛翊府兵曹參軍事、諸州下縣丞、諸州上縣中縣主簿、中州參軍事、(《武德令》,正九品上。)下州博士、(《武德令》,中下州博士,從九品上,下州博士,從九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尉、上牧主簿、諸宮農圃監丞、中關令、中府兵曹、親王國尉、(舊規,流內正八品,開元初改。《武德令》有親王府鎮事及司閣。)上關丞、(《武德令》有上津尉。)諸衛左右執戟、中鎮兵曹參軍、下戍主、(已上職事官。執戟戍主為武,余並為文。)諸折沖府隊正、(衛官。)登仕郎、(文散官。)仁勇副尉。(武散官。)

從第九品上階

尚書諸司御史台秘書省殿中省主事、奉禮郎、律學助教、太子正字、弘文館校書、太史司歷、太醫署醫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將作監錄事、都督都護府上州錄事市令、宮匹總監主簿、中牧監主簿、(《永徽令》有監漕。)諸州中下縣主簿、上縣中縣尉、下府兵曹、(已上並職事文官。)文林郎、(文散官。)陪戎校尉。(武散官。)

從第九品下階

內侍省主事、國子監親王府錄事、太子左右春坊主事、崇文館校書、書學博士、算學博士、門下典儀、太醫署按摩咒禁博士、太卜署博士、太醫署針助教、太醫署醫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監候、親王國丞、(舊規,流內正第九品,開元初改從正流內。)掖庭局宮教博士、太子諸署丞、太子典食署丞、太子廄牧署典乘、諸監作諸監事計官、太官署監膳、太樂鼓吹署樂正、大理寺獄丞、下州參軍事、(《武德令》,中下州行參軍,正九品,下州參軍,從九品上。)中州下州醫博士、諸州中縣下縣尉、京縣錄事、下牧監主簿、下關令、中關丞、諸衛羽林長上、公主邑司錄事、諸津丞、下鎮兵曹參軍、(《武德令》有諸橋諸堰丞。)諸率府左右執戟、(已上職事官。長上、執戟為武,余並為文。)親王府隊副、諸折沖府隊副、(已上衛官。)將仕郎、(文散官。)陪戎副尉。(武散官。)

Ⅶ 求明朝或唐代的地名、官名、嬪妃的等級名稱

唐朝的地名:

七星關——①今貴州畢節西南七星山上,傳為諸葛亮祭旗處。②即望星關,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盤關——在今四川廣元東北與陝西寧強間的七盤嶺上。
七閩——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數民族地區。
八閩——宋分福建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故後以八閩為福建的別稱。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婦——在今緬甸撣邦東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⑧秦漢郡。秦治壽春(今壽縣),轄今豫皖淮南、鄂東一部分及江西省。漢轄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 地區。魏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頭西),轄後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為匈奴所佔。
三川——秦郡,韓始置,秦治雒陽(今洛陽市東北),轄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漢改河南郡。
三戶——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縣西南古漳水上。
三關——宋與契丹分界的三關指淤口關(今河北霸縣東)、益津關(今霸縣)、瓦橋關(今雄縣),一說無淤口關,為草橋關(今高陽東)。
三元里——在廣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龍二年(708年)張仁願築,均在河套的黃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頭西,東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齊——即室利佛逝國,7—13世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古國。
於闐——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和田一帶。唐軍鎮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懷來東。
下邳——①古縣名。秦在今江蘇睢寧西北。金移睢寧西北古邳鎮。明廢。②古郡名。東漢置國,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轄蘇、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縣名,今江蘇宿遷西南,北齊廢。
下蔡——今安徽風台。春秋時名州來。秦置縣,明廢。
下港——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部萬丹一帶的古國。十六世紀時國勢很盛。
大寧衛——明初置,治今內蒙古寧城西,轄今河北長城以北、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樂仍稱大寧衛,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後漢置,治今河北大名東。明移今大名。
大興城——隋於漢長安城東南築新城,名大興城,在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即唐長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東北築新城,北至今北京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南至東西長安街,東西界即今內城原城牆。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開封市西北,當時黃河離城很遠,今開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陽等縣均在南岸。
大儀鎮——今江蘇儀征東北,韓世忠破金兵處。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一說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貴等在此為吐蕃所敗。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歸流後屬美諾廳。1936年置靖化縣,1953年改大金縣,1960年改金川縣。
大沫崮——山名,今山東費縣西南。
大澤鄉—一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
大昭寺—一在西藏拉薩中心。七世紀建。
大勝關——①在河南羅山縣南。②南京西南大城港,朱元璋破陳友諒後,改為大勝港,在此置關。
大庾嶺——五嶺(湘贛與粵桂間的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五嶺)之一,漢武帝時庾將軍在此築城,故名。又名梅嶺。唐張九齡、宋蔡挺、蔡抗都曾修築道路。
大雁塔——在陝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內。652年唐玄奘建,原五層,武則天時增至十層,今存七層,高64米。
大震關——在今甘肅清水縣東隴山東坡。唐中葉以後為防禦吐蕃的要地。
大泥——今泰國南部北大年港一帶古國,明人紀載常見。
大宛——西域古國,在今蘇聯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國都貴山城,在今卡散賽。
大食——唐稱阿拉伯帝國為大食,原語為波斯一部族名稱。
大秦——亦作犁軒。漢稱羅馬為大秦。
大夏——即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在今阿富汗北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脫離塞琉西王國獨立。公元前130年左右為大月氏所據。後為阿拉伯人所並。
大西洋國——明人指葡萄牙。

唐朝的官名:
一、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師西周時期已較成熟,原都是宗族的長老,對王負有指導、輔佐、監護的責任。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訓。「君師者,治之本也」(《大戴禮記。禮三本》)在君主年幼或尚未成熟之時負起全面的指導作用。非道德功勛崇高,則不居其位,寧缺毋濫。到唐代,轉變成三公,名位高但不實際行使權力的虛職,不屬僚屬之列的榮譽職位。

二、三省並相(中書、門下、尚書)
中央行政機構還有其他省、寺、監等各部門,但以此三為最要。其中中書省為受命於最高指令制定、推出各項政令等職能的機關;門下省為朝廷政令及各類上行文的審議機關;尚書省最高的執行機構,執行各項政令。
三省的職能分割和職位設置主要有:

1、中書省:正職長官為中書令,副職長官為中書侍郎。下轄:
中書舍人、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右補闕、右拾遺、起居舍人、集賢殿和史館(機構)

2、門下省:正職長官為門下侍中,副職長官為門下侍郎。下轄:
給事中、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補闕、左拾遺、起居郎、城門郎、符寶郎、弘文館(機構,掌管圖書、禮儀、制度沿革等)

3、尚書省:正職長官為尚書令,副職長官為左、右僕射。六部各設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轄六部二十四司情況:

1)吏部——掌管官吏選拔、任免、升降、考試等。下屬官員有 主事、令史、書令史、制書令史、甲庫令史、亭長、掌固 等。
2)戶部——掌管戶口、經濟、財政等。下屬官員有 主事、令史、書令史、計史、掌固。
3)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教育等。。。。。。
註:以上三部左司統之。
4)兵部——掌管武官選拔和軍事行政。。。。。。。
5)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和審判。。。。。。
6)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建設和後勤有關工作。。。
註:以上三部左司統之。

三、六部是政務機關,而另外還有事務機關——九寺,來源於秦漢時期的九卿。地位在六部之下。其正、副長官為卿、少卿。具體分門如下:
1)太常寺
2)光祿寺
3)衛尉寺
4)宗正寺
5)太僕寺
6)大理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
7)鴻臚寺
8)司農寺
9)太府寺
另外,還有從中分離獨立出來的直屬機構——五監:國子監、少府監、軍器監、將作監、都水監。
|
四、內設的侍從機構
有殿中省、內侍省、學士院、內樞密使。其中學士院為唐玄宗所始設。最初招攬才學之士謂「待詔」,又從朝官中選拔有才藝者居翰林,叫「翰林供奉」,後改稱「學士」,專掌內命。後來又有「內相」的別稱,尤其加上「知制誥」、「翰林學士承旨」等頭銜。|

五、區別於職務的品階制度
包括不任實際管理職務的工作人員都各有品階,許多時候,職務與品階並不一致。文官品階及其名稱如下:
1、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
2、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
3、正二品:特進
4、從二品:光祿大夫
5、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
6、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
7、正四上:正議大夫
8、正四下:通議大夫
9、從四上:太中大夫
10、從四下:中大夫
。。。。。。
30、從九下:將仕郎
另外,還有對皇組宗室成員、戰功等的獎賞所勛封的不同待遇稱號。

六、監察、諫議制度及其結構設置
唐代的御史台為一個完全獨立的監督結構。御史台下分三院:
1)台院侍御史,負責糾舉、彈劾朝廷百官。
2)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各種儀式。「正班,列於閣門之外,糾離班,語不肅者」。
3)察院監察御史的督察范圍非常廣泛。巡按各地。監察御史雖只八品小官,但手握天憲,氣魄很大,「御史出使,不能動搖山嶽,震攝州縣,為不任職」!
另外,除三公也有這種權利、職責外,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和補闕、拾遺也是專門的諫官。以「犯顏強諫」著稱的魏徵,就做過諫議大夫。並形成了「諫官隨宰相入閣議事的制度」。

議唐代官制及其淵源

每一個皇朝均有皇室及政府之分。皇室以皇帝為代表,而丞相則是政府的第一把手。丞和相都是副的意思,所以丞相也是一個副官,在先秦時代他實際上是王或諸侯等貴族的副官。在內管家稱宰,在外理事稱相。秦統一天下以後,所有的貴族都倒台了,只剩下一家貴族,那就是皇族,所以他們家中的丞相就變成既要管理國家,又得管理皇帝的家事。這就是丞相的由來。

唐代宰相採取的是委員制而異於兩漢的領袖制。共有三個衙門:中書、門下、尚書,此三個部門的職能外加御史台才等於漢代丞相的職權。可見唐代丞相的分權。

1、中書省----發令。這些命令唐代叫做「敕」,雖以皇帝的名義發出,卻不由皇帝擬定,而由中書省擬訂。其程序如下:由中書舍人草擬聖旨多份,稱「五花判事」,再由中書令(中書省長官)或中書侍郎(中書省副官)選出一份並稍加潤飾,成為正式詔書,接著由皇帝畫一敕字成為皇帝的命令,最後下達門下省。

2、門下省----復核。由中書省發出的皇帝命令,至此須經過復核。若復核不通過則由給事中(有封駁權的官)批註送還中書省,稱「塗歸」,意思是要求中書省重擬。若復核通過,還需侍中(門下省長官)或門下侍郎(門下省副官)簽名,詔書才正式生效,然後下達尚書省執行。若由皇帝直接發出命令,而沒有中書、門下的印章,在唐代這被認為是違法的。

3、尚書省----執行。尚書省長官叫尚書令,李世民在做皇帝前曾任此職,所以其後朝臣無人敢再當尚書令,常虛懸其缺。尚書省實權遂在其副官,稱左、右僕射者。左僕射管吏、戶、禮三部,右僕射掌兵、刑、工三部,六部職能見zxc789兄《唐代中央管理制度小考》。每部下有四司,共二十四司。

政事堂----由於一道詔書要經過中書、門下兩省才正式生效,為了方便就在討論重大事件時,由中書、門下兩省長官召開聯席會議,會議所在稱「政事堂」。若一人身兼左右僕射,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有權進入政事堂議事(由於尚書省的長官是虛設的)。但在開元以後,僕射就不能進入政事堂議事了,尚書省變成一個純粹的執行機關。因此在唐代中書、門下的長官才是真丞相。

再介紹一下御史台。它分為左、右御史,左御史監察中央政府官員,主要是尚書省六部官員,而中書、門下省不在監察之列;右御史檢查各地方官員,全國分十道,每道一個,稱「觀察使」。這「觀察使」本是中央的監察官,在各道巡查,後來就變成常駐地方的中央官了,無形中成為地方的最高長官。假使他的任務是巡視邊疆,在邊防重地停駐下來,中央又賦予他全部權力以應付地方事宜,這即成為「節度使」。節是當時一種全權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調度一切,故稱「節度使」。由於其權力極大,所以逐漸演變成「藩鎮」。

唐代分九品官,一、二品官處以元老,不實際負責政治事務,即「三公」等銜。以上所述的「三省六部一台」的第一把手都為三品官。

除「三省六部一台」外的官職,多為閑職。這里說一說「九寺」。來源於秦漢時期的九卿。地位在六部之下。其正、副長官為卿、少卿。
1、太常寺----「常」,本作「嘗」,取以食物供奉祖先,讓其時時嘗新之意,故太常寺管皇帝理祭祀之事;

2、光祿寺----其來源為漢代光祿勛,「勛」通「閽」,是皇家的門口,故光祿寺掌管宮門警衛;

3、衛尉寺----漢本是皇家衛隊,至唐變為僅管皇帝依仗帳幕等;

4、宗正寺----掌管皇帝的宗族之事;

5、太僕寺----仆,是趕車人的意思,故太僕寺掌管皇帝的輿馬;

6、大理寺----源於漢代廷尉,為中央審判機關;

7、鴻臚寺----臚,是傳呼之義,源於漢代之大鴻臚,掌管皇帝的待人接物,等於皇帝私人的外交部;

8、司農寺----源於漢代大司農,管政府經濟的機構,天下田賦收入名義上均歸司農寺管理,而入國庫;

9、少府寺----也是管經濟的機構,但是是管山澤鹽礦等稅的,這部分收入納入皇帝私人錢庫中去。

嬪妃的等級名稱

唐代大抵因漢制,且比漢制更完備,是為:皇後之下,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為夫人,正一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為九嬪,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寶林二十九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夫人以下均有職掌:夫人佐皇後「坐而論婦禮者也,其於內則無所不統」;九嬪、婕妤掌教九御四德,贊尋後之禮儀;美人掌率女官修祭祀賓客之事;才人掌序宴寢。

Ⅷ 唐朝的最大官是什麼

唐朝武將官級
1 天下兵馬大元帥(正一品)
2 統兵大都督(正一品)
3 天策上將(正一品)
4 鎮國公(正一品)
5 靖國公(正一品)
6 輔國公(正一品)
7 護國公(正一品)
8 衛國公(正一品)
9 驃騎大將軍(從一品)
10 安西節度使(從一品)
11 輔國大將軍(正二品)
12 神策大將軍(正二品)
13 龍武大將軍(正二品)
14 神武大將軍(正二品)
15 鎮國大將軍(正二品)
16 左衛上將軍(從二品)
17 右衛上將軍(從二品)
18 冠軍大將軍(正三品上)
19 懷化大將軍(正三品上)
20 羽林將軍(正三品)
21 驍衛大將軍(正三品)
22 武衛大將軍(正三品)
23 威衛大將軍(正三品)
24 領軍大將軍(正三品)
25 金吾大將軍(正三品)
26 監門大將軍(正三品)
27 千牛衛大將軍(正三品)
28 歸德大將軍(從三品下)
29 雲麾將軍(從三品下)
30 忠武將軍(正四品上)
31壯武將軍(正四品下)
32懷化中郎將(正四品下)
33宣威將軍(從四品上)
34明威將軍、歸德中郎將(從四品下
)
35 定遠將軍(正五品上)
36寧遠將軍、懷化郎將(正五品下)
37 游騎將軍(從五品上)
38游擊將軍、歸德郎將(從五品下)
39昭武校尉(正六品上)
40昭武副尉、懷化司階(正六品下)
41振威校尉(從六品上)
42振威副尉、歸德司階(從六品下)
43致果校尉(正七品上)
44致果副尉、懷化中候(正七品下)
45翊麾校尉(從七品上)
46翊麾副尉、歸德中候(從七品下)
48宣節校尉(正八品上 )
49宣節副尉、懷化司戈(正八品下 )
50禦侮校尉(從八品上)
51禦侮副尉、歸德司戈(從八品下)
52仁勇校尉(正九品上)
53仁勇副尉、懷化執戟長上(正九品下)
54 陪戎校尉(從九品上)
55 陪戎副尉、歸德執戟長上(從九品下)
文官
1兵部尚書 2禮部尚書3節度使4刑部尚書5兵部侍郎6禮部侍郎7首席宦官8刑部侍郎9樞密使
隋唐始設兵部,成為六部之一,《新唐書·百官志一》:「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其屬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

Ⅸ 唯尚一品怎麼樣

唯尚一品,我還沒有聽說過,,,聽說有個什麼唯尚攝影的拍照還不錯。。

Ⅹ 楷模傢具有質量問題嗎

我在天津河西區紅星美凱龍5樓所購買的唯尚一品品牌的楷模傢具,包括:客廳的沙發、茶幾、電視櫃;餐廳的餐桌椅;書房的書櫃和衣櫃有明顯的質量問題,如:沙發墊的軟硬程度與賣場實物不符,墊子的皮質和亮澤度完全不同,有嚴重的質量問題;6把餐椅的布料顏色明顯不同;書房的書櫃在擦拭得過程中周邊起刺兒,傷到了本人的手。衣櫃對開的門不對稱。經過售後調試,沒有改變。(細小問題就不提了)
因多種質量問題,本人決定與廠家聯系。經過了多次的溝通,廠家不認為是質量問題。20多天,廠家並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給予准確的答復。
現在本人再次以有質量問題提出退貨,維護自身的權利,但廠家說不屬於質量問題,不能退貨。
作為當事人和受害者,警示所有要購買楷模傢具的消費者們,不要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