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市海河上有幾座橋、每座橋都叫什麼名字
20來個,劉庄浮橋,解放橋,奉化橋,光華橋,泰安橋,......
㈡ 天津的海河上一共有幾個橋,都叫什麼名字
我就只知道金湯橋-金剛橋-獅子林橋-北安橋-解放橋-赤峰橋-大光明橋(不知道劉庄浮橋算不算)
㈢ 天津海河上的橋有哪些!
天津橋梁簡介
中國七大水系,幹流僅有七十多公里的海河,像一棵主幹不高卻枝杈繁茂的大樹,蔭及數省市。處在「九河下梢」的天津,也成為一座帶有濃厚「橋文化」色彩的城市。她和許多臨江河近水域的城市一樣,不同年代建造了大量各式各樣的橋梁。吊旋的解放橋、金剛橋,平轉的金湯橋,平拖的金華橋……建城歷史並不太長的天津,若沒有近代以來大量造型各異的開啟式鋼橋,她的「橋文化」歷史不會在全國享有令人矚目的地位。橋梁專家茅以升有一句話:「幾乎全國的開合橋都集中在天津」。
下面來給您詳細介紹
中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經說過:「幾乎全國的開合橋都集中在天津,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種『特產』」。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是個多河道的城市。
萬國橋1926年建成(現解放橋)
天津河多、水多,橋梁也多。
天津早期的橋梁,大都是跨越小河和溝渠的小木橋或小石橋。
在天津,海河、南運河、子牙河、北運河等,流經市區的一些較大河流,早期都是依靠渡船,連接兩岸交通。
隨著漕運和鹽業的發展,天津日益繁榮。從清康熙末年到同治末年,在一些重要交通河口開始修建浮橋。
天津最早的浮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地點在現今的紅橋區西沽。當時,有這樣的記載——「制巨艦,貫以鐵索,排列水面為浮橋。從此行旅往來如履平地。」
歷史上,「浮梁馳渡」曾經是天津的八景之一。
天津城歷史上著名的浮橋有:鹽關浮橋、院門口浮橋、北大關浮橋、大紅橋浮橋、大夥巷浮橋等。
「地當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車。」到了清朝末年,天津已經成為中國北方繁忙的商貿中心。隨著城市的發展,浮橋已經不能滿足交通的需要,於是改建正式橋梁。清代光緒13年即1887年,天津的第一座鋼結構大橋建成。為了滿足河道通航的要求,這座橋的橋面高,縱向坡度陡,橋面高懸在空中,好象長虹凌空飛架,所以又有「虹橋」之稱。1924年,虹橋被洪水沖毀。為了通行,臨時在這里建了一座浮橋,叫做大紅浮橋。1933年開始在這里籌建新的大紅橋,四年以後大紅橋竣工。工程費用共計26萬元,資金由天津海關附加稅中提取。
清光緒十四年,即1888年,天津第一座懸臂式開啟橋在直隸總督行館前的南運河上建成,取名金華橋。它替代了原來院門口的浮橋,老百姓俗稱這座橋為老鐵橋。
1917年,南運河改造時,又將其移建於北門外的北浮橋處,仍然稱為金華橋,這座橋也是我國最早的開啟式鋼橋。
1902年,在老龍頭火車站前修建了平移式的老龍頭開啟橋,它替代了原來的老龍頭浮橋。1926年,在老龍頭橋的旁邊又新建了一座懸臂式開啟橋。因為鋼橋當時處在各國租界地之內,所以被稱為萬國橋。以後,這座橋又先後被改稱為中正橋和解放橋。這座橋在籌建時,曾經有17家承包商投標,設計方案達31種,是當時中國開啟橋中工程最大的。花費白銀125萬兩,也是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梁。
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關部門曾對這座橋進行開啟試驗,結果運轉良好。專家證實,天津的解放橋也是全中國舊鋼橋中唯一還能開啟的橋。
1903年建成的金剛橋,老百姓俗稱新鐵橋。由於橋面較窄,1924年在旁邊又另建一座新橋,新橋仍沿用金鋼橋的名稱,由美國施特勞斯公司設計並供應材料,中國大昌公司負責安裝。新建的金鋼橋是立轉開啟,形式很像古代護城河上的吊橋。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橋在當時還安裝了抗地震的設施。
20世紀初期,天津市的橋梁建設進入由浮橋、木橋改建為鋼橋的歷史性跨越。
1906年,由13條木船組成的東浮橋也改建成鋼橋,或許是因為鋼橋結實,固若金湯,因此取名「金湯橋」。它中孔作水平旋轉,成為啟閉式橋梁中的一個新品種。這座橋是由天津與奧地利、義大利租界領事署及電車公司合資修建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分東西兩路在橋上會師,金湯橋又成為天津長夜破曉的象徵。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近年來,天津市的橋梁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如果把天津海河以及流經天津的南、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上的橋梁數加在一起,總共有一百多座,這在全國大城市中是屈指可數的。一座座彩虹般的橋梁,構成了天津獨特的景觀。
1985年建成的海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鋼結構跨河大橋。橋的總長度為903米,中孔跨度64米,為活動孔。在活動孔兩側建有45米高的提升鋼塔架,作為開啟通航道。大橋開啟時,凈寬60米、凈空高31米,比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都要高。
建成於1987年12月的永和大橋,是一座採用先進建橋技術修建的大型公路橋。它結構新穎,為鋼索斜拉懸掛的橋梁結構形式,因此也叫斜張橋。永和大橋全長510米,中孔主跨徑為260米,橋面寬14.5米,兩岸的門式塔柱高55.5米,共有44對鋼質纜索。
1988年,在日本舉行的「世界橋梁博覽會」上證實,在同類型的橋梁中,永和大橋的主跨度在亞洲是最大的。
在繁華的市區,在廣袤的原野,一座座現代化的橋梁巍峨起伏,強烈地表現出天津國際化大都市的英姿。
回眸歷史、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歲月里,橋與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橋與天津人、與天津的經濟、天津的文化交織在一起,將演繹出更加雄壯的篇章。
1917年,南運河改造時,又將其移建於北門外的北浮橋處,仍然稱為金華橋,這座橋也是我國最早的開啟式鋼橋。
1902年,在老龍頭火車站前修建了平移式的老龍頭開啟橋,它替代了原來的老龍頭浮橋。1926年,在老龍頭橋的旁邊又新建了一座懸臂式開啟橋。因為鋼橋當時處在各國租界地之內,所以被稱為萬國橋。以後,這座橋又先後被改稱為中正橋和解放橋。
這座橋在籌建時,曾經有17家承包商投標,設計方案達31種,是當時中國開啟橋中工程最大的。花費白銀125萬兩,也是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梁。
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關部門曾對這座橋進行開啟試驗,結果運轉良好。專家證實,天津的解放橋也是全中國舊鋼橋中唯一還能開啟的橋。
1903年建成的金剛橋,老百姓俗稱新鐵橋。由於橋面較窄,1924年在旁邊又另建一座新橋,新橋仍沿用金鋼橋的名稱,由美國施特勞斯公司設計並供應材料,中國大昌公司負責安裝。
新建的金鋼橋是立轉開啟,形式很像古代護城河上的吊橋。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橋在當時還安裝了抗地震的設施。
20世紀初期,天津市的橋梁建設進入由浮橋、木橋改建為鋼橋的歷史性跨越。
1906年,由13條木船組成的東浮橋也改建成鋼橋,或許是因為鋼橋結實,固若金湯,因此取名「金湯橋」。它中孔作水平旋轉,成為啟閉式橋梁中的一個新品種。這座橋是由天津與奧地利、義大利租界領事署及電車公司合資修建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分東西兩路在橋上會師,金湯橋又成為天津長夜破曉的象徵。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近年來,天津市的橋梁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如果把天津海河以及流經天津的南、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上的橋梁數加在一起,總共有一百多座,這在全國大城市中是屈指可數的。
一座座彩虹般的橋梁,構成了天津獨特的景觀。
1985年建成的海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鋼結構跨河大橋。橋的總長度為903米,中孔跨度64米,為活動孔。在活動孔兩側建有45米高的提升鋼塔架,作為開啟通航道。大橋開啟時,凈寬60米、凈空高31米,比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都要高。
建成於1987年12月的永和大橋,是一座採用先進建橋技術修建的大型公路橋。它結構新穎,為鋼索斜拉懸掛的橋梁結構形式,因此也叫斜張橋。永和大橋全長510米,中孔主跨徑為260米,橋面寬14.5米,兩岸的門式塔柱高55.5米,共有44對鋼質纜索。
1988年,在日本舉行的「世界橋梁博覽會」上證實,在同類型的橋梁中,永和大橋的主跨度在亞洲是最大的。
在繁華的市區,在廣袤的原野,一座座現代化的橋梁巍峨起伏,強烈地表現出天津國際化大都市的英姿。
回眸歷史、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歲月里,橋與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橋與天津人、與天津的經濟、天津的文化交織在一起,將演繹出更加雄壯的篇章。
有人說: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橋就有了詩意。天津是一座以『水文化』為依託的城市,橋對於每一個天津人來說,都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沿海河而建,水量豐富,渡口眾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原本不便利的渡口逐漸被各種橋梁代替。
那麼,天津第一座橋是什麼時候架起來的呢?這還得從清雍正八年,也就是1730年說起。當時的天津,人口不斷增多,城區也逐步擴大,貿易的往來使修路架橋成為頭等大事。當時的五品官員孟周衍,籌集捐款,請人設計建造了天津的第一座橋。取名為:鹽關浮橋,又叫東浮橋或孟公橋。這是一座由13條大木船連接而成的浮橋。橋面上鋪設活動木板。因經費所限,當時修建的橋梁簡易粗糙。
直到1906年也就是光緒32年,天津有了有軌電車。因鋪設由東浮橋到老龍頭火車站的路軌,津海關道和奧、意租界領事署以及天津電車電燈公司,共同出資,將東浮橋拆除,改建為永久性的鋼梁鐵橋,取名「金湯橋」。寓意為固若金湯。
「金湯橋」全長76.4米,寬10.5米,分為三孔。這座橋的最大特點是一個開啟式橋梁,其中較大的孔徑為固定跨,兩孔為平轉式開啟跨,用電啟動。
開啟式又稱開合式。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先生曾在著文點評津城鐵橋,稱贊可開可合的橋是天津的特產。他在書中寫道:「合時橋上走車,開時橋下行船。一開一合,水陸兩便。這是一種經濟型的橋梁結構,當時在中國這種橋絕無僅有,在天津開了先河」。
「金湯橋」的建立,對周邊的商業往來起了很大的暢通作用。而確定金湯橋真正歷史意義的是1949年解放天津的時候,那幕激動人心的勝利會師。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進行了戰略性的決戰,打響了三大戰役之一的平津戰役。在解放天津的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南北兩部於1949年1月15日在橋頭會師,使歷史悠久的天津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裡。所以人們又把金湯橋叫做會師橋。
金湯橋做為目前國內僅有的三跨平行開啟式鋼橋,經過近百年的使用,使橋梁局部構件已經嚴懲銹蝕損壞,成為名符其實的「危橋」。
金湯橋作為目前國內僅存的三跨平轉式開啟鋼橋,經過近百年的使用,橋梁局部構件已嚴重銹蝕損壞,成為危橋。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及更完整地保留該橋歷史價值,2004年5月10日金湯橋再次經過重修,這座具有近百年歷史、曾見證天津解放的鋼橋終於又重新恢復了原有的功能。
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橫跨海河之上的金鋼橋,連接三岔河口兩岸,是目前天津市內重要的交通橋梁之一。金鋼橋是1903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開辟河北的發展而決定修造的。當時還特聘了英、日、兩國工程師設計修建的。
金鋼橋全長76.2米,俗稱老橋,之所以取名「金鋼」,是「堅如金鋼」之意。由於不能負重,金剛橋最終在1922年不得不重建。新建成的大型鋼梁新橋在1924年春天竣工,位置在舊橋下游18米處,仍沿用舊稱「金鋼橋」。
從1924年建成至1996年,金鋼橋已走過了72年的歷程,並再次成為危橋,天津市政府決定改建。新的金鋼橋於1996年年底建成,為雙層拱橋,下層橋利用舊橋墩改建為三孔鋼與混凝土組合的箱梁橋。為了給大家留一個歷史的懷念,天津市在重建時特意在金鋼花園內修建了一個舊「金鋼橋」的模型,供遊人參觀。
解放橋建成於1902年,「年齡」和金剛橋相仿。在解放橋還沒有建造時,法國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龍頭車站附近(即現在的天津站),修建一座橋梁,當時被稱為老龍頭橋。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天津開始修建此橋,橋梁共分四孔,採用變高度的連續鋼桁架。由於城市交通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開始籌建新橋。1926年新萬國橋建成(即今解放橋),遂將舊橋拆除。
新建的萬國橋於1923年開工,1926年竣工。原定工程費用以100萬兩白銀為限。開工以後,造價大為提高,主橋增至152萬兩,拆除舊橋等增至39萬兩,共計190萬兩白銀,遂成為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梁。性能良好至今通車無阻。解放後,萬國橋正式更名為解放橋,一直沿用至今。
緊鄰解放橋的是解放路。在這條街上,匯集著各國在華的銀行,如英國的麥加利銀行和匯豐銀行,美國的花旗銀行等,形成了當時中國的金融中心。這條街上的建築也獨具特色,即有氣勢雄偉的羅馬式建築,也有古樸的哥德式建築,它集近代建築大成於一地,被譽為近代建築展覽會。當時萬國橋的名字也正是從這里演繹而來。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解放橋得到了充分的保養和維護,並經過了多次修繕。解放橋這座百年鐵橋又展現出了新的風采。「沽水流霞」的景色,和與解放橋遙相呼應,又形成了天津的一大風景。
㈣ 天津海河有多少橋
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是華北地區最大水系,中國的七大河流之一。海河幹流,又被稱為沽河。自三岔河口的金鋼橋起,到大沽口入渤海灣。以衛河為源,其全長為1050公里。幹流自金鋼橋以下,長76公里。海河兩岸風景秀麗。來天津,一定要選擇乘坐海河遊船,欣賞兩岸美景。乘海河遊船是觀看海河兩岸風光和建築 歷史 文化的特色遊玩項目。當你乘船遊玩的時候,一定會被一座座各有特色的橋梁所吸引。而它們也有著很多你知道的不知道的故事。
海河上橋梁包括:
永樂橋;金剛橋,主橋為雙層三跨連拱拱橋猶如一道彩虹飛跨海河,所以也被稱為「彩虹橋」;獅子林橋;金湯橋;進步橋;北安橋;大沽橋;解放橋,位於天津站與解放北路之間的海河上,是天津的標志性建築之一,連接了河北、河東、和平三個區,在1949年天津解放後,由萬國橋正式更名為解放橋。解放橋是一座全鋼結構的可開啟橋梁;赤峰橋;保定橋;大光明橋,緊鄰繁華的小白樓地區,連接和平與河東兩區,在2008年完成了改造並通車。現在的大光明橋是一座歐式風格橋梁,橋頭有四個歐式橋頭堡,每個上又分別安裝了以日、月、星、辰為主題的雕塑;金阜橋;直沽橋,原名為奉化橋,是天津首座中承式全鋼結構拱橋,是海河上最長的一座橋梁,兩邊還有人行橋和景觀道,與海河兩岸的親水平台相連;劉庄橋;光華橋;國泰橋;富民橋;海津大橋 ;吉兆橋……
從耳閘開始到渤海口,截止到2017年不完全統計有25座橋,具體如下:
永樂橋,金剛橋,獅子林橋,金湯橋,進步橋,北安橋,大沽橋,解放橋,赤峰橋,保定橋,金阜橋,直沽橋,大光明橋,劉庄橋,光華橋,國泰橋,富民橋,海河大橋,柳林橋,吉兆橋,海河橋,海門大橋,開啟橋,海河大橋,南疆大橋。
2020年11—12月由於疫情原因我只能在海河邊遊玩,看到海河的美景不由自主拍起了海河橋和它周圍的美景,從紅橋區一直拍到津南區,是按橋的順序逐一拍攝的,真是不拍不知道……
藉此機會分享給大家,歡迎各位評論和指教。
1.永樂橋(也叫慈海橋)
2.金鋼橋
3.獅子林橋
4.金湯橋(玻璃橋 觀光用)
5.進步橋
6.北安橋
7.大沽橋
8.解放橋
9.李公樓橋(赤峰橋)
10.保定橋(金匯橋)
11.大光明橋
12.金阜橋
13.直沽橋(奉化橋)
14.劉庄橋
15.光華橋
16.國泰橋
17.富民橋
18.海津大橋
19.春意橋
20.吉兆橋
21.海河橋
中國七大水系,幹流僅有七十多公里的海河,像一棵主幹不高卻枝杈繁茂的大樹,蔭及天津市。使「九河下梢」的天津,也成為一座帶有濃厚「橋文化」色彩的城市。天津最早的的橋是浮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曾是天津的八景之一。
有人說: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橋就有了詩意。天津是一座以「水文化」為依託的城市,橋對於每一個天津人來說,都有著難以割捨的 情感 ,橋與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橋與天津的人、與天津的經濟、天津的文化深深地交織在了一起。
正所謂:一橋一景,一景一段故事。國泰橋採用了與世界名橋澳大利亞悉尼國家大劇院橋建築形式建造的一座橋梁。
光華橋:橋身兩側兩座造型為螺旋狀的人行樓梯,分別連接親水堤岸。
劉庄橋:海河上第一座獨塔斜拉橋,橋塔高42米,塔柱為矩形實體,橋面採用栓焊鋼板梁與預制混凝土板組成的疊合梁結構。
直沽橋:造型優美簡潔,宛如從空中撒落的花瓣。由法國馬克·曼朗設計所和天津城建設計院聯合設計。
金阜橋:站在海河岸邊,金阜橋如飄帶一般,輕盈地飄在海河水上,通透又現代,視覺上極富空間感。有人形象地稱之為「時空隧道」。
保定橋:該橋在河內不設橋墩,而是靠斜拉索的拉力「拽起」橋面。這些斜拉索自主塔頂斜下,採用疏索形式傾斜至橋面中央,主跨橋面連接6根斜索,索距15米。
大光明橋:新的大光明橋以「光明」為主題進行裝修,其中包括:在橋頭新建四個歐式的橋頭堡,每個橋頭堡上分別安裝以日、月、星、辰為主題的雕塑,通過裝修將把大光明橋改造成一座精緻華美的歐式風格橋梁。
赤峰橋:總投資6.06億元,是海河上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座橋。橋設計採用國際現代設計理念,技術獨特,工藝流程新穎,體現了天津 歷史 文脈並富有鮮明個性,是天津海河橋梁史上的偉大神氣傑作,被稱為「海河之舟」、「天津之舟」。
解放橋:耗資125萬兩白銀,是一座可以開合的橋。海河上最有名的橋,以前叫萬國橋,中國第一個金屬架構的開啟橋。抗日戰爭期間,「萬國橋」曾阻斷了日本軍隊過橋,為中國軍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進步橋: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比較現代,像列火車。進步橋連通海河西岸和平路商業區和海河東岸的奧式風貌區、意式風貌區。
北安橋:橋頭雕塑採用西洋古典表現形式,吸取中國傳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寓意東南西北四方平安,橋墩雕像為青銅正面裝飾盤龍,橋欄柱基上為四尊舞姿各異的樂女、金光閃閃,造型高貴典雅。手中分別抱著不同的樂器,琵琶、笙、蕭。
改造後的北安橋是古典與 時尚 的完美結合體,以其特有的風格,成為海河上的又一亮點。
金湯橋:位於建國道西端與水閣大街之間的海河上。橋名金湯是取「固若金湯」之意。天津市現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鐵橋之一。看過大決戰之平津戰役么?著名的金湯橋會師就是這里啦!
天津金鋼橋:一座 歷史 悠久的純用鉚釘鉚起來的鋼鐵浮橋,可從中間抬升,現在被拆除,在老金剛橋的基礎上在上面有修建了一座彩虹式的金剛橋。
永樂橋:擁有世界唯一一座建在橋上的摩天輪。永樂橋原名慈海橋與具有「彩虹橋」之稱的金鋼橋相距700米,設計者將慈海橋、摩天輪和商業設施融為一體,從而實現了獨一無二的「輪橋合一」風格。
看了這么多,你是否也想親自體驗一番——橋之旅?別猶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㈤ 天津海河上有多少座橋
1、紅星橋 2、鹽陀橋 3、新開橋 4、京津橋 5、慈海橋 6、金鋼橋 7、獅子林橋 8、金湯橋 9、進步(通南)橋 10、北安橋 11、廣場橋(原為東浮橋襲唯) 12、搭禪轎大沽橋 13、解放橋 14、赤峰橋 15、保定橋 16、大光明橋 17、蚌埠(金阜)橋 18、奉化橋 19、劉庄斜拉橋 20、光華橋 21、國泰橋 22、富民橋 23、海津大橋 24、柳林橋 25、吉兆橋 26、海河橋 27、海門大知肆橋 28、開啟橋 29、海河大橋 30、南疆大橋
㈥ 在海河上(天津境內)有哪些橋
海河上的橋梁有:
引灤紀念碑對面的金剛橋
獅子林大街上的獅子林橋
建國道和鼓樓東街之間的金湯橋
福安大街和勝利路之間的北安橋
海河文化廣場對面的廣場橋
天津站前,解放北路的解放橋
赤峰道的赤峰橋
曲阜道和十一經路之間的大光明橋
大直沽中路的劉庄橋
新圍堤道和東興路之間的光華橋
黑牛城道和富民路之間的海河大橋
外環線的海河橋
塘沽區河濱公園附近的海門大橋
臨港路和海防公路之間的海河大橋以及出海口處的南疆大橋
㈦ 天津海河上有什麼橋,描述
市區,由西向東的橋依次為:
1永樂橋(連通三條石大街—五馬路)
位於三岔河口的永樂橋享有「天津之眼」的美名,上下兩層,設有餐飲、娛樂、休閑等設施,集交通、觀光、游覽功能於一體。永樂橋摩天輪直徑達100多米,通透的48個座艙可容納300多位遊客同時觀光,轉一周大約需要三四十分鍾。摩天輪可將你帶到120米左右的高空,方圓40公里以內的景緻盡收眼底,堪稱名副其實的「天津之眼」,可與英國泰晤士河畔著名的「倫敦之眼」相媲美。
2金鋼橋(連通大胡同—中山路)
金鋼橋始建於清光緒29年(1903年),俗稱老橋,是海河最著名、最重要的橋梁之一。1901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後,將總督衙門移駐天津,並在河北新區修建了火車總站(北站),方便京津往來。1903年車站建成後,從新車站修通一條直達衙署的大馬路,命名為大經路(中山路)。
為連通海河南岸城區,同年將窯窪木浮橋改建成開啟式鋼架橋,稱金鋼橋。因不能負重,1924年又建成一座大型鋼梁雙葉立轉開啟(八字形)式橋,行船順暢。新的金鋼橋改建於1996年,為雙層拱橋,造型新穎,美觀壯麗,具有時代感。
3獅子林橋(連通通北路—獅子林大街)
獅子林橋始建於1974年。為確保海河通航要求,有關部門於2003年對獅子林橋進行頂升,當時尚屬國內首例。同時,橋頭的4座石獅修葺一新,又在橋上新塑大小獅子1177隻,共計1181隻,獅子雕像神態各異,或仰天長嘯,或閉目養神,或低頭沉思,或歡騰雀躍,絕無重樣,橋中「獅子林」可謂中國一絕。
4金湯橋(連通水閣大街-建國道)
金湯橋,「固若金湯」之橋。它始建於清光緒32年(1906年),是由天津海關道和相關租界當局、外國公司合資,將此地浮橋改建而成的三跨平轉式可開啟鋼結構橋梁,也是國內目前僅存的同類橋梁。在天津,金湯橋又是象徵天津解放的標志。在平津戰役中,多路攻城的解放軍官兵於1949年1月15日凌晨在此會師,天津解放,所以該橋也被天津人民親切地稱之為「會師橋」。
5進步橋(連通通南路—進步道)
1976年天津地震後建成的進步橋(原通南橋),最初因可直達南馬路而得名,是連通河北、南開、和平三區的交通樞紐。
6北安橋(連通福安大街—勝利路)
北安橋原為木結構,早在民國初年就是連接意租界與日租界的重要橋梁。抗戰勝利後,此橋改建為水泥灌樁橋,名為勝利橋。1975年改建為3孔拱形鋼混結構,更名為北安橋。近年改造後的北安橋借鑒了法國巴黎亞歷山大三世橋的特點,橋頭雕像採用西方古典主義表現形式,內容上以中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題材,寓意東、南、西、北四方平安。另外,橋欄基柱上的4尊樂女雕像也是神采飛揚,與橋兩側的幾十盞歐式雕塑燈相映成趣。
7大沽橋(連通大沽北路—五經路)
「日月雙輝」的大沽橋由兩個不對稱的拱圈構成,弧長140米、高39米的大拱向東,采太陽光芒;弧長116米、高19米的小拱向西,與月為伴。雙拱向外傾斜,共由88根吊桿系於橋身兩側,如此設計真正實現了橫跨的意義,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創舉。在2006年國際橋梁大會上,大沽橋一舉獲得世界著名橋梁大獎——尤金•菲戈獎,全球每年只有一座橋梁能夠獲此殊榮,代表了世界建橋技術的最高水平。
8解放橋(連通解放北路—海河東路)
建成於1927年的解放橋(舊稱萬國橋)由當時的法國工部局修建,為中孔雙葉立轉式開啟橋,開啟之時氣勢恢宏,巨輪暢行無阻。萬國橋將老龍頭車站與英、法租界連通,熙攘繁華。近年,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解放橋得以整修翻新,恢復了原有的開啟功能。
9赤峰橋(連通赤峰道—華昌道)
赤峰橋主橋橫跨130多米,引橋為互通式立交橋。主橋塔高64米有餘,好像風帆。塔底為船形建築結構,是一處視線上佳的游覽平台。遠遠望去,赤峰橋猶如海河上揚帆而來的一艘巨輪,蔚為壯觀。
10金匯橋(連通保定道-海河東路)
金匯橋最大的亮點是西岸橋頭的帆形主塔,寓意著時代大潮拉動城市金融發展,天津正乘風破浪,日益繁榮。
11大光明橋(連通曲阜道—十一經路)
大光明橋橋頭的4座歐式「射手座」雕塑氣勢宏偉,金碧輝煌,體現了人們崇尚自由、光明的文化內涵。橋欄上的「日月星辰」主題雕塑也很引人矚目,其中的「日」象徵如日中天,是生命的源泉;「月」代表家好月圓;「星」寓意正直、明朗;「辰」蘊含愛與美、公平與高尚的內涵。
12金阜橋(連通蚌埠道—十三經路)
蚌埠橋採用輕型非對稱結構,主橋與兩側如飄帶造型的人行橋構成了完美的三維結構,給遊客以輕盈通透的空間感。
13直沽橋(連通奉化道—大直沽西路)
直沽橋的主跨度近140米,由眾多飛跨拱、鋼結構「花瓣」和吊桿構成。遠望直沽橋,輕盈靈巧,動感十足,是藝術空間設計與建築美學的經典之作。
14劉庄橋(連通瓊州道—大直沽中路)
早在明代萬曆年間,小劉庄渡口就已出現。1959年渡口原址建成開啟式木結構浮橋(8隻木船編組而成),連通河東、河西兩區。1976年改建為開啟式鋼絲網水泥船浮橋(6隻鋼絲網水泥船)。1992年在此建成天津市區第一座獨塔斜拉橋。
15光華橋(連通新圍堤道—東興路)
光華橋的主跨梁像一艘航母橫卧在海河上,底部裝飾巧妙綿延,與上部欄桿設計一氣呵成,設計中的景觀效應與功能使用完美統一,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16國泰橋(連通小圍堤道—規劃路)
人稱國泰橋像海河上的美麗彩虹,觀光客可乘電梯來到「彩虹」之巔,一覽津城美景。
17富民橋(連通洞庭路—富民路)
富民橋為單塔空間索麵自錨式懸索橋,結構穩定,設計新穎,堪稱國內首創,施工難度和技術含量也是首屈一指的,其景象之壯觀令人嘆服。
18海津大橋(連通黑牛城道—昆侖路)
海津大橋與快速路、地鐵高架橋融為一體,橋體3層,南北方向長1800多米,東西方向長1000米有餘,是市區東南立體交通大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