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津的五大道都是哪幾個
成都道
重慶道
大理道
常德道
睦南道及馬場道
天津的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
五大道
,馬場道與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長方型地區。共有22條道路,總長度為17公里,總面積1.28平方公里。歷史上曾是英租界的「牆外推廣界」,地勢低窪,後被填平,各國建築師紛紛在此建造房屋,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天津城建部門為了統一管理,按照由北至南的順序,將這一地區東西走向的成都道、重慶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及馬場道等統稱為「五大道」地區。如今,「五大道」已經成了天津小洋樓的代名詞。五大道地區的地名有三個特點:一是獨立宅邸多,里巷數量少,而名人名樓概以門牌為標識,不另命名,不設匾牌張。二是街巷通名以「里」為主,「胡同」之名在這里已銷聲匿跡。三是出現了「大樓」、「別墅」、「村」、「坊」一類公寓庄園的通名,如:香港大樓、馬場別墅、劍橋大樓、安樂村、育文坊等。
B. 天津五大道是哪五大道都有什麼特色
天津五大道位於市中心的和平區,面積1.28平方公里,因貫穿東西的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而得名。天津五大道歷史上曾經是英國租界,至今完整保存有上世紀初設計建造的歐洲不同建築風格的小洋樓近2000幢,其中大多由當時在中國有影響的中外名人居住,如美國前總統胡佛、美國五星上將馬歇爾、英國奧運冠軍李愛悅、清末慶親王載振、民國總統徐世昌、曹錕,北洋政府顧維鈞、潘復、朱啟鈐、顏惠慶等7位內閣總理,著名愛國將領張自忠、鹿鍾麟、高樹勛以及周叔弢、李燭塵、張伯苓、嚴修等大批工業、金融、教育、衛生、文化界名人均在天津五大道上留下了歷史印記。據不完全統計,五大道上的近代歷史名人故居多達200餘幢,這是天津一筆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因此,五大道既是「萬國建築博覽會」,又是「近代中國歷史縮影」,2003年被列入「津門新十景」之一,成為展示天津城市魅力的重要人文旅遊風景區。
C. 天津五大道必去景點都有哪些
天津五大道必去景點:馬場道,睦南道,常德道,成都道,重慶道,大理道等。
1、馬場道。
常德道所在地域原是一片沼澤窪地,英租界工部局在1903年獲得這片土地後,於1919年至1926年結合海河清淤工程,進行填築,使之成為適合城市建設的用地。1929年修建此路。此後,兩側迅速形成大片高級住宅區,綠化良好,建築風格屬於各種不同的歐洲式樣。
D. 天津的五大道在什麼地方
「五大道」指和平區的成都道、重慶道、承德道、大理道和馬場道。
有的房產開發商故意混淆概念,把附近的貴州路、岳陽道等也歸入五大道,容易被弄糊塗。
E. 天津的五大道是什麼呀
指天津比較有名的五條街道,包括:馬場道、大理道、成都道、重慶道和常德道。因為那裡歷史建築有名,還有名人故居,環境清幽,所以成為天津一景。
F. 天津的五大道指的是哪幾條道
天津的五大道指的是常德、重慶、大理、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
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常德、重慶、大理、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是迄今天津乃至中國保留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築群,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
五大道地區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建築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
其中最具典型的300餘幢風貌建築中,英式建築89所、意式建築41所、法式建築6所、德式建築4所、西班牙建築3所。
還有眾多的文藝復興式建築、古典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庭院式建築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築等,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
(6)天津五大道是什麼擴展閱讀:
天津五大道中的馬場道是五大道地區修築最早、最寬、最長的馬路。馬場道121號小洋樓,原為英僑學者達文士居住,稱達文士樓,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築。
坐落在馬場道上的還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學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創建於1922年,建築為平面工字形,具有羅馬建築風格。
天津工商學院建於1921年,主樓三層帶地下室,外檐大塊蘑菇石牆面,曼塞爾式瓦頂,圓形大鍾,為法國羅曼式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