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東秀里是哪個區的
擴展閱讀
廈門到河南飛機多久 2025-04-12 14:18:11
深圳社保沒有記錄怎麼辦 2025-04-12 14:09:38

天津東秀里是哪個區的

發布時間: 2023-08-07 17:20:32

1. 塘沽在哪

塘沽街道前蔽型身是天津市塘沽區。2009年11月,國務院批准天津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原三區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行政區域。
2013年9月26日上午,天津市召開濱海新區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州早動員大會,撤銷塘沽、漢沽、大港區工委、管委會,由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各街鎮工作,這意味著塘沽、漢沽、大港作為區縣名稱從此消失。
為了保存傳統文化,天津決定撤銷濱海新區的於家堡街、新港街、新村街,設立塘沽街。2017年2月27日,原塘沽街道重新劃分為新村、塘沽、新港三個街道。現在塘沽街道位於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區。東臨新港街,西接新村街,南臨海河,北接TEDA街。濱海新區政府位於中國。
海河外灘公園
外灘公園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街道,是天津海河開發中最早開發完成的項目。東起新華路立交橋,西至粵海苑高層住宅小冊並雀區,北至上海路解放路商業步行街,南臨臨海河,平面呈不規則梯形。
外灘公園是天津海河開發中最早開發完成的項目。外灘迎賓長1000米,平均寬9米。東起新華路立交橋,西至粵海苑高層住宅小區,北至上海路解放路商業步行街,南臨臨海河,平面呈不規則梯形。
天津外灘的開放空間無疑使其成為沿海地區最大的休閑廣場,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休閑健身的廣闊天地,體現了「還河於民」的主導思想,改變了人們對水漠不關心的現狀。為保證外灘廣場夜間亮燈,廣場內外布置了1萬組泛光燈和景觀燈,19組風格各異的青銅景觀雕塑點綴在廣場不同部位,極具觀賞價值。

2. 有誰知道天津東樓、南樓、西南樓、佟樓等地名的來歷

天津樓多,這個「樓」並不是指現在的高樓廣廈,而是近現代存在於天津的一座座風格或迥異或雷同的「小樓」。小樓的存在,理所當然地打上了這個城市和這個時代的烙印,也從側面反映著城市文明的進程。

最早的小樓,在周圍近乎於被稱為「荒夷」的環境中傲然獨立,它的高度,它的精緻,甚至就連它的故事,顯然都是城市文明的精英代表,不僅凸出於地理高度也凸現於當時的歷史年代,所以人們仰望小樓,敬畏小樓也喜愛小樓,於是乎以小樓為地區來命名。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小樓在周遭環境中漸趨平淡,無論是高度還是形式都無法再現昔日輝煌,更多的小樓悄然遁去,但是因它們而命名的地名卻約定俗成的保留下來,難免給追尋這段歷史的人們憑添一股「此地空餘黃鶴樓」的惆悵。當今天我們回望小樓之時,未嘗不是檢點著城市的歷史。正如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所說:無論如何,大都市的另一種額外魅力,乃是透過她的轉變,人們可以依戀地回望她的過去。

佟樓――二百年前一書齋

華燈初上,隔著車窗看佟樓的夜,彷彿潛艇里看著深海。目之所及,盡是一片燈火輝煌。落地長窗照出的是餐飲店裡的觥籌交錯,霓虹燈下隨著旋轉門進出往復的是都市裡的紅男綠女,寬廣朝天的大路偶爾也因為排成長隊的汽車顯得擁塞,這里像是一隻巨大的平面摩天輪,到處充斥著聲音和氣息。於是便記起,這里是生生不息的凡塵。沒有人會把這樣的佟樓與清遠高寒的書齋聯系在一起,可是,佟樓確實承轉自一座名為「閑閑齋」的書齋。
佟樓,原名「童樓」,主人是乾隆年間的天津詩人童腔局察葵園。《續天津縣志》中這樣記載道:「童葵園居住直沽之南,買負郭田數目伍茄,住一小樓,題曰「閑閑齋」,日事吟詠。」今天我們已經無法引經據典地考證出童葵園因何要買田蓋樓在此地建起一座書齋小樓,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可是依照常情推測,舉凡對小樓情有獨鍾之人,必定是看淡了世間風雲。不是有魯迅詩雲: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閑閑齋」遺址,應該在今天的友誼路天信大廈附近。建成小樓的那個年代,這里還是一片荒野,無遮無蔽的視野中,這座小樓就顯得格外突兀,過往行人便以「童樓」作為此地代稱和標記。後來因為和紅橋區的「佟家樓」發音相同,它又被人們就逐漸訛傳為「佟樓」。後來,清鹽道衙門沈某在今天兒童醫院一帶的高台處蓋房設村,村名就取為「佟樓村」。二百多個寒來暑往後,「童樓」故跡盪然無存,而佟樓的地名到今天仍在沿用。

小白樓――天津的「俄國城」

小白樓,一個異國情調的名字,神秘得令人頓生遐想。1860年天津開埠後,這一帶被劃為美租界,小白樓之名來自附近開封道的一座外牆塗成白色的二層樓酒吧。因為當時此地尚無正式地名,當地居民便以這座獨特的白色小樓為標志,約定俗成地稱這片地區為小白樓。後來,英美私相授受,將其並入英租界,英商在此建造了大批樓房。小白樓東傍海河碼頭,又比鄰金融中心的英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因而形成面向外國人及官僚、買辦、下野政客軍閥的銷金窟。這里飯店、酒吧、舞廳林立,更有理發、美容、西服裁剪等行業,還有專門經營進口化妝品、服裝、鞋帽及洋酒罐頭、西點、糖果的商店,均以其高檔、時髦著稱。

小白樓素有「俄國城」之稱。十月革命後,臘猛大批「白俄」湧入天津落戶,人數多達三五千人。由於不承認蘇聯政府,他們失去國籍形同難民。俄國僑民在小白樓成立了「俄僑協會」,開設學校、商會、醫院、俱樂部、餐廳、舞廳及各式商店,藍眼睛、黃頭發、白皮膚的俄國人男女老幼隨處可見,每日來來往往,也有的三三兩兩圍坐在角落聊天。此情此景使人大有置身於萬里之遙的俄國的某座城市的感覺。所以俄國僑民稱此為「俄國城」,稱之天津成為他們的異國家園,至今曾在此居住過的俄羅斯人還把天津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鄉。 

百多年來,這里不斷發展逐漸繁榮,形成了今天廣為人們熟悉的小白樓地區。如果說,在近代中國北方,天津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得領世界風氣之先;那麼小白樓就是一個典型的「特區」和亮堂的「窗口」。

佟家樓――名士築樓為紅顏

佟家樓,本作「艷雪樓」,單聽此名,就掩不住一種風流旖旎之態,其樓其人其事也的確與美人名士相關。 

這個佟家樓,坐落在紅橋區南運河北岸,與芥園隔河相望,是清代聞名津門的私人宅邸和花園。小樓主人佟宏(?宏字加一個金字旁)是清初人,字蔗村,號空谷山人。他家世顯貴,卻無意仕途,卜居在天津城西衛河之濱。每日里對著門前東流逝水,飲酒作詩穿行花間,還自署其齋曰:滄浪考。佟有一愛妾名為趙艷雪,冰雪聰明亦擅作詩,雖然她的詩文傳世不多,但是傳誦後世的「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之句,就是出自艷雪之手。佟就為其築了一座「艷雪樓」,旁人也稱其為「佟家樓」。因為佟宏為人仗義,好交遊,艷雪樓即成為當時名流雅士聚會之所。清初的著名文人孔尚任、屈大鈞等都曾是佟家坐上客。後屈大均因文字獲罪,佟撫養其養子,直至成家立業。又有孔尚任作《桃花扇》傳奇,因觸時諱被罷斥,佟不顧一切,「傾囊五十金,付之梓人」,終於使這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流傳於世。清同治、道光年間,佟家家道敗落,樓亦盪然無存。

佟家樓衰敗後,天津詩人梅成棟曾前去憑吊,寫有悼念趙艷雪的《艷雪樓》詩:「水西庄外綠波生,欲訪佟家買棹行。春草已蕪高土宅,畫樓猶溢美人名。」同期詩人陳珍也留下了「雪散黃金近,空傳七言詩」的悼念名句。後來的「佟家樓」故地漸成街巷,人稱「佟家樓大街」,今天小樓之名和樓中的故事流芳後世,引後人悠然神往。 )

四樓相連――傳說村落變小樓

在河西區的中部,集中著一片以「樓」冠名的地區:東樓、西樓、西南樓、南樓。雖然它們的名字中都嵌著一個「樓」字,但是我們卻無法找出與地名淵源相關的樓的任何記錄。無論是邏輯推理上應該存在過的小樓,還是民間傳說中的可能出現過的小樓,皆是「煙波微茫信難求」。輾轉過所有可能的信息渠道,僅僅發現東樓的歷史和一個傳說有關,盡管這個傳說與小樓本身並無關系:東樓,泛指大沽南路和利民道交匯處及附近地區。相傳明初有李姓漁民,打魚地獻給恰經此處的皇帝,帝甚喜,賜此地與他做曬網之用。後來又有一王姓之人來此居住,他們就是東樓村最早的兩戶居民。

其他三處的地名來歷就更是簡約至極:西樓,傳說明初時就已經成村落,因與東樓村相望而得名,亦名西樓庄,後簡稱今名;西南樓,原為墳冢荒窪地,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此興建起大片排或平房職工宿舍,因位於西樓以南,故稱「西南樓工人新村」,後簡稱今名;南樓,1925年天主教會投資委託比國窯工張連祥監造建房,命為南樓村,又稱南樓,1984年因興建天津日報大廈拆除原村。

這一組地名的共同特點是它們大都由近現代的村落演變而來,以歷史最悠久的「東樓」為地理參照物,將方向感在地名中表示出來,因而形成系列地名。這樣的一個演變過程,也暗合著城市勢力擴張的趨勢。城市圈逐步擴大的過程,就是整個城市的經濟和生活重心都以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從農村向城市轉移,城市逐漸征服和吞並農村的過程。這些地名演變的過程讓我們感受著巨大的歷史車輪在城市上空轟轟碾過。
http://www.memoryofchina.org/bbs/read.php?tid=27193

天津地名的來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c45b701009c5u.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3. 天津的簡介

法人代表只萬民目無法律欺壓善良的員工

-----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津津制葯廠

天津市津津制葯廠位於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成立於1993年,企業性質:集體企業,於2005年9月改為私有制,企業性質:民營企業,法人代表:只萬民。

1999年7月,在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政府的幫助下,天津市津津制葯廠開始招聘本科以上學歷大學生,為留住人才,只萬民口頭承諾,本科以上學歷大學生只要結婚就給房子,干滿8年房子歸個人。雙職工分偏單,單職工分獨單。至2004年底,企業陸續招聘本科以上學歷40人,在他的許諾下,結婚後的大學生確實分得了房子,並為自己的房子增添了所需的傢具。

2005年9月只萬民通過運作將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在此之前,2005年4月他打著大學生的名義,協同張家窩鎮房建共同建樓房一棟,聲稱:為了公平將舊房子收回,給大家分新房子。同時,他徹底否定了干滿8年房子歸個人的說法,(因為到2005年有很多人已幹了6、7年了,房子成為個人的馬上就可以變成現實了)並要求大學生個人出錢將房子買下,無奈之下,大學生們只好拿錢將房子買下。同時簽訂了購房協議,從張家窩鎮政府領取了房屋所有權證。

2006年1-3月,三個月的工資僅有200元,由於公司和個人之間都並未簽訂勞動合同,因此基本生活無法保證,陸續有4人(熊寧波、張海峰、鄧淑艷、周長娣)提出辭職,公司同意解除工作關系。辭職人員願意按照購房協議,返還公司房子升值資金的50%,而只萬民卻不講信用,企圖廢除已簽訂的購房協議,要求已離職和在廠的大學生重新簽訂購房協議。

2005年3月17日,只萬民單方提出了第二份購房協議,陳雅婷、侯文峰、劉艷輝、劉雲波、萬仲柏、鄭愛紅、展曉飛7人由於對第二份協議有異議,所以離職,願意按照購房協議,返還公司房子升值資金的50%。

以上11人與公司已事實解除勞動關系,要求調動人事關系及檔案,只萬民以「房子問題」為借口不予開證明,並不準調動人事關系。

無奈之下,2006年4月份,共11人向西青區勞動仲裁委員會請求勞動仲裁。要求將人事關系及檔案調出,誰知仲裁結果是一塌糊塗,明顯偏袒於只萬民,仲裁結果是:待雙方「未盡事宜」解決完畢後方可調檔。我們詢問西青區的勞動仲裁委員會:「未盡事宜」指的是什麼?西青區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的回答竟是:「不予解釋」

對於公司未和我們簽訂勞動合同他不予追究,對於我們與公司事實解除勞動關系,卻不承認。只要不存在勞動關系就不應該扣留我們的檔案,有任何其他糾紛,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和檔案無任何關系。

至今,這11人也分別找到了新的工作單位,但由於我們的人事關系未能調出,同時被新單位視為不穩定人員,影響個人待遇,各種勞動保險及住房公積金未能繳納,這些損失誰來承擔?

4. 「先有大直沽後有天津衛」的河東區各學校概況及學片劃分深度分析

河東區,隸屬天津市,是天津市中心市區之一,位於天津市東部。河東區是天津市區連接濱海新區的前沿,是實現天津市經濟中心戰略東移的要地。自金代在天津設「直沽寨」,河東區已有800多年歷史,是天津的發祥地之一,故有「先有大直沽、後有天津衛」之說。1956年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將以序數排列的行政區改為以地域命名,第四區因地處海河以東而得名為河東區。

在天津和平、河西、南開的教育是大家比較考慮的區域,也被民間稱之為上三區,但是上三區房價的價位有時候也會使人望塵莫及,畢竟考慮教育的同時,大家也會摸一摸自己的口袋。那麼除了上三區之外,在下三區該如何選擇教育呢?首先看圖:

市九所高中錄取分數線

這個是天津市市九所高中錄取分數線,在市九所中第七中學屬於河東區,高中錄取分數線高於河北區的第二中學和紅橋區的第三中學,並且連續三年高於河北和紅橋區的高中錄取分數線,甚至高於南開區的天津中學。有人會說一個高中錄取分數線說明不了什麼,那麼咱來看一下下三區本科的升學率:

考慮天津最終的目的是什麼,肯定是要考一個好的本科,進一所雙一流、211、985院校對吧,那麼本科率和一本升學率是至關重要的,河東區第七中學一本升學率在65%,本科升學率在95%。明顯比河北和紅橋區的高,四十五中學和102中學也比河北和紅橋其他學校升學率要高,所以在下三區選房子優先選擇河東區。想要進一所好的高中,肯定離不開好的小學和初中的加持,基礎很重要。那麼咱們下面看一下河東區小學和初中學校:

天津市小學執行就近入學的原則,說白了就是幾個小區對應一所小學,俗稱學區房,而小升初為了均衡化教育,實行搖號隨即排位的方式入學,這也防止掐尖入學,好的學校一直都好,差的學校一直都差,做到更大的公平性,初中也是出成績的一個分水嶺,有好的成績才能考進好的高中。

為了更好地教育均衡化,目前天津市內六區每個區都成立了大大小小的教育集團,用熱點學校帶動一般學校的教育,從而拉升整個區的教育水平,河東區也不例外。

河東區積極探索優質公辦學校集團化辦學,成立了七中教育集團、一中心教育集團、實驗教育集團、一幼教育集團。

1、河東實驗教育集團

牽頭學校:河東區實驗小學

成員學校:實驗教育集團·冠雲小學、鳳凰小學、行知小學

2、七中教育集團

牽頭學校:第七中學

成員學校:七中教育集團·太陽城學校、七中教育集團·東局子學校

3、一中心教育集團

牽頭學校:河東區第一中心小學

成員學校:大橋道小學

4、一幼教育集團

牽頭校:河東區第一幼兒園

成員校:鳳凰幼兒園和規劃建設中的華馨幼兒園兩所公辦幼兒園。

教育集團的建立也使河東區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都有了更好的保障,下面咱來看一下每個學片的學校情況,

一、河東區一片學校概況:

1、互助道小學:始建於1952年,現擁有兩個校區,一所充滿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文化氛圍的花園式學校。

2、中心東道小學:始建於1952年, 是在2000年河東教育布局調整時由一牆之隔的原中心東道第一小學和中心東道第二小學合並而成。校區的整體面積挺大的,硬體條件也不錯。

3、友愛道小學:1954年建校,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2011年起因學校重建搬至天津市河東區耐火路10號福東中學內。2014年又搬回新校園。

4、松竹里小學:是富民路地區唯一一所國辦全日制小學。

5、二號橋小學:始建於1971年,10年前還可以,但現在研究院和電傳的子弟很多都到重點校,所以現在一般。

6、福東小學:始建於1991年,位置很好,臨近張貴庄地鐵站。

7、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學: 1954年建校,1959年成為河北省重點中學,作為歸僑學生定點就讀學校,被譽為「僑生之家」。1978年成為天津市 首批市級重點中學 ,首批國家級示範校,天津市十所「特色鮮明學校」之一。

8、天津市第九十八中學:始建於1960年,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厚文化底蘊完中學校,2003年成為天津市「雙高普九」規范校,2006年成為天津市首批新課程改革樣本校,2009年晉升為區級重點中學。目前兩個校區。

9、天津市河東區二號橋中學:1973年建校,是一所國辦初中校。合並原福東中學,於2011年遷校於此。

二、河東區二片學校概況:

1、第一中心小學: 1926年建校,是一所集傳統與現代教育於一身的名校。採取小班制教學模式。目前有三個校區:一二年級在十五經路校區,高年級在豐盈校區。還有八緯路校區。

2、翔宇小學 :是河東區唯一一所民辦小學,於2006年正式成立。南開翔宇學校小學部、翔宇國際、翔宇力仁都屬於翔宇教育集團旗下, 但是河東翔宇小學不屬於翔宇教育集團辦學內學校,是沒有初中部的。 教師均來自區一中心和實驗小學的業務骨幹,師資力量雄厚。

3、六緯路小學:始建於1935年8月,在日偽統治時期校名為市立三十九小學。1978年9月改名為六緯路小學。學校開設茶藝校本課程對學生修身養性,培養高潔文雅的風韻,提升文化修養起重要作用。硬體設施和師資力量也可以,校園環境也相當的不錯

4、街坊小學:1972年由原街坊第一小學、街坊第二小學合並為河東區街坊小學,2002年又將百年老校河沿街小學、大直沽中街小學合並到街坊小學。師資力量一般。

5、大橋道小學:是一所有著近40年歷史的河東教育強校。二十年來兜兜轉轉換了好多次地址,現落定地址離縈東很近。新校區環境比較好,

6、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學:建於1955年,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的完中校。有60多年的歷史。2011年4月,學校晉升為市級重點中學。是國家教委命名的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學校和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現初中部位於河東區十五經路7號,原河東區教育中心。

7、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學:始建於1958年,是一所有著近70年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淀的 區級重點完中校 ,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

8、天津市河東區田莊中學:是河東區頗有影響的一所普通初中校,師資力量一般。

三、河東第三學片學校概況:

1、第二實驗小學: 天津市河東區實驗小學總校區和分校區於2012年2月28日正式拆分為兩個學校,總校區仍沿用原校名,分校區啟用"天津市河東區第二實驗小學"校名。現任校長王雙以及領導班子成員均曾在河東區實驗小學任職。集體具有較高水平,辦學經驗豐富,精幹得力。

2、前程小學:始建於1930年,建校初名為市立第三十五小學,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前程小學經歷了多次校舍改造和擴建:2000年前程小學基本完善了當時一號路校區的校舍改造工程;2015年學校再次進行擴建,建設了育才路校區,目前有兩個校區 總校和育才路校區。

3、實驗小學: 自1993年以來先後被天津市教育科學院、天津師范大學、天津電教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研究中心、中央電教館定為實驗校。首批天津市模範小學。學校設有兩個校區:總校和翰瀾校區。教師水平高,學校管理嚴格, 是河東區首屈一指的一所小學。

4、緣誠小學: 1952年建校, 原名天津市第29小學、天津市唐口新村小學,1994年正式更名為天津市緣誠小學。一所老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硬體到位,學校管理井井有條,河東區重點之一。

5、天津市第七中學: 始建於1951年,是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天津市高中首批招生校,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是河東區教學質量最好的一所學校,市九所之一。

6、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學:前身是正風中學,創辦於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為當時河東區僅有的兩所中學之一。1952年更名為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學。1978年由一所普通中學確定為區屬優質完全中學。曾被天津市外事辦指定為河東區唯一對外賓開放中學。為加強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之間的有效銜接,天津理工大學與河東區教育局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學建設為天津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探索「一校雙牌」教育發展新模式。目前,學校分為初高中兩個校區。

7、天津市第二十八中學:前身為養正中學,1947年建校,是一所國辦優質初中校。1996年依附唐口中學創辦了河東外國語學校,2004年學校被國家基礎教育司命名為"國家級外語實驗校"。

8、天津市河東區東局子學校:東局子中學本來是河東區的一所老牌學校,在若干年前河東區學校布局調整中被合並撤銷了,但是校名還保留著, 2020年以七中教育集團旗下學校的身份重新出現,並借著教育局鼓勵九年一貫制辦學的機會涅槃重生,取名為七中教育集團·東局子學校。 學校師資由河東區各學校抽調的教師和新招聘的教師組成, 七中會流動一部分本部的骨幹教師到東局子學校任教, 傳承七中文化。九年一貫制學校, 六年後直接升入學校初中部,不得參加其他初中招生。一年級需要暫時借原75中(地址:河東區順達路與萬騰道交匯處)或東興小學(東興路5號)上課, 時間為一個學期,待工程結束後回到東局子學校。

四、河東第四學片學校概況:

1、益壽里小學:1985年建校,河東區普小。

2、第二中心小學:是區政府、教育局為滿足廣大群眾享受優質教育需求於2008年9月投入使用的一所新建小學。改革開放初期1982年始建的向陽樓小學師生整體遷入該校。小班化教學」是的一大特色,被市教委命名為「小班化教育特色學校」。

3、東興小學:原名萬辛庄小學,2012年8月遷址至此,2013年5月更名為河東區東興小學。

4、麗苑小學:2001年6月建校。一般學校

5、香山道小學:於1985年伴隨著天津市河東區萬新村住宅區的興建而誕生,現有兩個校區,總校區是一、三、五年級,分校區是二、四、六年級。

6、盤山道小學:創建於1986年,是一所六年制公辦小學。

7、嵩山道小學:1987年創辦,以堅持誦讀古詩文營造出經典的校園傳統文化為特色。以小班化教育的實施為教育添光彩。

8、常州道小學:始建於1984年,與河北區相鄰,被稱作河東區的「北大門」。硬體設施一般。

9、 天津市第102中學: 原名津華中學,是市級重點高級中學,天津市第二批示範高中校。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質量優異、學生喜愛、家長信賴的優質學校。

10、天津市第八中學: 建於1952年秋天,為完中校。視教育質量為生命既是八中辦學的口號,也是八中辦學的實踐。為區級重點中學。此校也稱「樹德中學」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但在2008年解散樹德中學全部更名為天津八中,初中高中都在這一個校區,也是太陽城社區周圍比較不錯的一所中學。

11、天津市河東區香山道中學:建於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國辦校。如今展現在全校師生和家長眼前的是一所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學校。最具特色的便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學生自主管理」模式。

12、天津市河東區盤山道中學:始建於1987年,是一所國辦初中校,一般學校。

13、天津市河東區太陽城學校:天津市河東區太陽城學校是2020年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新校舍的建成有效緩解周邊地區教育學位壓力,滿足周邊居民子女就學需要。七中教育集團名下學校,實行集團化管理,獨立建制、獨立師資、獨立招生。硬體設施一流,管理有待觀察。

五、河東區私立中學概況:

1、育才中學:於1995年建校。最早是新開中學,後來是天津市七中的民辦校, 依託於七中 的師資力量和學校管理,教學質量很好,校風也很嚴,中考成績名列河東區前茅。一直以來,中考優秀率達90%以上,80%以上學生考入市級重點高中,每年都有上百名學生榮獲國家、市、區級學科競賽、體育比賽、文藝展演等優秀獎,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2、華英中學:成立於1994年, 依託於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學 的一所體制改革校,是市級重點中學,學校設有初中部、高中部。2008年8月華英中學改制為民辦校。學校硬體設施齊全,老師很認真負責,對學生管理很嚴格,校風優良。

五、河東區四個學區片整體對比情況

河東區一共有23所小學 ,15所初中,其中一片6所小學,3所初中。二片5所小學,三所初中。三片四所小學,四所初中。四片8所小學,5所初中。

河東一片 大部分臨近東麗區,距離市中心最遠,小學中互助道小學是片區內不錯的學校,其他小學一般,中學四十五中最優秀,屬市重點中學,初中搖號搖到四十五中還是很不錯的。

河東二片 主要在大王莊與大直沽區域,俗話說先有大直沽,後有天津衛。二片老校還是不少,但小學最好的還是翔宇小學和中心小學,翔宇小學是河東區唯一的私立小學,所說叫翔宇但和南開區的翔宇學校沒有關系,初中最好為五十四中,體育為特色。

河東三片 主要位於唐家口與春華街板塊,臨近天津站,也是大家考慮最多的片區,河東區最好的學片,小學實驗小學在河東區最有名,教學質量最好,硬體設施齊全。除了小學之外,河東區最好的初中也在三片,天津七中是天津市九所之一,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高,升學率相當不錯,三片中小學和初中沒有太大的短板,在河東都能數得上,同時房價也不低。

河東區四片 位於常州道、上杭路、向陽樓等區域,其中香山道小學在片區內最好,小學招生人數也多,102中學也是河東區老牌名校,八中為師范大學合作辦學,太陽城學校為七中教育集團名下學校,剛開始招生,後續待看發展。

綜合對比之下,在河東區考慮教育或者購房優先考慮河東三片,其次是二片、四片,最後為一片,當然了,購房選擇區域也不是幾句話就能左右的,主要還是看自己的需求情況。買房是大事,不管考慮新房還是二手房,多對比、多走走、多看看、多了解還是好的,實在有不懂的也可以多問問專業人士,總會有幫助。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里,下一期咱們講一講河北區, 一位專注房產市場三十年的科普博主,每周不定期更新內容,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時刻更新更多的教育、落戶、購房小知識。

5. 天津市河北區天泰路席廠下坡東於庄旁東秀里會拆遷嗎

最近都傳拆遷,有說東明裡的、有說天泰路的,其實空穴來風!!

就問一個海河辦的朋友說,近期有個京鐵的計劃,但是原來的鐵路提速和增軌。

而席場下坡、俞觀道等沒在拆遷計劃中,規劃只是有個初步建議,但離落實還早呢。不是個把人說了算的,制定規劃,要政府、老百姓、開發者都有實惠,才可進行。
所以,就1-2年內,不會拆遷!有傳聞都是謠傳!!

目前房地產市場情況看,拆遷就意味著有開發企業對某地塊產生興趣,而前段時間的地產市場調整還不能讓出讓地特別市區地塊達到較低價位,而前段時間時間開發商普遍在收縮開發,因此,短時間不是以開發為目的!
以規劃為目的不是沒有可能,慶悉我們都知道目前政府有4萬億投資,但是也要看天津的熱點在哪,近期熱點應該還是在海河沿線的開發,以及市裡的幾個重點項目,要知道天津拿到的一部分錢還灶世在已有動遷地塊中建設限價房,其實目前拆遷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啊。
因此詢問得到結論,還是2年內沒有拆遷意向,而具體規譽辯乎劃也沒有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