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津外地戶口孩子上學政策
投靠父母落戶上學:在父母取得天津市常住戶籍後,可以投靠父母落戶天津。
隨遷子女入學:父母取得天津市居住證後,其子女可以按照隨遷子女身份在天津接受義務教育。
投靠條件
夫妻一方為天津市戶籍公民,在天津市具有本人或者配偶、子女、父母名下合法穩定住所,所生子女已在外省市落戶且年齡在18周歲(含)以下的,可以提交材料向父(母)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報戶口遷入。手續齊全,當場辦理。(特殊情形除外)
入學辦法
依據居民戶口簿、合法固定居所的證明、兒童預防接種證登記入學,入學的適齡兒童必須年滿6周歲。
入學材料
1、在有效期內的居住證原件及復印件
2、居住證持有人及其隨遷子女的居民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
3、居住證持有人及其隨遷子女在南開區合法居所棚卜的證明
4、居住證持有人在本市的務工就業證明。
5、本市或原戶籍地衛生部門簽發的隨遷子女兒童預防接種證原件及復印件。
入學材料:在有效期內的居住證原件及復印件,居住證持有人及其隨遷子女的居民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居住證持有人及其隨遷子女在南開區合法居所的證明,居住證持有人在本市的務工就業證明,本市或原戶籍地衛生部門簽發的隨遷子女兒童預防接種證原件及復印件。
外地子女在天津上學最新政策,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非津籍子女需要「五證」辦齊才可申請在津上學,不少外來務工父母不知道「五證」如何辦理;
2、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只要符合天津市教委的相關管理規定,五證齊全,便可享受與天津居民子女同等待遇,擁有天津學籍;
3、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津入學,須持有居住證、戶籍證明(戶口復印件)、務工證明、住(租)房證明、兒童預防接種證,由區縣教育局統籌就近安排在公辦小學就讀。
小孩上學政策。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檢查證明向學校提出申請,由學校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一年。期滿後仍不能就學的,應當重新提出電請。禁止學校以任何名義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費用。
外地孩子上學社保政策。
兒童上學交社保各地要求不同,一般一線城市限制較多羨和滑。外地兒童想在北京上學,父母雙方都要交,子女中考:父兄臘母需要在北京連續繳納三年的社保。子女高考:父母需要在北京連續繳納六年的社保。以北京為例: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本地就讀凡無本市正式常住戶口的兒童、青少年在本市普通中小學就讀的,均為借讀生。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本市就讀條件及手續。在本市就讀的借讀生按政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允許借讀借考,負責安排其升學,另一類是允許借讀借考,但不負責安排其升學。家長繳納社保的孩子可以上學,這是一項地方土政策,是為了限制外來生爭奪本地教育資源,是經濟落後,不能真正普及教育的表現。
在父母取得天津市常住戶籍後,可以投靠父母落戶天津。夫妻一方為天津市戶籍公民,在天津市具有本人或者配偶、子女、父母名下合法穩定住所,所生子女已在外省市落戶且年齡在18周歲(含)以下的,可以提交材料向父(母)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報戶口遷入。手續齊全,當場辦理。(特殊情形除外)依據居民戶口簿、合法固定居所的證明、兒童預防接種證登記入學,入學的適齡兒童必須年滿6周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二條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第三條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第十一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第十二條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予以保障。
第十三條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採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貳』 天津河西區除了上海道、閩侯路、二師附小、中心小學外。還有哪些是值得去的小學
河西小學排名
天津市第二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泰山路2號 郵編:300211 電話號碼:28333613
天津市河西區八里台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平山道西口 郵編:300074 電話號碼:23352582
天津市河西區賓館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賓館西路彩印道 郵編:300061 電話號碼:28351392
天津市河西區濱湖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環湖北道6號 郵編:300060 電話號碼:23359180
天津市河西區渤海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灰堆西橫街53號 郵編:300222 電話號碼:28341833
天津市河西區陳塘庄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大沽南路979號 郵編:300220 電話號碼:28333193
天津市河西區東風里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氣象台路東風里三片二號 郵編:300074 電話號碼:23352848
天津市河西區東海里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小海地茂名道東頭 郵編:300222 電話號碼:28341512
天津市河西區東湖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體院北環湖中路 郵編:300060 電話號碼:23382087
天津市河西區東樓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東樓景興里北頭 郵編:300200 電話號碼:28321542
天津市河西區恩德里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越秀路2號 郵編:300201 電話號碼:28334504
天津市河西區楓林路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東海街楓林路16號 郵編:300222 電話號碼:28117634
天津市河西區福建路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閩侯路玉盛里7號 郵編:300202 電話號碼:22382772
天津市河西區掛甲寺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湘陽大街37號 郵編:300210 電話號碼:28334376
天津市河西區杭州道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杭州道14號 郵編:300202 電話號碼:23391702
天津市河西區賀家口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福建路河沿街1號 郵編:300202 電話號碼:28229814
天津市河西區紅光里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紅光里平房7號 郵編:300211 電話號碼:28335030
天津市河西區華江里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小海地三水道華江里 郵編:300222 電話號碼:28342474
天津市河西區灰堆第一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灰堆南北大街1號 郵編:300222 電話號碼:28341456
天津市河西區尖山小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澧水道38號 郵編:300211 電話號碼:28334364
數據來源:2010年南開中學初中實驗班入圍名單和錄取名單,2010年耀華中學初中實驗班錄取名單和2010年天津外院附中(小外)錄取名單。
數據選取:1. 由於各區的小升初考試形式不同,無法在各區學校間做出合理比較。所以本排名選取在全市范圍內招生的知名學校的錄取數據作為評分基礎。2. 2010年,耀華錄取100人(含實驗小學保送25人);南開錄取80人(入圍354人);小外錄取320人(市內六區286人)。3. 由於數據資料及計算的客觀局限,本排名僅起拋磚引玉的功效。
排名分析:根據排名,我們不難發現該排名既有符合網路共識的部分,也有不同之處。
1. 和平區擁有全市最好的生源、師資和學校。三校錄取總人數的50%來自和平區並且總人數的45%又來自和平區排名前7名的學校。和平區不但在總分上遙遙領先於其它各區,而且還擁有7所評分超過50的學校。
2. 河北區的教育水平..........................
『叄』 外來務工子女要到南開區華苑模範小學上學,有什麼要求嗎是私立學校嗎一年大概多少錢
沒什麼要求,學費1萬一年,而且交錢都不一定能進去,全和平就剩下這一所能招外來學生的學校了。
華苑小學是一所國辦小學,教學樓建築面積6484平方米,環境幽雅,設施齊全。
學校位於天津市寶坻區南關大街168號 ,創建於1995年,佔地面積36畝,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現有學生1300人。學校教職工88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人,小學高級教師 69人 ,小學一級教師14人,高工2人,教師中大學本科學歷17人,大專51人,中專15人,高中5人。
簡介
學校不斷加強特色教育,提高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提升辦學品位。抓好校園綠化和室內美化,優化教育環境, 營造文化氛圍,開展詩書教育,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興趣和欣賞能力,從而凈化學生心靈,培養高尚情操。
加強圖書室等設施建設,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條件。關心和幫助學生身心健康,實行「一對一」定人定目標培養,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培養學生樹立集體榮譽感和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競爭意識。
『肆』 我孩子快上小學了他是天津戶口,能在外地上學嗎
小孩子快上小學了,他是天津戶口,是可以在外地上學的
『伍』 天津市河西區天津小學教育水平如何和公立小學相比優勢劣勢在那裡
天津市河西區天津小學老師隊伍相對穩定,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不過,學生太多,老師對學生的關注以及和家長的溝通交流可能不會太多。採用寄宿制,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和自理能力,也能提高孩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而私立校每班人數較少,每個孩子得到老師平均關注度高,有更多機會展現自己,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比較多。教學模式比較新穎,除了按照有關要求開設課程之外,還會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和學生特點來新增一些特長班、禮儀訓練等。
公立小學優點:
1、公辦小學教師隊伍穩定,校內各行各業家庭的孩子都有,攀比之風相對較弱。
2、公辦小學的老師、所用課本及課程,都嚴格遵循九年義務教育,可以和以後的初中、高中有一個很好的銜接。
3、公立小學的管理更加註重孩子的規范性。
缺點:
1、學生人數較多,老師沒有能力顧及每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平均關注度較低。如果孩子長期被老師漠視,有可能自卑。
2、另外,孩子的注意力發展不穩定,課堂上需要老師常提醒,否則,也不利於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5)天津不上公辦小學能去哪裡擴展閱讀:
選擇學校要立足自己分析
公辦學校:就近劃片入學,孩子只要年齡符合要求,證件手續齊全,就不是難事。主要是拼爹拼房。公辦不能挑學生,劃給你就必須收,水平參差不齊。
民辦學校:要投資料、面試,主要是拼娃。民辦生源優中擇更優,沒有地段生或地段生很少,大都是考進來的,水平整齊,這樣好學生越來越願意考進去,生源越來越好,良性循環。
備註:雖說現在重慶實行「公民同招」,但就今年的數據來看,民辦校並未全額進行搖號,且搖號比例普遍偏低,不少家長表示剩餘名額仍會同往年一樣。
『陸』 天津外地孩子上學政策
一、外地子女在天津上學最新政策
外地子女在天津上學最新政策,分為以下幾晌晌個方面:
1、非津籍子女需要「五證」辦齊才可申請在津上學,不少外來務工父母不知道「五證梁困」如何辦理;
2、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只要符合天津市教委的相關管理規定,五證齊全,便可享受與天津居民子女同等待遇,擁有天津學籍;
3、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津入學,須持有居住證、戶籍證明(戶口復印件)、務工證明、住(租)房證明、兒童預防接種證,由區縣教育局統籌就近安排在公辦小學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十一條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橡謹念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第十二條 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予以保障。第十三條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採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二、小孩上學政策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檢查證明向學校提出申請,由學校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一年。期滿後仍不能就學的,應當重新提出申請。禁止學校以任何名義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費用。
三、外地孩子上學社保政策
兒童上學交社保各地要求不同,一般一線城市限制較多。外地兒童想在北京上學,父母雙方都要交,子女中考:父母需要在北京連續繳納三年的社保.子女高考:父母需要在北京連續繳納六年的社保。以北京為例: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本地就讀凡無本市正式常住戶口的兒童、青少年在本市普通中小學就讀的,均為借讀生。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本市就讀條件及手續。在本市就讀的借讀生按政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允許借讀借考,負責安排其升學,另一類是允許借讀借考,但不負責安排其升學。家長繳納社保的孩子可以上學,這是一項地方土政策,是為了限制外來生爭奪本地教育資源,是經濟落後,不能真正普及教育的表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十一條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第十二條 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予以保障。第十三條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採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