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人的由來
不少天津人都聽老人講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村,而根據有關資料,也確實發現天津許多早期人物籍貫是山西,因此山西移民的記載,使得一些人相信天津話來自山西;第2種說法認為天津人是「燕王掃北」時從江蘇、安徽移來的
天津方言,
不是天津地區的方言,而是特指以天津舊城為中心的一個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方言島內人們所說的土語,即天津話。這個方言島以北的居民,語言接近北京話,東北一帶接近唐山一帶方言,西南和東南則接近靜海方言。由於方言島內居民祖先可能是來源於明初的安徽省東部和江蘇省北部。因此,這個方言區內的語言與「島」周圍的天津土語有很明顯的區別。純天津方言應該是靜海、津南地區的口音,再匯集安徽、江蘇等地口音,才有了今天的天津方言。 天津早期人口構成中有一支是安徽人。尤其是安徽方言對天津話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但說天津人來自安徽是不恰當的。天津總體來說是個移民城市。五湖四海三教九流匯聚於此。
2. 天津話的由來
關於天津話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三種說法。
其一,天津話是土著方言,是由靜海話在聲調發生演變之後逐步形成的;
其二,民間傳說天津第一批居民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村,而根據有關資料,也確實發現天津許多早期人物籍貫為山西;
其三,天津人是「燕王掃北」時從安徽遷移來的,因此天津話源於皖北。
(2)石家莊為什麼有人說天津話擴展閱讀
天津話發音特點
中國人類學家李世瑜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天津話與以宿州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區的方言最為接近,並認為,天津話脫胎於此。
蚌埠、鳳陽一帶方言只與天津話的陰平(一聲)都讀低平調,其他的音調都與天津話有差距,特別天津話是沒有入聲字,而蚌埠、鳳陽的方言都保存了許多入聲字。
而宿州地區的方言則與天津話非常接近,李世瑜用天津話與當地人對話中,當地人甚至沒能認出李世瑜是外地人,可見其接近程度。
3. 為什麼京津之間武清只會說普通話,而天津卻說天津話,北京只說北京話
地區不同,發音就不同。武清地區的人也不盡然說的就是普通話吧,我覺得發音上還是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