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市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文化遺址和文化現象
文化名人和遺址:梁啟超的飲冰室,在河北區意式風情街 霍元甲故居和陵園 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區小南河村。霍元甲是近代愛國武術家。 袁世凱馮國璋故居在民主道 出了周和溫兩位總理 南開中學百年老校 鞍山道上的靜園 末代皇帝溥儀的故居 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鞍山道70號。鞍山道上的 孫中山的故居張園 現為天津市和平區鞍山道59號院。
李叔同故居和書法碑林李叔同即弘一法師,是天津出生的中國文化名人,被譽為"津門才子"。故居坐落在天津河北區糧店街62號。 李純祠堂 清代王府 第三文化宮 坐落在天津市南開區南豐路。
文化遺址:
【巨葛庄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東南津南區巨葛庄
【圍坊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圍坊
【西釣台貝殼墓】位於天津城西南靜海縣西釣台村北
【邦均西周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邦均鎮,面積約6萬平方米。
【張貴庄戰國墓】位於天津市東麗區張貴庄南2.5公里處貝殼堤上
【田莊坨先秦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東北寧河縣田莊坨村,面積25萬平方米。
【秦城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寶坻縣辛務屯潮白河北岸~
【泉州故城】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武清縣城上村。
【邦均漢墓群】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邦均鎮盤山南麓的丘陵地帶,分布范圍約1平方公里。
【西釣台古城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西南靜海縣西釣台村。
【鮮於璜墓】位於天津城北武清縣高村鄉蘭城村東南。
【別山漢墓群】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別山鎮。
【東灘頭墓地】位於天津城西南靜海縣東灘頭村東。
【軍糧城遺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東麗區軍糧城鎮西。
【黃崖關古長城】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綿延於天津城北薊縣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建於北齊天寶初年
【千像寺石刻】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盤山。
【天成寺】位於天津城北薊縣盤山蓮花嶺北。又名福善寺。
【古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又稱天成寺塔。位於天津城北薊縣盤山天城寺大殿西側。
【定光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天津城北薊縣盤山主峰--掛月峰頂,海拔864米。
【獨樂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天津城北薊縣城內。
【白塔】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城內。
【漕運遺址】位於天津城西北武清縣河西務鎮西北3公里處東倉村和西倉村一帶。
【御衣局記碑】現存天津市薊縣文物保管所。
【天後宮】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區南北運河與海河交匯的三岔河口西岸。
【潮音寺】位於天津市塘沽區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內。
【玉皇閣】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南開區玉皇閣大街。
【文廟】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南開區東門里大街。
【漁陽鼓樓】坐落在天津城北薊縣縣城中心十字街北口的牆門洞之上。是天津地區僅存的一座鍾鼓樓建築。
【文昌閣】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區南運河畔的楊柳青鎮。
【大悲院】全國重點佛教寺院,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區天緯路26號。
【天尊閣】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城東北寧河縣豐台鎮。
【清真大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大寺前街。
【呂祖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號。
【大沽口炮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塘沽區大沽口海岸南岸。
【望海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河北區獅子林橋口北端,原名"聖母得勝堂",清同治八年(1869)由法國天主教會建立。
【紅燈照黃蓮聖母停船場】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紅橋區舊賈胡同北口南運河岸。
【魯班廟】坐落在天津城北薊縣縣城。佔地800平方米,由山門、大殿和東西配殿組成。
【石家大院】位於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原是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住宅。
【廣東會館】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南門內大街。
【西開教堂】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濱江道西口。建成於1916年。
【覺悟社舊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區宙緯路三戒里4號。
【大革命前後天津革命基地之一的舊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義慶里21號。
【中共天津地委舊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長春道普愛里21號。
【中共中央印刷廠舊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唐山道47號。
【五村農民反霸斗爭舊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五村"即現今天津市河西區的小劉庄、小滑庄、東樓、西樓和賀家口,以前曾是5個毗鄰的村莊。
【吉鴻昌舊居】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花園路4號。
【中共北方局舊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天津市和平區黑龍江路隆泰里19號。是一樓一底的普通樓房。
【盤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城北薊縣盤山。
【王蘭庄抗日救亡運動義務宣教點舊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西青區王蘭庄。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葯王廟東大街2號。
【名聯堂】位於天津城北薊縣黃崖關關城東牆處一院落。
㈡ 天津河西區有哪些博物館
天津河西區的博物館有:位於平江道62號的天津博物館、友誼路31號的天津自然博物館、隆昌路94號的天津科學技術館、平江道60號的天津美術館、鬱江道33號的北疆博物院、三合里111號的楊柳青木板年畫博物館。
1、天津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是一座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是國內較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其收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並重,現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法書、繪畫、玉器、璽印、文房用具、甲骨、貨幣、郵票、敦煌遺書、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間工藝品及近現代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2007年底對外免費開放,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觀眾在開放時間內可憑有效證件到領票處領取參觀門票。團體觀眾需預約參觀。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平江道62號
2、天津自然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佔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5萬平方米,展示面積1.4萬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區、臨展區、體驗娛樂區、科普教育區四部分。館藏生物標本40萬件,其中一、二級珍品1282件,模式標本1452件。新館陳列以「家園」為主題,是全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自2020年1月2日開始實行全員分時段實名預約參觀。預約採取平日預約和節假日預約兩種差別化預約形式。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31號
3、天津科學技術館
天津科學技術館是天津市大型公益性科普設施,坐落在市文化中心區內,1995年正式對外開放。館區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常設展廳100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七大展區,共有300多件(套)展品,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體現了科技與人文、藝術的有機結合,運用多種展示技術,將科學原理與綜合應用相結合,向觀眾展示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臨時展廳1000平方米,根據社會熱點話題每年舉辦主題科普展覽。建築主體上方的球型建築是宇宙劇場,可放映全天域科教電影和天文節目。天津科技館常設展廳實行免費對外開放。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隆昌路94號
4、天津美術館
天津美術館既是面向藝術家展示藝術品的平台,更是為市民普及高雅藝術、展現城市文明的窗口。作為大眾美育基地,最大化發揮面向公眾的服務功能。在保證展覽功能的同時,展館還配備報告廳,研討室,人文美術圖書資料中心,美術創作室,繪畫裝裱修復室和油畫修復室,貴賓室等輔助設施,功能完善,增強了美術欣賞與創作的參與性。此外,天津美術館還配有較大面積的休閑商務服務功能區,以滿足觀眾多元化需求。天津美術館的開放區、服務區的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在國內美術館中也是遙遙領先的。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平江道60號
5、北疆博物院
北疆博物院建築由三部分組成,即北樓,陳列室和南樓,南樓、北樓兩座建築以連廊相接,整體建築呈 「工」字型布局。北疆博物院藏品包括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岩石礦物標本以及歷史民俗文物20餘萬件,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基礎,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享譽世界。其出版著作、刊物已列入世界自然科學文獻寶庫,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1991年北疆博物院舊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鬱江道33號190門
6、楊柳青木板年畫博物館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具有濃郁特色的楊柳青木版年畫為主題的公益性展館,展館外觀為仿古建築展區面積達1724平方米,展示楊柳青木版年畫619幅,收藏自明代以來年畫萬余張,古版6400餘塊。
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在建築規格、展品數量、館藏豐厚上位居中國年畫博物館之首。展廳分為「歷史傳流」、「戲曲故事」、「古版藏珍」、「仕女娃娃」、「世俗生活」、「戴齊畫坊-保護發展」、「中國年畫集錦」等7個展廳,博物館內各展廳依照年畫題材配合展線,設計了呼應年畫作品的實體景觀,還原了年文化的民俗民風,使展覽內容立體生動。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佟樓三合里111號
㈢ 天津的寺廟都有哪些
1、獨樂寺
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於中國天津市薊州區,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築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聖宗統和二年重建。
民國十九年,獨樂寺因相繼被日本學者關野貞以及中國學者梁思成調查並公布而聞名海內外。獨樂寺雖為千年名剎,而寺史則殊渺茫,其緣始無可考,寺廟歷史最早可追至貞觀十年。
㈣ 天津的十大名勝古跡有哪些
天津的十大名勝古跡有:海河、張學良故居、大悲禪院、鼓樓、古文化街、五大道小洋樓、海河意式風情區、薊縣風光、七裏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靜園。
海河:
座落在河北區南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義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區,已有近百年歷史,原有街區及建築基本保持原貌,是至今中國乃至東北亞地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義大利文化集中地。在這個區域的周圍有諸多著名的近代和現代歷史名人故居,有梁啟超飲冰室、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和袁世凱、馮國璋宅邸等。
薊縣風光:
薊縣居津京唐承四市的腹心,古稱漁陽,是天津的歷史文化古城,境內山青水秀、峰巒疊翠、名勝古跡遍布全縣。有聞名遐邇的盤山、黃崖關長城、翠屏湖、石趣園、遼代白塔、唐代獨樂寺;還有以「八仙」在此野餐小憩的神話故事命名的八仙山、號稱「天津第一高峰」的九山頂、有觀賞與科研價值的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水伴石生的大峽谷。
七裏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七裏海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位於寧河縣西北部,是海退後形成的古瀉湖潮窪地。潮白河南北貫穿,將濕地分為東、西七裏海,總面積約為9500公頃。七裏海生物物種多樣,是許多珍稀和瀕危野生動物遷徙、棲息、繁殖的基地。水生植物涉及12群落,植物200多種,國家保護三類植物3種,主要植物為蘆葦;動物有100多種,其中國家保護一類動物11種,二類動物14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達10多種。
㈤ 天津十大名勝古跡有哪些可以說說嗎
1、大悲院,是天津地區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佛教寺院。由舊廟和新廟兩部分組成。舊廟為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殿內珍藏魏晉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銅、鐵、木。石造像數百尊。新廟為1940年創建,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配殿、耳房和迴廊構成。殿內舊有唐僧玄奘靈骨。
8、大沽口炮台遺址,素有津門海防要隘之譽。天津是北京的門戶,清咸豐八年為加強海防,確保京畿安全,在天津建炮台6座,分以威、震、海、門、高5字為名號,另一座建在北岸石壁上。 大沽炮台興建於道光二十年,共有炮台四座,大炮三十尊,駐軍八、九千人。
9、石家大院,是清代津門八大家之一石萬程第四子石元士舊宅。始建於1875年,佔地6000多平方米,由大、小四進院落組成,規模宏大,建造精巧,有「華北第一宅」之稱。
10、五大道小洋樓,天津有近千幢漂亮的小洋樓,古舊韻味引人入勝,英式、法式、德式、俄式、意式等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物爭奇斗妍,天津又被稱為「世界建築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