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津南區位於天津市哪個位置
擴展閱讀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麼樣 2025-02-02 09:33:28

津南區位於天津市哪個位置

發布時間: 2023-09-14 01:47:37

Ⅰ 天津津南在哪個區

天津津南本身就是一個區。天津津南區位於天津市東南部,處於海河下游南岸,是天津市四個環城區之一。津南區下轄8個鎮、2個街道和1個辦事處,總面積為387.84平方公里。

天津津南發展前景良好


天津津南位於天津東南部灶沒的津南區,因臨近河西哪納區而成為環城四區中發展較快的區域。津南區隨著良好的區域規劃以及基礎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

主要集中在雙港、辛庄和海教園區,尤其是海教園板塊,因優質的教育資源,安靜的居住環境,李辯沒便利的軌道交通,板塊未來發展潛力極大。

津南區就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是規模很大的大學城就在津沽路,緊鄰鹹水沽鎮政府北側,是個很有發展前景的區域。

Ⅱ 天津津南屬於哪個區

天津津南屬笑棗於津南禪耐區。津南區也稱南郊區,是天津市四個環城區之一,東臨天津港,碰襲拆西連市中心城區,南接大港石化工業區,北依海河,總面積為387.84平方公里。

天津津南屬於哪個區


天津津南處於天津市經濟發展的主軸上,位於天津市東南部,海河下游南岸,有天津“金三角”之稱。

天津津南的旅遊景點包括:天津京津高爾夫俱樂部、柳林風景區、天嘉湖旅遊區、鄭家大院等。

天津津南春季多風、乾旱少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天高,氣爽宜人,冬季寒冷,乾燥少雪。

Ⅲ SOS!!!天津津南區的歷史!!急!!

津南概況

津南區是天津市四個環城區之一。位於天津市東南部,海河下游南岸。總面積420.72平方公里,耕地22萬畝,人口42萬,轄8個鎮和地處市區的長青辦事處。這里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特產富饒,氣候宜人。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稱。既是美麗富庶的魚米之鄉,又是正在崛起的外向型工業重地。

津南區地處沿海開放區,經濟發展生機勃勃,各項事業長足進步,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5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118.4億元,比上年增長17.1%,是2000年的2.15 倍,年均遞增15.9%;財政收入18.5億元,比2004年增長40.15%,是2000年的4.77倍,年均遞增3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比2004年增長37.3%,是2000年的5.3倍,年均遞增39.6%。業已形成機械、化工、輕工、紡織、建材、服裝、鑄造、金屬製品,電子儀表、環保設備等20多個工業門類。工、商、建、運、服全面發展,農、林、牧、漁各具特色。「小站稻」狀若珠璣、香氣濃郁、久負盛名,馳名中外。「津南青韭」、「津南實芹」、「南菜」、「西菜」等名優蔬菜風味獨特。

津南區堅持改革開放方針和「外向帶動」戰略,把發展外向型經濟做為戰略重點。雄厚的工業基礎,發達的文化教育,良好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給海內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條件。經天津市政府批準的津南經濟開發區,分設在毗鄰市區的雙港鎮和臨近天津港口的雙橋河鎮,是全區對外開放的窗口,海內外客商投資的基地。全區各鎮建立的工業園區成為吸引內外資項目的載體。經過幾年的建設,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均已具備良好的投資條件,並且制定了非常優惠的投資鼓勵政策。

津南區人民勤勞、淳樸、坦誠、好客,發揚團結拼搏、務實創新、搶抓機遇、奮勇爭先的津南精神,正在為建設津南、發展津南而努力奮斗,津南區正迎來一個全面騰飛的新時期。我們熱忱歡迎中外企業和各界人士前來投資置業,共創美好未來。

地理位置:

津南區位於天津市東南部,海河下游南岸,是天津市的四個環城區之一,是聯接市中心區和濱海新區的重要通道。東與塘沽區接壤,南與大港區毗鄰,西與河西區、西青區相連,北與東麗區隔海河相望。西部的長青辦事處坐落在河西區界內,東部的葛沽鎮是濱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區政府所在地鹹水沽鎮是天津的衛星城鎮之一,距天津市中心區12公里,距天津港30公里,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20公里,距鐵路天津站27公里,距京津塘高速公路12公里,到北京僅需用1小時車程。

歷史傳統:

津南區古為退海之地,境內兩條貝殼堤是滄海桑田變遷的歷史足跡,現已被確定為國家自然保護區。漁業、制鹽業是先民賴以生存的主導產業。葛沽鎮以「九橋十八廟」和「輦會」、「花會」為特色的民俗文化而著稱於世。小站鎮以馳名中外的小站稻、袁世凱小站練兵等聞名遐邇。津南大地孕育出著名紅學家周汝昌、電影藝術家田方、曲藝表演藝術家田連元、著名作家邢野等一代名流。建國初期,涌現出張玉倫、張鳳琴、姜德玉、李吉順等一批全國勞模,改革開放以來涌現的勞模、企業家更是數不勝數,津南大地可謂人傑地靈。

自然環境:

津南區屬海積及河流沖積平原,現代的津南地貌是4000年以來,在古渤海灣灘塗及水下岸坡區,經黃河、海河攜帶泥沙與古渤海潮汐、風浪搬運海底物質共同堆積而成的。境內地勢低平,河道縱橫,極富墾殖之利。津南區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季風顯著,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春季多風,乾旱少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天高,氣爽宜人;冬季寒冷,乾燥少雪。年平均日照時數2659小時,年平均氣溫11.9度,年平均無霜期206天,年平均地面溫度14.5度,年平均降水量556.4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4%。

自然資源:

全區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26公里,總面積420.72平方公里。2004年,發展畜牧養殖小區2500畝,累計達8000畝;改造魚池7000畝,水產養殖面積達5.5萬畝;新增無公害蔬菜種植2000畝,累計達到1萬畝。全區地下水凈儲量8700萬立方米,地下蘊藏著熱水礦、石油天然氣礦、煤和煤成氣礦等資源。年平均風速3.7米/秒,有一定開發利用價值。

人口與行政區劃:

全區轄鹹水沽、葛沽、小站、雙港、辛庄、雙橋河、北閘口、八里台、8個建制鎮和長青辦事處,173個行政村,總人口42萬人。

基礎設施:

(1)境內交通便利,水陸運輸發達。現有公路總長度500多公里,丹(東)拉(萍)高速、津晉高速聯通四方;李港鐵路、薊港鐵路橫貫全境;海河二道閘碼頭可停泊3000噸級貨輪,是海河下游物資運輸的重要水上通道。

(2)郵電通信設施齊備,有郵電支局、所4個,郵程達850公里;有電話支局4個,裝機容量12萬門,可直撥全國及世界各地。

(3)津南政務網目前已經成為擁有政務專(外)網、政務內網、政務網站的綜合信息平台,實現了與全區各委、辦、局及主要社會團體的聯網,網路出口帶寬100M,具有ISDN小號撥入、8位專用電話號碼撥號及VPN撥號等多種接入方式,區域網用戶150多個,ISDN小號用戶70多個。能夠提供SQL Server和Access資料庫、郵件服務、DNS、FTP、Web等服務。

(4)津南區是全國農村能源建設100個試點縣(區)之一。全區電力供應充足,接用方便;成品油及煤炭的供應網點多,規模大,能夠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風能和太陽能利用、工農業節能技改等取得多項成果。

(5)市政公用設施初具規模。大沽排污河自西向東橫穿全境,排污排瀝十分方便。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已為群眾普遍採用。

經濟發展:

(1)農業歷史悠久,是馳名中外的小站稻的發源地,著名的「魚米之鄉」。已經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獲得小站稻證明商標。津南區農業已形成以「一優三特」(優質小站稻、特色蔬菜、特色畜禽、特色水產品)為主導的農業生產結構。擁有總庫容3000萬立方米的中型平原水庫--津南水庫。擁有「日思牌」小站稻、「神農」牌蔬菜種子、「宏程」牌蔬菜種子等農業名牌產品。天津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海河沿岸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示範園區、水庫周邊生態農業示範園區、港田蔬菜工廠化科技示範園區、小站稻開發公司、津南區種子公司、雙港蔬菜配送中心、北洋燒雞有限公司、畜牧水產特色養殖服務公司等重點項目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正在進一步完善建設。

(2)鄉鎮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現已形成環保、基建關聯產品、交通運輸工具、金屬製品、機電製品、服裝、食品、化工等支柱行業。力字牌閥門、東儀牌儀表、寶成牌鍋爐、鳳鳴牌鍋爐、甘泉牌電泵、港田牌摩托、啟明牌螺桿鑽具等7個產品獲市級或國家級名牌產品稱號。個體私營經濟成為我區重要經濟增長點。

(3)第三產業網點多,領域廣,門類齊全,近年來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何莊子蔬菜批發市場是全國十大蔬菜批發市場之一。呈三足鼎立的鹹水沽、葛沽、小站三鎮的集貿市場按「三三制」合理分配時間,成為個體流動商販的經營載體,形成了群眾穩定的消費習慣,市場交易極為火爆,常盛不衰。近年來三產發展呈現綜合化、規模化、設施化他、高檔化的趨勢,月壇商廈、長青消閑島娛樂城、同濟溫泉康樂中心、長青溫泉賓館、京津高爾夫俱樂部等的建設為滿足群眾的消費需求提供了物質條件。科技、信息、中介服務等新興行業和超市、連鎖店等新型業態也有新發展。

(4)招商引資長足發展。累計開發土地2.2萬畝,基礎設施投入14億元,建設標准廠房76萬平方米,進駐企業510家,引資規模70億元。工業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50億元,銷售收入14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2.85%和44.55%。形成了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現代冶金、機械設備、金屬製品、精細化工等支柱行業,創市級名牌產品7個,「力」字牌閥門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五年共完成「六個五」項目491個,總投資65億元,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162個。五年累計新批三資企業403家,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額7.4億美元,到位額4.2億美元。三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09億元,出口創匯17.6億美元,稅收12.47億元。180家企業獲自營進出口權。內引內聯取得新成績,引進內資企業691家,吸引內資協議額138.2億元,到位額88.5億元。津南經濟開發區招商步伐加快,新批企業108家,形成電子信息、汽車配件、塑料等主導產業。

社會事業:

大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積極推進經濟和社會統籌協調發展。2004年,組建產學研聯合體20家,開發填補市級以上空白新產品42項。大站閥門總廠「力」字牌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我區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示範區,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明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啟用了新實驗小學,建成了雙港中學示範高中校。基礎課程改革、「雙高普九」穩步推進,基礎教育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南洋職業技術學校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衛生事業取得新成果,鹹水沽醫院老年康復病房主體工程竣工,婦幼保健院綜合樓投入使用,農民健康查體順利完成。文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道德建設和誠信教育扎實推進。嚴格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保持低生育水平。社會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提高了農村低保標准,實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十一五」規劃編制、「351」農民素質培訓、經濟普查等工作進展順利,雙擁、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婦女兒童、國防教育、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殘疾人、老齡、慈善、檔案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

Ⅳ 天津津南區在天津市的哪個方向

津南區 地理位置: 津南區位於天津市東南部,海河下游南岸,是天津市的四個環城區之一,是聯接市中心區和濱海新區的重要通道。東與塘沽區接壤,南與大港區毗鄰,西與河西區、西青區相連,北與東麗區隔海河相望。西部的長青辦事處坐落在河西區界內,東部的葛沽鎮是濱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區政府所在地鹹水沽鎮是天津的衛星城鎮之一,距天津市中心區12公里,距天津港30公里,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20公里,距鐵路天津站27公里,距京津塘高速公路12公里,到北京僅需用1小時車程。 歷史傳統: 津南區古為退海之地,境內兩條貝殼堤是滄海桑田變遷的歷史足跡,現已被確定為國家自然保護區。漁業、制鹽業是先民賴以生存的主導產業。葛沽鎮以「九橋十八廟」和「輦會」、「花會」為特色的民俗文化而著稱於世。小站鎮以馳名中外的小站稻、袁世凱小站練兵等聞名遐邇。津南大地孕育出著名紅學家周汝昌、電影藝術家田方、曲藝表演藝術家田連元、著名作家邢野等一代名流。建國初期,涌現出張玉倫、張鳳琴、姜德玉、李吉順等一批全國勞模,改革開放以來涌現的勞模、企業家更是數不勝數,津南大地可謂人傑地靈。 自然環境: 津南區屬海積及河流沖積平原,現代的津南地貌是4000年以來,在古渤海灣灘塗及水下岸坡區,經黃河、海河攜帶泥沙與古渤海潮汐、風浪搬運海底物質共同堆積而成的。境內地勢低平,河道縱橫,極富墾殖之利。津南區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季風顯著,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春季多風,乾旱少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天高,氣爽宜人;冬季寒冷,乾燥少雪。年平均日照時數2659小時,年平均氣溫11.9度,年平均無霜期206天,年平均地面溫度14.5度,年平均降水量556.4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4%。 自然資源: 全區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26公里,總面積420.72平方公里。2004年,發展畜牧養殖小區2500畝,累計達8000畝;改造魚池7000畝,水產養殖面積達5.5萬畝;新增無公害蔬菜種植2000畝,累計達到1萬畝。全區地下水凈儲量8700萬立方米,地下蘊藏著熱水礦、石油天然氣礦、煤和煤成氣礦等資源。年平均風速3.7米/秒,有一定開發利用價值。 人口與行政區劃: 全區轄鹹水沽、葛沽、小站、雙港、辛庄、雙橋河、北閘口、八里台、8個建制鎮和長青辦事處,173個行政村,總人口42萬人。

Ⅳ 天津津南區在天津市的哪個方向南崗位於天津那部

天津津南區的話,應該是挨著天津市河西區在市內6區內,然後應該是在外環附近,應該在天津的東南部,然後南港位於天津的應該是西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