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社平工資
國慶節前,天津市、北京市、山東省、廣西自治區的多地密集公布了2022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比如說天津市剛剛公布的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為8672元,比上年度的8324元增長了348元,增長幅度是4.18%。按照這種變化,工齡30年養老金能增加多少呢?養老金為什麼會增加?
2022年7月份,國家推動了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這一次養老金的調整是針對2021年12月31日前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方案是按照
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
三種方式來進行的。
關於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按照
社會保險法
的規定是根據社會平均工資增長和物價的上漲情況,對養老金是進行的適時調整。一些今年退休的老人覺得錯過了養老金調整,感覺吃虧了。實際上,不然。
今年退休老人養老金計算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將要更新,即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計發基數
。
實際上,在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中,並沒有養老金計發基數的概念。一般使用的是
退休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
。但是現在計算使用的社平工資,就是養老金的計發基數。
為什麼會這樣呢?2019年5月,國家出台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實施方案,統一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核定的工資為
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社會平均工資
。過去的時候一些地區使用社平工資水平較高的城鎮非私營單位社平工資,為了使用養老金計發口徑的平穩過渡,因此這些地區才發布養老金計發基數,最終還是要全部過渡為全口徑社平工資。
天津市2020年的全口徑社平工資為6777元,2021年的全口徑社平工資增長為7478元,增長幅度達到了10%。但是養老金計發基數僅僅增長4.2%左右,有效縮小了有關差距。
養老金的重新計算,主要關乎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
1基礎養老金
是根據繳費年限和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領取一定比例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比如說當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0.6的時候,工齡30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24%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當計發基數是8324元時,基礎養老金是1997.76元;當計發基數是8672元時,基礎養老金是2081.28元。重新計算後基礎養老金增加了83.52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是不受影響的
。因為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跟養老金計發基數是無關的。
3過渡性養老金
,主要是針對1998年1月1日以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的。
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是1,最後平均為平均繳費指數計算。平均繳費指數和計算基礎養老金的實際平均繳費指數,不一樣。
工齡30年,至少也會有5年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時間,假設領取5%的養老金計發基數,養老金重新計算以後也會增加17.4元。
這樣算起來,養老金即使按照0.6的指數檔次繳費,30年工齡,重新計算養老金以後也能夠增加100元左右。
如果繳費指數越高的話,增加的養老金其實也是越高的,這也是多繳多得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