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李伯祥住天津哪個區
擴展閱讀
k511上海南站哪個候車室 2025-02-01 11:49:58

李伯祥住天津哪個區

發布時間: 2023-10-07 03:04:32

1. 天津市區內有哪裡可以聽相聲具體地址寫下 謝謝

1、名流茶館:位於新華路與哈爾濱道交口,中原百貨朝赤峰道方向400米左右。和平區新華路177號天津市和平文化宮二樓
2、中國大戲院小劇場:哈爾濱道與和平路交口,對面是新華書店音像店,據渤海大樓300米左右。和平區哈爾濱道104號。
3、燕樂茶社:出了和平路商業街地帶繼續西行,見和平路與榮吉大街交口的老美華鞋店沿街順行。和平區榮吉大街66號。
4、謙祥益啜茗閣茶園:榮業大街向鼓樓方向前行,城廂東路與北馬路交口估衣街上。紅橋區估衣街謙祥益。
5、濱湖劇院:沿氣象台路過紫金山路行至環湖中路,天塔東南方向1000米左右。河西區環湖中路6號。

二、相聲藝術團:

1、眾友相聲藝術團:「眾友」成立最早,其成員主要是從專業文工團退下來的演員,擅長說傳統段子。成員:尹笑聲、黃鐵良、佟守本、汪恩祿、陳鳴志、鄧繼增、朱永義、楊威、張永久、劉春會、李金寬、何德利
2、哈哈笑相聲藝術團:哈哈笑相聲隊以業余好手為主,他們說的相聲貼近現實,一些新段子很受歡迎。其成員有:佟有為、馬樹春、盧福來、於克志、劉文步、鄭福山、馬洪信、張奎清、劉蘭亭、華世泉、王志新、楊長在
3、九河相聲隊:其成員大多是相聲世家的子弟,如:張立林是相聲泰斗張壽臣之子;耿伯春是相聲前輩耿寶林之子。
4、北方曲校「老龍口」相聲俱樂部:不同於以上幾個藝術團的表演地點,北方曲校「老龍口」相聲俱樂部選擇在劇院演出,避免了茶館里喧鬧的氣氛.天津藝術家和演員馬志明、蘇文茂、王宏、王斌、田立禾、李伯祥、關永超、劉英琪、劉俊傑、楊少華、佟守本、張志寬、陶大為、黃鐵良、魏文華、魏文亮、寇庚儒等以及北方曲校的優秀師生輪換參加演出。
三、相聲館演出時間目錄:
1、名流茶館:票價10元,演出時間3小時,茶水免費

眾友相聲大會:每周三、五19:30 ;

每周四下午14:30

哈哈笑相聲大會:每周一、二、四、六晚19:30

每周六下午14:30

九河相聲大會:每周五下午14:30

2、中國大戲院小劇場:票價10元,演出時間3小時,茶水免費

眾友相聲大會:每周五晚19:30

九河相聲大會:每周二、五、六、日晚19:30

3、謙祥益啜茗閣茶園:票價10元,演出時間3小時,茶水免費

眾友相聲大會:每周二、六、日晚19:30

哈哈笑相聲大會:每周一、三、五、晚19:30

九河相聲大會:每周四晚19:30

每周六下午14:30

4、燕樂茶社:票價8元,演出時間3小時,茶水免費

眾友相聲大會:每周二下午14:00

5、濱湖劇院:票價20元演出近三小時

北方曲校「老龍口」相聲俱樂部:每周四晚19:30

2. 楊議現在住天津市河西區什麼地方

楊議現在住天津市河西區金達園小區2號樓。

楊議,1962年1月10日出生於中國天津市的一個相聲世家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之子,中國內地相聲、影視演員。楊光相聲社創始人 ,同時也是楊光品牌喜劇《楊光的快樂生活》系列和《楊光那些事》系列的導演兼主演 。

1995年獲得侯寶林全國相聲大賽金像獎。2002年憑借《如此辦學》獲得首屆CCTV相聲大賽一等獎。2003年憑借《肉爛在鍋里》再度獲得第二屆CCTV相聲大賽一等獎。 2004年開始自導自演都市輕喜劇《楊光的快樂生活》系列,成功塑造了楊光這個熱心但也有不少小毛病的天津小市民形象。


相聲介紹:

相聲(Crosstalk),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著名相聲演員有張壽臣、馬三立、常寶堃、侯寶林、劉寶瑞、李伯祥、高英培、馬季、唐傑忠、李文華、侯耀文、石富寬、蘇文茂、李金斗、馮鞏、郭德綱、於謙、姜昆、岳雲鵬、孫越、張雲雷等。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分為北派與南派。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

3. 天津聽相聲的好地方有哪

1、名流茶館(電話27116382)

地址:哈爾濱道與新華路交口和平文化宮二樓
下午場2:30,晚場7:30
周三、五晚場,周日下午場,是眾友相聲隊相聲大會,票價10元,前二排20元。
周一、二、四、六、日晚場,周六下午場,是哈哈笑藝術團相聲大會,票價10元,前二排20元,上花籃20元。

2、中華曲苑(電話27333974)

地址:和平路72號,和燕樂茶社相距一百米。
晚場7:45
每周五晚哈哈笑藝術團相聲大會,票價10元。
每周日晚眾友相聲隊相聲大會,票價10元。

3、燕樂茶社

地址:南市榮吉大街64號,離中華很近
下午場2:00
每周二、四下午眾友相聲隊相聲大會,票價8元。

4、中國大戲院小劇場

地址:哈爾濱道和平路交口
每周六、日晚7:30,哈哈笑相聲隊相聲專場,票價10元

5、明月茶樓(電話:24464478)

地址:建國道民生路口明月酒樓2樓
每周六晚上19:30眾友相聲大會,票價10元,上花籃20元。

6、謙祥益
地址:大胡同估衣街
每周五晚19:30齊天樂相聲大會
每周六晚19:30眾友相聲大會
票價10元
聽相聲去中國大戲院

金街 中間有個大銅錢,周圍有一圈小的銅錢,你圍著它轉一圈,稱為」賺錢」
古文化街 有天津的特產,楊柳青年畫,風箏魏的風箏,泥人張以及有特色的小吃
天塔 你只要坐車的時候路過看看就好了,因為裡面很沒意思
五大道 天津外國租界舊貌,不知道你對此是否感興趣
塘沽外灘 位於天津塘沽區,景色不錯
以上都是不需要門票的.

天津的眼睛:津門十景
天津自永樂二年設衛築城以來,有近600年的歷史。天津是退海之地,以市區而論,茫茫大海在4000年前就向東北方向退去了。天津又名直沽,這在《金史》中有文字記載。所以前代風流、古物勝跡時有發現。
明正德年間,大學士李東陽(1447—1516年)路過天津,曾寫下總題為《直沽八景》七律詩八首,分別寫了北、東、西、南四個城門,和三岔河口、養馬、七十二沽、每口的景觀。詩句中描繪了城市風貌,如「千里帆檣天遠近,萬家村市屋高低」就是東門外沿河的景象。到清代乾隆五年(1740),張志奇任天津知縣,又寫下了《津門八景》七絕詩,所寫的是三岔河、炮台(明代繞城炮台)、海口、海船、浮橋、皇船塢(閘口南)及南、西郊的風光,所敘景象的明晰度比李東陽詩又高一籌。
李志陽和張志奇是評定天津景觀的開創者,有人稱他們所寫的是天津「前八景」、「後八景」。但他們評景主要出於詩人興會和見景生清,帶有明顯的個人感情色彩。像當時景色燦爛的西沽桃堤、「三宗寶」的鈴鐺閣(稽古寺),以至水西名園(建於康熙)等等,可惜都未入景。

近年來,由《今晚報》發起,園林、旅遊等部門協助,組織專家學者組成評委會,廣泛發動群眾,評選社會主義時代的新「津門十景」。經專家評議、群眾討論(收來信達九千封)、領導審核,終於在1989年底揭曉。

十景中「薊北雄關」、「獨樂晨光」是古跡名勝;「三盤暮雨」為大自然奇觀;「沽水流霞」、「故里尋蹤」是城市改造舊貌換新顏的實證;「龍潭浮翠」、「雙城醉月」、「中環彩練」完全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嶄新景物,而「天塔旋雲」,則本身為景觀,登臨又可一覽其它景觀,其高度目前在亞洲也是不多的,是天津人力量的象徵;至於「海門古塞」一景,雖大沽炮台早成廢墟,但遺跡猶存,能供人憑吊(可廢墟公園),所反映出的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者的壯烈精神,足以喚起今人的愛國主義情懷。

津門十景猶如天津市的眼睛。美目盼兮,天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顰一笑,聲音話語,都能使你從「眼睛」射出的光彩中發現。

其實,我個人覺得天津樂園不錯,70元買個通票玩個夠,過山車,峽谷漂流,勇敢者轉盤,急流勇進

4. 最能代表天津特點的的文化有哪些

一·天津方言
天津話是中國北方方言中的一種,流行於天津及其周邊地區。天津地區各處方言仍有些許區別。天津話以南開區的語音最為純正,南開區相當於舊城裡地區(也就是天津僅有的四條正南正北馬路:東馬路,南馬路西馬路和北馬路所圍起來的地區)以及附近的南市地區和娘娘宮。中國人類學家李世瑜,在比較了天津話與周邊方言的特點後,認為天津話是一個孤立的方言島,提出了「天津方言島」學說。即天津話不是由周邊的方言演變而成,而是被周邊相似方言包圍的,像一個孤島一樣的獨立的方言區。他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天津話與以宿州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區的方言最為接近,並認為,天津話脫胎於此。 蚌埠、鳳陽一帶方言只與天津話的陰平(一聲)都讀低平調,其他的音調都與天津話有差距,特別天津話是沒有入聲字,而蚌埠、鳳陽的方言都保存了許多入聲字。而宿州地區的方言則與天津話非常接近,李世瑜用天津話與當地人對話中,當地人甚至沒能認出李世瑜是外地人,可見其接近程度。
二·文物名勝
全市共有1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盤山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天津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薊縣(1991年)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樂寺
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
大沽口炮台
望海樓教堂
天津利順德飯店舊址
南開學校舊址
天津廣東會館
天津勸業場大樓
天津市中國大劇院
西北角清真大寺
三·曲藝文化
1.相聲
相聲是北方曲藝曲種。以語言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劇性藝術。在相聲形成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庄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其藝術特色,以「說、學、逗、唱」為藝術手段。語言明快幽默,模仿維妙維肖,諷刺犀利辛辣。相聲一般由「墊話兒」、「瓢把兒」、「活」、「底」等部分組成,表演形式有單口、對口、群口三種。單口由一位演員表演,講述笑話。對口由兩位演員出台,一問一答。群口又稱「群活」,由三人以上演員表演。
天津是培養相聲名家的搖籃。最早相聲演出在清末。20年代,天津相聲進入繁榮發展階段,津京兩地相聲演員頻繁往來,許多相聲演員在天津演紅後,又赴全國各地。光緒初年,北京藝人玉二福來津長期演出。清末民初,在北京揚名的相聲演員有「八德」:裕德龍、馬德祿、李德錫、焦德海、劉德志、張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們都曾來津演出。天津的著名相聲演員有李德錫(藝名萬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稱)、張壽臣(有「幽默大師」之稱)、馬三立、侯寶林、常寶堃(藝名小蘑菇)、郭榮起、常寶霆、蘇文茂、劉文享、高英培、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聲傳統曲目有300餘段。
2.評書
曲藝曲種。形成於清初,第一代藝人為王鴻興,所傳弟子為「三臣」、「五亮」。「三臣」指安良臣、鄧光臣、何良臣。「五亮」不詳。評書只說不唱,表演者一人,以醒木作道具,渲染氣氛。評書藝術以結構嚴謹取勝,一部長篇包括幾個「柁子」(段落),一個柁子可分為幾個「梁子」(故事),一個梁子又分為若干「和子」(懸念)。
說書技巧主要有四種:一是「開臉兒」,表現生動具體的人物形象;二是「擺砌末」,描述人物活動環境;三是「賦贊」,贊美人物或景物;四是「垛句」,也稱「串口」,誇張地描繪人物、景物及事件。這些技巧,是用以烘托氣氛,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說書時,以說書人口氣敘述的,叫「表」,摹擬書中人物音容笑貌的,叫「白」,評說書中人物作為的,叫「評」。天津評書藝人有王致久、張傑鑫、常傑淼、陳士和、姜存瑞等.
3.單弦
清乾隆年間起源於北京,因演唱時用八角鼓擊節,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東北各地。單弦為聯曲體,早期常在岔曲頭和岔曲尾之間夾以數唱和若干曲牌,現通常結構為岔曲頭和若干曲牌。早期單弦演員來自北京。建國前,三大流派的創始人榮劍塵、常澍田、謝芮芝常年活躍在天津的曲藝舞台上。40年代,天津單弦演員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獨特風格的演唱藝術。
4.天津快板
本世紀50年代形成,是天津業余演員改革、發展天津時調大數子的結果:去掉了大數子的前兩句靠山調慢板,豐富了伴奏音樂。演出時,演員手持節子板數敘,唱調幾言皆可,上、下句子要求對仗,對尾字的要求押韻即可,全篇既可一轍到底,也可用花轍。自由活潑,頗富韻律。伴奏樂器為大三弦和揚琴等。曲目多為反映現實生活的短篇。
5.西河大鼓
前身為清代中葉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後經河北省高陽縣藝人馬三峰創新使這一曲種日趨成熟。20年代初,在津被正式定名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為一人站演,說唱並重,演員自擊鼓板,唱詞為七字句和十字句,層板腔體,有三種板式。說唱語言保有冀中方言俗語,唱腔朴實,曲調明快。20-30年代西河大鼓的幾個主要流派為朱(化麟)派、王(振元)派、李(德全)派、趙(玉峰)派、馬(增芬)派。
天津還有兩個西河大鼓藝術世家:郝家(郝英吉、郝慶軒、郝艷霞、郝秀潔等)、田家(田士傑、田起山、田蔭亭等)。著名演員還有王艷芬、艷桂榮、陳鳳雲等。

5. 求一段有意思的介紹天津的單口或對口相聲

劉俊傑有一段用天津地名編的相聲--話說天津衛-72沽;李伯祥、杜國芝有一段天津之最的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