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壓歲錢什麼哪天給
一般情況下,初一更合適。
壓歲錢是指中國春節時長輩送給未成年晚輩的紅包。到清代,才有兒童慶歲,長者與以錢,貫用紅,置之卧所,曰「壓歲錢」。至中華民國,又曾流行以紅紙包100銅元,以示「長命百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才用紙幣,以示祝福.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歲(壓祟)。
壓歲錢由來已久,古稱「厭勝錢」、「壓勝錢」、「壓崇錢」、「押歲錢」等,在錢幣系列中,它被歸為花錢類。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清佚名詩雲:「鍾打五更 又一年,兒孫長高開笑顏。分食棗糕與橘荔,更喜遍賜壓歲錢。」《燕京歲時記》:『長者貽小兒,以朱繩 綴百錢,謂之壓歲錢:置橘荔諸果於枕畔,謂之壓歲果子 。元旦睡覺時食之,取讖於吉利,為新年休徵。』一說:『壓歲錢』本為『壓祟錢』,貽小兒免受祟之害也。
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慣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 此外,還有一種名副其實的壓歲錢,是由晚輩給老人的,歲,就是年歲,歲數,壓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