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津五大道有那些很有異國特色的建築啊 都在哪裡哦
天津的異國建築分成了幾塊,這也和當時租借地的情況來劃分的。
天津:留住歷史風貌
法國梧桐、洋樓、雪弗萊、霓虹燈、佳人……很多人錯覺,這樣的場景只屬於「上海舊夢」,實則不然--它也是當年天津的景觀。
中國近代史上,1404年開始城市建設的天津始終扮演著一個現代化領跑者的角色。藉助作為京城門戶及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的區位優勢,它迅速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一個搖籃、北方經濟中心和萬商雲集的繁華都市,後又步入中國第二大工業城市之列,僅次於上海。
曾有學者統計,天津一共創造了近代中國歷史上100多項第一,如第一輛汽車、第一條鐵路、第一家大商場、第一所大學都誕生在天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新中國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塊手錶也問世於此。中國人自行研製的第一台電視機也產自天津。
近代至少有200餘位中外名人政要曾住過天津。而這里的歷史風貌建築林林總總,跨越了1000多年,涵蓋多個領域。其最早遺存是先於天津「城」的獨樂寺(984年)。不過,60%多的歷史風貌建築是1900年至1937年建成的,如今也都年過七旬。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天津不少市區逐步變成外國租界,卻得以聳立一大批異國文化特色、形式多樣的的風貌建築。
這些「小洋樓」漸漸構成了近代天津城市肌理與中西融合風格的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這座中國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中國名城有了「萬國建築博物館」的美譽。
國際知名導演李安感嘆,他拍後來獲威尼斯「金獅」大獎的《色,戒》時,「錯過」了天津。其實李安很想到天津取景,因為「其老建築很現成,保存得很完整」,只是後來由於戰線拉得太長而未能成行,卻一直覺得錯過了「真地可惜」。
天津人自然不願錯過自己的寶物,而想永久留住歷史風貌的念頭早已變成了行動。
專門立法
建於1921年的「靜園」,位於天津和平區鞍山道70號。1927年,被趕出皇宮近3年的中國末代皇帝溥儀遷居此處,過了4年「靜觀外變」的生活。
靜園為三道院落(前、後庭院和西庭院),主要建築為前後兩幢磚木結構二層西式小樓,以及書房、庫房等,裝飾講究,園內長廊庭院曲徑蜿蜒通幽,怪石清泉點綴其間,樓東還修有一個網球場。
溥儀搬出後的近80年間,靜園幾番易主,還曾被用作辦公用房和職工宿舍。1976年7月發生大地震,園內又布滿了「地震棚」……到本世紀初,靜園成了年久失修、住有45戶居民、搭建違章建築500餘平方米的大雜院。
2005年10月,靜園居民和單位開始騰遷。此前的9月1日,天津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頒布了《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這是中國首部針對歷史風貌建築保護的專門立法,其中對於歷史風貌建築進行「騰遷保護」等條款屬國內首創。
此後,相繼成立了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委員會和辦公室、專家咨詢委員會、整理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了保護管理工作的完整體系。整理部門與天津、義大利等國內外眾多專業機構以及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專家組成課題小組,集中研究解決整修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第二年8月,依據「修舊如故,安全適用」原則的浩大修復工程開工。這一全國首個依照地方立法對歷史風貌建築實施騰遷的項目,於2007年7月20日完工,並正式對外開放。
整體修復後的靜園,維持了其舊時的風貌特徵。同時,還在功能上有所增加。一方面,整修部門把先進的現代技術和材料應用到老建築中,對危舊牆體、構件進行了加固、修繕,例如,靜園主樓損壞嚴重,導致整體屋架受力體系變化,整理時主要採取碳纖維加固和剪刀撐的方式,並用相同材料填充缺損部位,使其荷載能力達到安全適用程度;另一方面,對建築原有的門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磚等原狀構件進行妥善的保護與復原,主樓原議事廳內的壁爐、壁燈都被精心保留下來,頂棚也被完全恢復成原有的式樣,具有靜園特色的幾個拱券(門、窗等建築物上築成弧形的部分)都完全採用舊料加工修復,原來的比利時進口玻璃同樣是精心清洗而保留原樣。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護、利用靜園的歷史文化價值,整理部門還與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對歷史圖片和史料進行了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儀在天津」展覽資料的編撰工作。同時,在主樓一樓重設了原有的配膳房和酒吧間,並恢復了大餐廳、會議室、會客室;也恢復了二樓溥儀等人的起居室、書房。室內還依據當初的擺設,以仿造的室內傢具、飾品為主復原陳列了部分展品,並輔助陳列了與溥儀有關的器物、生活用品、相關文字、照片資料等,基本展示了溥儀當時在天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動情況。
工作人員還根據歷史文獻、圖片資料和專家考證以及對現場的深入挖掘,形成了對靜園庭院的修復方案。園內恢復了游廊、中心地帶的水池噴泉和西側平房圖書館及其旁邊的湖山疊石、竹林景觀,庭院主體採用石釘鋪地,周圍種滿花、木,以保留原有植物為主,移植了10多種觀賞類的喬木、灌木和花卉。
靜園是「特殊保護」級別。除此之外,歷史風貌建築還分為「重點保護」和「一般保護」的等級。依據《保護條例》,天津目前已確認了746幢(133多萬平方米)歷史風貌建築,此外還有6個歷史風貌建築區。
「歷史風貌建築」是天津保護歷史建築的法定名詞。按照《保護條例》明確的確認條件,它們是指:建成50年以上,建築樣式、結構、材料、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具有建築藝術特色和科學價值;反映天津市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時代和地域特色;具有異國建築風格特點;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名人故居及其它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建築等。
天津的《城市總體規劃》明確了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風貌建築區的保護規劃,提出要建立相應的保護體系,強調「從根本上保護好」;在保護區范圍內,歷史建築不得拆除,與歷史風貌不協調的現代建築要進行改造,嚴重影響風貌的現代建築被勒令限期拆除,與歷史風貌相沖突的環境要素必須進行整修、改造,市政設施的安排也遵照考慮歷史風貌保護的要求,「新建、擴建、改建建築應在高度、體量、色彩等方面與保護區風貌相協調。」
「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我們制定了與《保護條例》相配套的規范性文件,健全了保護的法規政策體系。」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吳延龍介紹說,還成立了專門隊伍,並建立執法檔案,為每幢歷史風貌建築拍攝了各角度照片。「我們組織專人對全市歷史風貌建築進行每月1次、重點地區和建築每月2-3次的例行巡查。」
地理信息系統先也建立起來。它將天津全市歷史風貌建築的地理位置、建築面積、產權情況、房屋完損狀況、歷史文化背景、照片等資料輸入資料庫。同時還編制了《保護圖則》,為每一幢歷史風貌建築「量身定做」了保護整修、使用的技術指南,這被專家認為是「全國首創」。與之相應的《保護修繕技術規程》作為地方技術標准,為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提供了技術依據,填補了技術領域的空白。
「開發」保護
如果有人問中國哪座城市的一條街上,有比巴特農神廟還多的柱子?這條街就是是解放北路,屬赫赫有名的老天津 「五大道」地界。
所謂「五大道」是指天津中心市區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道、重慶道等命名的5條街道。
「徜徉五大道,就好像走在世界建築史的長廊上--從古希臘、羅馬風格,到文藝復興式、歌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羅可可式,英式、法式、意式、中式、西班牙式、日式甚至猶太式和印度式,各式小洋樓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天津風貌建築史專家金彭育說,西洋建築在五大道上的大量出現,與數千年形成的中國傳統建築體系交相輝映,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5月1日,五大道民園西里舉行創意產業錨地開街儀式。這是五大道地區在建的以形成一個「歷史底蘊深厚、文化特色突出、充滿活力」的歷史文化旅遊商貿亮點與天津城市的品牌載體為目標的「聚客錨地」工程的一部分。在五大道中間位置,將以保護歷史風貌建築為前提,改造部分風貌建築,拆除周圍的違章建築以及不協調的新建築,重建一些老建築,形成集游、購、娛、吃、住、行於一體的多功能景點。按照吳延龍的說法,要推出一批「看得見、進得去、有故事」的歷史建築旅遊景點,讓保護成果惠及更多市民與遊客。
「開發與保護並不矛盾,相反,如果開發得好,則更有助於保護。」來自上海的「都市策略」公司策略總監潘陶認為。這家公司試圖在開發和進一步提高天津與五大道知名度方面多做努力。
當然,由於「錨地」等項目涉及到拆遷,因而不時傳出爭議之聲。有人擔心,盡管五大道內現有的400多幢歷史風貌建築在保護之列,可那些沒有保護「身份」的建築未來會怎樣?也有學者認為,被允許的「原拆原建」很容易導致拆真造「假」。更有專家呼籲「整體保護」五大道歷史街區。「它不是一兩幢房子的問題,而是幾個街區的問題,幾個街區構成一個完整的氣氛。」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志華表示。
你從理工大學乘坐觀光2路就可以到五大道
天津觀光2路 市區線路 華苑小區6:15--21:45 → 第三醫院6:15-21:45 ; 票價1.50元,無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無效 天津巴士實業有限公司
上行:第三醫院 - 秀山花園 - 王串場六號路 - 王串場三號路 - 王串場一號路 - 和平村 - 小樹林 - 十字街 - 金緯路 - 金鋼橋 - 東北角 - 遠東百貨 - 南市食品街 - 南門外大街 - 海光寺(南京路) - 鞍山道 - 濱江道 - 長沙路 - 黃家花園 - 桂林路 - 體育館 - 天和醫院(貴州路) - 佟樓 - 德才里 - 天塔 - 水上村 - 周鄧紀念館 - 會賓園 - 市委黨校 - 育梁道 - 理工大學 - 觀園公寓 - 華苑小區 (33站)
下行:華苑小區 - 觀園公寓 - 理工大學 - 育梁道 - 市委黨校 - 會賓園 - 周鄧紀念館 - 水上村 - 聶公橋 - 德才里 - 佟樓 - 天和醫院 - 體育館 - 桂林路 - 黃家花園 - 長沙路 - 濱江道 - 鞍山道 - 海光寺 - 南門外大街 - 南市食品街 - 鼓樓東 - 東北角 - 金鋼橋 - 金緯路 - 十字街 - 小樹林 - 和平村 - 王串場一號路 - 王串場三號路 - 王串場六號路 - 第三醫院 (32站)
海光寺是日式建築,東站河北一側是義大利風格,解放橋是原來叫法國大鐵橋,解放路英法風格。
『貳』 天津現在有哪些名人故居對外開放
1、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坐落在河北區民主道上,坐東朝西,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二層小樓,館內收藏了大量歷史資料和近3000張館藏照片,可以讓大家很清晰的看到曾經的曹禺故居全貌。
2、梁啟超故居
梁啟超故居及「飲冰室」書齋坐落在天津河北區民族路44、46號,佔地2500平方米。2002年10月在梁啟超原寓所修建成「天津梁啟超紀念館」。梁啟超1912年在結束了長達15年流亡生活歸過後,於1915年定居天津。
3、溥儀的靜園
溥儀的靜園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鞍山道上,內部裝飾很優雅,經過翻修後恢復了它當初的模樣,是3A景區。
4、張學良故居
張學良故居坐落法租界32號路(今和平區赤峰道78號),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樓房,張氏在二、三十年代來津常住此處。
5、霍元甲故居
霍元甲故居紀念館整體建築為軸線對稱式布局,由神道、石獅、享殿、石牌坊、寢園組成。陵園還設有霍元甲生平事跡陳列館。展覽包括四部分:幽燕之初露鋒芒;奮發智勇,永雪國恥;創建精武,強國強種;愛國精神,發揚光大。